高考试题中的史料实证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co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全国卷,艾罗补脑汁,《申报》,史料实证,社会风尚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1-0065-04
   近年来的高考历史试题,对核心素养常有考查。命题专家精心挑选史料,设置问题,自然涉及史料实证。高考试题选定一则或数则史料,论证某一观点或提炼材料的信息,是经过认真推敲的,包含着严密的逻辑思考,所给的史料能得出预设的结论,论从史出,这几乎无可置疑。不过,这仅仅是史料实证的一个方面,“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试题既然引用史料,无论是命题者还是研究者,肯定要对史料进行查证辨析,确保所引史料的真实性和典型性,在史料引用中,真实性是第一步。

一、引用史料要查证辨析


   要确保史料的真实性,自然要对其进行查证。因为引用的可能是第一手史料,也可能是第二手甚至是多手转引的史料,在转引的过程中,不免会有文字的出入或错误。有些错讹虽无碍大节,不过,越是可信的史料,尤其是第一手史料,越能重现历史的真实。更何况,史料实证不仅是论证所给史料能否得出结论,对史料自身的查證辨析也是史料实证的任务之一。
   众所周知,高考试题的命题是严谨的。不过,受限于命题的封闭环境,高考试题引用的史料也并非都是第一手史料,而转引之史料和原文出入,并不能完全避免。2017年全国Ⅱ卷文综历史第29题的史料引用,就存在这种情况。如题:
   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
   试题正确答案是B项。仔细考究,此题立意很好,所选材料也很新颖,答案亦能自圆其说。但笔者在对该题材料进行查证时,发现它与原文有很大的差异。
   笔者查阅1913年的《申报》,并无此文。通过进一步查找,发现,该则材料其实源自1912年3月9日的《申报》:
   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脑之外,别无精神思想也。故善谋国者必先谋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谋补脑。(注:原文为繁体字,标点为笔者所加,以下摘自《申报》的材料作同样处理)
   29题引文:
   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
   对比之下,29题引文和《申报》原文出入很大。而且,“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一说法,其实是值得怀疑的。
   据相关论著记述,“艾罗补脑汁”在清末民初确是闻名遐迩,这得益于它的广告宣传。但问题是,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未免夸张。新产品上市往往是渐渐打开销路,更何况“补脑”的概念对时人而言闻所未闻,要想成功,恐非易事。
   1905年5月17日的《申报》登载:“三马路中法药房于去年初夏为始经售艾罗补脑汁,货真价实,远近风行。”按照此文,中法大药房应该自1904年初夏即开始经售艾罗补脑汁,而目前我们所能见到最早的广告则在该年初秋。大概从1904年10月底开始,“艾罗补脑汁”的广告正式出现在《新闻报》上,此后又逐渐扩展到《时报》《中外日报》《申报》等上海报纸上。中法药房自1905年4月开始在《申报》上登载“艾罗补脑汁”的广告。这么看来,说艾罗补脑汁“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显然值得商榷。
   自“艾罗补脑汁”问世以后,长期在报纸上宣传。最初的广告内容较为深奥,要以此打开市场,不是易事。正因为此,艾罗补脑汁后来的广告更多地采用白话,除此,还不惜重金聘请名人撰文,利用名人来扩大产品的影响。艾罗补脑汁的成功,得益于其创立者黄楚九长期的广告宣传和高超的商业运作,这反过来也说明它的成功并非易事。复旦大学张仲民教授指出:实际上,艾罗补脑汁并非一开始就那么成功,它是经过黄楚九很多运作才成功的,“尤其是他所采用的政治化宣传手法及各种高明的促销策略”。台湾学者张宁的说法是:“由于补脑药前所未闻,一开始推销时颇费力气。”当然,如果非要说“一上市就十分畅销”,也只能从晚清民国的长时段来看。况且,上市即“畅销”多系广告之词,缺乏确切的证据,还是存疑不用为好。更何况,“艾罗补脑汁”的成功绝非是29题所示的1913年。
   通过查证可以断定,29题所示材料并非直接摘自1912年或1913年的《申报》。翻看当时的《申报》,以及诸多学者对“艾罗补脑汁”的研究,我们发现,29题材料引用的错讹,很大程度上是受谈玉林文章的影响。作为上海医药界的老前辈,谈玉林对黄楚九及他的“艾罗补脑汁”多有记叙。在《长袖善舞的黄楚九》一文中,谈玉林写道:
   ……制成上市发售后,就在报刊上刊登广告大事宣传。如1913年3月9日《申报》上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中说:“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脑之外,别无精神思想也。故善谋国者必先谋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谋补脑……”由于广告宣传得法,产品上市后,十分畅销……
   对比《申报》原文,谈文引用大体无误,断句也是准确的,但是把时间弄错了。结合前文,谈玉林文章所说的1913年应该是笔误。后来,相关的研究转引了谈玉林的文章,不过,文字却出入很大,如:“精神旺盛”,有写成“精神日旺”,“别无精神思想也”,有写成“另无精神思想也”,最关键的是“产品上市后,十分畅销”变为“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差距越来越大。很明显,材料的出入,是在多手引用过程中出现的。    文字的出入,无碍命题的宏旨,然而材料的错讹,总是不美。就此问题,笔者求教曾经参加高考命题的专家得知,高考试题进行命制的时候,只要不违背原材料的意思,是可以对史料进行裁剪加工的。就29题而言,本身的立意很好,设问和答案经得起推敲,所引史料与《申报》原文虽有出入,也不影响学生解题。但如果利用第一手史料,保持史料的“原生态”,岂不臻美。若是以讹传讹,史料实证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也给后续的查证带来困难。
   学贵有疑,正如课程标准提出的:“运用史料就是理解历史,需要秉持大胆怀疑、多源互证等原则。”首先要勇于质疑,然后要去查证,史料实证要通过质疑、查证,避免以讹传讹。史料引用,可能是陈述性的材料,也可能是研究者的结论。对于陈述性的史料,要去查证核实原文,看其是否有错讹之处。对于结论性的,就要仔细去辨析了,孤证不立,不能轻信,如能多源互证,则可信度更大。运用史料进行实证,使用第一手史料至关重要。多手转引的史料,不免错讹之处,查证第一手的史料或能减少文字及文意的出入。因此,我们平时的史料引用,要竭力查证,弄清来源,传播真实的历史,也方便他人查阅。

二、挖掘史料背后的信息


   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判断所给史料能否得出相关的结论,论从史出,这是史料实证的关键过程。查证史料来源,避免引用的错误,这是史料实证的前提。“注意挖掘史料背后的社会背景含义和特定的微观情境”,这就使史料实证往前再推进一步。以29题言之,深究高考试题的材料引用疏漏,其实意义不大,如何用好高考试题,才是问题的关键。高考试题对教学思路有很好的反拔或借鉴意义,同时高考试题包括大量的史料资源,如深挖这些史料资源,或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限于文字篇幅和试题形式的束缚,高考试题引用的史料往往是经过裁剪加工的,在研究高考试题时,我们不妨把试题引用材料的原文完整呈现。我试着去看29题来源的《申报》广告原文,引用如下:
   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脑之外,别无精神思想也。故善谋国者必先谋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谋补脑。民之有脑,犹国之有公脑也。国有公脑,则尽力不谋而自合。当此南北统一,无论军学仕商各界,半载以来,无不心神憔悴,急宜培养脑力,补助精神。庶几,易于去腐生新,方不悮未来优美之事业。补脑汁有壮脑力、健精神、增智识、发生新思想之功用,诚共和时代之利器也!
   要理解这段史料,用好这段史料,需要深挖其背后的故事,这就需要了解它出现的时代背景。该文刊载于1912年3月,众所周知,此时正值辛亥革命,正如材料所说:“半载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武昌革命军起,接下来各省的响应,清廷的镇压,南北议和,民国建立,清帝退位,《临时约法》的颁布,孙中山辞职,袁世凯上台……其实,这深刻的剧变,绝非仅仅是一个王朝的覆亡,一个政权的新生。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场革命,是君主时代到共和时代的革故鼎新,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以社会生活而言,断发易服废止缠足,礼仪文明一扫旧俗,民主共和渐入人心,追求时尚成为潮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申报》登载了这则广告。该广告的高明之处,就是将补脑和时局联系起来,“当此南北统一”,点明了南北议和达成妥协的局面。不过,当时的中国政局错综复杂,也如材料所言,“无论军学仕商各界,半载以来,无不心神憔悴”,这虽有夸大,但也道出了时局艰难。“艾罗补脑汁”的广告,正是抓住了时局热点,大力推销,只要补脑,就会“不误未来优美之事业”。将补脑汁与政治联系起来,无疑是利用了国人的民族情感。艾罗补脑汁出现于1904年,畅销于清末民初,时值中国社会新旧交替,等到革命军起,民国建立,广告抓住了这一变革的契机,大力宣传“艾罗补脑汁”是“共和时代之利器”,“善谋国者”需要补脑。为发生新思想,建设共和国,中国人还真的需要来一瓶“艾罗补脑汁。”
   诚然,广告往往有夸大的说辞,为的是推销商品,至于真实性则要打折扣。而广告出现在一定的时代,是对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只要我们去辨析真伪,去伪存真,广告也是史料实证的重要材料。除去广告宣传的夸大成分,将之放入那个时代,或许能体会些许时代脉动。
   和那些曇花一现的补脑汁广告相比,艾罗补脑汁确实是近代一个成功的广告案例,它反映出了近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其实,说是追求新思想,言之又似乎未言,过于笼统。限于篇幅,高考试题本身对材料的揭示只能是浅尝辄止了。传统中国一向认为,心是全身的主宰,脑则显得并非那么重要。明清以降,随着西方医学知识的传入,中国社会重新认识了“脑”和“心”的功能,逐渐改变了传统的观念,心的主宰地位开始动摇,脑才是身体的主宰,脑主宰思考、记忆及意识,而不是传统认为的心。西方观念昭示:“舍脑之外别无精神思想也”,也即是说,人的精神思想来自大脑,所以,“舍脑”就没有精神思想了。补脑所折射的是身体观,是科学知识的进步,“艾罗补脑汁”的广告,既揭示了“脑”的功用,也说明了“补脑”的重要,更折射出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思想变迁。
   当然,“补脑”只是一个方面。回看29题,它的命题逻辑是,由于广告成功,“艾罗补脑汁”十分畅销,说明广告迎合了大众的需求。广告宣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说明大众有追求新思想的需求。而广告的标题为《共和之利益》,宣称补脑汁是“共和时代之利器”,表面上看这是广告对产品的宣传,其实反映的是人民对共和的追求与迎合。该则广告出现于1912年3月,此一时期,清朝刚刚覆灭,民国业已建立,新的时代已经开始。昔日上海的臣民已经成为民国的国民,凭着报纸的介绍,市民们争相购买能“发生新思想”、体现“共和之利益”的补脑汁产品,补脑汁的畅销,不正说明了追求共和成为社会时尚。
   孤证不立,不光是补脑汁,能反映时代特征的信息还很多。以广告为例,1912年3月9日的《申报》登载的“民国法律学校”广告称:“欲享共和国民之幸福,必先具有共和国民之资格……今欲为共和国民之预备,必先具有完全法治之常识。”①同日,一款“共和纪念邮片”宣称:“新国民必用品。”3月15日,五洲大药房的“人造自来血”广告迅速跟进,在题为《共和之进步》的广告中,有着这样的说辞:
   国体更新,万端待理。我同胞欲谋共和之进步,急宜服自来血,先养成完全无缺之肢体,然后思想发达,作事有成。且自来血出现以来,海内外莫不啧啧称善……
   商家言必称共和,这样才有好销路,因为共和已经成为一股潮流。虽然时人未必能说清楚什么是共和,但这种趋之若鹜的心态,不正表明,民初的上海,社会风气为之大变。由上海而窥全国,民国的社会风气为之大变。
   不光是迎接共和的心态,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习惯、教育、医疗诸多领域,风气为之大变,改朝换代,移风易俗,万象更新。在风雨如晦的20世纪初之中国,在思想先进人文荟萃的上海,伴随着补脑汁的兴起,新思想正在涌动,等到民国建立,新思想勃然生机,已势不可挡。这新思想,绝非仅仅体现在“补脑汁”上,那个时期的众多广告,也都有昭显。只不过,艾罗补脑汁的这则广告更为典型。
   “艾罗补脑汁”这一问题,其实大有文章可做,限于篇幅,对它的研究却还显不足。高考试题中的材料也是史料资源,深挖这些史料资源,思考史料背后的信息,这是史料实证的任务之一。如此,方能更好地服务于历史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19世纪后期,英国的工业和农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衰退,同时,以金融和航运为代表的无形贸易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复杂的经济环境,为帝國特惠制和报复性关税主张的发展提供了成长的空间。同一时期,得益于无形贸易的发展,自由贸易理论仍然居于主导地位。1903年5月,时任英国殖民大臣的约瑟夫·张伯伦发动了一场意在改变英国自由贸易制度的关税改革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开展,三种经济理论都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得到了很
从前有句话,大致意思就是要绑住男人的心,先要满足他的胃。而今时代大不同,委曲求全也不再是女性专利,我就是和你不一样,那要怎么办?  赵竺安,资深媒体人。幽默是把手术刀,解析我们看得懂看不懂的存在状态。  男说——“饮食男女,除了兼容,还有互补”  我的朋友向我提了一个困扰已久的问题:她的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选择总是存在分歧,爸爸是个老上海,家庭请客,开出的菜单,似乎永远是熏鱼、白斩鸡、油爆虾;妈
武昌起义时的局面是,孙中山等人在别处组织起义,恰巧,武昌年轻的士兵造炸弹时失手爆炸,意想不到地引爆了武昌起义。当时四川爆发“保路运动”,大部分部队都赶赴四川去了,武昌兵力空虚,又碰上湖广总督瑞潋是个胆小的纨绔子弟,率先跑掉了。假如总督是张之洞或者袁世凯,武昌起义都搞不成。当时孙中山在美国,财政资源没有了,人力资源也搞得差不多了,听到这个消息还不相信。国内拍电报催他回国,他还犹豫呢。 所以,辛亥革
幼儿园孩子普遍存在“入园焦虑”,这种入园焦虑是导致幼儿不愿去幼儿园的“背后推手”。而入园焦虑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幼儿对即将面对的新环境、新教师、新伙伴感到紧张而导致的“陌生焦虑”,另一方面是幼儿由于即将与家长分离而导致的“分离焦虑”。无论哪种焦虑,都会给幼儿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与负面情绪,从而带来相应的入园时的哭闹行为。家长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帮助孩子克服“入园焦虑”呢?    选择“五标”幼儿
明代中后期书院讲会的兴盛与阳明心学的兴起密切相关。阳明心学的兴起对明代书院讲会产生了几个方面的影响。首先,王阳明不仅自己兴办讲会,还大力倡导讲会,使书院讲会渐成风气。其次阳明去世后,散处各地的王门弟子后学继承阳明之志,在各地邀集同志,创建书院,兴办讲会,使书院讲会兴盛一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第三,王阳明及其弟子后学十分重视书院讲会活动组织章程的制订,他们对讲会的会期、地点、内容、参加人员、后勤
专 稿  “当代史”和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  王加豐(13·3)  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分类分层测评模型  黄牧航 张庆海(13·9)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分类分层测评标准例析  黄牧航 张庆海(15·3)  历史学家谈高中历史教材  ——张帆先生访谈录  刘芳芳 张 帆(17·3)  核心素养统领教材的编写和使用  ——徐蓝先生访谈录  徐 蓝 方美玲(19·3)  历史教育与历史教材的若干省思 
关键词 历史规律,历史杰出人物,历史要素分析法,系统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1-0003-10  为了实现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历史课程目标,新近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中学历史课程的创新设计思路:“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
眩晕明显 突然间感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步履蹒跚,抬脚费力,甚至失去平衡摔倒在地。这种现象为时很短,仅有几秒钟或几分钟,这是由于脑干、小脑部位缺血,影响了控制平衡的器官所致。  剧烈头痛 具有突发性,无明显诱因,并逐渐由间断性转为持续性,同时还伴有恶心、呕吐等现象。这是由于脑部动脉内压力突然升高,使血管壁的痛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引起的,甚至是脑动脉瘤发生裂缝、少量出血而引起的。  一侧麻木 突然感到一
相信天底下没有女人愿意自己变成怨妇。  可是,女人总会经常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大到家庭纠葛、朋友纷争、职业瓶颈,小到天气不好、菜价上涨,也许一不小心,你就会变成一个没完没了、总在抱怨的怨妇。  所以,调整心态,放下焦躁,提醒自己做个不抱怨的女人,对女性与家庭来说都很重要。  不知不觉怨气膨胀  徐丽在一家企业任销售主管,老公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儿子上小学三年级。在外人眼里,这个三口之家生活得很幸
[关键词]演文物古迹,历史教学方式,学科素养,途径,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6)21-0012-07  历史课程改革的趋势,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潮流,深度激活学习兴趣,通过教学实践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这需要我们发掘历史课程资源,拓宽教学的设计视野,建立教学评价的课堂标准,进而设计历史学科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会学习,认识到社会参与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