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x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利用小学生家庭生活、游戏活动、影视童话、学校活动和综合实践等情境来开展小学数学教学都是有效的策略。因为这些是小学生所熟悉的喜欢的情境,而且在这些情境中,基本包括了小学生所需的数学信息,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数学教学,容易将小学生引导到对数学本身的兴趣上。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笔者认为,我们创设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学生自我获取数学知识就越容易。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小学生家庭生活、幼儿园游戏、影视童话、学校活动、综合实践来创设问题情境,来帮助小学生学习数学,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小学生的家庭生活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家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避风港,也是他们人生最温馨的乐园,孩子们再也没有比对自己的家再熟悉的了。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里的学生,他们家环境都有相似之处。比如,学生肯定知道家里有幾口人,是爸爸高些还是妈妈高些,吃饭时每人对应一个饭碗,学生更多的了解是粥、煎饼、米饭、馒头等。
  二、利用小学生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幼儿园是孩子进行群体生活的第一个公共场所。对于群体活动来说,小学生没有比对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再熟悉不过的,教师只提到“幼儿园”学生就感到亲切,温暖,学生精神就来了,兴奋劲就高了。我们数学教师就要利用游戏的这些功能,来创设小学数学的问题情境,来提高学生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
  如,小学生都喜欢玩“石头、剪刀、布”比拳游戏,正好这些游戏作为学生学习搭配问题活动,同桌合作,每组玩10次,看谁赢的多,然后学生讨论共能出现多少种可能?学生乐意,积极主动,参与率高,当然学生列举的顺序有点乱,需要教师指导和点拨。
  又如,在学习“统计与可能性”时,要考虑比赛规则的公平性。乒乓球比赛,谁先发球问题,“为什么用猜硬币的正反面游戏来决定?”“公平吗?为什么?”从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抛硬币实验,每人抛1次轮流转,每组共抛20次,……然后汇报结果,不同组可能结果不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正面数合起来,将反面数合起来,比一比,哪个面朝上多,如果我们抛的次数越多,正反面朝上次数会怎样?
  三、利用小学生喜欢的电视剧和童话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其实,孩子的生活就是一种童话生活,他们相信《熊出没》中故事都是真的,他们相信南瓜可以做成摩托车的轮了,他们相信火车可以开上天,他们绝对相信孙悟空一跟头是可以翻十万八千里的……
  我去年教一年级有个学生,只能认出数量是1的物体数,数量是二、三、四、五物体的数,必须一个一个数后才知道。这个学生五以内的加减不会计算,一加一,他还知道得几,一加二他就不知道得几了。可是奇怪的是,当不会算二加一时,你问:“一个光头强,加上两个狗熊,一共是多少个?”他会很快答出“3个”。
  四、利用小学生在学校的活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小学生活是孩子从童话世界逐渐进入现在世界的开始。如,班级中建立多种小组:学习小组、卫生小组、体育活动小组,各种小组的活动,如,体育比赛、唱歌比赛、朗诵比赛等,这些活动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为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提供了不竭源头。
  特别是数学学科的学习小组活动,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供给学生互帮互学的机会,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例如,“一(5)班的第二组小朋友站成一队做操,小红前面有5人,后面有7人,这个小组一共多少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当学生出现问题后,可以组织学生站队活动演示:先找一个当“小红”的学生,再在她前站5个小朋友,在她后面站7人,然后引导学生列式计算,并说说算式中(5 1 7=13)每数表示的意义。
  五、利用小学生参与综合实践的活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生了解现在世界和现实社会,为将来探索自然奥秘的一种有益尝试,在亲身实践中,小学生通过观察、操作,通过尝试、调整、再尝试,通过猜测、制订方案、验证,通过分析、判断、推理等活动,不但积累了大量经验,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还培养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关键的是培养了小学生意志力、坚韧不拔的毅力,特别是培养了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小學中高年级的学生减少对游戏的依赖,而开始对现实世界和是否“有用”的关注。六年级当学生学习完圆的面积和圆锥体积后,在争得学校同意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后,我邀请部分家长,组织六(2)班全体学生到村外的一个坟地去实地测量坟(农村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土堆堆成的圆锥)的体积和占地面积……
  出现的问题主要有:(1)很多学生胆小,特别是女孩不敢靠近坟;(2)有的组不知如何测量坟高;(3)学生不知如何测量坟的底面的周长或直径,因为有坟的底面不是规则圆,还有坟底面占地比土堆的“圆锥”要大的多,学生纠结是测量坟占“圆”,还是测量“圆锥”占的“圆”?……这些问题都在小组内讨论或小组间交流解决了,当然个别是在老师和家长参与下解决的。
  我们相信,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获取的知识是牢固的,获得体验是深刻的,感悟到数学的价值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徐慧.利用生活情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考试周刊,2014(3).
  [2]曾碧珍.巧妙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赤子(上中旬),2015(1).
其他文献
范画一直被视为幼儿美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关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在幼儿绘画过程中不宜出示范画,这引发了一线教师的困惑。离开范画的美术创
企业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组成部分,要加强党建工作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视角,推动党建工作的实践创新,是党组织自身建设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
物理是一门复杂的实验科学,其中的许多概念、规律都来自于实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通过物理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是如何产生的,帮
社会是法律的生命之源。要使社会内在需求的“法律”转化为现实之中的“法律”是不能脱离国家这一中介的,而这转化的实现状态既受社会与国家间的关系的影响,也受国家的法律价值
新课程教学必须以课堂作为课程改革的舞台和阵地,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突破口,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途径,努力营建新型历史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历史素养。
中学历史教学法课程是学生将来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学质量的优劣又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而注重调查,知已知彼,对症下药;拓宽加深和完善教学法
摘 要:幼小衔接是指儿童从幼儿园生活向小学生活之间的过渡,该时期儿童的身心特殊性易引发适应障碍。在实践教学中,因为教师对幼小衔接期的认识并不到位,并没有重视幼儿的心理变化,导致幼儿难以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导致教学的成果不明显。通过对幼小衔接期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策略,旨在推动我国初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  关键词:幼小衔接期;儿童;心理特点;应对策略  幼小衔接是指儿童从幼儿园生活
系统引入KNX总线实现的照明分布式智能控制,在全面提高馆所照明系统的节能效果、视觉效果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展现了KNX总线部署便捷、扩充性强、可靠性高等自身要求,通过提升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学校,新的学校又需要新的领导。本文从有关领导的一般含义到现代领导的新的理念都作了一些研究,并且结合学校领导的特殊性,提出了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型学校领导
近年来,全国发生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令人触目惊心。学生一旦发生意外伤害,会给家庭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让学校处于被动地位,甚至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给社会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