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好低年级应用题对于整个小学阶段都很重要。其中它蕴含着一般应用题的几种数量关系,如果能独立而熟练地分析一般应用题中的问题、条件,并找到数量关系,对于学习复合应用题来说就打下了基础。学生是喜欢动脑思考的,关键是教师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充分活跃起来。而应用题就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在学习中找到动脑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过程在学习应用题的过程中都可实现。下面谈谈我们在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载体和结果,从想到说,这是理解过程的一个飞跃。所以我们在教学数学应用题时,可以利用教具、图表直观演示,训练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叙述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在直观认识了各个已知条件后,再叙述数量关系式。如小学数学第三册中,有一道这样的题:“二(1)班有50人,其中女同学28人,男同学有多少人?”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读题并复述题意,再回答下面几个问题:“二(1)班有50人包括哪两部分?”(包括男生和女生两部分)“题目中哪一部分人数已告诉我们?”(女生28人)“哪一部分人数要我们求?”(男生的人数)再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学生经过思考很容易找到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关系列式计算。
通过让学生口头叙述解题思路、口头叙述数量关系式,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解题能力、发展了思维的灵活性。
二、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可逆性思维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基础。”可是低年级学生对顺向思维比较敏捷,而对逆向思维则是比较迟钝的,因此,我们在教学应用题时特别要重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一道这样的应用题:草地上有9只公鸡,8只母鸡,一共有多少只鸡?通过直观教学,学生知道的是两个部分数。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求整体是多少?关系式怎样列?学生能够根据“部分数+部分数=总数”这一数量关系,列式为9+8=17(只),在学生理解这个算式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成一个整体的基础上,再利用直观,把8只母鸡用虚线圈去(表示跑走8只),让学生知道已知整体和去掉的一部分,求剩余的部分,学生通过逆向思维知道:求剩余部分,必须从整体中减去已知去掉部分,列出关系式:总数-部分数=部分数,列式为17-8=9(只)。这样学生就能理解部分与整体的互逆关系,经过反复练习的训练,培养逆向思维。
三、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我们可利用直观教具、学具,帮助学生理解、分析应用题,让学生先由直观到表象,最后再抽象出应用题的数量关系。通过由感知到抽象概括的训练,大部分学生能分析题意,抽象、概括出题中的数量关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概括数量关系的能力。乘、除法应用题教学时,为体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根据题意,运用实物,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按照不同的条件得到不同的摆法,得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明确每题中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接着就可用线段图分析,让学生通过线段图的比较,认识到条件、结论不一样,解答问题的方法也不一样,并从比较中知道不同题目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这些感知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要求学生概括题中的数量关系。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涉及的面也很广。解答应用题既要综合运用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还要具有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所以,应用题教学不仅可以巩固基础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
(作者单位:810400青海省祁连县第一完全小学)
一、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载体和结果,从想到说,这是理解过程的一个飞跃。所以我们在教学数学应用题时,可以利用教具、图表直观演示,训练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叙述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在直观认识了各个已知条件后,再叙述数量关系式。如小学数学第三册中,有一道这样的题:“二(1)班有50人,其中女同学28人,男同学有多少人?”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读题并复述题意,再回答下面几个问题:“二(1)班有50人包括哪两部分?”(包括男生和女生两部分)“题目中哪一部分人数已告诉我们?”(女生28人)“哪一部分人数要我们求?”(男生的人数)再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学生经过思考很容易找到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关系列式计算。
通过让学生口头叙述解题思路、口头叙述数量关系式,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解题能力、发展了思维的灵活性。
二、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可逆性思维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基础。”可是低年级学生对顺向思维比较敏捷,而对逆向思维则是比较迟钝的,因此,我们在教学应用题时特别要重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一道这样的应用题:草地上有9只公鸡,8只母鸡,一共有多少只鸡?通过直观教学,学生知道的是两个部分数。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求整体是多少?关系式怎样列?学生能够根据“部分数+部分数=总数”这一数量关系,列式为9+8=17(只),在学生理解这个算式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成一个整体的基础上,再利用直观,把8只母鸡用虚线圈去(表示跑走8只),让学生知道已知整体和去掉的一部分,求剩余的部分,学生通过逆向思维知道:求剩余部分,必须从整体中减去已知去掉部分,列出关系式:总数-部分数=部分数,列式为17-8=9(只)。这样学生就能理解部分与整体的互逆关系,经过反复练习的训练,培养逆向思维。
三、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我们可利用直观教具、学具,帮助学生理解、分析应用题,让学生先由直观到表象,最后再抽象出应用题的数量关系。通过由感知到抽象概括的训练,大部分学生能分析题意,抽象、概括出题中的数量关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概括数量关系的能力。乘、除法应用题教学时,为体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根据题意,运用实物,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按照不同的条件得到不同的摆法,得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明确每题中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接着就可用线段图分析,让学生通过线段图的比较,认识到条件、结论不一样,解答问题的方法也不一样,并从比较中知道不同题目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这些感知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要求学生概括题中的数量关系。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涉及的面也很广。解答应用题既要综合运用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还要具有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所以,应用题教学不仅可以巩固基础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
(作者单位:810400青海省祁连县第一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