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程理念实现三个转变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kai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变教案为学案,转变教师的备课方式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过于重视传授式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理念。在新课程实施中,为适应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我采用了“导学自主·三步一课循环”教学法尝试进行教学。
  编制导学案是教师备课的集中表现。
  (一)导学案的性质
  “学案”,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对教材、学情深入研究后,精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是教师备课成果的体现。
  (二)编写导学案的基本原则
  1.“导学”原则
  “导”,即开导、引导、指导。学案作为导学的载体,主要是通过问题来体现“导”。导是为了学生的学,为学生的学习搭桥铺路。
  2.针对性及分层原则
  针对学生能力差异,学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潜在水平和表现水平等来设计问题,实施分层诱导,即:对后进生创设低台阶、高密度的问题情境,层层递进以逐渐触及问题的实质;对中等生采取高台阶、跳跃式诱导;对优等生则蜻蜓点水,仅点拨关键处。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训练和发展,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3.系统性原则
  学案的编写还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知识内容设计的学案要尽可能的建立一个“感知——深化——运用(巩固)”循序渐进的学习模式,即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课标、备好课堂。
  (三)导学案的作用
  导学案是自主学习的方案,是课堂交流的载体,是学后反思的工具,是教师导学的依据,是教师备课的成果,是教师导学的文本体现。
  (四)导学案的内容
  每课时导学案的内容包括: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知识链接”、“问题探究”、“典例分析”、“目标检测”、“总结反思”“作业布置”。
  以学案为载体,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情感态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把学生由观众席彻底推向表演舞台。
  二.变课堂为学堂,转变教师上课方式
  教师要准确把握“导学自主·三步一课”循环课堂模式的操作程序。
  第一步:课上教师导引着学。
  每节课后十分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完成本节课课堂检测。下发新学案(也可提前下发),进入下节课导引阶段。
  第二步:课下学生自主地学。
  导学案是自主学习理念,改变学习方式的平台。自学的质量是保证三步一课有效实施的关键。以学案为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规划自我学习,体验学习过程,感受探究乐趣,归纳总结方法,自我检验应用。全体学生要依据学案独立、自主完成导学案。
  第三步:课上师生、生生间互动着学。
  课上互学,是落实合作学习理念的操作方法。进入上课状态后,教师或课代表分配分组展示活动任务,小组内讨论交流,分工合作,学生板书讨论的主要内容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评价。全班不同组进行交流,师生交流,纠错、质疑,主要交流知识要点和解题思路,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认知水平。通过交流,教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对具体问题的思路,实现教学相长。
  开展课堂讨论是将合作学习理念落到实处的重要的、有效的方式。上课开始,学生进入讨论交流阶段,教师巡视全班,检查自学情况,并提出要求:(1)小组内要互帮互学,开展交流;(2)组内释疑解难,组内同学交换问题,并进行解答;(3)收集问题,交流方法,确定主要展示人。展示人按事先分配的内容,展示小组和自主学习成果,回答其他人的质疑,如果遇到较难回答的问题,教师可以点拨、引导。
  三步之间的关系是:导学是前提,自学是关键,互学是核心。
  三.变听课为展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指结合学科的特点,通过多种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通常是小组或团队。合作学习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课堂展示为学生架设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的平台。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导学自主教学目标是将观察权、思考权、发言权、动手权、总结权下放给学生,也就是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学习的责任交给学生,使学生完全参与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是自我经历,而不是教师给予;能力是亲历获取,而不是教师传授;方法是主动归纳,而不是教师总结。
  因此,在整个认知过程中,每个环节尽量由学生来完成,教师引导,点拨,解惑。把主角让给学生,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只有充分展示,才能有效互学。只有有效互学,才能落实合作学习。通过学案自学,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掌握了课堂教学的结构和重点,并知晓自己存在的疑点。通过个体发言、同学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证等多种讨论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教师的作用就是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指导、点拨、解答学生的疑难、调控课堂氛围、对学生进行评价。将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其他文献
思想品德教师在塑造新一代灵魂的工程中,让枯燥的单向的思想品德课,成为孩子最乐意、主动接受的课程,责任是非常重大和艰巨的。为了培养出新世纪时代需要的人材,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我认为让课堂充满活力,充满自信,“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才是关键所在。  一、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学习内容设计成若干与学生生活接近
期刊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过程,而且也是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监控调节的元认知过程。它是人对自己的了解,对自己认知过程的反思,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的元认知的培养和训练,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不断解剖自己,认清自己的特点、能力、兴趣、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策略,指导学生检查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形成自我调控,自我管理,自我修正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
期刊
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信息化社会性的需要,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信息化社会里,知识与资料,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及其他途径快捷的获得,因此,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是那么重要。同时知识的全球化,使创造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的状况的基本因素。  一、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创造能力提供土壤  现代教学论
期刊
政治课教学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激发学生兴趣过程中,这一原则同样必不可少。政治课有些理论本身就比较抽象,概括性很强,若仅就理论讲理论,教学容易陷入空洞的教条说教、被动的灌输和接受的怪圈,课堂气氛就沉闷,学生学习自然更提不起兴趣。针对这种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就应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规律,因此,备课时就应根据所学理论,搜集实例、现象,越是贴近百姓生活实际的现象
期刊
初中历史与社会是一门人文基础课程,通过教学不仅应让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应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基本人文素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备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逐渐养成民主意识、进取精神和不畏挫折的顽强意志。我们教师有了这样一种教学目的观,就会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优秀的人文素养作为衡量教学得失的最高标准,重视和发现学生的点滴进
期刊
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教学模式发生着极大的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也随之变化。教师的教学思想由原来的注重知识传授变为发展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素质素养,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积极进取的学习品质。作为一线高中体育教师,一定要把新课程改革的理论知识运用到高中体育的实践中,探寻教育教学新思路  体育教学是对高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根据体育增强学生体系、增进学生健康的学科特点,在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期刊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造就一代优秀人才必不可缺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出探究。  【关键词】综合实践 创造性思维 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各种活动内容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原则中重要的一条是创造性原则。在综
期刊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具有科学性、常识性、开放性、变动性特点的学科。高中思想政治课主要给学生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学常识。而政治教学的目的除了知识教学目的外,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辩证思维等多种能力和觉悟水平。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课改”呼声由来已久,变单调、枯燥、空洞、抽象的课堂为生动、活泼、情趣、有味的课堂,广大思想教育工作
期刊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被灌输的器皿,更不是书本的奴隶和教师的“应声虫”,而应该体现出“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精神面貌。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其主要任务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当语
期刊
【摘 要】创造性思维是一个至今尚未定论的概念。现在常见的有这样两种界定:一种认为,它是以解决科学或艺术研究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为前提,用独特新颖的思维方法,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的心理过程。另一种认为,它是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主动性和独特性的一种思维活动。前者是特殊才能的创造性思维,如科学家发明家的创造发明,艺术家的创作等等;后者是自我实现性的创造性思维,是个体在发展意义上的自我潜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