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彰显了生命教育突出的地位与价值。为实践课程价值,在课堂中通过真情体验、思维对话、自我叩问三个环节来有效开启真实、灵性、个性的“心”“思”“行”三重门,使生命主题教学的课堂不仅传授学科领域知识,更提供学科思考的独特视角和思维方法,还提供学科特有的经历与体验,由此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培育个体的生命自觉。
关键词:生命教育;真情体验;思维对话;自我叩问;生命自觉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以单元教学的方式突显了学科生命教育显性课程的地位,那么,又该如何在生命教育的主阵地课堂中彰显生命教育的价值呢?本文拟以“增强生命的韧性”一课为例,阐述通过真情体验、思维对话、自我叩问三个环节来有效开启培育“生命自觉”的三重门。
第一重:真情体验——开启回归生命真实的“心”之门
特级教师薛法根指出:“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生活的另一种样式,而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本色。教学的价值就是要让学生经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学习过程,并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生命的成长。”[1]为此,课堂不应是单纯知识学习的场所,而更是充盈生命成长的园地,须在“真情体验”生命真实的回归中开启自我意识形成的“心”之门。
【课堂传真】
(一)猜一猜(人物竞猜,导入新课)
设问:你知道他是谁?
PPT呈现:深凹的面颊,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个5英尺高、100磅(91斤)重的顽童模样, “这个长相怪异的人有拿破仑一般的身材,同时也有拿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
——《福布斯》杂志
师:大家了解学生时代的他吗?
生1:他英语很厉害,好像数学很差。
师:知道他数学有多糟糕吗?
生1:不及格。
师:不!(学生好奇,不断猜测)
(二)感受挫折(衔接经验,激活体验)
师:第一次高考,他数学只有1分。(学生惊讶)
设问:如果你是他,面对这样的成绩,你的感受如何?
生1:接受不了,分数太低了,失望!
生2:心情很差,考不上大学了。
生3:成绩是差,不过我知道马云后来是考上大学的,说明他后来努力了。
师(提炼):生活中,我们在怀揣着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通常所说的挫折。这就是马云遇到的一次挫折。
设问:请说说你在学习生活中印象深刻的挫折,谈谈你当时的感受。
生4:上周数学考差了,当时很难过,花了很多时间还是这样,后来数学老师安慰我了,才好受些。现在知道马云这么差,感觉又好了很多。(生笑)
生5:考试总有考差考好的时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小学竞选体育委员落选了,后来都不想参加班里的活动。
生6:我小学时原来要参加省里合唱比赛的,比赛前却得了重感冒,嗓子哑了,没去成,当时很伤心。
师(提升):是的,生活的道路不总是平坦的,难免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挫折是客观存在的。面对挫折,可能会感到难过、失落、焦虑、伤心,这些负面情绪的产生是正常的。
追问: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对我们会有什么影响?
生7:身体会不健康,中医说会伤肝。(众笑)
生8:会影响学习,效率很低。
生9:同学关系会不好,黑着脸,别人看到有点怕怕的。
师(提升):一味沉浸负面情绪容易消沉,会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所以我们要及时调整,正确对待。
【反思】
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2]真情体验是直抵心灵、形成自我意识的桥梁,是课堂对生命真实性的坚守与捍卫。
“猜一猜”使学生产生好奇,使个体成了课堂的真实存在。接着,将马云的风云形象与高考分数对比产生强烈反差,冲击着认知与情感,衔接自身的挫折经验,将“我”自然地融入其中,情感共鸣中生发最本真的体验与感受,使参与表达成为“我”的内在需求。随后,在顺势的引导与追问中由感性的挫折感受上升到客观正确对待挫折的理性认知,经历了从“不懂”到“懂”的历程,“我”的轮廓清晰明了起来,在自我意识的形成中实现了生命的成长。
“真情体验”引领着“我”从“心”出发,从现象的真实走向生活的真实,到达内在的真实,最终回归到生命的真实,在自我意识形成的“真实”中唤醒生命自觉。
第二重:思维对话——开启凸显生命灵性的“思”之门
美国著名地质学家华莱士在总结其一生成败经验的著作《找油的哲学》中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人的大脑里蕴藏着丰富的宝藏,而思维方式,是其中最珍贵的资源。生命的灵性就源于这优良的思维。为此,课堂不应是单一的知识堆积仓库,而应是丰富的思维智慧宝库,须在“思维对话”生命灵性的凸显中开启生命智慧助长的“思”之门。
【课堂传真】
(三)走进挫折(设疑启思,深入探究)
师(转承):下面做个回访。如果这周数学又考砸了,你感受又会是怎样?
生4:应该不会这么倒霉吧!(众笑)如果真是这样,那我要好好找找丢分的原因。
师:还会心情低落吗?
生4(微笑):应该不会了,马云比我差多了。
师:你说“成绩考差还好一些”,如果考差了,你会怎么样?
生5:我觉得不要老是分数分数的,考得不理想就努力呗,像马云一样,一次失败就考第二次,坚持总会成功的。况且学校里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比如打篮球。
追问:你从两位同学的分享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10:我发现他(指同学4),对成绩考差的感觉发生了变化,跟马云比好像乐观了。(笑)
生11:两位同学对分数的看法不一样,对考差的感觉也不一样。
师(提升):很敏锐。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是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感受和反应也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反应。
【反思】
思维对话是开放碰撞、助长生命智慧的通道,是课堂对生命灵性的呵护与尊重。
通过回访,呈现了个体独特的体会,体现其独特性和创新性。通过追问,切入问题核心,启发学生对横向“你”“我”“他”、纵向“过去的我”“现在的我”进行对比思考,在不同的思路对话中碰撞分享,由此建构了立体的挫折认知,发展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学科思维,促进了立体、系统、互动思维的发展,领悟了挫折的客观与差异,唤醒了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勇气,沉淀着“过积极健康生活”的生命智慧。
“思维对话”引领着“我”由“思”出发,从独特的感性认知上升到严谨的理性思考,最终获得的是转识为智的生命智慧,在生命智慧助长的“灵性”中引发生命自觉。
第三重:自我叩问——开启张扬生命个性的“行”之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展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培养人的个性[3]。为此,课堂不应是由外向内灌输的一致,而是由内而外生长的纷呈,在“自我叩问”生命个性的张扬中开启追寻生命意义的“行”之门。
【课堂传真】
(四)战胜挫折(点拨引导,反躬自省)
PPT呈现:我的第一次高考数学只考了1分,这不难为情,我觉得说真话不难为情,难为情的是说假话。第二次数学19分,父母都觉得我不用再考了,可我依然坚持,我数学不好,可以英语好。我白天上班,做过秘书、搬运工、给杂志社蹬三轮车的工作,晚上念夜校,第三次数学79分,终于考上大学。
——选自马云演讲语录
设问:马云是如何战胜学业上的挫折实现读大学的目标的?
生12:通过坚持、努力实现了目标。
生13:数学不好,坚持学好英语,扬长避短,总分提高了。
生14:坚持理想,乐观肯吃苦,不放弃。
生15:人很诚实,他考试、作业肯定不会作弊抄袭,这也是成功的原因。
师(提炼):客观上接受不好的现实,这就是转向问题解决的开始。幽默、乐观、坚韧、坚强,发掘自身的力量,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信心和意志都是战胜挫折的方法。
探究与分享:请同学们结合实际,完成教材第108页“探究与分享”(见图1)。
(学生填写后交流)
生16:我现在的挫折是:数学成绩一直提高不上去。有时会失望烦恼。外部的原因有:初中的数学比小学难了很多,需要理解。内部原因有:可能自己数学思维不是很好,还有就是熟练度不够。不能改变的因素是:数学的难度。能改变的是:多做,增加熟练度,平时多向同学讨教,不懂的多问老师。
生17:我的挫折也是数学成绩不太好。我有时会认为自己不行,对数学的信心不足。我觉得外部原因有:难度大了,内容多了,要求高了。内部原因有:自己对数学兴趣不足,比较怕数学。不能改变的是:数学是必须要学的。能改变的是:多去问老师,一点点提高,信心也会增强。
生18:我补充一点,我觉得数学例题很重要,还有一些概念,一定要搞懂。
……
师(提炼):通过发掘自身的力量,借助外力寻求帮助,都是有针对性地战胜挫折的方法,这些一定能让我们事半功倍地战胜挫折。人的生命是有长度的,不管是长是短都难免有挫折,只要我们挖掘生命的力量就可以战胜挫折,这就是生命的韧性,彰显的是生命的宽度和厚度,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反思】
自我叩问是内力驱动、追寻生命意义的平台,是课堂对生命个性的保护与释放。
课堂通过对马云战胜挫折的归因分析,引领学生开放思考,突出主体性,课堂涌动着榜样的正能量,营造了宽松愉悦、自由自在、奋发进取的良好氛围。通过结合教材的扪心自省,使对教材的回归又创设了个性化的学习时空,经历了自我发现、自我诊断、自我规划的过程,“明自我”中自然地向目标迫近。通过生生、师生间互动对话,碰撞着、生成着、内化着,激励着“我”从实然自我走向应然自我的生命追寻,为自我发展的“行”奠基夯土。
“自我叩问”引领着“我”向“行”出发,从“知”到“信”,最终走向“行”,在生命意义“个性”追寻中涵养生命自觉。
真情体验、思维对话、自我叩问,开启了“我”真实、灵性、个性的“心”“思”“行”的大门,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形成、生命智慧的助长、生命意义的追寻使“生命自觉”成为可能,这就是生命主题教学的价值追寻,为此将不断求索!
参考文献:
[1]杨文化.追寻理想的课堂——感受特级教师薛法根的教学艺术[J].黑龙江教育,2005(10):4.
[2]袁新文.打到心灵的深处[N].人民日报,2010-4-9-(06).
[3]吴振菲.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活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5):167.
关键词:生命教育;真情体验;思维对话;自我叩问;生命自觉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以单元教学的方式突显了学科生命教育显性课程的地位,那么,又该如何在生命教育的主阵地课堂中彰显生命教育的价值呢?本文拟以“增强生命的韧性”一课为例,阐述通过真情体验、思维对话、自我叩问三个环节来有效开启培育“生命自觉”的三重门。
第一重:真情体验——开启回归生命真实的“心”之门
特级教师薛法根指出:“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生活的另一种样式,而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本色。教学的价值就是要让学生经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学习过程,并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生命的成长。”[1]为此,课堂不应是单纯知识学习的场所,而更是充盈生命成长的园地,须在“真情体验”生命真实的回归中开启自我意识形成的“心”之门。
【课堂传真】
(一)猜一猜(人物竞猜,导入新课)
设问:你知道他是谁?
PPT呈现:深凹的面颊,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个5英尺高、100磅(91斤)重的顽童模样, “这个长相怪异的人有拿破仑一般的身材,同时也有拿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
——《福布斯》杂志
师:大家了解学生时代的他吗?
生1:他英语很厉害,好像数学很差。
师:知道他数学有多糟糕吗?
生1:不及格。
师:不!(学生好奇,不断猜测)
(二)感受挫折(衔接经验,激活体验)
师:第一次高考,他数学只有1分。(学生惊讶)
设问:如果你是他,面对这样的成绩,你的感受如何?
生1:接受不了,分数太低了,失望!
生2:心情很差,考不上大学了。
生3:成绩是差,不过我知道马云后来是考上大学的,说明他后来努力了。
师(提炼):生活中,我们在怀揣着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通常所说的挫折。这就是马云遇到的一次挫折。
设问:请说说你在学习生活中印象深刻的挫折,谈谈你当时的感受。
生4:上周数学考差了,当时很难过,花了很多时间还是这样,后来数学老师安慰我了,才好受些。现在知道马云这么差,感觉又好了很多。(生笑)
生5:考试总有考差考好的时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小学竞选体育委员落选了,后来都不想参加班里的活动。
生6:我小学时原来要参加省里合唱比赛的,比赛前却得了重感冒,嗓子哑了,没去成,当时很伤心。
师(提升):是的,生活的道路不总是平坦的,难免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挫折是客观存在的。面对挫折,可能会感到难过、失落、焦虑、伤心,这些负面情绪的产生是正常的。
追问: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对我们会有什么影响?
生7:身体会不健康,中医说会伤肝。(众笑)
生8:会影响学习,效率很低。
生9:同学关系会不好,黑着脸,别人看到有点怕怕的。
师(提升):一味沉浸负面情绪容易消沉,会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所以我们要及时调整,正确对待。
【反思】
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2]真情体验是直抵心灵、形成自我意识的桥梁,是课堂对生命真实性的坚守与捍卫。
“猜一猜”使学生产生好奇,使个体成了课堂的真实存在。接着,将马云的风云形象与高考分数对比产生强烈反差,冲击着认知与情感,衔接自身的挫折经验,将“我”自然地融入其中,情感共鸣中生发最本真的体验与感受,使参与表达成为“我”的内在需求。随后,在顺势的引导与追问中由感性的挫折感受上升到客观正确对待挫折的理性认知,经历了从“不懂”到“懂”的历程,“我”的轮廓清晰明了起来,在自我意识的形成中实现了生命的成长。
“真情体验”引领着“我”从“心”出发,从现象的真实走向生活的真实,到达内在的真实,最终回归到生命的真实,在自我意识形成的“真实”中唤醒生命自觉。
第二重:思维对话——开启凸显生命灵性的“思”之门
美国著名地质学家华莱士在总结其一生成败经验的著作《找油的哲学》中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人的大脑里蕴藏着丰富的宝藏,而思维方式,是其中最珍贵的资源。生命的灵性就源于这优良的思维。为此,课堂不应是单一的知识堆积仓库,而应是丰富的思维智慧宝库,须在“思维对话”生命灵性的凸显中开启生命智慧助长的“思”之门。
【课堂传真】
(三)走进挫折(设疑启思,深入探究)
师(转承):下面做个回访。如果这周数学又考砸了,你感受又会是怎样?
生4:应该不会这么倒霉吧!(众笑)如果真是这样,那我要好好找找丢分的原因。
师:还会心情低落吗?
生4(微笑):应该不会了,马云比我差多了。
师:你说“成绩考差还好一些”,如果考差了,你会怎么样?
生5:我觉得不要老是分数分数的,考得不理想就努力呗,像马云一样,一次失败就考第二次,坚持总会成功的。况且学校里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比如打篮球。
追问:你从两位同学的分享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10:我发现他(指同学4),对成绩考差的感觉发生了变化,跟马云比好像乐观了。(笑)
生11:两位同学对分数的看法不一样,对考差的感觉也不一样。
师(提升):很敏锐。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是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感受和反应也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反应。
【反思】
思维对话是开放碰撞、助长生命智慧的通道,是课堂对生命灵性的呵护与尊重。
通过回访,呈现了个体独特的体会,体现其独特性和创新性。通过追问,切入问题核心,启发学生对横向“你”“我”“他”、纵向“过去的我”“现在的我”进行对比思考,在不同的思路对话中碰撞分享,由此建构了立体的挫折认知,发展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学科思维,促进了立体、系统、互动思维的发展,领悟了挫折的客观与差异,唤醒了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勇气,沉淀着“过积极健康生活”的生命智慧。
“思维对话”引领着“我”由“思”出发,从独特的感性认知上升到严谨的理性思考,最终获得的是转识为智的生命智慧,在生命智慧助长的“灵性”中引发生命自觉。
第三重:自我叩问——开启张扬生命个性的“行”之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展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培养人的个性[3]。为此,课堂不应是由外向内灌输的一致,而是由内而外生长的纷呈,在“自我叩问”生命个性的张扬中开启追寻生命意义的“行”之门。
【课堂传真】
(四)战胜挫折(点拨引导,反躬自省)
PPT呈现:我的第一次高考数学只考了1分,这不难为情,我觉得说真话不难为情,难为情的是说假话。第二次数学19分,父母都觉得我不用再考了,可我依然坚持,我数学不好,可以英语好。我白天上班,做过秘书、搬运工、给杂志社蹬三轮车的工作,晚上念夜校,第三次数学79分,终于考上大学。
——选自马云演讲语录
设问:马云是如何战胜学业上的挫折实现读大学的目标的?
生12:通过坚持、努力实现了目标。
生13:数学不好,坚持学好英语,扬长避短,总分提高了。
生14:坚持理想,乐观肯吃苦,不放弃。
生15:人很诚实,他考试、作业肯定不会作弊抄袭,这也是成功的原因。
师(提炼):客观上接受不好的现实,这就是转向问题解决的开始。幽默、乐观、坚韧、坚强,发掘自身的力量,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信心和意志都是战胜挫折的方法。
探究与分享:请同学们结合实际,完成教材第108页“探究与分享”(见图1)。
(学生填写后交流)
生16:我现在的挫折是:数学成绩一直提高不上去。有时会失望烦恼。外部的原因有:初中的数学比小学难了很多,需要理解。内部原因有:可能自己数学思维不是很好,还有就是熟练度不够。不能改变的因素是:数学的难度。能改变的是:多做,增加熟练度,平时多向同学讨教,不懂的多问老师。
生17:我的挫折也是数学成绩不太好。我有时会认为自己不行,对数学的信心不足。我觉得外部原因有:难度大了,内容多了,要求高了。内部原因有:自己对数学兴趣不足,比较怕数学。不能改变的是:数学是必须要学的。能改变的是:多去问老师,一点点提高,信心也会增强。
生18:我补充一点,我觉得数学例题很重要,还有一些概念,一定要搞懂。
……
师(提炼):通过发掘自身的力量,借助外力寻求帮助,都是有针对性地战胜挫折的方法,这些一定能让我们事半功倍地战胜挫折。人的生命是有长度的,不管是长是短都难免有挫折,只要我们挖掘生命的力量就可以战胜挫折,这就是生命的韧性,彰显的是生命的宽度和厚度,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反思】
自我叩问是内力驱动、追寻生命意义的平台,是课堂对生命个性的保护与释放。
课堂通过对马云战胜挫折的归因分析,引领学生开放思考,突出主体性,课堂涌动着榜样的正能量,营造了宽松愉悦、自由自在、奋发进取的良好氛围。通过结合教材的扪心自省,使对教材的回归又创设了个性化的学习时空,经历了自我发现、自我诊断、自我规划的过程,“明自我”中自然地向目标迫近。通过生生、师生间互动对话,碰撞着、生成着、内化着,激励着“我”从实然自我走向应然自我的生命追寻,为自我发展的“行”奠基夯土。
“自我叩问”引领着“我”向“行”出发,从“知”到“信”,最终走向“行”,在生命意义“个性”追寻中涵养生命自觉。
真情体验、思维对话、自我叩问,开启了“我”真实、灵性、个性的“心”“思”“行”的大门,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形成、生命智慧的助长、生命意义的追寻使“生命自觉”成为可能,这就是生命主题教学的价值追寻,为此将不断求索!
参考文献:
[1]杨文化.追寻理想的课堂——感受特级教师薛法根的教学艺术[J].黑龙江教育,2005(10):4.
[2]袁新文.打到心灵的深处[N].人民日报,2010-4-9-(06).
[3]吴振菲.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活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