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科技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生活中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设计门类,其中非常重要的、应用非常广泛的一个就是展示空间设计。而与展示空间设计密不可分的一个学科那就是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 了解人体工程学的各种尺度, 是确定各项空间设计和展具设计的依据。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探讨, 一方面是展示设计中的人的行为习性,以及各种空间的尺度如何满足人体的需求; 另一方面是展示设计中尺度、光照、色彩等如何更好地适应人的视觉。
关键词: 人体工程学 展示空间 环境艺术
人体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也称为人机工程学、人因工学、工效学,它是20世纪初在欧、美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人体工程学是利用人体科学的理论、方法与生产技术相结合,并将其成果直接服务于生产或生活实际的一门应用科学,是研究人与环境关系的科学。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体工程学在各学科、各领域中也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人体工程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应用也更加广泛。特别是在一些展示空间中的应用对于设计造物活动的完善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展示空间及其相关概念
空间一词,前人对它的定义颇多,而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讲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相对于建筑中的实体部分而言的,即“空的部分”。空间及其围护物之间这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也就是所谓的虚实关系。由此可以得知,空间的效用与建筑实体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要想充分实现空间的效用就必须同时考虑建筑空间的容积和建筑空间的形态。
展示空间是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展示空间形态的生成与主题创意的表达也是通过空间的基本形态来反映的。展示空间不仅是个叙事的空间,还是一个人物互动和情感交流的空间。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都是通过展示形态的属性和特有的功能来实现的。一个好的展示空间可以通过空间造型形式、形状、光影、色彩等创造出不同的主题概念。
二、人体工程学在展示空间中的应用
在生活与工作环境的艺术设计及展示艺术设计领域,都会提到人体工程学问题。设计师必须妥善地解决和处理人体工程学问题,才能处理好人与展示空间及展品的和谐关系,使信息得到很好的沟通,人得到更多的精神享受和心理的满足。
1.展示空间中人的观展行为习性
环境的刺激会引起人的生理和心理效应,而这种人体效应会以外在行为表现出来,我们称这种行为表现为环境行为。人类的环境行为是由于客观环境的刺激作用,或是由于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所产生的。人类具有许多适应环境的本能行为,它们是在长期的人类活动中,由于环境与人类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这种本能称为人的行为习性。而在展示空间的规划与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行为习性。
(1)求知性
求知性是观众的主要行为动机之一。展品的选择和介绍上要能给予观众知识,因此所展物品必须是观众所不熟悉的。
(2)猎奇性
猎奇性是人的行为本性,因此在该展示空间中要求展品新奇、有特色,给观众新奇感,能吸引住观众。
(3)渐进性
人对知识的追求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要求展品选择有一个完善的内容,并按一定的秩序分区展示。
(4)抄近路
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地,人们总是趋向于选择最短路径,这是因为人类具有抄近路的行为习性。因此在展示空间的规划与布局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参展观众的这一习性。
(5)向左拐和向右看
多数观众进入展厅以后,习惯向左拐,特别是人多拥挤时更加表现出这一特性。此外,人习惯从左向右,从上至下观看(文字等)。因此展览路线要从左开始,序言最好设在入口左侧,展览从左至右布置。
(6)向光性
人的向光性要求在展厅设计的时候为了避免眩光问题的出现,要提高展品的亮度,一般情况下陈列背景不能太亮。因此展厅最好采用高侧光或顶光,照度不够时可加局部照明,一定要避免展厅环境照度过高而影响展示效果,并且绝度不能在观展视野中出现炫目现象。
2.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的设计原则
首先,内部的展示空间必须以人的动态、静态尺寸和比例为依据,同时采用动态的、有序列的、有节奏的空间展示形式。使人在流动性很强的展示空间中参观或购物时感到舒适和安全,也使观众介入展示活动时,既满足功能的需求,又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在空间处理上做到有节奏感和流畅性,感受到空间的连续性和变化的魅力,以及设计的无限趣味。
其次,在展示设计中使空间更好地服务于人,特别是一些无障碍设计,既要考虑到健全人群的需求,更要充分考虑残疾人的这种参展需求,也是人性化因素的体现。声色俱全的展示效果,信息丰富的展示内容,安全便捷的空间规划,考虑周到的服务设施,等等。例如对于室外各功能空间,应设置导航牌和一些易懂的标志性的设施。从情感上讲,内部空间环境设计应更注重细节,需要创造一个给人心理上亲近温暖感觉的空间,注重对人的精神层面的关怀和尊重,包括人的情感、隐私、归属感、渴望被承认等。
最后,必须将展示空间与展示的内容结合起来考虑,不同的展示内容有与之相对应的展示形式和空间划分。同时要根据展品的不同加以装饰,在展架和展柜的搭配上也给予相应系列化的设计,突出展示空间的和谐与系列化,以增强对人的视觉冲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展示空间中的展示流线与向导
(1)展示流线
展示流线包括展厅的功能流线和观众及工作人员的活动流线。展示空间按的组合根据展示的性质、内容、规模和方式的不同也有所差异,一般都包含展览区、观众服务区、库房区、办公后勤区。
展厅设计成功的关键在于对观众流向、流量、流速和行走方式的控制。
(2)展示布局
根据展厅的不同展示内容,满足不同观展路线的要求,同时保证灵活性。常见的布局方式有以下几种,各种空间因为布局形式的不同而导致其又有各自的特点。 ①串联式
特点是各陈列室相互串联,观众参观路线连贯,方向单一,但灵活性差,易堵塞。适用于中型或小型管的连续性强的展出。
②放射式
特点是各陈列是环绕放射枢纽(前厅、门厅)来布置,观众参观一个或一组陈列室后,经由放射枢纽到其他部分参观,路线灵活,适用于大、中型馆展出。
③放射串联式
特点是陈列室与交通枢纽直接相连,而各室间彼此串联。适用于中、小型馆的连续或分段式展出。
④走道式
特点是各陈列室之间用走道串联或并联,参观路线明确而灵活,但交通面积多,适宜连续或分段连续式展出。
⑤大厅式
特点是利用大厅综合展出或灵活分隔为小空间,布局紧凑、灵活,可根据要求、连续或不连续展出。
展区面积与通道面积之比根据展示内容而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约为1:3。
(3)展示导向
对于一个大型的展览来说,为了让观众有一个明确的观展路线,正确把握自己所处的位置从而实现正确的观展行为,就要求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导向系统。
①按空间向导分类
水平向导系统包括出入口引导、楼层面介绍、服务设施、休息区、电话亭等。垂直向导系统:包括电梯、扶梯、楼层显示等。
②按人的感觉系统分类
视觉导向包括文字、光色、图形、影视等;听觉导向是利用声音或声音与视觉结合;特殊导向是指盲人通道、机器人导向等。
三、展厅设计
1.展厅的平面布局
展厅平面布局的类型主要有袋式陈列、通过式陈列(双线与三线)、单线连接式陈列和灵活布置的陈列等。当展览内容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时,展厅平面布局要考虑空间的相互衔接和展览秩序,一般采用单线布置方式。当展览内容不要求先后顺序时,可采用平行布置的方式或者多线展示的布置方式。
2.展厅的空间尺度
根据展示活动的特点分析,与尺度有关的行为主要是行走与观看。因此,展示环境空间和机具尺度的确定,都是以人体总高度和肢体某些局部的尺度作为依据和标准的。通道需要按可容空间来设定,一般来说通道宽度以每股60厘米计算,最窄处应能通过3~5股人流,最宽处可通行8~10股人流。环视展品的周围至少应有2米左右宽的通道,如果低于这些标准,可能会造成人流堵塞或展品损坏。
3.展品的陈列及展示环境要素的关系
展品陈列是展厅设计的核心内容。展品的陈列除了考虑到展览流线设计原则外,还要考虑人体尺度设计合理的展柜、展板、观展距离等。
展厅设计除了包括空间尺度、空间形态和陈列尺度等因素以外还包括灯光、色彩及温湿度环境和休息空间的因素也同等重要,这些因素对展览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1)展示空间中的色环境
第一,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色彩是光的反射,有光才能看到色,有色才能看到形,有形才能感觉到空间的美妙。色彩不仅能表达感情,还能影响人的情绪,依靠不同色彩产生的不同心理感受。只有充分掌握各种色彩的不同属性才能更好地将其应用到展示空间中去,才能够营造更好的展示氛围。
第二,展示空间设计对采光的要求。展示空间环境对采光有一定的要求:满足照明需要,根据展示内容和展品;情况需要,区别对待不同空间和展品;引导方向位置,在大型展示场馆里,展位复杂,可以采用大量的标志物、指示灯,明示于参观者;突出展品,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力,因此展品陈列区的亮度要高于通道区;保护参观者的视力,在整个展厅中,参观者的视野里不允许产生眩光,便于参观和保护参观者的视力;不可滥用彩色光,要慎重和恰当地使用确保用电安全,要有安全防火通道。
(2)展示空间中的光环境
光环境展厅的光源多为人工光源,原因就在于与自然光相比更易于控制。但是要注意的就是眩光的问题,为了避免该情况的出现,在布置灯光的时候尽量用高侧光或顶光。
还应当考虑设计有足够的导轨灯。例如垂直面的照明和为防止展品正面反射的照明处理等。
(3)展示空间中的温湿环境
展示空间环境对于温度、湿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在博物馆、画廊等场所。如果不合要求的话,一来会损伤展品,二来会使观众无法参观,甚至危害健康。因此,必须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展厅的温度标准,在国际上对博物馆和画廊的室温要求恒定在18-22度,昼夜温差不超过1度。一般展厅室温要求在16~18度之间。室内太冷,会降低参观者的兴趣:太热给人烦躁的情绪,还会使参观者的血流加快、心跳和出汗,甚至中断参观,影响展效。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用空调或风机来调节控制室温。
展厅的湿度标准,博物馆和画廊的室内相对湿度一般在40%,不应超过60%。湿度小带来的干燥会引起展品崩裂、油画油彩碎脱,还会使参观者口干舌燥,妨碍参观。湿度过大,会使馆内的纸、本、和竹质展品腐烂、发霉,还会使参观者感到闷热、出汗、心烦意乱,失去参观的兴趣。经验告诉我们,湿度控制在44%左右,对参观者来说最为适用。
(4)展示空间中的安全防护与休闲设施
防火、防霉、防蛀、防盗等安全问题都是展厅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其次就是休息室,公共空间和设施等的设置。
四、结语
人体工程学所包含的人在展示空间中的行为状态和适应程度,是展示设计中的各项空间设计和展具设计的依据。一方面包括各种人体尺度,另一方面包括人体视觉的各种特殊性和适应性。展示设计师必须熟悉相关的各种人体尺寸和视觉特性,才能更好地进行展示空间的设计。
参考文献:
[1]尚金凯.环境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0,09(6)3.
[2]汪兵辛.论个性化展示空间的设计要求[J].建筑与工程,2011,08,(01).
[3]陈庆霞.浅谈展示空问中互动设计的方法[J].文史艺术,2010,07(07).
[4]苟晓梅,李明.浅谈展示设计中的人性化因素[J].艺术理论,2009,12.
[5]马远.浅析展示空间的关系——以苏州博物馆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0,08(24):04.
[6]王湃.人体工程学及其未来[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6(13):02.
[7]王齐霜.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论略.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07(27):07.
[8]裴继刚.设计艺术中的人体工程学定位.包装工程,2004,03.
[9]李文彬,朱守林.建筑室内与家具设计人体工程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关键词: 人体工程学 展示空间 环境艺术
人体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也称为人机工程学、人因工学、工效学,它是20世纪初在欧、美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人体工程学是利用人体科学的理论、方法与生产技术相结合,并将其成果直接服务于生产或生活实际的一门应用科学,是研究人与环境关系的科学。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体工程学在各学科、各领域中也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人体工程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应用也更加广泛。特别是在一些展示空间中的应用对于设计造物活动的完善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展示空间及其相关概念
空间一词,前人对它的定义颇多,而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讲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相对于建筑中的实体部分而言的,即“空的部分”。空间及其围护物之间这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也就是所谓的虚实关系。由此可以得知,空间的效用与建筑实体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要想充分实现空间的效用就必须同时考虑建筑空间的容积和建筑空间的形态。
展示空间是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展示空间形态的生成与主题创意的表达也是通过空间的基本形态来反映的。展示空间不仅是个叙事的空间,还是一个人物互动和情感交流的空间。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都是通过展示形态的属性和特有的功能来实现的。一个好的展示空间可以通过空间造型形式、形状、光影、色彩等创造出不同的主题概念。
二、人体工程学在展示空间中的应用
在生活与工作环境的艺术设计及展示艺术设计领域,都会提到人体工程学问题。设计师必须妥善地解决和处理人体工程学问题,才能处理好人与展示空间及展品的和谐关系,使信息得到很好的沟通,人得到更多的精神享受和心理的满足。
1.展示空间中人的观展行为习性
环境的刺激会引起人的生理和心理效应,而这种人体效应会以外在行为表现出来,我们称这种行为表现为环境行为。人类的环境行为是由于客观环境的刺激作用,或是由于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所产生的。人类具有许多适应环境的本能行为,它们是在长期的人类活动中,由于环境与人类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这种本能称为人的行为习性。而在展示空间的规划与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行为习性。
(1)求知性
求知性是观众的主要行为动机之一。展品的选择和介绍上要能给予观众知识,因此所展物品必须是观众所不熟悉的。
(2)猎奇性
猎奇性是人的行为本性,因此在该展示空间中要求展品新奇、有特色,给观众新奇感,能吸引住观众。
(3)渐进性
人对知识的追求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要求展品选择有一个完善的内容,并按一定的秩序分区展示。
(4)抄近路
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地,人们总是趋向于选择最短路径,这是因为人类具有抄近路的行为习性。因此在展示空间的规划与布局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参展观众的这一习性。
(5)向左拐和向右看
多数观众进入展厅以后,习惯向左拐,特别是人多拥挤时更加表现出这一特性。此外,人习惯从左向右,从上至下观看(文字等)。因此展览路线要从左开始,序言最好设在入口左侧,展览从左至右布置。
(6)向光性
人的向光性要求在展厅设计的时候为了避免眩光问题的出现,要提高展品的亮度,一般情况下陈列背景不能太亮。因此展厅最好采用高侧光或顶光,照度不够时可加局部照明,一定要避免展厅环境照度过高而影响展示效果,并且绝度不能在观展视野中出现炫目现象。
2.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的设计原则
首先,内部的展示空间必须以人的动态、静态尺寸和比例为依据,同时采用动态的、有序列的、有节奏的空间展示形式。使人在流动性很强的展示空间中参观或购物时感到舒适和安全,也使观众介入展示活动时,既满足功能的需求,又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在空间处理上做到有节奏感和流畅性,感受到空间的连续性和变化的魅力,以及设计的无限趣味。
其次,在展示设计中使空间更好地服务于人,特别是一些无障碍设计,既要考虑到健全人群的需求,更要充分考虑残疾人的这种参展需求,也是人性化因素的体现。声色俱全的展示效果,信息丰富的展示内容,安全便捷的空间规划,考虑周到的服务设施,等等。例如对于室外各功能空间,应设置导航牌和一些易懂的标志性的设施。从情感上讲,内部空间环境设计应更注重细节,需要创造一个给人心理上亲近温暖感觉的空间,注重对人的精神层面的关怀和尊重,包括人的情感、隐私、归属感、渴望被承认等。
最后,必须将展示空间与展示的内容结合起来考虑,不同的展示内容有与之相对应的展示形式和空间划分。同时要根据展品的不同加以装饰,在展架和展柜的搭配上也给予相应系列化的设计,突出展示空间的和谐与系列化,以增强对人的视觉冲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展示空间中的展示流线与向导
(1)展示流线
展示流线包括展厅的功能流线和观众及工作人员的活动流线。展示空间按的组合根据展示的性质、内容、规模和方式的不同也有所差异,一般都包含展览区、观众服务区、库房区、办公后勤区。
展厅设计成功的关键在于对观众流向、流量、流速和行走方式的控制。
(2)展示布局
根据展厅的不同展示内容,满足不同观展路线的要求,同时保证灵活性。常见的布局方式有以下几种,各种空间因为布局形式的不同而导致其又有各自的特点。 ①串联式
特点是各陈列室相互串联,观众参观路线连贯,方向单一,但灵活性差,易堵塞。适用于中型或小型管的连续性强的展出。
②放射式
特点是各陈列是环绕放射枢纽(前厅、门厅)来布置,观众参观一个或一组陈列室后,经由放射枢纽到其他部分参观,路线灵活,适用于大、中型馆展出。
③放射串联式
特点是陈列室与交通枢纽直接相连,而各室间彼此串联。适用于中、小型馆的连续或分段式展出。
④走道式
特点是各陈列室之间用走道串联或并联,参观路线明确而灵活,但交通面积多,适宜连续或分段连续式展出。
⑤大厅式
特点是利用大厅综合展出或灵活分隔为小空间,布局紧凑、灵活,可根据要求、连续或不连续展出。
展区面积与通道面积之比根据展示内容而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约为1:3。
(3)展示导向
对于一个大型的展览来说,为了让观众有一个明确的观展路线,正确把握自己所处的位置从而实现正确的观展行为,就要求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导向系统。
①按空间向导分类
水平向导系统包括出入口引导、楼层面介绍、服务设施、休息区、电话亭等。垂直向导系统:包括电梯、扶梯、楼层显示等。
②按人的感觉系统分类
视觉导向包括文字、光色、图形、影视等;听觉导向是利用声音或声音与视觉结合;特殊导向是指盲人通道、机器人导向等。
三、展厅设计
1.展厅的平面布局
展厅平面布局的类型主要有袋式陈列、通过式陈列(双线与三线)、单线连接式陈列和灵活布置的陈列等。当展览内容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时,展厅平面布局要考虑空间的相互衔接和展览秩序,一般采用单线布置方式。当展览内容不要求先后顺序时,可采用平行布置的方式或者多线展示的布置方式。
2.展厅的空间尺度
根据展示活动的特点分析,与尺度有关的行为主要是行走与观看。因此,展示环境空间和机具尺度的确定,都是以人体总高度和肢体某些局部的尺度作为依据和标准的。通道需要按可容空间来设定,一般来说通道宽度以每股60厘米计算,最窄处应能通过3~5股人流,最宽处可通行8~10股人流。环视展品的周围至少应有2米左右宽的通道,如果低于这些标准,可能会造成人流堵塞或展品损坏。
3.展品的陈列及展示环境要素的关系
展品陈列是展厅设计的核心内容。展品的陈列除了考虑到展览流线设计原则外,还要考虑人体尺度设计合理的展柜、展板、观展距离等。
展厅设计除了包括空间尺度、空间形态和陈列尺度等因素以外还包括灯光、色彩及温湿度环境和休息空间的因素也同等重要,这些因素对展览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1)展示空间中的色环境
第一,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色彩是光的反射,有光才能看到色,有色才能看到形,有形才能感觉到空间的美妙。色彩不仅能表达感情,还能影响人的情绪,依靠不同色彩产生的不同心理感受。只有充分掌握各种色彩的不同属性才能更好地将其应用到展示空间中去,才能够营造更好的展示氛围。
第二,展示空间设计对采光的要求。展示空间环境对采光有一定的要求:满足照明需要,根据展示内容和展品;情况需要,区别对待不同空间和展品;引导方向位置,在大型展示场馆里,展位复杂,可以采用大量的标志物、指示灯,明示于参观者;突出展品,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力,因此展品陈列区的亮度要高于通道区;保护参观者的视力,在整个展厅中,参观者的视野里不允许产生眩光,便于参观和保护参观者的视力;不可滥用彩色光,要慎重和恰当地使用确保用电安全,要有安全防火通道。
(2)展示空间中的光环境
光环境展厅的光源多为人工光源,原因就在于与自然光相比更易于控制。但是要注意的就是眩光的问题,为了避免该情况的出现,在布置灯光的时候尽量用高侧光或顶光。
还应当考虑设计有足够的导轨灯。例如垂直面的照明和为防止展品正面反射的照明处理等。
(3)展示空间中的温湿环境
展示空间环境对于温度、湿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在博物馆、画廊等场所。如果不合要求的话,一来会损伤展品,二来会使观众无法参观,甚至危害健康。因此,必须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展厅的温度标准,在国际上对博物馆和画廊的室温要求恒定在18-22度,昼夜温差不超过1度。一般展厅室温要求在16~18度之间。室内太冷,会降低参观者的兴趣:太热给人烦躁的情绪,还会使参观者的血流加快、心跳和出汗,甚至中断参观,影响展效。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用空调或风机来调节控制室温。
展厅的湿度标准,博物馆和画廊的室内相对湿度一般在40%,不应超过60%。湿度小带来的干燥会引起展品崩裂、油画油彩碎脱,还会使参观者口干舌燥,妨碍参观。湿度过大,会使馆内的纸、本、和竹质展品腐烂、发霉,还会使参观者感到闷热、出汗、心烦意乱,失去参观的兴趣。经验告诉我们,湿度控制在44%左右,对参观者来说最为适用。
(4)展示空间中的安全防护与休闲设施
防火、防霉、防蛀、防盗等安全问题都是展厅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其次就是休息室,公共空间和设施等的设置。
四、结语
人体工程学所包含的人在展示空间中的行为状态和适应程度,是展示设计中的各项空间设计和展具设计的依据。一方面包括各种人体尺度,另一方面包括人体视觉的各种特殊性和适应性。展示设计师必须熟悉相关的各种人体尺寸和视觉特性,才能更好地进行展示空间的设计。
参考文献:
[1]尚金凯.环境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0,09(6)3.
[2]汪兵辛.论个性化展示空间的设计要求[J].建筑与工程,2011,08,(01).
[3]陈庆霞.浅谈展示空问中互动设计的方法[J].文史艺术,2010,07(07).
[4]苟晓梅,李明.浅谈展示设计中的人性化因素[J].艺术理论,2009,12.
[5]马远.浅析展示空间的关系——以苏州博物馆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0,08(24):04.
[6]王湃.人体工程学及其未来[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6(13):02.
[7]王齐霜.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论略.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07(27):07.
[8]裴继刚.设计艺术中的人体工程学定位.包装工程,2004,03.
[9]李文彬,朱守林.建筑室内与家具设计人体工程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