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妈妈

来源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r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觉得我妈妈很特别。
  初一的时候,我的同桌是个言情小说迷,她偷偷攒下零花钱买了很多小说,我经常向她借书来看,一本又一本,看得津津有味。
  某日的下课时间,同桌向我诉苦,说她昨晚偷看小说的时候被她妈妈发现了,然后那本书被撕得粉碎,她心痛不已。
  听完之后,我也开始担心自己书包里的小说会不会被我妈妈发现。我平时一直很小心谨慎,在家看小说的时候,总是找一本厚厚的课本,把小说夹在中间,一有风吹草动,便立马合起课本。
  但百密一疏。有一次,我在妈妈面前失手将桌上的课本碰掉在地,里面夹着的小说掉了出来。
  不好!我紧张地咽了咽口水,心跳得飞快,脑中全是同桌那天说小说被她妈妈撕得粉碎的场景。
  妈妈捡起小说,随意地翻了翻,语气还算平和,问道:“你还看这个?”
  我连忙解释:“妈,您千万别撕!我只在做完作业后稍微看一小会儿!内容很健康的,我保证!”
  妈妈挑眉拍了拍我的肩膀,说道:“我不会撕的,至于内容健不健康,我要看过才知道。”
  见妈妈要把小说拿走,我急了,连忙拉住她的衣角,小声说道:“妈……这是我向同学借的,明天要还给她。”
  “你为什么要借小说?”妈妈问。
  我灵机一动,编出了一个自认为聪明的理由:“学写作,对,学……人物描写。”
  妈妈露出了意味不明的笑容,直勾勾地盯着我看。我不敢直视她,低头看着地板,我觉得我的谎言马上就要被她揭穿了。
  突然她挥了挥手上的小说,说道:“这本小说你已经看过了吧,把剧情写出来,明天跟我换。”
  啊!我可是连写八百字作文都会抓耳挠腮的人,怎么办?我感觉好像给自己挖了个坑,可是为了那本小说,我还是提笔把记忆中的大概内容写了出来,因为我生怕她不还我书,所以字数写得特别多。
  第二天,妈妈果然守信,把小说还给了我,還告诉我,我写的那个叫作小说大纲。
  之后的一段时间,我都不敢再向同桌借言情小说了,但是家里书架上却多了很多书,有散文,有诗歌,也有小说,还有像《中学生百科》这样的杂志。我每次去翻看的时候,妈妈总是会要求我把文章的大致内容写出来。
  有时候妈妈还会突然出题目让我写命题作文,还会规定字数,提一些奇怪的要求,比如:要有设计感,真实贴近生活,不能瞎编,等等。她会批阅我的作文,指出我写的作文里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每每语文课上老师说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都会特别注意听,渐渐地写得多了,我觉得写作没有以前那么难了,偶尔我的作文还会被老师选中当众朗读,让同学们羡慕不已。
  即便如此,我还是觉得我原本的作业已经够多了,妈妈布置的命题作文对我来说简直就是负担。我向同桌抱怨过这事儿,可她居然一脸羡慕地感叹:“你妈妈好特别哦,要是我妈能像你妈妈那样,该多好啊!”当时的我并不明白,这有什么好羡慕的。
  一次我和爸爸散步的时候,我向爸爸抱怨起了这事儿。爸爸告诉我,妈妈年轻的时候很喜欢写东西,她的梦想就是当作家,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她选择了现在的这份设计工作。
  我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于是脑子一热,就跑去找妈妈,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她:“妈妈,我会好好练写作,以后当作家,替您完成您未完成的梦想!”
  妈妈眸中露出欣慰,我以为她会摸着我的头表扬我,但万万没想到她却严词拒绝了:“我自己的梦想,为什么要你替我实现?你要是真喜欢写作,就好好写,为了自己,不要为别人。”
  我有些沮丧,满怀希望与热情却换来了妈妈的拒绝。
  可能这件事打击到了我的写作热情,也可能是因为我的三分钟热情已经过了,又或者是因为我写作水平稍微有所提高之后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我对妈妈布置的作文不再斟字酌句,常常敷衍了事。
  后来,我无意中偷听到妈妈和她闺蜜的谈话,妈妈夸我有写作天赋,在写作方面进步很大。我有些得意,但想到最近的敷衍行为,又有些羞愧。她们还聊到妈妈最近写了部网络小说,对此我非常好奇,很想看妈妈写的小说,但我没有直接问她,而是将她的微信朋友圈翻了个遍,找到了一张版权登记证书的照片,我搜索了证书上的那个书名,果然是妈妈写的!
  当我找到这本小说的时候,我就被小说介绍上的全文字数惊呆了,天呐,五十万字!妈妈是什么时候写的?她白天上班,晚上要做家务,还要辅导我学习,一定是利用晚上睡觉前的一点时间,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接着我又被这本小说的读者收藏量惊呆了,天呐,收藏量居然破万了!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小说细细品读,妈妈写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言情小说,令原本就喜欢看言情小说的我看得简直停不下来。妈妈写的言情小说里不单单只有爱情,对于亲情友情的诠释也很细腻,故事情节设计得也很有意思,我怀疑妈妈写的就是我还没出生之前,她和爸爸之间发生的那些事儿。
  妈妈写的小说,我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我开始继续写作,坚持阅读,用眼睛观察,用心感受,认真去写。妈妈还纳闷我的文风怎么跟她越来越像,我则躲在一旁偷笑。我不再把写作当成负担,而是觉得那是一种挑战。每当开始写作时,我就好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内心平静,脑子却在高速飞转。我喜欢这种感觉。怎么形容呢?那是一种一想起来十根手指头都会发痒的感觉。
  我想成为作家,不是为了妈妈,而是为了自己!这是我16岁生日的愿望。
  我生日那天,也是妈妈的受难日,爸爸将妈妈写的那本网络小说,打印成了两本纸质的书,分别送给了我和妈妈,鼓励我们即使再忙,都不要放弃写作。
  妈妈拿出一个包装精美的大礼盒,那是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我打开一看,是一沓杂志和一张银行卡。
  “妈,这是?”我不解地问。
  妈妈笑着摸了摸我的头:“你之前写的东西,有一部分写得好的,我以你的名义帮你投了稿,这是杂志社寄来的样刊和稿费,都是你的。”
  我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地翻开一本本杂志,夹有书签的那一页上就是我的文章。看着自己写的东西变成了铅字,真的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回忆起偷看小说被妈妈发现那天,如果我妈妈和同桌的妈妈一样,将小说撕碎,那应该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吧。我终于知道同桌为什么羡慕我有这样一个特别的好妈妈,也终于明白“自己的梦想要自己完成”这句话的真正意义。
  编辑/胡雅琳
其他文献
那弦音如泣如诉,  如疾風骤雨,  落入微寒潮湿的青苔。  它穿过街道的雾霭,  又在十字路口徘徊。  那凤凰泣血孤鸣,  是诉不尽的愁苦悲哀,  去或是留?  兜兜转转许是不知答案,  它捎走了多少人的无奈。  那旅人欲说还休,  流尽颠连漂泊的泪水,  只剩一声沉重的叹惋。  小街的故事生出千百,  有几分自由亦有几分难挨。  可了无愁怨的,  那是自由的天风啊!  在残破的孤月间漂泊,  那
期刊
在最关键的高三那一年里,我把一个秘密埋藏在心底只字不提。可我知道,如果我不把它记录下来,它终会像尘封在时光尘埃里的沙砾一般消失无踪。  1.心会不受控制地乱跳是我自己的秘密  高三那年我过得特别艰辛,父母离异,两个人为了争夺我的抚养权撕破脸皮。几场官司下来,我拖着小皮箱跟着父亲转学来到这所据说是市里升学率最高的高中。  以我的成绩,进这样的学校并不容易。母亲也是因为父亲允诺交巨额建校费把我安排进这
期刊
勇敢地往前看  何老师好!我是一名刚刚初中毕业的学生,我因为一分之差与理想的学校失之交臂,跟最好的朋友也分开了。她说要学会离别,感情会随着时间流逝,我们都会遇到其他的朋友,这就是成长的代价。我在手机屏幕后面哭得很伤心,我觉得有朋友真的很幸运,伤心的时候想想与朋友发生的事就会笑出来,她说我傻。我是不是真的很傻啊,我是不是过早地把友情看得太重了呢?我到底要以什么样的心态看待离别啊?要怎么去面对一个陌生
期刊
青春的浅波荡漾在每一个笑得灿烂的梨涡里,绽放出美丽的点滴。我怀念曾经的那些高三时光,那些羞涩的故事,在默默无语的每一个日子里,都会有一种难以平复的复杂心情。  零星初雪,将冬渲染出丝丝温柔娇怯的味道。  回想高二初雪来临之时,我们正在为当晚的汇报演出做彩排,忙里偷闲,在转角处的小屋等待一杯香浓丝滑的热奶茶,倏忽间,回头邂逅了一场初雪。那一瞬,所有的忧郁烦躁几近消散,被温柔的小雪花环绕着,眼底、心底
期刊
男生何在离开教室,一个人在广场上一圈一圈地走着。  在这个刚来一个月的城市,他遇不到几个熟人。这个时间,同学们都会回家写作业。刚才班主任在教室里批评他这次考得很糟糕:“难道转学一个月,你的那颗心还留在乡下的小河边?”这句话实在好笑,然而听到几个同学的嬉笑,他的心里很难过。  广场上的人越来越多,何在只顾一个人边走边想心事。  在靠南的一个角落,何在发现了一个大得可以坐人的旅行箱,颜色像青苹果皮,应
期刊
一  十七高中時有个相见恨晚的好朋友。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少年时都对“挚友”有所执念,十七在那个年纪对这个词倍有好感,也可以说是执念。  她觉得用英文来说挚友应该是“best friend”,而不是广义上的“friends”,是单数,而不是复数。是有点孩子气的定义,像是日剧里闹了半天别扭只为证明“你最好的朋友只有我”的小孩子。  十七在遇到初二前,从来不相信世界上会有什么灵魂相似的人,就像是双胞
期刊
小时候,我家附近有个老院堂。  院墙灰白,下面一排石凳。院里面没有花,杂草从石板缝里挤出来。几口接雨水的大缸蹲在四个角落。几间青瓦土屋连在一块儿,圆木大柱支起一抹檐子,凸在当中。  我们几个小孩子常去那里玩。有次李彬爬柱子,爬得老高,像是喜欢爬给人看。那天,康恩指着他喊:“快看,他屁股上有个洞!”  康恩一喊,李彬吱溜溜地滑下来,落地便跑,转眼没了影儿。康恩和康涛在那儿大笑。这笑声像是一直留在那里
期刊
关于写作最初的记忆在初中,那时学习压力不如现在,自己一脑袋的天马行空无处释放,作文本就成了自由的游乐场。写人?那就来个后现代主义机器人。写事?那就编排一个既热血又狗血的科幻故事。最满意的一次洋洋洒洒写了一整本,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的那种一气呵成,如今想想都令我感到惊奇。也曾上过青少年杂志,也曾写过酸溜溜的小诗,十几岁的年纪,可不是就像正当空的太阳,觉得一笔在手,天下我有吗?  往后年龄渐长,被现实狠
期刊
阿蜻的信在四月如期而至。  樱花抽了芽,些许骨朵急不可耐地绽放了。草地新刷过一般,荣荣地绿着,树木也抖擞地换了一层绿。雎宜将自己从书山中拔出,脚下生风,跑往收发室去拿信。  从收发室出来,雎宜一路小跑,怀中的信封鼓鼓囊囊,却仿佛没有重量,连脚下也是轻飘飘的。  高中三年,雎宜过得很规律,埋头学习,累了读书、听音乐,还有写信。读信和写信是雎宜释放长久以来的无措的最好方式。那个写信来的人自然是阿蜻。 
期刊
孩提时期,最简单最有趣的事情,莫过于在水中捞月亮,在水边煮月亮了。  有月亮的夏夜,于村前的小河边,掬一捧河水在手心,待水沉静下来,一枚亮晶晶的月亮便在手心跳跃,荡漾。当水从指缝间渐渐消失,那枚月亮也悄然回到了河水中。再捞,亮晶晶的月亮又回到了手心里。  光捞月亮还不过瘾,有时候,还会顺着兴致煮月亮。在月亮地里找来一个也许破损了的,却能盛水的瓷碗,盛好水,搁在两三块架成中空的石头上,月亮就悄然静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