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是新世纪课程改革中新开设的课程,它无论对于教研人员还是一线教师来说,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生事物。至今这门课应该怎么上,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许多一线教师心中还很困惑,要教好这门课的确不容易。下面笔者就近期在听课中发现的一些常见问题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一、正确认识和使用教材
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正确认识和使用教材,是教学效果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也带来了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新理念,这使得品德与社会教材从设计思路到呈现方式,都与传统教材有很大的不同。
1.品德与社会教材与传统教材的不同之处
(1)教材注重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品德与社会学科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获取过程。在教材内容的呈现上,知识介绍型的主体课文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大量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了观察、体验、探究、调查等教学活动。
(2)教材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空间。品德与社会学科十分重视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教材中所呈现的教学资源,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中,还通过多种提示方法,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现实生活当中,寻找更多的学习资源,充实学习内容。将学习空间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从师生活动延伸到家长、社会人士共同参与的活动。
(3)教材为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留有充足的空间。不同版本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大都只规定了单元授课时间,对每课书的授课时间没有做要求。也就是说,具体某一课上一课时还是三课时,可由老师结合自己和学生的情况,灵活地进行设计和安排。但按全学期的总课时数和教材中课文数来计算的话,教材中的一课书,在教学中一般需要二至三课时完成。
2.灵活使用教材
(1)教材中设计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前后调整顺序,甚至可以用更有效的活动形式来取代它。
长期以来,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依据,具有绝对的权威性。现在大家已经公认,一套教材无论多好都不可能适应所有班级和老师。我们提倡老师根据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甚至可以采用替代、补充、改编等方法。
教学中,我们看到的成功课例大都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有创意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这样成功的课例举不胜举。这些教材之中没有的内容和活动,是老师们创造性的教学设计,是我们课堂灵动和个性的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老师要对教材进行改编,一定要在吃透教材,并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如:“选购商品”一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是:“学习选购商品的知识;初步了解在购物活动中消费者如何自我保护的一般知识。”教学中,老师是给学生补充诸如“消费者协会”的性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意义这类概念性的知识,还是让学生增加“当地消费者协会的位置、投诉电话是多少、如果在购物中有纠纷怎么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这类的知识和能力都要认真选择。显而易见,无论从教学目标,还是学生发展的角度看,我们都应选择后者。
(2)对于教材中的范例,老师可以用当地的、最新的、学生自己的例子来取代。
教材中有一些内容是教学活动中的范例,它们不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知识。这些教材中的范例,如果是经典的、合适的,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如果范例不适合当地,不适合本班学生,老师就可以用当地的、最新的、学生自己的例子来取代它。
例如,有一节课讲家乡的变化,教材中呈现了两组图:一组是低矮破旧的房子和新建的高楼,另一组是窄旧的公路与新建的立交桥,用这两组图片反映我们家乡的变化。但明显的是表现某个城市里的变化,不能代表所有的城市,也就更不符合农村的实际。因此,农村的老师在这节课中就可以完全不用书中的例子,让学生调查自己的村庄,说说自己家什么时候由茅草屋搬进了砖瓦房,村里的路什么时候由“下雨两脚泥,平时一身土”的土路变成了柏油路。
二、教学中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这个学科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力求把静态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实效,也会使课堂上出现生机和活力。
1.让学生把自己真实的思想和生活经验带进课堂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这些经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设教学情境,放开学生的心扉,把学生自己真实的思想和生活体验带进课堂。
比如,“熠熠生辉的中西文化”一课中,有一个教学内容是老子的辨证思想。只是介绍老子和他《道德经》中的辨证思想很枯燥,如果教学中结合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让学生试着用辨证的思想讨论“如何对待一次好成绩”、“如何对待一次坏成绩”、“如何看待家庭的经济条件”等现实情况,学生会在明理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老子这一思想的博大精深。
2.布置学生做课外调查,了解更多的社会生活。
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做课外的社会调查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比如,在农村小学上环保内容的课时,教师就可以布置学生回家后向父母调查一下在他们小时候:每人有多少耕地?村庄的范围有多大?村子附近有没有小河、小树林?小河里的水是什么样的?树林中有哪些小动物?井有多深?……再对比一下现在的情况,这样的调查结果是很有说服力的。
由于受学生年龄、时间、安全性、社会因素等的限制,一些社会调查开展起来会有困难,这就要求教师精心确定社会调查的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内容设计得着眼点小、可操作性强、学生感兴趣。
教学实践中,就有不少由于老师布置的调查内容与要求不当,学生的调查结果没有价值的事例。比如,在一次听课中,老师要求学生调查去年自己家全年的家庭日常消费情况。从学生的调查结果中一眼就可以看出调查的结果不可靠。但这并不能怨学生,因为这是一周前老师布置给他们的作业。用一周的时间,调查去年一年的消费情况,学生也只能自己编了。如果老师就利用这一周的时间,让学生把家里这一周的每一笔收入都记录下来,老师再指导学生具体分析这周的花销,这不但保证了调查的真实性,也会对家庭的日常消费起到一个健康的指导作用。
一、正确认识和使用教材
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正确认识和使用教材,是教学效果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也带来了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新理念,这使得品德与社会教材从设计思路到呈现方式,都与传统教材有很大的不同。
1.品德与社会教材与传统教材的不同之处
(1)教材注重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品德与社会学科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获取过程。在教材内容的呈现上,知识介绍型的主体课文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大量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了观察、体验、探究、调查等教学活动。
(2)教材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空间。品德与社会学科十分重视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教材中所呈现的教学资源,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中,还通过多种提示方法,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现实生活当中,寻找更多的学习资源,充实学习内容。将学习空间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从师生活动延伸到家长、社会人士共同参与的活动。
(3)教材为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留有充足的空间。不同版本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大都只规定了单元授课时间,对每课书的授课时间没有做要求。也就是说,具体某一课上一课时还是三课时,可由老师结合自己和学生的情况,灵活地进行设计和安排。但按全学期的总课时数和教材中课文数来计算的话,教材中的一课书,在教学中一般需要二至三课时完成。
2.灵活使用教材
(1)教材中设计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前后调整顺序,甚至可以用更有效的活动形式来取代它。
长期以来,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依据,具有绝对的权威性。现在大家已经公认,一套教材无论多好都不可能适应所有班级和老师。我们提倡老师根据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甚至可以采用替代、补充、改编等方法。
教学中,我们看到的成功课例大都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有创意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这样成功的课例举不胜举。这些教材之中没有的内容和活动,是老师们创造性的教学设计,是我们课堂灵动和个性的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老师要对教材进行改编,一定要在吃透教材,并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如:“选购商品”一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是:“学习选购商品的知识;初步了解在购物活动中消费者如何自我保护的一般知识。”教学中,老师是给学生补充诸如“消费者协会”的性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意义这类概念性的知识,还是让学生增加“当地消费者协会的位置、投诉电话是多少、如果在购物中有纠纷怎么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这类的知识和能力都要认真选择。显而易见,无论从教学目标,还是学生发展的角度看,我们都应选择后者。
(2)对于教材中的范例,老师可以用当地的、最新的、学生自己的例子来取代。
教材中有一些内容是教学活动中的范例,它们不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知识。这些教材中的范例,如果是经典的、合适的,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如果范例不适合当地,不适合本班学生,老师就可以用当地的、最新的、学生自己的例子来取代它。
例如,有一节课讲家乡的变化,教材中呈现了两组图:一组是低矮破旧的房子和新建的高楼,另一组是窄旧的公路与新建的立交桥,用这两组图片反映我们家乡的变化。但明显的是表现某个城市里的变化,不能代表所有的城市,也就更不符合农村的实际。因此,农村的老师在这节课中就可以完全不用书中的例子,让学生调查自己的村庄,说说自己家什么时候由茅草屋搬进了砖瓦房,村里的路什么时候由“下雨两脚泥,平时一身土”的土路变成了柏油路。
二、教学中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这个学科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力求把静态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实效,也会使课堂上出现生机和活力。
1.让学生把自己真实的思想和生活经验带进课堂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这些经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设教学情境,放开学生的心扉,把学生自己真实的思想和生活体验带进课堂。
比如,“熠熠生辉的中西文化”一课中,有一个教学内容是老子的辨证思想。只是介绍老子和他《道德经》中的辨证思想很枯燥,如果教学中结合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让学生试着用辨证的思想讨论“如何对待一次好成绩”、“如何对待一次坏成绩”、“如何看待家庭的经济条件”等现实情况,学生会在明理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老子这一思想的博大精深。
2.布置学生做课外调查,了解更多的社会生活。
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做课外的社会调查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比如,在农村小学上环保内容的课时,教师就可以布置学生回家后向父母调查一下在他们小时候:每人有多少耕地?村庄的范围有多大?村子附近有没有小河、小树林?小河里的水是什么样的?树林中有哪些小动物?井有多深?……再对比一下现在的情况,这样的调查结果是很有说服力的。
由于受学生年龄、时间、安全性、社会因素等的限制,一些社会调查开展起来会有困难,这就要求教师精心确定社会调查的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内容设计得着眼点小、可操作性强、学生感兴趣。
教学实践中,就有不少由于老师布置的调查内容与要求不当,学生的调查结果没有价值的事例。比如,在一次听课中,老师要求学生调查去年自己家全年的家庭日常消费情况。从学生的调查结果中一眼就可以看出调查的结果不可靠。但这并不能怨学生,因为这是一周前老师布置给他们的作业。用一周的时间,调查去年一年的消费情况,学生也只能自己编了。如果老师就利用这一周的时间,让学生把家里这一周的每一笔收入都记录下来,老师再指导学生具体分析这周的花销,这不但保证了调查的真实性,也会对家庭的日常消费起到一个健康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