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房屋内出现裂缝后,会给人错觉是结构稳定性出现问题,感觉居住不安全;保温、隔声性能也下降。因此,正确分析裂缝成因、准确加以防治是房屋建筑业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砌筑墙体;砼墙体
中图分类号:TF57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裂缝存在现状
房屋建筑中砌筑墙体裂缝很常见,也很难处理,修补后又出现裂缝。在众多裂缝中,以两种材质问的裂缝尤为难处理,因为两种材质不同,处理方法就不同,困难程度加大一倍。2裂缝出现部位
裂缝出现位置在剪力墙结构洞周边、砌筑墙体与顶板梁水平交接处、砌筑墙体与混凝土墙体竖向交接处,这几处都是墙体两种不同材料交界处出现的裂缝。收缩裂缝形状像锯齿割开墙体状,裂缝两侧有碎渣拱起。房屋建筑设计中,多高层结构多为短肢剪力墙结构,这样就产生了很多后砌筑墙体。待结构完成后,再进行二次砌筑,结构洞两侧、顶面就是两种材质交接处,抹灰腻子装修完成后过不长时间,这个部位就会开裂,出现一些细小裂缝,严重时裂缝两侧就会有碎渣开始掉落。房屋建筑中的房间分隔、布局,一般都是有砌体结构来完成的,两道墙体间在砌筑一道墙体,就实现了房间分割,砌筑的墙体与原有墙体间就形成了丁字或十字交接,在收縮应力作用下就会形成从顶板到地面的贯通裂缝。
3裂缝出现原因
砌体与混凝土由于材质不同,对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所产生的反应也不同,砌体导热系数小,材质空隙较大,反应较大;混凝土导热系数大,材质密实,反应较小。这就产生了材质的收缩应力,此应力使得砌体和混凝土分别向自己中心收缩,导致两种材质问出现裂缝。要防止两种材质之间的裂缝产生,就必须控制好砌体和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要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浇筑采取“一个坡度、层层浇筑、一次到顶”的方针。根据混凝土的泵送时形成时的坡度,在上层与下层布置两道振捣点。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振实;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土坡角处,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先振捣料口处混凝土,以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全面振捣为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减少内部微裂,提高混凝土密实度,还采取二次振捣法。在振捣棒拔出时,混凝土仍能自行闭合而不会在混凝土中留孔洞,这时是施加二次振捣的合适时机。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较厚,在浇筑2小时至6小时后,先用长刮尺按标高刮平,然后用木抹反复搓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在初缝前用铁板压光。这样既能较好地控制混凝土表面龟裂,又能减少混疑土表面水分散发。工程开始后,砌筑量很大,材料需求也很大,有时厂家不能提供足够龄期的砌块,就将不足28天的砌块送到现场砌筑,这种现象是常有发生的,有时砌块带着热气就进入现场了。对于混凝土砌块,28天的收缩率只达到80%,含水串还很大;龄期不够的就更加严重了,变形不稳定,干收缩大,这也是裂缝出现的重要原因。
4裂缝的防治
在房屋建筑行业中,在现有的技术情况下,还不能完全
防止两种材质间裂缝的出现,只能减少和减小。
4.1传统做法,即规范要求做法是在墙体两种材质交接
处,在刮腻于时铺300mm宽玻纤网格布,缝隙每边150mm,用石膏腻子压实,在腻于施工完成后,不能看到玻纤网格布的纹理。将玻纤网格布重复铺两到三层,可以有效防止裂缝的发生。
4.2将玻纤网格布改为镀锌钢丝网,以减少拉断的可能
性。镀锌钢丝网由于自身刚度大,,铺钉上去后起伏较大,所以,在铺钉前将镀锌钢丝网展平,如有翘起部分再次加钉平整。钢丝网单靠腻子盖不住,需要增加5mm抹灰量,只要有两种材质交接的墙体均整面墙体增加5mm抹灰量,其他墙体保持原有装修做法。
4.3两种材质墙体相交处、剪力墙暗柱截面尺寸减小10mm,即每边小5mm、宽度为100mm。结构施工完后,装修时将300mm宽钢丝网钉在此区域内,抹灰补平、刮腻子,墙面装修做法还按照原设计施工。剪力墙暗柱缩尺做法为,剪力墙暗柱箍筋立筋均向轴线处每边移动5mm,墙体其他立筋不动。钢筋验收完后,在此处绑扎5mm厚、100mm宽木
条,固定牢固后,合上模板,浇注混凝土,拆除模板后,将此木条拿下来。
4.4装修前,将要铺钉钢丝网的混凝土结构区域用云石机切割出5mm深、100mm宽的整齐边线,再人工剔凿出来,然后铺钉钢丝网,抹灰补平、刮腻子施工。
5裂缝防治实例
线介绍一种操作简便,效果较好的方法,希望在施工实践中运用,或进一步改进,达到消灭或尽量避免砌体与砼结构接缝处裂缝这一质量通病。
5.1应用原理:
5.1.1充分让墙体砌筑的砂浆与墙面抹灰的砂浆在达到设计强度龄期时完成材料自身的收缩应变。
5.1.2在与砼相交处留出后嵌缝,避免砼结构对抹灰面有所约束,形成裂缝。
5.1.3对后嵌缝采用膨胀水泥砂浆,避免后嵌材料收缩形成裂缝。
5.2操作方法:
5.2.1工艺流程:填充墙体砌筑→砌体抽筋→墙体斜砌砖顶紧→顶部抽缝→填充墙面基层处理→墙面抹灰→留设后嵌缝→抹灰面收缩稳定后嵌缝→嵌缝砂浆养护
5.2.2填充墙体侧面与砼结构墙柱接缝的处理
5.2.3因填充墙体在砌筑时,墙端头在与墙柱接缝处一般不易做到饱满,故砌筑时要尽量保证接触面的灰缝填塞密实,每砌筑300—500高用¢16圆钢双面抽缝,抽缝深度为自砖墙面深入8—10mm,如采用砌块则应每砌筑一皮即进行抽缝,深度同上。
5.2.4墙面进行抹灰时,墙体两个侧面和顶面仍采用留取“后抹缝”的措施来控制裂缝,措施如下:除地面接触面外,其他三个方向的抹灰面与砼结构相交处均留设20mm宽的后抹缝,待整体墙面抹灰完成硬化约10—15天后,再进行后抹缝的收口工作,由专人专职进行操作,确保砂浆配比合理,嵌缝砂浆仍采用1:3水泥砂浆进行嵌填(内掺膨胀剂)。
5.3注意事项:
5.3.1墙顶斜砌砖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在下部墙体完成7天后方可进行砌筑,并斜向顶紧。
5.3.2抽缝应随砌随抽(双面)应在砂浆结硬前完成抽缝工作。
5.3.3要控制好嵌缝时间,应在墙面抹灰完成10—15天后进行,待墙面的大面积抹灰的收缩达到稳定,并且强度稳定方可嵌缝。
5.3.4确保填充墙体与砼结构相接面的砂浆饱满。
5.3.5嵌缝要定人定责,加强检查,保证嵌填砂浆的配比准确,注意天气炎热情况下的养护工作,要有专人负责。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取合理防裂缝构造措施是必须的。同时需要注意控制材料的收缩率,混凝土墙是实体现场浇筑的,已经成型,无法改变,但是砌块一定要选用收缩率低的墙体材料,砌筑时控制砌块的含水量,让材料彻底干缩后再进行砌筑,才能有效控制裂缝的发生。
关键词:砌筑墙体;砼墙体
中图分类号:TF57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裂缝存在现状
房屋建筑中砌筑墙体裂缝很常见,也很难处理,修补后又出现裂缝。在众多裂缝中,以两种材质问的裂缝尤为难处理,因为两种材质不同,处理方法就不同,困难程度加大一倍。2裂缝出现部位
裂缝出现位置在剪力墙结构洞周边、砌筑墙体与顶板梁水平交接处、砌筑墙体与混凝土墙体竖向交接处,这几处都是墙体两种不同材料交界处出现的裂缝。收缩裂缝形状像锯齿割开墙体状,裂缝两侧有碎渣拱起。房屋建筑设计中,多高层结构多为短肢剪力墙结构,这样就产生了很多后砌筑墙体。待结构完成后,再进行二次砌筑,结构洞两侧、顶面就是两种材质交接处,抹灰腻子装修完成后过不长时间,这个部位就会开裂,出现一些细小裂缝,严重时裂缝两侧就会有碎渣开始掉落。房屋建筑中的房间分隔、布局,一般都是有砌体结构来完成的,两道墙体间在砌筑一道墙体,就实现了房间分割,砌筑的墙体与原有墙体间就形成了丁字或十字交接,在收縮应力作用下就会形成从顶板到地面的贯通裂缝。
3裂缝出现原因
砌体与混凝土由于材质不同,对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所产生的反应也不同,砌体导热系数小,材质空隙较大,反应较大;混凝土导热系数大,材质密实,反应较小。这就产生了材质的收缩应力,此应力使得砌体和混凝土分别向自己中心收缩,导致两种材质问出现裂缝。要防止两种材质之间的裂缝产生,就必须控制好砌体和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要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浇筑采取“一个坡度、层层浇筑、一次到顶”的方针。根据混凝土的泵送时形成时的坡度,在上层与下层布置两道振捣点。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振实;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土坡角处,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先振捣料口处混凝土,以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全面振捣为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减少内部微裂,提高混凝土密实度,还采取二次振捣法。在振捣棒拔出时,混凝土仍能自行闭合而不会在混凝土中留孔洞,这时是施加二次振捣的合适时机。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较厚,在浇筑2小时至6小时后,先用长刮尺按标高刮平,然后用木抹反复搓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在初缝前用铁板压光。这样既能较好地控制混凝土表面龟裂,又能减少混疑土表面水分散发。工程开始后,砌筑量很大,材料需求也很大,有时厂家不能提供足够龄期的砌块,就将不足28天的砌块送到现场砌筑,这种现象是常有发生的,有时砌块带着热气就进入现场了。对于混凝土砌块,28天的收缩率只达到80%,含水串还很大;龄期不够的就更加严重了,变形不稳定,干收缩大,这也是裂缝出现的重要原因。
4裂缝的防治
在房屋建筑行业中,在现有的技术情况下,还不能完全
防止两种材质间裂缝的出现,只能减少和减小。
4.1传统做法,即规范要求做法是在墙体两种材质交接
处,在刮腻于时铺300mm宽玻纤网格布,缝隙每边150mm,用石膏腻子压实,在腻于施工完成后,不能看到玻纤网格布的纹理。将玻纤网格布重复铺两到三层,可以有效防止裂缝的发生。
4.2将玻纤网格布改为镀锌钢丝网,以减少拉断的可能
性。镀锌钢丝网由于自身刚度大,,铺钉上去后起伏较大,所以,在铺钉前将镀锌钢丝网展平,如有翘起部分再次加钉平整。钢丝网单靠腻子盖不住,需要增加5mm抹灰量,只要有两种材质交接的墙体均整面墙体增加5mm抹灰量,其他墙体保持原有装修做法。
4.3两种材质墙体相交处、剪力墙暗柱截面尺寸减小10mm,即每边小5mm、宽度为100mm。结构施工完后,装修时将300mm宽钢丝网钉在此区域内,抹灰补平、刮腻子,墙面装修做法还按照原设计施工。剪力墙暗柱缩尺做法为,剪力墙暗柱箍筋立筋均向轴线处每边移动5mm,墙体其他立筋不动。钢筋验收完后,在此处绑扎5mm厚、100mm宽木
条,固定牢固后,合上模板,浇注混凝土,拆除模板后,将此木条拿下来。
4.4装修前,将要铺钉钢丝网的混凝土结构区域用云石机切割出5mm深、100mm宽的整齐边线,再人工剔凿出来,然后铺钉钢丝网,抹灰补平、刮腻子施工。
5裂缝防治实例
线介绍一种操作简便,效果较好的方法,希望在施工实践中运用,或进一步改进,达到消灭或尽量避免砌体与砼结构接缝处裂缝这一质量通病。
5.1应用原理:
5.1.1充分让墙体砌筑的砂浆与墙面抹灰的砂浆在达到设计强度龄期时完成材料自身的收缩应变。
5.1.2在与砼相交处留出后嵌缝,避免砼结构对抹灰面有所约束,形成裂缝。
5.1.3对后嵌缝采用膨胀水泥砂浆,避免后嵌材料收缩形成裂缝。
5.2操作方法:
5.2.1工艺流程:填充墙体砌筑→砌体抽筋→墙体斜砌砖顶紧→顶部抽缝→填充墙面基层处理→墙面抹灰→留设后嵌缝→抹灰面收缩稳定后嵌缝→嵌缝砂浆养护
5.2.2填充墙体侧面与砼结构墙柱接缝的处理
5.2.3因填充墙体在砌筑时,墙端头在与墙柱接缝处一般不易做到饱满,故砌筑时要尽量保证接触面的灰缝填塞密实,每砌筑300—500高用¢16圆钢双面抽缝,抽缝深度为自砖墙面深入8—10mm,如采用砌块则应每砌筑一皮即进行抽缝,深度同上。
5.2.4墙面进行抹灰时,墙体两个侧面和顶面仍采用留取“后抹缝”的措施来控制裂缝,措施如下:除地面接触面外,其他三个方向的抹灰面与砼结构相交处均留设20mm宽的后抹缝,待整体墙面抹灰完成硬化约10—15天后,再进行后抹缝的收口工作,由专人专职进行操作,确保砂浆配比合理,嵌缝砂浆仍采用1:3水泥砂浆进行嵌填(内掺膨胀剂)。
5.3注意事项:
5.3.1墙顶斜砌砖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在下部墙体完成7天后方可进行砌筑,并斜向顶紧。
5.3.2抽缝应随砌随抽(双面)应在砂浆结硬前完成抽缝工作。
5.3.3要控制好嵌缝时间,应在墙面抹灰完成10—15天后进行,待墙面的大面积抹灰的收缩达到稳定,并且强度稳定方可嵌缝。
5.3.4确保填充墙体与砼结构相接面的砂浆饱满。
5.3.5嵌缝要定人定责,加强检查,保证嵌填砂浆的配比准确,注意天气炎热情况下的养护工作,要有专人负责。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取合理防裂缝构造措施是必须的。同时需要注意控制材料的收缩率,混凝土墙是实体现场浇筑的,已经成型,无法改变,但是砌块一定要选用收缩率低的墙体材料,砌筑时控制砌块的含水量,让材料彻底干缩后再进行砌筑,才能有效控制裂缝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