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立意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围绕教学立意选取的核心史料,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任务的需要,同时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中历史教师应放手让学生搜集、分析、整理史料,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学会用历史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教学立意;史料选取;解读;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8007202
史料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也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依托。核心史料,是指依据课堂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而选定的在教学任务中起主要支撑作用的史料。核心史料是否选择得当,直接影响着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依据教学目标,从多个角度切入,精选核心史料,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与见解。那么基于教学立意的核心史料该如何选取呢?下面就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谈谈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确定教学立意
聂幼犁教授认为:评价一堂历史课的育人价值,首要指标就是教学立意。教学立意是每课教学的“灵魂”。围绕教学立意选取和运用史料,可以把零散的知识点重新组合在一起,使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设计更合理。关于《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教科书中主要介绍了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和对西域的管理等内容。通过对教参的不断研究挖掘,把匈奴、大月氏、张骞、西域、汉武帝、丝绸之路等知识点串起来,最后确定本课的教学主线:汉武帝之忧——张骞解忧——解忧之果。在这一主线下,运用丰富的史料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体会张骞在完成使命的过程中所折射出的高贵精神品质。
二、史料选取与解读
天子之忧
材料一 然至冒顿(汉初匈奴单于)而匈奴最强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国。……匈奴大攻围马邑……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于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结和亲之约。……(汉武帝曾想在马邑埋伏诱杀匈奴,但没有成功)自是之后,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史记·匈奴列传》
材料二 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史记·大宛列传》
[问题1]西汉建立到汉武帝统治初期,北方最大的忧患是什么?汉武帝打算如何解决这一忧虑?解决忧虑最大的困难又是什么?
[分析]秦汉时期,匈奴经常侵犯中原地区的边境,边境人民常受到匈奴的骚扰,给当地社会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此时的西汉经历了汉初的休养生息、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的鼎盛时期,国力强盛,具备了军事上反击匈奴的条件。在西汉初期,匈奴占据西域,并对西域采用奴役压迫的统治方式,引起西域国家的不满。于是,汉武帝决定招募使者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谁能担任此重任,为皇帝解忧呢?
张骞解忧
材料三 (张骞)应募,使月氏,……匈奴得之,……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堂邑父故胡人,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史记·大宛列传》
材料四 这是一次极为艰苦的行军。大戈壁滩上,飞沙走石,热浪滚滚;葱岭高如屋脊,冰雪皑皑,寒风刺骨。沿途人烟稀少,水源奇缺。加之匆匆出逃,物资准备又不足。张骞一行,风餐露宿,备尝艰辛。干粮吃尽了,就靠善射的堂邑父射杀禽兽聊以充饥。不少随从或因饥渴倒毙途中,或葬身黄沙、冰窟,献出了生命。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问题2]张骞曾两次被匈奴抓住,扣留了十多年,一路上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是什么信念支撑他坚持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分析]聂幼犁教授在《课程论与历史教学》中说:个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从一个自然生存的人到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必须具备公民意识。公民意识即社会责任感,它是一个人对自身和社會的一种义务与责任的清醒认知,始于人对实现自身价值的高度认识,起于与社会的“情同手足”,见于人对民族、对社会、对国家的抱负使命。张骞的爱国与坚守,在适应社会需要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人的价值。接着进行情感的升华,想一想:今天,我们怎么做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将来才能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答案就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解忧之果
材料五 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材料六 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问题3]有人说张骞没有完成使命,最后无功而返。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阐述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分析]张骞通西域虽然没有完成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的使命,但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称为“凿空”。张骞通西域后,汉朝的使节、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和商人纷纷东来,他们经过的道路逐渐繁荣起来,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商道——“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三、实践反思
1.核心史料选取至关重要
史料是重构历史的重要基础,是记载者对真实历史的一种主观反映。我们选用时要对搜集来的材料进行比较、分析、鉴别,在史料的真实性得到充分肯定后才能加以利用。选取的核心史料必须能够服务于教学立意,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成为沟通教科书知识与学生认知之间的桥梁。史料浩如烟海,选取时要注意合理取舍,围绕教材的重难点,紧扣课标的要求,选用最具典型性和启发性的史料;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所选取的史料和所提问题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应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到深,循序渐进;除了选取课外的史料,也要充分重视教科书中的史料,所引用的史料必须经过精心选择,尤其是名家史论、知识链接等对于说明重难点以及帮助学生掌握史学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史料呈现的形式要活泼多样,可将文字、图片、漫画、诗词等结合起来,使学生感觉到历史的多姿多彩、博大精深。
2.基于核心史料养成学习技能
在教学中,为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搜集相关资料,自主地就某些历史问题去寻找相关的史料。赵亚夫老师认为:“史料教学为的是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学会用历史的方法解决问题。”所以史料运用的出发点不是让学生多阅读一些史料,而是促使学生能够运用史料进行历史探究,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师可引领学生从内容、作者意图和时代特征等方面理解史料、体验史料,让学生形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维方式。为了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尝试放手让他们搜集、分析、整理史料,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总之,中学历史教学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历史观,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因此教师要把根据学生生活体验、认知水平选择的课程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史料,才能较好地满足学生学习任务的需要,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也才能打造出真正属于学生的精彩历史课堂,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教学立意;史料选取;解读;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8007202
史料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也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依托。核心史料,是指依据课堂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而选定的在教学任务中起主要支撑作用的史料。核心史料是否选择得当,直接影响着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依据教学目标,从多个角度切入,精选核心史料,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与见解。那么基于教学立意的核心史料该如何选取呢?下面就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谈谈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确定教学立意
聂幼犁教授认为:评价一堂历史课的育人价值,首要指标就是教学立意。教学立意是每课教学的“灵魂”。围绕教学立意选取和运用史料,可以把零散的知识点重新组合在一起,使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设计更合理。关于《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教科书中主要介绍了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和对西域的管理等内容。通过对教参的不断研究挖掘,把匈奴、大月氏、张骞、西域、汉武帝、丝绸之路等知识点串起来,最后确定本课的教学主线:汉武帝之忧——张骞解忧——解忧之果。在这一主线下,运用丰富的史料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体会张骞在完成使命的过程中所折射出的高贵精神品质。
二、史料选取与解读
天子之忧
材料一 然至冒顿(汉初匈奴单于)而匈奴最强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国。……匈奴大攻围马邑……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于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结和亲之约。……(汉武帝曾想在马邑埋伏诱杀匈奴,但没有成功)自是之后,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史记·匈奴列传》
材料二 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史记·大宛列传》
[问题1]西汉建立到汉武帝统治初期,北方最大的忧患是什么?汉武帝打算如何解决这一忧虑?解决忧虑最大的困难又是什么?
[分析]秦汉时期,匈奴经常侵犯中原地区的边境,边境人民常受到匈奴的骚扰,给当地社会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此时的西汉经历了汉初的休养生息、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的鼎盛时期,国力强盛,具备了军事上反击匈奴的条件。在西汉初期,匈奴占据西域,并对西域采用奴役压迫的统治方式,引起西域国家的不满。于是,汉武帝决定招募使者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谁能担任此重任,为皇帝解忧呢?
张骞解忧
材料三 (张骞)应募,使月氏,……匈奴得之,……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堂邑父故胡人,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史记·大宛列传》
材料四 这是一次极为艰苦的行军。大戈壁滩上,飞沙走石,热浪滚滚;葱岭高如屋脊,冰雪皑皑,寒风刺骨。沿途人烟稀少,水源奇缺。加之匆匆出逃,物资准备又不足。张骞一行,风餐露宿,备尝艰辛。干粮吃尽了,就靠善射的堂邑父射杀禽兽聊以充饥。不少随从或因饥渴倒毙途中,或葬身黄沙、冰窟,献出了生命。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问题2]张骞曾两次被匈奴抓住,扣留了十多年,一路上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是什么信念支撑他坚持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分析]聂幼犁教授在《课程论与历史教学》中说:个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从一个自然生存的人到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必须具备公民意识。公民意识即社会责任感,它是一个人对自身和社會的一种义务与责任的清醒认知,始于人对实现自身价值的高度认识,起于与社会的“情同手足”,见于人对民族、对社会、对国家的抱负使命。张骞的爱国与坚守,在适应社会需要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人的价值。接着进行情感的升华,想一想:今天,我们怎么做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将来才能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答案就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解忧之果
材料五 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材料六 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问题3]有人说张骞没有完成使命,最后无功而返。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阐述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分析]张骞通西域虽然没有完成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的使命,但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称为“凿空”。张骞通西域后,汉朝的使节、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和商人纷纷东来,他们经过的道路逐渐繁荣起来,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商道——“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三、实践反思
1.核心史料选取至关重要
史料是重构历史的重要基础,是记载者对真实历史的一种主观反映。我们选用时要对搜集来的材料进行比较、分析、鉴别,在史料的真实性得到充分肯定后才能加以利用。选取的核心史料必须能够服务于教学立意,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成为沟通教科书知识与学生认知之间的桥梁。史料浩如烟海,选取时要注意合理取舍,围绕教材的重难点,紧扣课标的要求,选用最具典型性和启发性的史料;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所选取的史料和所提问题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应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到深,循序渐进;除了选取课外的史料,也要充分重视教科书中的史料,所引用的史料必须经过精心选择,尤其是名家史论、知识链接等对于说明重难点以及帮助学生掌握史学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史料呈现的形式要活泼多样,可将文字、图片、漫画、诗词等结合起来,使学生感觉到历史的多姿多彩、博大精深。
2.基于核心史料养成学习技能
在教学中,为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搜集相关资料,自主地就某些历史问题去寻找相关的史料。赵亚夫老师认为:“史料教学为的是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学会用历史的方法解决问题。”所以史料运用的出发点不是让学生多阅读一些史料,而是促使学生能够运用史料进行历史探究,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师可引领学生从内容、作者意图和时代特征等方面理解史料、体验史料,让学生形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维方式。为了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尝试放手让他们搜集、分析、整理史料,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总之,中学历史教学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历史观,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因此教师要把根据学生生活体验、认知水平选择的课程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史料,才能较好地满足学生学习任务的需要,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也才能打造出真正属于学生的精彩历史课堂,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