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企业十大失策的警示

来源 :企业文化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OPO1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事实证明,吸取别人的教训往往有助于我们少走弯路。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占了一半以上。毫无疑问,许多美国企业的管理经验和运作模式已经成为全球企业的典范。但是,任何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失策的教训。在这方面,美国企业也不例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事实证明,吸取别人的教训往往有助于我们少走弯路。
  
  可口可乐因盲目改变配方而带来灾难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可口可乐做了一次大规模口味测试。当时,它是全球最受欢迎的软性饮料,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于其他同类产品。根据测试结果,可口可乐在1985年抛弃旧配方,采用新配方。公司主要负责人戈伊苏埃塔充满自信,称这项决定为“有史以来最容易做出的决定之一”。但后来的事实表明,这是一个极大的失策,给可口可乐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后来,公司用了10多年时间,花费了巨额广告费,才逐渐恢复元气。
  
  佩罗因不理智的善心而损失惨重
  
  数据系统公司(Electronic Data Systems)的创办人——德克萨斯州富商佩罗在1970年受不住诱惑,一心想拯救拥有辉煌历史的杜邦公司。但他的德州文化与华尔街文化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他对华尔街管理业务的方式大感震惊,而华尔街的行业人员也极力抗拒这个“德州的乡巴佬”。1974年,杜邦公司崩溃,佩罗自然而然成了替罪羊,至少承担了600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
  
  铁道公司闭关自守
  
  在20世纪初,铁道公司是美国全国运输的枢纽,拥有至关重要的行业地位。但他们故步自封、不思进取,总觉得经营铁路比一般的运输具有决定性的优势,根本不用担心未来的出路问题。因此,尽管铁道公司当时拥有雄厚的资金,也不愿将业务扩展至货车或飞机运输。后来的事实证明,铁道公司的短视行为使他们不仅错过了发展的机遇,也丧失了赚大钱的良机。
  
  施利茨公司因小失大
  
  在20世纪70年代初,施利茨是美国第二大啤酒公司。为了提高利润,公司改变酿制过程,将生产时间由12天缩至4天,并加入多种添加剂。此后,施利茨公司又在啤酒中加入一种新成分,以延长啤酒的保存期。从短期来看,该公司的这一做法似乎十分精明,成本大大降低,利润大大提升。但不幸的是,添加剂和新成分与该公司较早加入的泡沫稳定剂产生反应,使啤酒呈现乳白色混浊。此事导致公司在1976年大规模回收啤酒,严重损害了品牌形象。从此,“施利茨”就沦为消费市场中微不足道的啤酒品牌,一蹶不振。
  
  西尔斯公司过早卖股份
  
  著名零售商西尔斯——罗巴克公司(Sears Roebuck)的创办人之一西尔斯在合伙人罗巴克离开后,招揽罗森沃尔德作为合伙人。由于经济衰退,罗森沃尔德坚持要削减开支,与西尔斯意见不合。西尔斯终于在1908年离开,并在1913年迫不及待地卖出了所有股份。而罗森沃尔德则审时度势,不愿轻易卖出自己的股份,没有重蹈西尔斯的覆辙。他手下的公司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令西尔斯及其接班人后悔不已。
  
  IBM棋差一着
  
  IBM公司1981年进入个人电脑市场时,本应开始为这个分散的市场设定严格的技术标准。但IBM公司忽视了这个决定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只考虑眼前的销售利润。最终,控制这项标准的公司获得了巨额的垄断利润。这家公司自然不是IBM,而是开发及拥有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微软。IBM未能把握关键的发展机会,这很可能是美国公司有史以来犯下的代价最大的错误。
  
  AT&T买错电脑公司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1991年以74亿美元收购NCR,试图成为电脑业的主要公司。但结果证明,这项收购是上世纪最差劲的大型并购活动。在AT&T控制下,NCR一蹶不振。5年后,因盲目买下NCR而背上沉重包袱的AT&T不得不卖掉NCR,损失数十亿美元。
  
  《商业日报》被股价表击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两份最大的商业报纸——《商业日报》和《华尔街日报》在发行量及影响力两方面并驾齐驱、不分上下。到了1951年,这一僵局被打破了。《商业日报》决定停止刊登股价表,因为它认为股价表没有多少读者,且制作成本昂贵。但《华尔街日报》没有武断地下结论,他们更看重未来的发展。经过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他们发现,公众对股市的兴趣日渐浓厚。于是,《华尔街日报》继续刊登股价表,其销量就从那时开始起飞。现在,《华尔街日报》的发行量已经超过200万份,而《商业日报》只有1.7万份。
  
  零售连锁店错失商机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当时,传统的经济预测对美国前景感到悲观,认为大量失业士兵和政府急剧削减开支可能会使国家再度陷入经济衰退。一些零售连锁店非常相信这个预测,便囤积现金以应付衰退。而当时的西尔斯公司(Sears)则借钱去培育市场、扩展业务。结果,美国人被战争抑制的消费欲终于在战后火山似的爆发,西尔斯公司也由此获得长足的发展。
  
  美国金属公司优柔寡断
  
  1981年,谢夫隆石油公司出高价收购美国金属有限公司(Amax),但Amax却犹豫不决。当时,Amax的股价因受自然资源供应即将发生短缺的传言刺激而劲升。Amax一方面怀疑传言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又觉得谢夫隆石油公司的收购价格太低。由于优柔寡断,本来可以借此交易大赚一笔的Amax股东错过了良机。不久,自然资源价格暴跌,Amax股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Amax股价大跌。
其他文献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和功能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相结合  在深化企业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一个企业要谋求发展和壮大,必须积极营造适合自身的内外环境。面对新的发展机遇,胡锦涛同志曾强调:“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在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考试和挑战,
期刊
邓小平同志说过,管理就是服务。因此,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确立“企业管理就是服务”的崭新理念,并在实际行动中全心全意地为员工服务。只有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进行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创造力,才能全面实现企业管理的终极目标。  传统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就是控制员工的行为,以便督促他们完成工作。现代管理学则认为,企业管理就是为员工服务,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条件与充足的资源。传统管理学要求企业管理
期刊
已有很多经济学家和著名企业家为企业文化做了很好的诠释:“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精髓”;“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诚信是企业文化的基石”;“企业文化大有可为”……我认为,中国优秀的儒家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企业管理有机结合,是摆在中国企业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偶看“济宁新闻”,介绍兖矿集团鲍店煤矿以德治矿的企业文化理念,深为他们在这方面所作的长期探索而感动。为此,我把所感
期刊
中国现在的社会环境极有利于“儒商”队伍的形成和发展壮大。中国政府正在加大市场经济发展的力度,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儒商”有经营之力,还要有做人之道,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证明,二者是完全可以统一的。  在历史上,中国的“儒商”就曾经在商界取得辉煌的成就。他们不仅具有读书人的固有风范,而且在经商时奉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以义制利”、“诚信无欺”、“货真价实”等一系列商
期刊
胡文虎:从“万金油”起步  陆费伯鸿:创立中华书局  何厚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胡文虎:从“万金油”起步    “万金油大王”胡文虎1929年在新加坡首创《星洲日报》,1954年逝世。他先后创办了15家大型中英文报纸,包括汕头的《星华日报》、厦门的《星光日报》、福州的《星闽日报》等。由于他创办的报纸多冠以“星”字,因而人们常称之为“星系报”。直到今天,《星岛日报》仍然很有影响。  胡文虎18
期刊
日本企业强调员工序列,强调终身雇佣,强调企业办社会,这是我们改革中一贯反对的。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企业办社会会给企业带来很大压力,自然不对。至于论资排辈、终身雇佣,似乎更没有道理。但我觉得,企业不仅要办社会,而且要承担整个社会。如果你这个企业不能解决职工的生老病死和住房问题,那么,你这个企业就是亏损企业,就不可能在社会上存在。即使存在,也只不过是再分配的方式不同罢了。因此,企业不仅要办社会,而且所
期刊
营销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也存在着不同的境界。本文作者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研究,揭示了营销的三重天:第一重为“卖产品”;第二重为“卖营销”;第三重为“卖资本”。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谜,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例如:为什么有些人辛辛苦苦奋斗了几十年也未成为百万富翁?为什么有些人做生意总是血本无归?为什么有些人一年之内就实现了三级跳?为什么有些人能由几百元滚动发展到几个亿?  这似乎不是勤奋、狡
期刊
获取财富的傻瓜定律  观念定律  行动定律  信誉定律  赢利定律  发展定律    观念定律:不放过每一个新奇念头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新奇的想法和念头常常闪现。但绝大多数人只把它当成一个念头而已,想想就过去了,却不知这些念头中潜藏着巨大的商机。  财富的成功获取者与穷困一生者之间,就差那么一点点——他把新奇的念头紧紧抓住了,而别人则把它轻易放过去了。  身价达数亿英镑的超级女富婆安
期刊
加入WTO后,我国开放力度加大,外资将按我国与WTO组织达成的协议,渐次进入国内市场。同时,我国资本也将更加广泛地参与境外投资,实现投资国际化。国际经济交往壁垒的消除,无疑会助推经济全球化浪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和震撼。科技和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提升了知识经济的含量。面对这些变化,那种“一朝学成,终生受用”的传统观念已经过时。职工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增强技能,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才能在
期刊
现在,每天都有很多新产品涌现,人们对产品的选择余地也越来越大。那么,如何才能从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呢?  如果只注重产品而忽略客户,即使是品牌也会成为空中楼阁。  品牌就存在于客户的头脑里,你需要通过促销让客户接受你的品牌。  现在,每天都有很多新产品涌现,人们对产品的选择余地也越来越大。那么,如何才能从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呢?现在的厂商基本上都习惯于沿用传统的方式,凭借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宣传自己。这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