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存货可敌5省份GDP 超万亿创史上新高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t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能过剩,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过去数年中,以GDP增长为目标的中国经济,由于制度性建设缺位,由地方政府巨额债务支撑的激进投资必然导致产能过剩,而产能过剩又意味着中国社会资源的错误配置,糟糕的是,这种错误配置却无法通过制度来纠正,因此,产能过剩在中央政府的清理令中却不断攀升。
  959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末的存货总额达到1.14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根据统计局相关数据,这一存货总额与2012年5个省份的GDP总和几乎相当。
  同时,《投资者报》研究院通过计算存货对营业收入的比重,判断一家公司的存货规模是否处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按照平均值计算,第三季度末,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存货收入比达到0.24,同样达到历史新高,若按照中值计算(注: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的数,与均值一起都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的),该指标高达0.33。
  与此同时,存货周转效率则达历史新低,前三季度A股公司的平均存货周转率只有2.76次,较2012年的3.79次大幅下降,存货周转天数达到168天。
  危机之源
  2008年以来,为了应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国政府开启了以基建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这一决策的核心问题是,过去数届政府,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以GDP增长数据作为考量经济工作成功与否的依据。
  地方政府是基建投资的主体,过去几年中,中国的金融资源严重向地方政府倾斜,尤其是银行信贷,于是,这产生了沉重的地方政府债务,并在最近一年里形成了巨大的危机。
  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多是各地方制造业的领军企业,在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浪潮中,它们成为核心受益主体。
  所谓受益,一方面,部分公司作为地方政府的债务平台,大举负债,投入基建;另一方面,一些公司获得来自政府的基建相关订单,由于当时的刺激力度史无前例,公司必须要依靠金融杠杆来扩大产能。
  由此,中国的公司债务规模大幅攀升。目前,中国公司的债务规模占GDP的比重在全球处于最高水平之列,从整体上而言,中国的公司继续运用金融杠杆的空间已经变得非常小。
  然而,强力的投资拉动GDP不能持续,很显然,这会导致高通胀,高通胀是对经济和民生的严重伤害。
  更糟糕的是,随着大规模经济刺激的退出,中国对产能的消化能力越来越弱。随即,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也越来越弱,换句话说,用于投资的资源配置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低效。
  对于A股的制造业上市公司而言,过去数年的惯性让存货保持高速增长,而全社会的基建投资刹车让存货无法得到消化,即便目前也存在针对投资的刺激政策,但这属于“微刺激”,与过去的大规模刺激无法相提并论。
  产能过剩导致的存货危局,本质上是债务危机在实体经济中的体现。众所周知,产能过剩产生的过程中,模糊的政企界限往往导致腐败现象的存在,而这会使得市场无法在清除产能过剩、消化存货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危机发酵
  2013年第三季度末,根据A股公司财报披露数据,959家制造业公司的存货余额总计达到1.14万亿元,相比于2012年末增长了6%,相比于4年前的2009年末,增长了61%。达到历史新高。
  这一存货规模高到何种程度?根据统计局网站数据,2012年有8个省的GDP 在这一存货规模(1.14万亿元)以下。GDP最低的西藏自治区,其2012年的GDP仅有695.58亿元,简单换算可知,当前A股制造业存货总额已相当于16个西藏自治区的GDP。同时,2012年GDP最低的5个省份(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南省、甘肃省),其GDP总额也不过才1.34万亿元。这意味着,当前A股制造业存货总额已和5个省份的GDP总和相当。
  我们以存货相对于营业收入的比重作为评估一家公司存货规模是否合理的依据,我们计算了A股制造业公司自2009年以来的数据。
  结果显示,到2013年第三季度末,该指标,也就是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平均存货收入比达到0.24,若以中值计算则高达0.33,分别比2012年上升32%和43%。
  我们注意到,制造业公司的销售已经出现增长难题,2012年,这959家公司整体销售额就同比出现了轻微下滑,2013年前三季度,这些公司的销售有小幅增长,约为8%。
  这表明,这些公司的存货规模在上升,但销售却增长停滞,无法将存货消化,导致存货与销售的配比关系出现失衡。
  过多的存货意味着占用的资金无法周转,在银行信贷萎缩的局面下,必然会导致上市公司的资金减少,统计表明,959家制造业公司到第三季度末的平均账面资金余额为11.29亿元,中值为3.4亿元,与2012年末分别下降了2%和20%。
  存货收入比快速上升的同时,必然导致效率的下降。
  前三季度,制造业公司年化后的存货周转率平均只有3.9次,较2012年的平均4.9次大幅下降。若按中值计算,该指标更是只有2.76次,而2012年为3.79次。
  相应地,前三季度存货周转天数平均达到168天,比2012年的135天提高了25%,若按均值计算,该指标为98天,较2012年也有上升。
  这些数据表明,存货规模攀升的同时,存货的周转效率正在下降,进一步表明,存货所占用的资源规模在上升的同时,其利用效率正变得越来越低。
  需要说明的是,房地产公司并不在统计之列,其原因是,房地产公司将开发中的地产项目纳入存货,商业地产则将租赁中的商业项目也在存货中核算,这使得房地产公司的存货与一般制造业企业存在明显差异。
  并且,在很多证券分析师看来,在目前的卖方市场,房地产公司的存货越多,意味着公司的业绩增长空间越大。更重要的是,房地产公司的存货变现能力,也就是地产项目的变现能力,很多要远强于一般的制造业公司。   行业分化
  第三季度末,在制造业中,抛开一些整体市场规模偏小的行业,存货收入比最高的三个细分行业是机械设备、建筑建材、电子,分别达到0.47、0.37和0.35。
  机械设备行业的存货问题不让人意外,这是基建投资刹车必然首先冲击的行业,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重点公司的财报可以看出,行业的问题不是存货增长,而是销售下滑,存货难以消化。
  建筑建材的核心问题是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导致钢材、水泥、板材等细分行业销售出现明显萎缩,而实际上,钢材、水泥等行业一直是国家清理过剩产能重点关注的行业。
  至于电子行业,我们认为与下游消费电子的增速放缓有关,近年来,虽然智能手机的消费增长迅猛,但个人电脑、数码产品等市场却出现明显萎缩。而电子厂商,尤其是光学光电子等领域,前几年投资增长过快使得产能过快扩张,从而导致了目前的存货过剩状态。
  并不是所有的制造行业都存在危机,我们再来看看哪些行业的存货收入比最低。统计结果表明,该指标最低的三个行业是食品饮料、农林牧渔、家用电器,分别为0.09、0.11和0.16。
  这三个行业的共性是,它们都属于市场竞争充分的行业,同时,它们也是上一轮经济刺激政策受益最小的行业。
  一方面,竞争充分有利于企业独立地对市场进行判断,并合理地对产能和存货进行调整;另一方面,消费市场相对平稳,政府的刺激政策在这一领域不起太多作用,这有利于企业用市场化手段应对市场问题。
  具体到公司层面,第三季度末,*ST祥龙、ST明科、ST宜纸这三家ST公司的存货收入比在全部制造业A股公司中居前三,该指标均超过了20。
  在该指标排名前50名的公司榜单中,存货规模最大的公司是华锐风电,达到92.5亿元,紧随其后的是中国一重和*ST二重,分别达到80.4亿元和48.3亿元。
  华锐风电尤其值得关注,这是中国风电设备的领军企业,中国风电建设在最近两年遭遇紧急刹车,一方面是由于工业增长放缓导致的发电需求增长减速,另一方面,风电作为清洁能源在稳定传输、储能等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但前几年的过快投资掩盖了这些问题。
  一重和二重则是基建投资刹车最典型的受害者,从两家公司的业务结构可以看出,它们的下游产业主要是冶金、发电、石化、重型机械等,而这些行业正是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最为密切的几个行业。
  这三家公司有一个共同特征,业绩都惨不忍睹,华锐风电前三季度巨亏7亿元,一重亏4.4亿元,二重亏15亿元。
  关于华锐风电和中国一重,本期专题将对这两家公司进行更深入详细的解读。
  破局难题
  如何破解当前中国工业制造产能过剩的难题,需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别来看,也就是说,政府和企业都需要审慎判断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做出合理的决策。
  新一届政府领导人已经表态,将不再以GDP增长为第一要务,而把经济工作的重心转向优化经济增长结构。
  为避免加重产能过剩危机,目前中国对于投资的拉动已经由过去的大规模刺激转为“微刺激”,所谓微刺激,包括为中小企业减税、降低出口成本、加大信息技术和电信基础设施投资、加大环保投资等,这一系列政策针对性很强,有别于以往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并且由政府直接提供资金,并非以往的由银行大规模放贷。
  这表明,政府已经意识到过去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只是经济严重危机时的猛药,实质上对于经济实体的健康增长毒害至深,在可预见的数年内,这种刺激方式不会再次出现。
  具体到制造业,政府的经济刺激应当向两个领域继续深化:
  第一是新兴领域,包括新材料、信息消费、生物科技等领域,比较典型的是电信基础建设领域,目前,工信部正部署4G牌照发放,一旦启动4G,电信基础建设投资将迎来又一个高峰期。
  第二是充分释放民营经济活力,鼓励民营资本进入一些管制领域。
  再从微观层面,也就是公司角度来看,一方面需要权衡市场需求预期与产能存货的关系;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产能和存货规模应该与市场需求预期相匹配,为了短期收益跟风扩产,无疑饮鸩止渴,很快就会让企业陷入危机之中,因此,企业应当合理地对市场需求预期进行评估,据此调整产能和存货规模。
  更为重要的是,企业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中国经济正处于快速的创新和变革之中,企业需要适应这种变化,信息消费时代的来临要求企业必须在采购、生产、营销等各方面进行自我升级,并利用自身优势在新的领域中寻找机会。
其他文献
初遇Maria:予人点灯的火柴  一对夫妇远从河南专程赶来上海只因为听说Maria会在这里举办萨提亚模式工作坊,他们为了弥合彼此感情的隔阂,已经有过太多的求助,他们当然也不愿意错过这次珍贵的机会。  个案的进行过程中,Maria让夫妻两人分别用形体语言表示出两人的关系现状,妻子于是伸出胳膊指着丈夫的鼻子,丈夫则背过身去做沉默状,大家一眼就看出这是一个不断指责与回避之间的恶性循环。Maria这时让二
期刊
山西证券的汇通启富3号理财计划是一只存续期可达7年的产品,但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持有量急剧缩水94%,未来能够走多远真的很难说  自去年10月份,券商资管新规出台后,各家新发产品数量持续激增。Wind数据显示,截止到10月31日,今年新成立的理财产品高达777只,发行份额为1814亿元。  “只闻新人笑,哪听旧人哭。”尽管新产品数量剧增,但是处于存续期的集合理财产品却在遭受巨额赎回。  Wind数
期刊
机械行业不景气,中国一重亏损严重。  10月30日,中国一重(601106.SH) 发布三季报称,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5.54亿元,同比减少7.12%,净利润则是亏损4.37亿元,同比下降950.82%。与此同时,其存货达到了80.42亿元,比年初的77.65亿元还增加了近3亿元。相比于前三季度的55.54亿元的营业收入,中国一重的去库存难度较大。  根据《投资者报》研究院统计,中国一重当前的存
期刊
在高库存压力下,美邦今年大刀阔斧改革,推出O2O战略,提升其盈利能力  11月7日晚上,美特斯邦威杭州延庆旗舰店,三三两两的客人闲逛着。延庆旗舰店位于杭州市中心繁华的延安路和庆春路交界口。位于五楼的咖啡吧,不时有客人买饮料,同时看看桌上的iPad mini。在这里,买衣服已经加入了体验、休闲等各种元素。这是美邦服饰(002269.SZ)董事长周成建最近倾力打造的体验式“O2O”模式(线下商务机会与
期刊
守则1:根据计划进行交易,并严格遵守计划。  守则2:顺势交易。“趋势是你的朋友”。这可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交易法则。这看起来虽然简单但你很容易违背。  守则3:在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采用停损单。建立头寸之前,你应该预先决定市场证明你判断错误的价位。对于许多交易者来说,行情触及预定价位时,认赔出场是最困难的动作之一。  守则4:一旦心存怀疑,立即出场!以另一个方式来说,评估自己的头寸时,你持有的每一
期刊
没有享受的人生,日子就会越长越乏味。  有时候,关兴国会想像自己老去的那一天,他一定是倚在一张躺椅上,面朝大海,嘴边叼着一只雪茄,桌上放着一瓶红酒。  对于一个军人出身,又在商界多年从事投资的策划人来说,严苛、雄心和精于算计可能会在性格中占上峰,但是关兴国的最大兴趣在于那些晶莹剔透,细致入微的葡萄酒具,他把它们称之为“葡萄酒精灵的侍者”,而他则是这些“葡萄酒精灵侍者”的创造者。  于是,葡萄酒的美
期刊
前三季度银行依然风光无限高居赚钱榜前列,非金融企业盈利能力略有好转,但部分行业依然惨淡  随着10月31日三季报披露落下帷幕,上市公司业绩全部水落石出。  三季报显示,沪深A股2467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19.5万亿元,同比增长9.72%;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万亿元,增长14.54%;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0万亿元,同比下降41%。  三项最重要的财务指标中,营收和盈利都是增
期刊
2013年,东吴行业轮动的经理如偏执狂般再次执着资源股,对于一只股票型基金而言,这样的趋势判断能力,无疑是让人大跌眼镜的  2013年金秋正在过去,本来应该度过的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不过,如果你遇上了一位不会投资的基金经理,注定将与金秋季节失之交臂。谁是表现很糟糕的“熊基金经理”,我们替你逐一排查。  《投资者报》近期做了两期封面专题报道,分别是《前三季牛熊基金谜底》(详见2013年第40期)与《基
期刊
小提琴家丹尼尔?霍普(Daniel Hope)的专辑《星穹》(Sphere)是一张充满设计的录音,它虽不是演奏者给作曲家的命题作文,但编排却原创性十足。  这类专辑似乎开始成为一种潮流,就像现在音乐节的主题,越来越概念化。如此的好处是包容性强,能容纳不同作曲家的作品,甚至能在音乐类型中自由跨界。不利的地方则是很容易空洞,热热闹闹完了,什么也记不住。霍普不但让人记住了《星穹》,而且很认真地亲自为这张
期刊
维克多?斯波朗迪(Victor Sperandeo),是美国RAND管理公司的投资管理人,华尔街著名的交易员。在华尔街征战40多年的他,足迹遍布股票、债券、期指、期权、商品及货币等各个领域。在维克多的职业生涯中,他曾为不少知名投资人操盘,其中包括乔治?索罗斯、利昂?库珀曼等,而作为一个专业证券操盘手,他在华尔街创下了从1978年到1989年连续12年投资赢利,没有任何一年亏损的骄人战绩,从而被华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