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针对长期专科办学阶段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现状,围绕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通过采取专业核心课先行先建、网络课程全面建设、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统一规划、分级推进等一系列措施,探索实践了我校本科课程建设的方式、方法和激励机制,规范课程教学基本文件、丰富了教学资源、创新了考核方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1-0151-03
Abstract: Course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grasp of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in newly-built university. In view of the status of the course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eans and assessment method in long-term junior college education stage, centering on the objective of the undergraduate talents training, aiming at enhancing teaching quality, through a series of practices such as prioritized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s, network course construction, unified planned field/provincial/national 3-level quality resource sharing class, and hierarchical propulsion, etc., in our university we have explored and practiced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standardized the teaching basic file, enriched the teaching resources and innovated the assessment method, and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is improved.
Keywords: newly-built university; course construc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我校于2013年4月被教育部批准升为本科院校,其前经历了56年的专科办学阶段,并形成了鲜明的专科办学特色,尤其在畜牧兽医、食品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为行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升本之后,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的内涵要求、行业的升级转型及企业人才需求的新变化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是诸如我校一样的所有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共性问题。为此,我校多次组织召开了以“规范教学要求,加快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为主题的专题教学工作会,研究探索了如何尽快在长期专科教学的基础上,按照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要求,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升级等一系列问题。经过3年多的研究与实践,我校本科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些许体会愿与大家分享。
一、本科、专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分析
新建本科院校在升本之前都有着不同时间的专科办学经历,由于本科和专科是两个不同的人才培养层次,因此,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知识体系、能力水平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做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各课程任课教师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专科教育重點是培养具有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能适应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知识教授要求是“够用为度、实用为本”;本科教育是培养具有扎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专门专业技术初步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其知识教授不仅要向学科的纵深发展,还要注意学科间的横向关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等。由于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不同,本科、专科的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等都有所不同。对于长期从事专科教学的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同样的专业、同一名称的课程,本科生该教什么、怎样教、教出什么水平等,只有把这些问题分析清楚了,任课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选取教学内容、建设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才能从本质上区分专科教学和本科教学,才能尽快按照本科教学要求和本科生教学思维开展高效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课程建设举措
(一)实施三级管理,确保取得实效
为了抓实抓好我校本科专业的课程建设工作,我校建立了校、院(系)、课程组三级课程建设管理体系。学校层面由教务处负责全校的课程建设工作,主要负责课程建设规划制定、试点课程遴选、检查督导和建设质量评比等工作;院(系)层面由二级教学单位主管教学的院长统筹管理本单位的课程建设工作;每门课程由课程组或课程负责人具体实施建设。形成了全校课程建设有规划、教学单位抓落实、任课教师负责制、建设过程有监管、建设效果有评价、优秀课程有奖励的管理机制,确保了全校本科课程的快速推进,取得了扎实建设成效。
(二)明确建设目标,做好建设规划
首先,我们通过行业、企业调研和论证,构建了满足社会经济、行业发展及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课程体系,制定了以精品资源共享课、在线开放课、网络学习空间课三类课程建设为抓手的课程建设规划,通过重点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性和一定影响力的本科核心课程来引领全校本科课程建设整体上水平。 其次,我们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性质,分别对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提出了不同的建设要求和计划。通识课是全校各专业都要开设的课程,而专业基础课是同一学科的专业都要开设的课程,因此,这类课程涉及专业面广,对此类课程我们制定了网络学习空间课程建设计划,要求三年内全部课程建成网络课程,实现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同步,并通过对课程资源建设容量、学生网上学习情况等考核评价网络课程的建设质量,每学期评选优秀网络课程,并进行奖励,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积极进行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核心课是我们三年来重点建设的一类课程,开始建设之初,我们在全校遴选了20门课程作为试点进行立项建设,学校给每门课程一定的建设经费,鼓励任课教师组织开展教学研究、外出考察学习和在全国各级各类教学工作会上进行交流。在建设过程中由教务处组织召开座谈会、年度检查和结项验收,制定课程建设质量评价细则,对结项课程进行验收评价,并对优秀课程进行奖励,组织优秀课程负责人在全校进行经验介绍,展示课程建设成果等,积极营造课程建设氛围,以点带面,快速推进全校本科课程建设工作。
在校级、省级和国家级三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方面,我们首先按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和标准,遴选建设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对建设质量高的课程优先推荐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对建设质量特别优秀、有创新性教学资源和成果的校级或省级精品课程申报推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通过逐级推进建设,充分发挥了各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三)细化课程建设内容,规范课程建设标准
为了确保课程建设质量,校教务处制定了课程建设内容框架,提出了课程建设标准要求,各课程按照教务处提出的基本求,依据课程性质进行规范建设,同时,鼓励教师在课程建设中创新、开发微课和云班课等。在课程建设内容上,主要从课程标准制定、教学内容选取、课程资源建设、教材建设、实验课程开设、教学方法手段和教案讲义质量等方面提出要求,如在课程内容选取上,要求从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出发,合理处理经典理论与现代科技发展的关系,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等。在课程标准制定方面,每门课程由主讲教师执笔编写,课程组讨论修改,最后提交院(系)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审定后执行。每门课程的教学课件、课程资源库(教案、讲义、试题库、案例集、实习指导、图片音像等)由课程组共同制作,资源共享。通过细化课程建设内容、规范建设标准,提高了课程建设质量。
(四)优化教学条件,搭建平台保障
为了保障全校网络课程建设需要,学校加强了网络平台建设工作,升级改造了信息化平台基础设施,加快了无线校园网建设,增加带宽、购置防火墙、服务器、图书管理软件等,改善了教学信息化条件。借助校园网络平台的升级,推进了网络空间学习课程、微课、云班课等的建设与开发,探索实施了信息化条件下的“传统教学+OIE(Online Interaction and Exploration)”教学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五)创新评价方式,加强课程建设过程管理
课程建设评价方式的创新有两个方面,一是校教务处对各院(系)、任课教师的课程建设情况的实时检查和评价,二是任课教师对学生在线学习情况的实时检查和评价。
首先,教务处对各院(系)所有在建课程实施分类管理和评价。对于网络空间课程,教务处采取了固定时间节点评价和即时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实时对全校网络课程的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固定时间节点评价是指在每学期的期初、期中、期末三个固定时间节点对本学期要开展建设的新课程和已建课程进行建设进度、建设成效和应用情况的检查,并在校内网上通报检查结果,让全校所有教学单位、所有课程教师都能看到检查结果通报。即时评价是指教务处不定时的随机检查,目的是及时了解全校网络课程建设状况。通过在网络课程建设平台上随机截取某一时间点全校各课程的建设数据,将各课程的资源容量、课程应用交互度等重点数据进行统计排序,在校内网上、教务会上、网络课程建设座谈会上发布检查结果,让每个教学单位的教学管理领导、课程建设教师及时了解其他教学单位、其他课程的建设进度及建设质量,对比自己的差距,完善自己的课程建设。通过以上评价方式,形成了教学单位之间、教师之间比、赶、超的良好氛围,实现了以评促建的目的。
任课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再是期末考试的一次性定结果,而是调整课程学习成绩组成结构,即课程总成绩主要由在线学习成绩和期末笔试成绩组成。在线学习成绩的评价是通过学生的在线学习记录,如对课程资源的访问量、作业网上提交量、答疑区提问量、学习交流师生互动量以及学生创新性作品发布量等来评价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并通过对以上访问量的量化评价,评定学生的课程在线学习成绩。不同性质的课程可以制定不同的在线学习成绩和期末笔试成绩的比例。通过采取这种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注重平时学习时间的投入与师生互动,调动了学生网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控和督学。
三、课程建设成效
(一)网络课程建设成效
通过三年多的持续建设,全校所有课程基本实现“课堂-网络”一体化教学,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让老师们的教学时间得以延伸到课下,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充实和丰富。通过在线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更加主动,也将学生从网络游戏和网聊中引导出来,加强了学风建设,学生的不及格率明显下降,学习成績普遍提高,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2014年3月在河南省教育厅首次举办的全省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研讨暨展示评比活动中,我校2名教师和5名学生获奖,同时学校获得“组织应用奖”。
(二)试点课程建设成效
2014年学校年遴选了20门本科专业核课程作为试点立项建设,建设期满全部课程顺利通过结项验收。各课程规范了教学基本文件,加强了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共发表教研文章30余篇、主编河南省规划教材4部、6门课被评为优质课程、20多项多媒体课件在河南省多媒体大赛中获奖。
(三)三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成效显著
通过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二级教学单位和广大教师的不懈努力,目前,有15门课程建成了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课程建成了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5年5门课程获得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荣誉称号。
四、结束语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学校升格后诸多方面都急需按照本科院校的建设要求,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快速实现教学质量的升级。三年多来,我校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通过实施一系列课程建设举措,老师们清晰地认识到了本科课程和专科课程在教学上的内涵区别,先行先建试点课程形成的教学改革成果、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等,对全校本科其他课程建设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在提升我校专科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方面也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唐振宇.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建设的研究[J].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6(1):62-64.
[2]戴宪滨.新建本科院校有关课程建设方面的探讨[J].教育研究,2013(1):52-53.
[3]马蕊.新建本科院校课程建设与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新乡学院学报,2014(1):69-71.
[4]陈小虎,杨祥.新型应用型本科院学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育,2013(1):17-22.
[5]叶怀凡.新建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4):16-19.
[6]唐志航,李慧,王睿.开放式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8):47-48.
[7]李建峰.网络课程建设及对教学改革的影响[J].阴山学刊,2017(01):133-135.
[8]张国海,刘幸.本科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10):104-105.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1-0151-03
Abstract: Course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grasp of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in newly-built university. In view of the status of the course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eans and assessment method in long-term junior college education stage, centering on the objective of the undergraduate talents training, aiming at enhancing teaching quality, through a series of practices such as prioritized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s, network course construction, unified planned field/provincial/national 3-level quality resource sharing class, and hierarchical propulsion, etc., in our university we have explored and practiced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standardized the teaching basic file, enriched the teaching resources and innovated the assessment method, and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is improved.
Keywords: newly-built university; course construc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我校于2013年4月被教育部批准升为本科院校,其前经历了56年的专科办学阶段,并形成了鲜明的专科办学特色,尤其在畜牧兽医、食品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为行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升本之后,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的内涵要求、行业的升级转型及企业人才需求的新变化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是诸如我校一样的所有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共性问题。为此,我校多次组织召开了以“规范教学要求,加快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为主题的专题教学工作会,研究探索了如何尽快在长期专科教学的基础上,按照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要求,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升级等一系列问题。经过3年多的研究与实践,我校本科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些许体会愿与大家分享。
一、本科、专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分析
新建本科院校在升本之前都有着不同时间的专科办学经历,由于本科和专科是两个不同的人才培养层次,因此,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知识体系、能力水平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做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各课程任课教师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专科教育重點是培养具有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能适应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知识教授要求是“够用为度、实用为本”;本科教育是培养具有扎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专门专业技术初步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其知识教授不仅要向学科的纵深发展,还要注意学科间的横向关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等。由于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不同,本科、专科的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等都有所不同。对于长期从事专科教学的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同样的专业、同一名称的课程,本科生该教什么、怎样教、教出什么水平等,只有把这些问题分析清楚了,任课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选取教学内容、建设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才能从本质上区分专科教学和本科教学,才能尽快按照本科教学要求和本科生教学思维开展高效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课程建设举措
(一)实施三级管理,确保取得实效
为了抓实抓好我校本科专业的课程建设工作,我校建立了校、院(系)、课程组三级课程建设管理体系。学校层面由教务处负责全校的课程建设工作,主要负责课程建设规划制定、试点课程遴选、检查督导和建设质量评比等工作;院(系)层面由二级教学单位主管教学的院长统筹管理本单位的课程建设工作;每门课程由课程组或课程负责人具体实施建设。形成了全校课程建设有规划、教学单位抓落实、任课教师负责制、建设过程有监管、建设效果有评价、优秀课程有奖励的管理机制,确保了全校本科课程的快速推进,取得了扎实建设成效。
(二)明确建设目标,做好建设规划
首先,我们通过行业、企业调研和论证,构建了满足社会经济、行业发展及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课程体系,制定了以精品资源共享课、在线开放课、网络学习空间课三类课程建设为抓手的课程建设规划,通过重点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性和一定影响力的本科核心课程来引领全校本科课程建设整体上水平。 其次,我们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性质,分别对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提出了不同的建设要求和计划。通识课是全校各专业都要开设的课程,而专业基础课是同一学科的专业都要开设的课程,因此,这类课程涉及专业面广,对此类课程我们制定了网络学习空间课程建设计划,要求三年内全部课程建成网络课程,实现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同步,并通过对课程资源建设容量、学生网上学习情况等考核评价网络课程的建设质量,每学期评选优秀网络课程,并进行奖励,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积极进行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核心课是我们三年来重点建设的一类课程,开始建设之初,我们在全校遴选了20门课程作为试点进行立项建设,学校给每门课程一定的建设经费,鼓励任课教师组织开展教学研究、外出考察学习和在全国各级各类教学工作会上进行交流。在建设过程中由教务处组织召开座谈会、年度检查和结项验收,制定课程建设质量评价细则,对结项课程进行验收评价,并对优秀课程进行奖励,组织优秀课程负责人在全校进行经验介绍,展示课程建设成果等,积极营造课程建设氛围,以点带面,快速推进全校本科课程建设工作。
在校级、省级和国家级三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方面,我们首先按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和标准,遴选建设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对建设质量高的课程优先推荐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对建设质量特别优秀、有创新性教学资源和成果的校级或省级精品课程申报推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通过逐级推进建设,充分发挥了各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三)细化课程建设内容,规范课程建设标准
为了确保课程建设质量,校教务处制定了课程建设内容框架,提出了课程建设标准要求,各课程按照教务处提出的基本求,依据课程性质进行规范建设,同时,鼓励教师在课程建设中创新、开发微课和云班课等。在课程建设内容上,主要从课程标准制定、教学内容选取、课程资源建设、教材建设、实验课程开设、教学方法手段和教案讲义质量等方面提出要求,如在课程内容选取上,要求从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出发,合理处理经典理论与现代科技发展的关系,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等。在课程标准制定方面,每门课程由主讲教师执笔编写,课程组讨论修改,最后提交院(系)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审定后执行。每门课程的教学课件、课程资源库(教案、讲义、试题库、案例集、实习指导、图片音像等)由课程组共同制作,资源共享。通过细化课程建设内容、规范建设标准,提高了课程建设质量。
(四)优化教学条件,搭建平台保障
为了保障全校网络课程建设需要,学校加强了网络平台建设工作,升级改造了信息化平台基础设施,加快了无线校园网建设,增加带宽、购置防火墙、服务器、图书管理软件等,改善了教学信息化条件。借助校园网络平台的升级,推进了网络空间学习课程、微课、云班课等的建设与开发,探索实施了信息化条件下的“传统教学+OIE(Online Interaction and Exploration)”教学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五)创新评价方式,加强课程建设过程管理
课程建设评价方式的创新有两个方面,一是校教务处对各院(系)、任课教师的课程建设情况的实时检查和评价,二是任课教师对学生在线学习情况的实时检查和评价。
首先,教务处对各院(系)所有在建课程实施分类管理和评价。对于网络空间课程,教务处采取了固定时间节点评价和即时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实时对全校网络课程的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固定时间节点评价是指在每学期的期初、期中、期末三个固定时间节点对本学期要开展建设的新课程和已建课程进行建设进度、建设成效和应用情况的检查,并在校内网上通报检查结果,让全校所有教学单位、所有课程教师都能看到检查结果通报。即时评价是指教务处不定时的随机检查,目的是及时了解全校网络课程建设状况。通过在网络课程建设平台上随机截取某一时间点全校各课程的建设数据,将各课程的资源容量、课程应用交互度等重点数据进行统计排序,在校内网上、教务会上、网络课程建设座谈会上发布检查结果,让每个教学单位的教学管理领导、课程建设教师及时了解其他教学单位、其他课程的建设进度及建设质量,对比自己的差距,完善自己的课程建设。通过以上评价方式,形成了教学单位之间、教师之间比、赶、超的良好氛围,实现了以评促建的目的。
任课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再是期末考试的一次性定结果,而是调整课程学习成绩组成结构,即课程总成绩主要由在线学习成绩和期末笔试成绩组成。在线学习成绩的评价是通过学生的在线学习记录,如对课程资源的访问量、作业网上提交量、答疑区提问量、学习交流师生互动量以及学生创新性作品发布量等来评价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并通过对以上访问量的量化评价,评定学生的课程在线学习成绩。不同性质的课程可以制定不同的在线学习成绩和期末笔试成绩的比例。通过采取这种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注重平时学习时间的投入与师生互动,调动了学生网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控和督学。
三、课程建设成效
(一)网络课程建设成效
通过三年多的持续建设,全校所有课程基本实现“课堂-网络”一体化教学,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让老师们的教学时间得以延伸到课下,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充实和丰富。通过在线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更加主动,也将学生从网络游戏和网聊中引导出来,加强了学风建设,学生的不及格率明显下降,学习成績普遍提高,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2014年3月在河南省教育厅首次举办的全省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研讨暨展示评比活动中,我校2名教师和5名学生获奖,同时学校获得“组织应用奖”。
(二)试点课程建设成效
2014年学校年遴选了20门本科专业核课程作为试点立项建设,建设期满全部课程顺利通过结项验收。各课程规范了教学基本文件,加强了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共发表教研文章30余篇、主编河南省规划教材4部、6门课被评为优质课程、20多项多媒体课件在河南省多媒体大赛中获奖。
(三)三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成效显著
通过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二级教学单位和广大教师的不懈努力,目前,有15门课程建成了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课程建成了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5年5门课程获得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荣誉称号。
四、结束语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学校升格后诸多方面都急需按照本科院校的建设要求,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快速实现教学质量的升级。三年多来,我校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通过实施一系列课程建设举措,老师们清晰地认识到了本科课程和专科课程在教学上的内涵区别,先行先建试点课程形成的教学改革成果、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等,对全校本科其他课程建设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在提升我校专科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方面也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唐振宇.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建设的研究[J].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6(1):62-64.
[2]戴宪滨.新建本科院校有关课程建设方面的探讨[J].教育研究,2013(1):52-53.
[3]马蕊.新建本科院校课程建设与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新乡学院学报,2014(1):69-71.
[4]陈小虎,杨祥.新型应用型本科院学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育,2013(1):17-22.
[5]叶怀凡.新建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4):16-19.
[6]唐志航,李慧,王睿.开放式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8):47-48.
[7]李建峰.网络课程建设及对教学改革的影响[J].阴山学刊,2017(01):133-135.
[8]张国海,刘幸.本科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10):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