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专制的对立面,班级工作的民主化是现代民主意识和新课程理念在班主任身上的美丽折射。它表现为班主任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始终以平等亲和的态度去对待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明白这些学生不仅仅是接受启蒙的教育对象,更是人,是独立的人,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主体,是今后社会的创造者。这就需要班主任把感情的立足点完全转移到学生身上,且要具有高尚的人格、坦荡的襟怀、开放的思维和良好的心理承受力。至于具体的实施,笔者作了初步的探索。
1 努力在班级营造一种平等宽松的民主氛围
教室是班级工作的主阵地,这里的感情氛围对置身于其中的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鉴于此,每每接受新班之际,笔者都要在教室中张贴一些条幅,诸如“师生平等,人人平等”、“生未必不如师,师未必处处胜于生”、“人人为集体,集体为人人”、“独立性是天才的基本特征”(歌德语)等。同时利用主题班会等形式真诚地教育学生:一室之中,在座的都是主人,师生之间只有年龄的差异,没有人格的不等。并且鼓励学生从“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原则出发敢于提出异议,敢于纠错,从而给教师不断提供完善思想的机遇——而这正是爱师的另一种更高的表现形式。这种气氛的渲染,目的就是尽快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和人伦差异,为班级工作创造一种无拘束、无畏缩、畅所欲言、敢于争鸣的健康心态和活跃心境。
2 让学生平等地参与班级工作的双边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广泛地参与班集体的组织管理,是教育民主化的重要内容。为此笔者采取了文明监督岗、学生值日制、值日班长制、班干轮换制等多种形式使每个学生都有担任干部为集体服务的自我体验。这些形式既调动了平时不屑于集体活动的优生的参与积极性,更消除了班级地位不高的差生的自卑感,激发了他们的自信,也使平时学习表现默默无闻者产生一种被人关注的满足感和与他人平等的自豪感,促使全体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萌发自我完善的强烈愿望。一个行为习惯不太好的学生在班级日记中写道:“……本周当班长,主持班级工作,我有说不出的高兴。这是我读书以来第一次当班干。老师同学这样信任我,我一定要珍惜这次机会,为大家服务好……”于是他每天到班最早,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督促同学协同搞好班务工作。这一周的努力使得大家对他更信任了。他也渐渐地改正了身上的缺点,开始昂起头走路了。
在此同时,笔者还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独立组织各种德育活动素质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特色一刻钟活动、班级广播站等。从活动构想到设计、从筹备到主持都由学生担任,目的就是形成自我教育的机制。这种机制一经形成,班级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工作才能真正落实。
无论是何种形式何种活动,学生成为主角了,此时的班主任都不当是在幕后休闲。他应当是台前的导演,准时到场,适时调控,及时指导。因此整个过程当是师生平等的共同参与过程互相协作过程。
3 让学生平等地参与自评与互评活动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具有至高无上的裁定权,却忽视了学生的自评互评。这实质上也是漠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一种表现。事实上学生对自己对同学的了解在某些方面要胜于班主任,因此班主任应当把自评互评权归还给学生。这既是对他们品质的信任,又能激发其活跃的主体意识,感受班级平等和谐的氛围。基于这方面的考虑。笔者就把每学期的评语工作下放,分小组自评互评,小组达成共识后形成文字。班主任所做的则是参加各组活动(各组有序进行),听取反映了解情况的同时发表个人的意见,目的是启发该生引发讨论,而不是左右他人的看法。这样的评语真实真挚,故也最有实效。
不仅如此,笔者还对学生议论颇多的“三好生”、“优秀团员”等评优工作完全公开,彻底透明。具体做法是先由师生根据学校下发的评选条件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共同拟定好评选标准,然后分组按标准互评;之后,组内推荐一定比例的候选人上台自评;最后师生一起复评,从中决定人选。当热烈真诚的掌声伴着祝贺声在教室里荡漾开来,不仅仅被举荐和被选上的学生,所有的学生都陶醉在亲切喜悦的民主气氛中。此时师生同享收获的快乐,心与心紧贴,情与情相融。
4 让学生平等地参与评价班主任的活动
这不仅是对班主任工作能力、工作成绩的测评,更是对其胸怀和气度,即是否具有宽容的民主意识的一种考验。教育是双边活动,一个具有现代民主品格和素养的教师必然常常将寻问的目光投向学生,倾听其意见,探析其心态,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工作计划和方法,获取最佳的教育效果。这其中,听取学生的批评性意见,汲取其合理性成分尤为重要。正因为此,笔者经常主动邀请学生参与评估。除个别征求和随机不重复地指派个性不同表现不同的学生参加学校召开的座谈会外,每学期都要定期召开两次全体学生参加的恳谈会,请大家说出自己的感受,提出批评和建设性的意见,并一再申明:“欢迎最有深度的独立批评,这才是对班主任最大的尊敬。”这样,方方面面,点点滴滴,议论纷出,笔者疾书不已,时有感悟。会后,面对记录反复咀嚼,深入思考,筛滤信息,及时总结,作出调整。由于交流的立竿见影,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加强烈了,师生感情也更为融洽。
德国完形心理学家莱温,曾在美国作了“关于民主的领袖作风”的实验研究,证明了教师的民主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对此,笔者经过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也深有同感。具体说来,起码有以下几方面的收效。
其一、当今社会,学生的其他需要基本满足,自我实现自我表现的需要却随着时代发展而大大增强,这是当前班级建设的新特点。班级浓郁的民主气氛正顺应了此特点,学生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被它催化而勃发,学生的情绪随之高涨,个性得以张扬。
其二、学生的个性、思维、思想活跃了,来自学生的智慧对教师构成了另一种挑战、另一种竞争,迫使教师时时谨慎,常常自省,不敢稍有懈怠,教育教学工作随之充满活力。
其三,教师平等待人的民主作风,学生耳濡目染,激发了他对教师的信赖和爱戴,这样师生间的厚障壁自然消失,作为教育天敌的感情疏远和心理对峙也失去了赖以滋生的温床,整个班级活动将始终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进行——这种氛围正是学生智商和情商顺利发展的最佳环境。
其四、在教师的熏陶下,学生的民主意识被唤醒被强化,独立人格逐渐建构。这宝贵的素质有益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1 努力在班级营造一种平等宽松的民主氛围
教室是班级工作的主阵地,这里的感情氛围对置身于其中的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鉴于此,每每接受新班之际,笔者都要在教室中张贴一些条幅,诸如“师生平等,人人平等”、“生未必不如师,师未必处处胜于生”、“人人为集体,集体为人人”、“独立性是天才的基本特征”(歌德语)等。同时利用主题班会等形式真诚地教育学生:一室之中,在座的都是主人,师生之间只有年龄的差异,没有人格的不等。并且鼓励学生从“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原则出发敢于提出异议,敢于纠错,从而给教师不断提供完善思想的机遇——而这正是爱师的另一种更高的表现形式。这种气氛的渲染,目的就是尽快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和人伦差异,为班级工作创造一种无拘束、无畏缩、畅所欲言、敢于争鸣的健康心态和活跃心境。
2 让学生平等地参与班级工作的双边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广泛地参与班集体的组织管理,是教育民主化的重要内容。为此笔者采取了文明监督岗、学生值日制、值日班长制、班干轮换制等多种形式使每个学生都有担任干部为集体服务的自我体验。这些形式既调动了平时不屑于集体活动的优生的参与积极性,更消除了班级地位不高的差生的自卑感,激发了他们的自信,也使平时学习表现默默无闻者产生一种被人关注的满足感和与他人平等的自豪感,促使全体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萌发自我完善的强烈愿望。一个行为习惯不太好的学生在班级日记中写道:“……本周当班长,主持班级工作,我有说不出的高兴。这是我读书以来第一次当班干。老师同学这样信任我,我一定要珍惜这次机会,为大家服务好……”于是他每天到班最早,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督促同学协同搞好班务工作。这一周的努力使得大家对他更信任了。他也渐渐地改正了身上的缺点,开始昂起头走路了。
在此同时,笔者还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独立组织各种德育活动素质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特色一刻钟活动、班级广播站等。从活动构想到设计、从筹备到主持都由学生担任,目的就是形成自我教育的机制。这种机制一经形成,班级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工作才能真正落实。
无论是何种形式何种活动,学生成为主角了,此时的班主任都不当是在幕后休闲。他应当是台前的导演,准时到场,适时调控,及时指导。因此整个过程当是师生平等的共同参与过程互相协作过程。
3 让学生平等地参与自评与互评活动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具有至高无上的裁定权,却忽视了学生的自评互评。这实质上也是漠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一种表现。事实上学生对自己对同学的了解在某些方面要胜于班主任,因此班主任应当把自评互评权归还给学生。这既是对他们品质的信任,又能激发其活跃的主体意识,感受班级平等和谐的氛围。基于这方面的考虑。笔者就把每学期的评语工作下放,分小组自评互评,小组达成共识后形成文字。班主任所做的则是参加各组活动(各组有序进行),听取反映了解情况的同时发表个人的意见,目的是启发该生引发讨论,而不是左右他人的看法。这样的评语真实真挚,故也最有实效。
不仅如此,笔者还对学生议论颇多的“三好生”、“优秀团员”等评优工作完全公开,彻底透明。具体做法是先由师生根据学校下发的评选条件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共同拟定好评选标准,然后分组按标准互评;之后,组内推荐一定比例的候选人上台自评;最后师生一起复评,从中决定人选。当热烈真诚的掌声伴着祝贺声在教室里荡漾开来,不仅仅被举荐和被选上的学生,所有的学生都陶醉在亲切喜悦的民主气氛中。此时师生同享收获的快乐,心与心紧贴,情与情相融。
4 让学生平等地参与评价班主任的活动
这不仅是对班主任工作能力、工作成绩的测评,更是对其胸怀和气度,即是否具有宽容的民主意识的一种考验。教育是双边活动,一个具有现代民主品格和素养的教师必然常常将寻问的目光投向学生,倾听其意见,探析其心态,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工作计划和方法,获取最佳的教育效果。这其中,听取学生的批评性意见,汲取其合理性成分尤为重要。正因为此,笔者经常主动邀请学生参与评估。除个别征求和随机不重复地指派个性不同表现不同的学生参加学校召开的座谈会外,每学期都要定期召开两次全体学生参加的恳谈会,请大家说出自己的感受,提出批评和建设性的意见,并一再申明:“欢迎最有深度的独立批评,这才是对班主任最大的尊敬。”这样,方方面面,点点滴滴,议论纷出,笔者疾书不已,时有感悟。会后,面对记录反复咀嚼,深入思考,筛滤信息,及时总结,作出调整。由于交流的立竿见影,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加强烈了,师生感情也更为融洽。
德国完形心理学家莱温,曾在美国作了“关于民主的领袖作风”的实验研究,证明了教师的民主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对此,笔者经过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也深有同感。具体说来,起码有以下几方面的收效。
其一、当今社会,学生的其他需要基本满足,自我实现自我表现的需要却随着时代发展而大大增强,这是当前班级建设的新特点。班级浓郁的民主气氛正顺应了此特点,学生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被它催化而勃发,学生的情绪随之高涨,个性得以张扬。
其二、学生的个性、思维、思想活跃了,来自学生的智慧对教师构成了另一种挑战、另一种竞争,迫使教师时时谨慎,常常自省,不敢稍有懈怠,教育教学工作随之充满活力。
其三,教师平等待人的民主作风,学生耳濡目染,激发了他对教师的信赖和爱戴,这样师生间的厚障壁自然消失,作为教育天敌的感情疏远和心理对峙也失去了赖以滋生的温床,整个班级活动将始终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进行——这种氛围正是学生智商和情商顺利发展的最佳环境。
其四、在教师的熏陶下,学生的民主意识被唤醒被强化,独立人格逐渐建构。这宝贵的素质有益于学生的终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