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工程力学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力学与物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工程力学的哲学思想与其他科目的相关性才讲授力学课程。本文就将阐述作者在教授大学力学课程过程中的一些教学心得体会,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希望在将来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字】大学 工程力学 教学 心得
1.前言
工程力学是一门在基础和专业之间的课程,全国许多工科类高等院校都开设了工程力学课程,但这门课程对学生所掌握的力学知识的程度要求不一[1]。一些传统的工程力学的教学大纲偏向系统的理论以及完备的公式推导,但因为没有足够的课时,学习效果往往不佳。作者根据教学经验发现许多学生反映工程力学难听懂,在学习初期往往倍感压力,导致了不少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随之而来的便是旷课。因此作者认为要想提高工程力学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学习中不断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工程力学课程的实用性与重要性。
2.教学体会
2.1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想教好工程力学,就必须要将工程力学的理论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介绍所学理论在实际工程中是如何运用的[2]。首先要重视讲解教材中的绪论。许多教师不重视绪论的讲解,殊不知绪论是工程力学的总纲,能让学生能够对工程力学有个总体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或是其他生动的教学方式详细介绍工程力学在现代化技术和生产中的应用,让学生充分了解工程力学的性质、目的、任务。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要重视应用性讲解,突出工程力学的实用性。例如在讲解梁的弯曲程度时可以结合混凝土的应用来进行讲授,混凝土是典型的脆性材料,其力学特点是抗压但不抗拉,且拥有价格便宜的优点。因此在实际的工程中,为了增加混凝土梁的抗拉性能和满足经济要求通常只会在梁受拉的一侧加上钢筋。
2.2结合生活实例,由浅入深,化难为易
在讲授力学相关概念时可以尽可能地结合贴近生活的实例来讲解,将概念简化。例如在讲解“静定静不定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四角凳来做例子。其实凳子只要有三条腿就能够支撑,第四条腿实则为不必要的约束,也就是静不定结构。又比如在讲解轴的合理截面形状的问题时,结合麦杆、动物的骨骼等空心圆截面,它们的合理性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这些生动且贴近生活的例子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力学中看似复杂的概念和理论。
对于一些微观的抽象概念,教授在讲解时最好由浅入深,化难为易。例如在讲解点的应力状态,可从学生熟悉的拉压杆斜截面的应力人手,强调应力的点和面,进而建立点的应力状态的概念。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更符合学生的接受习惯。
2.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时,不要仅仅停留在单一的教学方式上,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并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常用于力学中的教学方式有对比法、归纳法和图标法等。例如在講解材料力学中的内力的概念时,可以将内力与静力学刚体系中的内力做对比,通过对比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也复习巩固了体系中相关的知识点。
力学中许多理论都难以记忆,因此教师可以编制一些易于记忆的口诀,例如截面法求内力的“截、取、代、平”;弯曲内力符号规定的“左上右下,左顺右逆”等。一些教师若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更能增加学生听课的兴致,例如在讲授梁的内力图时将面积法语口诀法相结合。
2.4引入科技新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地不断发展,力学的研究对象也在变化,因此工程力学也应当适应时代地发展,融入新的科技成果,不断更新教学内同。例如近年来复合材料以及人工合成材料等新型材料在各领域倍受欢迎,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可加入复合材料力学等内容,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同时也让他们增长了新知识。2.5教学过程中的其他相关问题
作者在教授工程力学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课堂上许多同学表示听懂了课堂内容,但从卷面成绩看,学生学习的成果还是不够理想。不少学生反映,在大学中已经较少做练习题,加上工程力学不同于文科类课程,考试中较少出现定义类等需要背诵的题目,因此学生们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听懂了,考试前熟记几个公式便能够应对考试[3]。然而这样一来往往导致了学生对概念不熟悉,在需要用到概念和原理的题目中无法熟练地运用。作者还发现另外一样种情况,便是一些喜爱钻研的同学往往做很多题目,这些题目难度都较高。作者认为,无论是前一种疏于做题还是后一种做题过多的情况都是不合适的。如果做题过少在考试中就无法熟练且准确地应用所学内容,因为题目量少覆盖面小,不能全面地巩固所学知识。但若是做题过多过难又没有实际意义,因为经过了中考高考等大型考试学生都应该明白难度高的题目其实是少之又少,许多题目都是重点考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与程度,只有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才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得心应手。许多难度过高的题目只能是浪费学生的精力,若是做不出题目更是打压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收到相反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课后做题的内容,范围与量做好指导工作,让学生的反复地训练中达到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地步。
3.结语
全文重点讲述了作者的一些教学心得体会,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建议,阐述了教师应当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工程力学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例相结合起来,由浅入深,化难为易地讲解力学知识。最后要注重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多多引入科技新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有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并且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才能找到最适中的教学方式,提高工程力学的教学质量与效果,让学生们通过学习工程力学掌握到实际的知识,为后续其他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红岩,李冬梅."工程力学"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
[2]左建平,左明.谈大学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思想[J].高教论坛
[3]欧淑彬.提高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关键字】大学 工程力学 教学 心得
1.前言
工程力学是一门在基础和专业之间的课程,全国许多工科类高等院校都开设了工程力学课程,但这门课程对学生所掌握的力学知识的程度要求不一[1]。一些传统的工程力学的教学大纲偏向系统的理论以及完备的公式推导,但因为没有足够的课时,学习效果往往不佳。作者根据教学经验发现许多学生反映工程力学难听懂,在学习初期往往倍感压力,导致了不少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随之而来的便是旷课。因此作者认为要想提高工程力学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学习中不断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工程力学课程的实用性与重要性。
2.教学体会
2.1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想教好工程力学,就必须要将工程力学的理论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介绍所学理论在实际工程中是如何运用的[2]。首先要重视讲解教材中的绪论。许多教师不重视绪论的讲解,殊不知绪论是工程力学的总纲,能让学生能够对工程力学有个总体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或是其他生动的教学方式详细介绍工程力学在现代化技术和生产中的应用,让学生充分了解工程力学的性质、目的、任务。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要重视应用性讲解,突出工程力学的实用性。例如在讲解梁的弯曲程度时可以结合混凝土的应用来进行讲授,混凝土是典型的脆性材料,其力学特点是抗压但不抗拉,且拥有价格便宜的优点。因此在实际的工程中,为了增加混凝土梁的抗拉性能和满足经济要求通常只会在梁受拉的一侧加上钢筋。
2.2结合生活实例,由浅入深,化难为易
在讲授力学相关概念时可以尽可能地结合贴近生活的实例来讲解,将概念简化。例如在讲解“静定静不定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四角凳来做例子。其实凳子只要有三条腿就能够支撑,第四条腿实则为不必要的约束,也就是静不定结构。又比如在讲解轴的合理截面形状的问题时,结合麦杆、动物的骨骼等空心圆截面,它们的合理性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这些生动且贴近生活的例子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力学中看似复杂的概念和理论。
对于一些微观的抽象概念,教授在讲解时最好由浅入深,化难为易。例如在讲解点的应力状态,可从学生熟悉的拉压杆斜截面的应力人手,强调应力的点和面,进而建立点的应力状态的概念。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更符合学生的接受习惯。
2.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时,不要仅仅停留在单一的教学方式上,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并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常用于力学中的教学方式有对比法、归纳法和图标法等。例如在講解材料力学中的内力的概念时,可以将内力与静力学刚体系中的内力做对比,通过对比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也复习巩固了体系中相关的知识点。
力学中许多理论都难以记忆,因此教师可以编制一些易于记忆的口诀,例如截面法求内力的“截、取、代、平”;弯曲内力符号规定的“左上右下,左顺右逆”等。一些教师若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更能增加学生听课的兴致,例如在讲授梁的内力图时将面积法语口诀法相结合。
2.4引入科技新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地不断发展,力学的研究对象也在变化,因此工程力学也应当适应时代地发展,融入新的科技成果,不断更新教学内同。例如近年来复合材料以及人工合成材料等新型材料在各领域倍受欢迎,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可加入复合材料力学等内容,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同时也让他们增长了新知识。2.5教学过程中的其他相关问题
作者在教授工程力学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课堂上许多同学表示听懂了课堂内容,但从卷面成绩看,学生学习的成果还是不够理想。不少学生反映,在大学中已经较少做练习题,加上工程力学不同于文科类课程,考试中较少出现定义类等需要背诵的题目,因此学生们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听懂了,考试前熟记几个公式便能够应对考试[3]。然而这样一来往往导致了学生对概念不熟悉,在需要用到概念和原理的题目中无法熟练地运用。作者还发现另外一样种情况,便是一些喜爱钻研的同学往往做很多题目,这些题目难度都较高。作者认为,无论是前一种疏于做题还是后一种做题过多的情况都是不合适的。如果做题过少在考试中就无法熟练且准确地应用所学内容,因为题目量少覆盖面小,不能全面地巩固所学知识。但若是做题过多过难又没有实际意义,因为经过了中考高考等大型考试学生都应该明白难度高的题目其实是少之又少,许多题目都是重点考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与程度,只有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才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得心应手。许多难度过高的题目只能是浪费学生的精力,若是做不出题目更是打压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收到相反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课后做题的内容,范围与量做好指导工作,让学生的反复地训练中达到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地步。
3.结语
全文重点讲述了作者的一些教学心得体会,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建议,阐述了教师应当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工程力学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例相结合起来,由浅入深,化难为易地讲解力学知识。最后要注重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多多引入科技新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有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并且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才能找到最适中的教学方式,提高工程力学的教学质量与效果,让学生们通过学习工程力学掌握到实际的知识,为后续其他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红岩,李冬梅."工程力学"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
[2]左建平,左明.谈大学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思想[J].高教论坛
[3]欧淑彬.提高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