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樯将李崾岘的瞬间定格下来,每一个瞬间的芯子里都有着柔软坚韧、绵绵无绝期的时间,都有着作者的灵魂在时间的五线谱上音符一样的默契、理解和礼赞。
李樯摄影始于80年代,黑白特色,但他的“图片上有许多内心色彩……”。我看李樯影像,可以搅动出很多陈年往日的梦幻生活。青春被翻动着,并发现了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迷失的很多纯粹的东西,拾拣的时候纠结着丢失之痛……,但我又深刻地明白,这种痛正是走向心灵归宿的必经之路……
再次思考关于“心灵环保”的话题,或许,让内心家园的还原,也就容易保持对自然最恰当的尊重。
邢艺:为什么会如此执着地“表达”着陕北?
李樯:这是一种关于“根”的踏实的感情。人走的越远就觉得要离根更近才更踏实。几天前我翻到一段笔记,想不起来是从哪本书或哪篇文章里看来的“美国哲学家弗罗姆对现代化的目的性和明确性深感忧虑,他认为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迅速产生结果的事情上,其结果都是为了金钱、名利和地位,在这明确的追逐中,我们也越来越多地远离和失去精神。我觉得这是一个最为惨重的丢失。”也许,这是一直能触动我坚持陕北影像的想法。
邢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要有魂儿”。我一直在关注环保问题,觉得精神环保是保护环境的一个前提。你的影像就是在还原心灵家园,我们在现代文明下离开土地太久后,当我们找到我们在自然中的魂儿,就找到了生存的力量和生命恣意的状态,也就容易保持对自然最恰当的尊重。
李樯:是的,文明不能是由掠夺和背叛换来,自然的力量可以保全生命的安宁,所有的生命。拍摄北方的过程也是修炼人格的过程。高科技时代容易让人忽略自然的力量,忽略对自然的尊重。我们要找回来,这也是活着的责任。
李樯作品印象
这样的作品,是少见的。内心与现实的联系,并不在于是否有皮相的外表,而在于气质是时代心理的一面。他的北方风景很打眼。很少的视觉元素,粗砺甚至荒蛮,在画面里静静地互相冲突着,黑白、疏密、倚正,经常构建出某种不合时宜的危险章法。那确实是危险的,偶一为之很可能被视作矫情;然而二十年这样拍下来,那就非得是一种真性情。而实际上,这也真就是作者的心像——充滿着内心冲突的风景。作者从陕北一个小山村走出来,在这个突然充满变化的世界上开始一路的远游,外面的那个世界看着繁华实际有一种荒芜,北方家乡的土地看着原始实际有一种踏实,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乡和外面世界似乎日益遥远又日益合流,于是自己的执着也时而会变得可疑。我们可以想象,内心的不平静在着意寻找抑或倏然遭遇一种只与自己共振的外部景象,这时按下的快门才是真正的“释放”。灵感在这里顿时消失了神秘的光环,显示出心头感受时时被外部现实萦绕的真相。
——魏民
七十多年前,美国记者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中向全世界描述了缺水少雨、干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并擅自宣布那是个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上海女作家王安忆带着路遥给开的路条,大而化之地漫游了延安、榆林两地。她对着干赤裸露、亘古寂静的沟壑土塬,摇头叹息:人怎么能够在这种地方生存。这些远方的看客、异乡的陌生人,只能浮皮潦草地看见这块土地的苦难,却感受不到苦难皱褶里滋滋生长流淌着一些叫作甜蜜幸福的东西。李樯用影像回答了异乡人或陌生人的疑问:为什么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人还可以“哪达达都不如咱山窝窝里好”地生存下去,因为苦难之上有温暖、安宁;有相互照应、血浓于水的亲情;有死死活活相跟上的爱情;有万物生长靠太阳,靠雨露的简单自然的生活;有蓝天一样干净的眼神,太阳一样灿烂的笑容,黄土一样绵密踏实的心境。
——刘亚丽
李樯摄影始于80年代,黑白特色,但他的“图片上有许多内心色彩……”。我看李樯影像,可以搅动出很多陈年往日的梦幻生活。青春被翻动着,并发现了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迷失的很多纯粹的东西,拾拣的时候纠结着丢失之痛……,但我又深刻地明白,这种痛正是走向心灵归宿的必经之路……
再次思考关于“心灵环保”的话题,或许,让内心家园的还原,也就容易保持对自然最恰当的尊重。
邢艺:为什么会如此执着地“表达”着陕北?
李樯:这是一种关于“根”的踏实的感情。人走的越远就觉得要离根更近才更踏实。几天前我翻到一段笔记,想不起来是从哪本书或哪篇文章里看来的“美国哲学家弗罗姆对现代化的目的性和明确性深感忧虑,他认为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迅速产生结果的事情上,其结果都是为了金钱、名利和地位,在这明确的追逐中,我们也越来越多地远离和失去精神。我觉得这是一个最为惨重的丢失。”也许,这是一直能触动我坚持陕北影像的想法。
邢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要有魂儿”。我一直在关注环保问题,觉得精神环保是保护环境的一个前提。你的影像就是在还原心灵家园,我们在现代文明下离开土地太久后,当我们找到我们在自然中的魂儿,就找到了生存的力量和生命恣意的状态,也就容易保持对自然最恰当的尊重。
李樯:是的,文明不能是由掠夺和背叛换来,自然的力量可以保全生命的安宁,所有的生命。拍摄北方的过程也是修炼人格的过程。高科技时代容易让人忽略自然的力量,忽略对自然的尊重。我们要找回来,这也是活着的责任。
李樯作品印象
这样的作品,是少见的。内心与现实的联系,并不在于是否有皮相的外表,而在于气质是时代心理的一面。他的北方风景很打眼。很少的视觉元素,粗砺甚至荒蛮,在画面里静静地互相冲突着,黑白、疏密、倚正,经常构建出某种不合时宜的危险章法。那确实是危险的,偶一为之很可能被视作矫情;然而二十年这样拍下来,那就非得是一种真性情。而实际上,这也真就是作者的心像——充滿着内心冲突的风景。作者从陕北一个小山村走出来,在这个突然充满变化的世界上开始一路的远游,外面的那个世界看着繁华实际有一种荒芜,北方家乡的土地看着原始实际有一种踏实,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乡和外面世界似乎日益遥远又日益合流,于是自己的执着也时而会变得可疑。我们可以想象,内心的不平静在着意寻找抑或倏然遭遇一种只与自己共振的外部景象,这时按下的快门才是真正的“释放”。灵感在这里顿时消失了神秘的光环,显示出心头感受时时被外部现实萦绕的真相。
——魏民
七十多年前,美国记者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中向全世界描述了缺水少雨、干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并擅自宣布那是个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上海女作家王安忆带着路遥给开的路条,大而化之地漫游了延安、榆林两地。她对着干赤裸露、亘古寂静的沟壑土塬,摇头叹息:人怎么能够在这种地方生存。这些远方的看客、异乡的陌生人,只能浮皮潦草地看见这块土地的苦难,却感受不到苦难皱褶里滋滋生长流淌着一些叫作甜蜜幸福的东西。李樯用影像回答了异乡人或陌生人的疑问:为什么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人还可以“哪达达都不如咱山窝窝里好”地生存下去,因为苦难之上有温暖、安宁;有相互照应、血浓于水的亲情;有死死活活相跟上的爱情;有万物生长靠太阳,靠雨露的简单自然的生活;有蓝天一样干净的眼神,太阳一样灿烂的笑容,黄土一样绵密踏实的心境。
——刘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