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长江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价值和路径

来源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hp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生态文化是长江流经地区生态文化多维特征集结的复合体,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诉求、价值导向和价值远景。大力弘扬和建设长江生态文化,把握长江生态文化建设的新时代内涵、价值和路径,对于传承、丰富和发展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华文化,凝聚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其他文献
为了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兴趣,促进阅读的有效性,需要帮助学生建构并积累阅读的方法和经验。要以创设阅读任务情境为引领,以任务驱动来贯通课上与课下的学习过程,通过整本书阅读课堂实践,引导掌握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期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政课建设的关键内容,将其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是党和国家赋予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的使命和要求,是职业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社会的关键一点。但是,目前不少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内力不足、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陈旧、考核评价方式、实践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的问题。因此,为了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实效性以及思政课教学水平,可以优化教学方式方法、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增强师资队伍和力量、完善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并强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学融合。在此背景下,高校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基于此,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重要价值、关键点、困境三个层面出发,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学路径。新时代,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借用多媒体教学,从教师、学生以及课堂内容建设多方面入手,才能更好
期刊
本文阐述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与实践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文化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作用,能使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推动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更有效地落实,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够担当起时代重任的时代新人,同时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期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着高度的契合。基于当前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新视角、新要求,深入思考新时代思政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分析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现状,探讨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二者融合的方法途径:提升教师个人水平,改进思政课教学形式与内容,完善思政课考核方式,建立
期刊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以“长江文化”为特征价值的本土话语实践形式。其建成的目的是借助“记忆之场”的情感记忆结构对内凝聚国族认同,借助“文化维度”的优势特征,利用独有的历史地理资源,通过艺术干预与加工,构建对外的国家形象。在此过程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以实在性、功能性、象征性作为其征召国族记忆、凝聚国族认同的理论路径;以时间、实体及多元的文化叙事跨越当下民族国家形象建构的现实困境。两者在长江文化的当代价值
期刊
报纸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目标契合、内容相通,具有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但从教学实践层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融合效果欠佳,因此,本文立足价值、实践、德育、文化自信四大层面解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的融合维度,并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师资建设四个方面出发,探索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以期为思政课实效性的提升建言献策。
期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高校思政课可以借鉴的丰厚文化资源,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解决当前社会意识形态工作问题的重要一环,二者的融合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坚强品格、树立正确价值观,以对抗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消极思潮,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续传承与发展,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