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绝望主妇》是一部自2004年开播以来就风靡全球的美剧。该剧全面展示了美国的多元家庭模式,如核心家庭、单亲父母、同性婚姻、同居伴侣等,与此同时向观众展示了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的状况和追求自由、平等、快乐的家庭观念。通过一代又一代家庭成员的成长与变化,家庭模式变化对孩子的影响也日益明显,同时对也有一些启发。
【关键词】《绝望主妇》;多元家庭模式;影响;启发
《绝望主妇》是一部从2004年到2011年播出的季播剧,全剧共8季,以四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生活为主线,以虚拟的美景镇紫藤巷为背景,以家庭主妇为主角,通过一位已逝主妇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用轻喜剧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丰富多彩、悲欢交织的美国家庭生活和自由开放的美国文化。此剧的女主角为Susan、Bree、Lynette和Gaby,她们四位的家庭生活占据了全剧的大部分篇章,当然剧中还不断有新成员加入,如Bob和Lee这一对同性夫妻等,观众可以一览无余地观赏紫藤巷居民的喜怒哀乐。邪恶背后的难言之隐以及光明背后的不堪都通过一家一家的生活展示出来,告诉人们生活一直是绝望的,却也一直是充满希望的。
随着美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美国的家庭模式也日益多元化。一般认为,这种趋势从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出现。除了美国传统的核心家庭,单亲父母、同性婚姻、同居伴侣关系和丁克家庭也日益成为美国常见的家庭模式。所以,传统意义上的家庭的概念被打破。通常人们认为家庭是由婚姻和血缘关系连接的社会单位,但是结合多元的家庭模式,家庭的定义当有所改变。美国海关申报表上将家庭定义为“因血缘、婚姻、同居伴侣关系或领养而在同一住户的家庭成员”。这种新的家庭概念更能够准确描述美国当代的家庭状况。结合《绝望主妇》,我们会对美国多元的家庭模式有更形象、更深刻的认识。
一、多元家庭模式
1.传统核心家庭
美国的核心家庭由父母和未成年子女组成。同中国家庭不同,美国的子女在满18周岁之后就搬离父母,独立生活。在传统的核心家庭中,通常是父亲赚钱养家,母亲照看孩子,管理家务。在美国,有一半的家庭都是这种模式。但随着家庭模式多元化,核心家庭的比重也在逐渐降低。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有45%的核心家庭,九十年代下降到25.6%,到2000年,比重只有23.5%。美国夫妻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在十九世纪,丈夫是一家之主,妻子要服从于丈夫。一直到1850年,美国丈夫殴打妻子都是合法的,妻子出嫁时带着的财产也归丈夫所有。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妻子的地位有所提高,妻子们可以外出工作,对家庭决策也有部分话语权。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夫妻关系日趋平等,妻子的权利日渐增多,职业妇女的数量也增多。从六十年代以来,夫妻关系平等,双方共享家庭责任和义务,共同赚钱养家。
在这部剧中,Lynette和Tom一家是典型的核心家庭。他们养育了五个子女,生活纷乱复杂。俩人原本都是广告界的职业强人,都曾为家庭放弃过工作,也一起开过披萨店,经历过癌症、私生子、离婚等等坎坷。尽管生活忙碌、不如意,但彼此都互相尊重,维护每个人在家庭中的地位。
2.单身父母
在美国,25%的孩子是由单身父母抚养的,以单身母亲居多。分居、配偶去世、离婚、未婚先孕、单身女性领养孩子都是形成单身父母的因素。美国的离婚率高达50%,在很大程度上促使美国单身父母数量增多。
在剧中,Susan和第一任丈夫Karl离婚后,带着五岁的女儿Julie生活,成为了单身母亲。在第二任丈夫Mike去世后,带着同样年纪的儿子MJ又成为了单身母亲。Julie在长大后未婚先孕,并且选择不婚,也成为了单身母亲。Bree在丈夫去世后养育一对子女,同样迈入了单身母亲的行列。
3.同性家庭
美国民众对待同性恋的态度越来越包容。2004年,马赛诸塞州成为第一个承认同性婚姻合法的州,到2015年1月,阿拉巴马州成为第37个,再到6月26日,美国宪法宣布全美50个州承认同性婚姻合法,美国的同性婚姻得到了法律的保障。在美国,2%的人口是同性恋,7.7‰的家庭是同性家庭。代孕和收养成为他们养育孩子的主要途径,其中22%的同性夫妻抚养了小孩。
Bob和Lee是一对男同性恋。他们在来到紫藤街不久后举行了婚礼并得到了大家的祝福。Bob是一名律师,Lee是一位房产中介。他们的生活有趣且感人。他们一直想养育一个孩子,在代孕失败后,收养了一个女孩。俩人十分疼爱她,尽力扮演父母亲的角色,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但慢慢地他们意识到,在涉及到性和身体发育的问题时,他们还是无法像正常的父母亲一样为她解答疑虑,不得不求助于邻居。也许这就是同性家庭养育小孩的一种无奈。
4.同居伴侣
同居伴侣指两个没有结婚的情侣生活在一起,共享住所和性生活。同居和结婚相似,最大的区别是伴侣之间的权利和责任都不受法律的约定或者保护。在美国,同居是非常普遍的,也被认为是仅次于结婚的家庭模式。对于经历过失败的婚姻的女性来说,同居是再次迈入婚姻殿堂之前的重要的一步。同居关系虽然稳定,但持续时间比较短。因为俩人相处在一起,对彼此的了解就会更加透彻,对于是否适合自己就更加清楚。同居伴侣要么分手,要么结婚,只有极少数的伴侣可以一直保持这种同居关系。有数据显示,55%的伴侣会结婚,40%的伴侣五年内分手,只有10%的伴侣保持了五年以上的同居关系。
在剧中,Bree在丈夫去世、儿女离她而去之后,便开始了和其他男性的同居伴侣关系。除了共住一所房子,共享性生活之外,两人的经济收入、业余休闲、生活开支等等都是互相独立的,彼此的空间非常大。Bree的第一个同居男友是Orson,俩人志同道合,有共同高雅的兴趣爱好,很快便步入了婚姻殿堂,两个孩子也都回来了,生活有条不紊。但Bree后来发现了Orson曾经的罪行,便果断分居、离婚。后来又与自己的装修工Keith同居,由于年龄差距大、没有共同语言,再加上Keith的家庭压力,俩人很快分手。Bree与其他男性的同居过程体现了美国人非常重视个人价值和自我满足。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快乐,离婚或者丧偶的女性更应该追求自己的幸福。在剧中,还有一对老年同居伴侣Maculsky和Roy,这对老来伴互相照顾、扶持,知道生命尽头,十分感人。 5.丁克家族
DINK(丁克)是“Double Income No Kids”的缩写,指的是夫妻双方都有着不错的工作,有能力生养却选择不生的家庭。通常,这类家庭夫妻二人都工作繁忙、精力旺盛而且年轻,投身于工作和二人世界,不愿意被孩子限制自己的自由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剧中并没有典型的“丁克家族”出现,Gaby和Carlos倒是有部分情况符合这一家族。Gaby曾经是一名时尚超模,身材火爆,美艳动人,后嫁给商人Carlos。Gaby一直拒绝生小孩,原因就是生完孩子身材会走样,个人自由会被限制,直到后来意外怀孕才改变了她的这种想法。
二、家庭模式的变化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尽管美国多元的家庭模式体现了美国人追求自由、平等和幸福快乐的权利,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变化美美国孩子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是对孩子的教育以及各种社会福利的影响。Bree的女儿Daniel在未婚先孕、闪婚并闪离之后独自带着自己的儿子生活。Daniel没有工作,没有学历,没有存款,无力抚养她的小孩,便带着儿子来到Bree的家,依靠Bree的资助,在厨房里生产性爱秋千,孩子就在一旁玩耍。她无法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接受良好教育的环境或者其他保险,孩子的发展得不到保障。
而同居家庭或者是重组家庭中的孩子则更易受到继父母或者是父母伴侣的虐待和侵犯。这些危害都是隐形的、不易被发现的。受害者迫于压力或者威胁,甚至考虑到自己父母家庭的完整,一旦选择自己隐忍,便更加放纵了这种罪行。剧中的Gaby在16岁的时候被继父性侵,没有告发,从此一直活在继父的阴影里。在她远离家乡之后,继父重组家庭,又侵犯了另一名少女,这名少女同样选择了隐忍。Gaby在知道了这位少女的经历后,感同身受。在继父准备再次侵犯她的时候,Carlos用烛台砸死了他,从此Gaby摆脱了这个噩梦,Carlos也因此成为一名杀人犯。一个家庭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另一个家庭的稳定。
孩子长大后对待婚姻和家庭的态度受父母亲的影响也很大。到2000年,50%40岁以下的美国人来自于离异家庭,其中一半的人不想生养小孩,因为他们不想让孩子再承受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痛苦,他们的离婚倾向也更严重。Julie五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从此以后Julie又要上学,又要照顾自己因离婚而近乎无能的母亲。长大后,Julie交过男朋友,但一直拒绝结婚,因为她不想像妈妈那样结婚再离婚。后来Julie意外怀孕,打算把孩子送人。她对自己的母亲说“I already had a baby,that’s you.”后来经历一些事情,才愿意把孩子生下来自己养,但直到孩子降生,Julie都还没有打算结婚,可见父母的婚姻状况对孩子的婚姻影响之大。
当然,以上解释的只是家庭模式产生的变化的冰山一角,其对政治、经济和教育等都有巨大的影响,但在一个家庭中,最容易受到影响的便是孩子们,当然也会有积极的影响,有待更详尽的阐述。
三、启发
虽然美国的家庭模式看似不稳定、不长久,但实际上美国人是十分重视家庭的,而且他们认为家庭的首要职能就是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感到幸福快乐并在家庭的支持下实现个人价值,所以在美国家庭中,个人自由和平等十分重要,夫妻关系也是以快乐为基础的。Lynette和Tom在离婚的时候说的一句话将家庭生活的秘密一语道破,她说“We can’t make each other happy。”家庭生活的真谛是让每个家庭成员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发展。婚姻和家庭的存在本该是让每个家庭成员更加优秀,而不是限制彼此发展的囚笼。另外,父母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也要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他们朝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去发展。总而言之,要发挥家庭的最大积极作用,通过家庭的支持和鼓励实现每个人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奕平.当代美国人家庭与婚姻模式的演变及其影响[J].北京:世界民族,2006(2).
[2]玛丽安娜·卡尼·戴特斯曼,乔安·克兰德尔,爱德华·N·卡尼.《美国文化背景》(第3版)[M].
陈国华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3]王一然.从《绝望的主妇》分析美国多元家庭模式的现状[J].哈尔滨: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5).
[4]Schuck,Peter H&Wilson,James Q,ed.Understanding America:the Anatomy ofan Exceptional National[M].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9
【关键词】《绝望主妇》;多元家庭模式;影响;启发
《绝望主妇》是一部从2004年到2011年播出的季播剧,全剧共8季,以四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生活为主线,以虚拟的美景镇紫藤巷为背景,以家庭主妇为主角,通过一位已逝主妇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用轻喜剧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丰富多彩、悲欢交织的美国家庭生活和自由开放的美国文化。此剧的女主角为Susan、Bree、Lynette和Gaby,她们四位的家庭生活占据了全剧的大部分篇章,当然剧中还不断有新成员加入,如Bob和Lee这一对同性夫妻等,观众可以一览无余地观赏紫藤巷居民的喜怒哀乐。邪恶背后的难言之隐以及光明背后的不堪都通过一家一家的生活展示出来,告诉人们生活一直是绝望的,却也一直是充满希望的。
随着美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美国的家庭模式也日益多元化。一般认为,这种趋势从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出现。除了美国传统的核心家庭,单亲父母、同性婚姻、同居伴侣关系和丁克家庭也日益成为美国常见的家庭模式。所以,传统意义上的家庭的概念被打破。通常人们认为家庭是由婚姻和血缘关系连接的社会单位,但是结合多元的家庭模式,家庭的定义当有所改变。美国海关申报表上将家庭定义为“因血缘、婚姻、同居伴侣关系或领养而在同一住户的家庭成员”。这种新的家庭概念更能够准确描述美国当代的家庭状况。结合《绝望主妇》,我们会对美国多元的家庭模式有更形象、更深刻的认识。
一、多元家庭模式
1.传统核心家庭
美国的核心家庭由父母和未成年子女组成。同中国家庭不同,美国的子女在满18周岁之后就搬离父母,独立生活。在传统的核心家庭中,通常是父亲赚钱养家,母亲照看孩子,管理家务。在美国,有一半的家庭都是这种模式。但随着家庭模式多元化,核心家庭的比重也在逐渐降低。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有45%的核心家庭,九十年代下降到25.6%,到2000年,比重只有23.5%。美国夫妻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在十九世纪,丈夫是一家之主,妻子要服从于丈夫。一直到1850年,美国丈夫殴打妻子都是合法的,妻子出嫁时带着的财产也归丈夫所有。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妻子的地位有所提高,妻子们可以外出工作,对家庭决策也有部分话语权。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夫妻关系日趋平等,妻子的权利日渐增多,职业妇女的数量也增多。从六十年代以来,夫妻关系平等,双方共享家庭责任和义务,共同赚钱养家。
在这部剧中,Lynette和Tom一家是典型的核心家庭。他们养育了五个子女,生活纷乱复杂。俩人原本都是广告界的职业强人,都曾为家庭放弃过工作,也一起开过披萨店,经历过癌症、私生子、离婚等等坎坷。尽管生活忙碌、不如意,但彼此都互相尊重,维护每个人在家庭中的地位。
2.单身父母
在美国,25%的孩子是由单身父母抚养的,以单身母亲居多。分居、配偶去世、离婚、未婚先孕、单身女性领养孩子都是形成单身父母的因素。美国的离婚率高达50%,在很大程度上促使美国单身父母数量增多。
在剧中,Susan和第一任丈夫Karl离婚后,带着五岁的女儿Julie生活,成为了单身母亲。在第二任丈夫Mike去世后,带着同样年纪的儿子MJ又成为了单身母亲。Julie在长大后未婚先孕,并且选择不婚,也成为了单身母亲。Bree在丈夫去世后养育一对子女,同样迈入了单身母亲的行列。
3.同性家庭
美国民众对待同性恋的态度越来越包容。2004年,马赛诸塞州成为第一个承认同性婚姻合法的州,到2015年1月,阿拉巴马州成为第37个,再到6月26日,美国宪法宣布全美50个州承认同性婚姻合法,美国的同性婚姻得到了法律的保障。在美国,2%的人口是同性恋,7.7‰的家庭是同性家庭。代孕和收养成为他们养育孩子的主要途径,其中22%的同性夫妻抚养了小孩。
Bob和Lee是一对男同性恋。他们在来到紫藤街不久后举行了婚礼并得到了大家的祝福。Bob是一名律师,Lee是一位房产中介。他们的生活有趣且感人。他们一直想养育一个孩子,在代孕失败后,收养了一个女孩。俩人十分疼爱她,尽力扮演父母亲的角色,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但慢慢地他们意识到,在涉及到性和身体发育的问题时,他们还是无法像正常的父母亲一样为她解答疑虑,不得不求助于邻居。也许这就是同性家庭养育小孩的一种无奈。
4.同居伴侣
同居伴侣指两个没有结婚的情侣生活在一起,共享住所和性生活。同居和结婚相似,最大的区别是伴侣之间的权利和责任都不受法律的约定或者保护。在美国,同居是非常普遍的,也被认为是仅次于结婚的家庭模式。对于经历过失败的婚姻的女性来说,同居是再次迈入婚姻殿堂之前的重要的一步。同居关系虽然稳定,但持续时间比较短。因为俩人相处在一起,对彼此的了解就会更加透彻,对于是否适合自己就更加清楚。同居伴侣要么分手,要么结婚,只有极少数的伴侣可以一直保持这种同居关系。有数据显示,55%的伴侣会结婚,40%的伴侣五年内分手,只有10%的伴侣保持了五年以上的同居关系。
在剧中,Bree在丈夫去世、儿女离她而去之后,便开始了和其他男性的同居伴侣关系。除了共住一所房子,共享性生活之外,两人的经济收入、业余休闲、生活开支等等都是互相独立的,彼此的空间非常大。Bree的第一个同居男友是Orson,俩人志同道合,有共同高雅的兴趣爱好,很快便步入了婚姻殿堂,两个孩子也都回来了,生活有条不紊。但Bree后来发现了Orson曾经的罪行,便果断分居、离婚。后来又与自己的装修工Keith同居,由于年龄差距大、没有共同语言,再加上Keith的家庭压力,俩人很快分手。Bree与其他男性的同居过程体现了美国人非常重视个人价值和自我满足。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快乐,离婚或者丧偶的女性更应该追求自己的幸福。在剧中,还有一对老年同居伴侣Maculsky和Roy,这对老来伴互相照顾、扶持,知道生命尽头,十分感人。 5.丁克家族
DINK(丁克)是“Double Income No Kids”的缩写,指的是夫妻双方都有着不错的工作,有能力生养却选择不生的家庭。通常,这类家庭夫妻二人都工作繁忙、精力旺盛而且年轻,投身于工作和二人世界,不愿意被孩子限制自己的自由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剧中并没有典型的“丁克家族”出现,Gaby和Carlos倒是有部分情况符合这一家族。Gaby曾经是一名时尚超模,身材火爆,美艳动人,后嫁给商人Carlos。Gaby一直拒绝生小孩,原因就是生完孩子身材会走样,个人自由会被限制,直到后来意外怀孕才改变了她的这种想法。
二、家庭模式的变化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尽管美国多元的家庭模式体现了美国人追求自由、平等和幸福快乐的权利,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变化美美国孩子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是对孩子的教育以及各种社会福利的影响。Bree的女儿Daniel在未婚先孕、闪婚并闪离之后独自带着自己的儿子生活。Daniel没有工作,没有学历,没有存款,无力抚养她的小孩,便带着儿子来到Bree的家,依靠Bree的资助,在厨房里生产性爱秋千,孩子就在一旁玩耍。她无法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接受良好教育的环境或者其他保险,孩子的发展得不到保障。
而同居家庭或者是重组家庭中的孩子则更易受到继父母或者是父母伴侣的虐待和侵犯。这些危害都是隐形的、不易被发现的。受害者迫于压力或者威胁,甚至考虑到自己父母家庭的完整,一旦选择自己隐忍,便更加放纵了这种罪行。剧中的Gaby在16岁的时候被继父性侵,没有告发,从此一直活在继父的阴影里。在她远离家乡之后,继父重组家庭,又侵犯了另一名少女,这名少女同样选择了隐忍。Gaby在知道了这位少女的经历后,感同身受。在继父准备再次侵犯她的时候,Carlos用烛台砸死了他,从此Gaby摆脱了这个噩梦,Carlos也因此成为一名杀人犯。一个家庭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另一个家庭的稳定。
孩子长大后对待婚姻和家庭的态度受父母亲的影响也很大。到2000年,50%40岁以下的美国人来自于离异家庭,其中一半的人不想生养小孩,因为他们不想让孩子再承受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痛苦,他们的离婚倾向也更严重。Julie五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从此以后Julie又要上学,又要照顾自己因离婚而近乎无能的母亲。长大后,Julie交过男朋友,但一直拒绝结婚,因为她不想像妈妈那样结婚再离婚。后来Julie意外怀孕,打算把孩子送人。她对自己的母亲说“I already had a baby,that’s you.”后来经历一些事情,才愿意把孩子生下来自己养,但直到孩子降生,Julie都还没有打算结婚,可见父母的婚姻状况对孩子的婚姻影响之大。
当然,以上解释的只是家庭模式产生的变化的冰山一角,其对政治、经济和教育等都有巨大的影响,但在一个家庭中,最容易受到影响的便是孩子们,当然也会有积极的影响,有待更详尽的阐述。
三、启发
虽然美国的家庭模式看似不稳定、不长久,但实际上美国人是十分重视家庭的,而且他们认为家庭的首要职能就是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感到幸福快乐并在家庭的支持下实现个人价值,所以在美国家庭中,个人自由和平等十分重要,夫妻关系也是以快乐为基础的。Lynette和Tom在离婚的时候说的一句话将家庭生活的秘密一语道破,她说“We can’t make each other happy。”家庭生活的真谛是让每个家庭成员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发展。婚姻和家庭的存在本该是让每个家庭成员更加优秀,而不是限制彼此发展的囚笼。另外,父母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也要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他们朝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去发展。总而言之,要发挥家庭的最大积极作用,通过家庭的支持和鼓励实现每个人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奕平.当代美国人家庭与婚姻模式的演变及其影响[J].北京:世界民族,2006(2).
[2]玛丽安娜·卡尼·戴特斯曼,乔安·克兰德尔,爱德华·N·卡尼.《美国文化背景》(第3版)[M].
陈国华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3]王一然.从《绝望的主妇》分析美国多元家庭模式的现状[J].哈尔滨: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5).
[4]Schuck,Peter H&Wilson,James Q,ed.Understanding America:the Anatomy ofan Exceptional National[M].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