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ijizhid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主要阐述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运用的“利”与“弊”。多媒体教学能使抽象理论把具体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到动静结合。但是,也容易出现注重外边、忽视实质,容易拉大师生之间的距离。所以只要做到趋“利”避“弊”,思想品德课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趋利避弊,兴趣,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
  现代化教学是当今教育的最强音,是教育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多媒体是现代教学的手段,也是现代教学的保证,在很多发达国家多媒体教学已得到广泛推广,在我国起步较晚,但他正悄悄给教学带来一场革命。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多媒体教学也不例外,它在使用中也存在“利”与“弊”。只有做到扬其“利”避其“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思想品德课多媒体教学的“利”
  第一, 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把抽象的思想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可充分利用其形、声去创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和意境,激发学生感情的参与,诱发他们的好奇心,提高他们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例如,我们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教学时,多半是对天体演化,生物的起源与进化等内容介绍和分析去证明理论的正确性。如果仅靠文字表达,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学生也不爱听。现在我们通过多媒体播放恒星的演化。太阳系的结构图、河外星系图像和视频内容,直观、生动和科学的把它再现出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就很浓,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讲授“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时,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理解不够透测。教学中,我就利用多媒体设计一组动画 :一个壮汉用力拉住牛尾巴,怎么也拖不动它,而一个小孩用绳拴住牛鼻子,似乎毫不费力,就把牛牵走了。这样的动画效果,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使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 所以,多媒体技术不接提供直观的、形象的多重感官刺激的视听材料,而且为学生展现了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多媒体是一种最有效最直接的信息传递方式。
  第二, 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可信度。
  思想品德教师难当,思想品德课难上,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一点在于政治教育多为言传口教,学生缺乏真实感,可信度低。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后,我们可以把一些新闻报道、纪录片以及反映实际的图片、数据、视频短片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用事实说话,实现了超时空的信息在现,从而大大提高了品德教育的可信度。例如:过去我们在教授有关坚持党的领导的教学过程中,尽管提了很多数据和材料,论据也很有力,但学生还几分怀疑。我们通过多媒体教学,切入一些改革开放以来反应我国实际变化的图表数据,98抗洪抢险事实影像,反腐倡廉一系列案件的人与事的视频材料后,学生的疑惑就大大减少。又如,在讲有关尊重科学、反对迷信、批判法轮功时,仅仅从理论到理论学生印象不深,可信度不高。采用多媒体,以图像直观在现迷信的危害。学生就对科学与迷信进行正确理解,而且很快理解记忆相关知识。
  第三, 多媒体教学能做到动静结合,优化教学结构。
  把各种精心设计和构思的软件,开发制作的课件运用于教学;把色彩鲜艳的动画,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和灵活便捷的交互手段作为教学知识的载体。动静结合、声响和一,不但创设了教学环境,还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试听感觉。为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拓宽了思路、钱花了理解,而且能使学生从声色俱佳、形象逼真的动画中有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想思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客观上提高了师资素质。
  以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教师是关键,教师能游刃有余地操作多媒体更是关键中的关键。许多学校开办电脑培训班,使教师了解基本的操作与运用,学会使用多媒体自如教学,能自行制作课件。这样在做课件中既能增长才干又能提高了运用现代化教学的能力。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正以其显著的优势为素质教育拓宽了新的天地。但它并非完美无缺,也存在着一定的“弊”。
  第一, 注重外表,忽视实质。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过分突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华大力气,讲一堂课中能用的文字、数据、图标、录音、投影全部输入电脑,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登台亮相,频繁的变换,图文并茂,令人眼花缭乱,课堂一片繁忙。老师忙于演示,学生兴致勃勃的听、看,结果由于学生的视力、接受能力、注意能力的差异,有些学生未能有效地吸收、消化,更谈不上运用知识了。如果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形式上,显然只注意了外表,忽视了实质,违背了教学规律。
  第二,思想品德课变成现代化的灌输式教学。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能使枯燥的内容生动化、深奥的理论浅显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信息量输送的和谐匹配,只顾多媒体的形象直观,一味的使教学内容通过视频图像“一目了然”,会使现代化教学沦为落后的“满堂灌,满堂听”,产生现代化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只能被动的跟着多媒体的进度亦步亦趋。
  第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不能与教师语言表达有机结合
  无论是传统教学手段,还是现代化教学手段,都离不开教师的传授、讲解和指导。大部分学生认为:老师上课重点应放在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补充新材料上,而在实际教学中,本来只需用得体、简练的语言就可以说明的感性认识,教师却大张旗鼓的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由于学生不可能人人都能看懂多媒体所提供的材料,而教师又未能实时指导学生获取所需信息的方法,未能及时指点学生在视听时应该注意什么、观察什么、思考什么和解决什么问题,这样学生对多媒体所传来的信息,尤其是重要信息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所提问题答非所问或表现出茫茫然。
  第四,从全局看,多媒体教学拉大了教师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差距。
  城市和乡村、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教师之间等都存在着硬件条件、软件条件,素质上的差距。多媒体教学是城市中学、重点中学走上了与世界教育接轨的轨道上,这些学校的教师的师资素质也得到相应提高。但乡村教育仍停留在旧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们对现代化教学知之不多,更谈不上运用了。
  多媒体教学是一分为二的,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做到扬“利”避“弊”,必定使政治课教学如虎添翼,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其他文献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每当静静吟起杜甫的这首《春夜喜雨》时,一种惬意,轻快之感即涌上心头……当新课改的春风走进校园之后,各种培训、教研、活动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尽管还有许多问题处于探索中,亟待解决,但课改的脚步却伴随着教师新的感觉和新的疑惑走进了课堂。这就给当下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变化,也使课堂教学有了许多新特点,更赋予了她生命、活力。  新课改为我的教学点燃了华灯
期刊
如何才能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种观点个方法,如此,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一、运用诵读,加强作品内容的感知理解和运用  为了让学生驾驭语言文字,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把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和运用作为教学的一项重点。为体现这一重点,我对课文的第一课时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解决生字词的读音及理解其含
期刊
【课程标准】  简述“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与残酷性。  概述玻利瓦尔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体会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三角贸易”的背景,知道“三角贸易”路线和内容,能概括出殖民扩张的大致手段。  说出玻利瓦尔在拉美独立运动中的主要事迹,简要了解拉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独立运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绘制“
期刊
摘要:音乐的审美价值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基本知识的过程中,也获得了审美的感受和体验,使他们的审美能力得到发掘和培养,从而起到曝气池情操、塑造人格魅力的作用。不过,在现在的音乐教学当中还对于审美还不是太完善,体现不到审美的重要性。  关键词:音乐教育;审美;方法;技能  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育和审美性两者是统一的。审美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在音乐新课改中,提到音乐教育活动必须围绕音
【摘要】在校园内观察学生发现,低头含胸、耸肩缩脖、走路摇摆等不良形体姿态的学生普遍存在。针对学生不良的身体姿态,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形体姿态的训练显得非常的重要。通过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形体姿态,展现形体美的魅力,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展示美,增强自信心。  【关键词】小学体育;形体教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前言】小学形体课是对体育教学的完善和发展,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
一、教材版本  人教版教科书,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  二、目标确立  1、教材分析  《 消费及其类型 》是人教版教材高一经济生活第三课的第一框的内容,是对前两课《神奇的货币》和《多变的价格 》知识的延伸和应用,为下一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打下铺垫,也为第二单元生产这一经济环节的学习打下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学情分析及教法选择  
期刊
背景: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作为一种慢性肝脏损害性疾病在很多国家普遍存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整体发生率在西方国家达到15%-40%,在亚洲发
【内容摘要】“以人为本”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以人为本”的首要前提就是大力调整师生关系,没有师生关系的根本性变化,新课程改革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因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师生关系。本文从分析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的特点入手,论述如何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师生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