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肤浅的藻饰,早已被时代的激流漫过;有些庸碌碌者,如今只与泥土长眠。然而,总归会有那样一群鲜活的影像,久久地在我心中回荡——侠气立谈中,义誓死生同。他们,是喷薄欲出的朝阳;他们,是风华正茂的青年。
在《激流总序》中,巴金先生写道:“几年前我流着眼泪读完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曾经在扉页上写了一句话:‘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悲剧之所以为悲剧,是因为在弥弥众生之上,有一大写的“命运”主宰着万事万物使其不得挽救过去、不得掌控现在、不得预知未来;而悲剧之所以伟大,则不是由于人在“命运”面前产生的苍白的无力感,而是在于人与“命运”的抗争这一无比漫长、艰苦卓绝的过程。而在中国,这“命运”从来便不是自热的,而是社会的无形的镣铐与罗网造成的——这,便是垂死的封建旧制度和旧礼教。
身为长子的觉新一方面民智已开、有追求有梦想,一方面却只能懦弱地奉行“无抵抗主义”和“作揖主义”,深沉的痛苦与无奈,最终亲手葬送了两个他最爱的女人梅芬和瑞珏的生命和幸福——原来,最大的悲哀并非来自蒙昧的浑然不觉,而是来自清醒的无力回天。
梅芬、瑞珏,两个极相似而又惺惺相惜的柔顺女子,前者只因一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不得不任他人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埋葬,后者默默吞咽着一切不公正的愚蠢的举措带来的恶果,纵身跃进了自己掘的坟墓——原来,古今多少大家庭子孙满堂繁荣昌盛的背后,是无数女子的血泪泉灌溉生出的罂粟花……
于是不禁想要喊出一句:我好恨!
对于写作此书时仅二十七岁的巴金先生而言,亦是如此。一方面,《家》中的觉慧这一形象极好地表现出青年的元气淋漓,客观来评价,觉慧是可爱的、冲动的,带一点莽撞与激进的;另一方面,巴金先生也多次在后记中提到,他并非一个冷静的作者,写《家》的时候激动得厉害,书里面个人的爱憎太深——这会导致作品有一些缺点。然而,瑕不掩瑜。这样的一种热烈与奋不顾身,直让人想到法国大革命,想到五四运动的浩浩荡荡,想到在那许许多多次革命与运动中涌现的精神与热潮!《家》是檄文,巴金先生是斗士,是呐喊者亦是批判者——尽管他并未给青年们指明一条确切的新路,但毕竟我们都坚信:认识,即改变的开始。
小说的结尾——觉慧终于意识到公馆是“不能待了”而决心离开四川到上海去,去进到一个更广阔更自由的天地里去,去投身更激烈的学生运动。他与觉民与琴惜别后,便乘舟远去,在一片清莹的水光山色中,渐渐成了地平线上的一个小点。
《家》的结局是开放的,未知的,充满向往与希望的。未知的世界需要青年去探索,未知的光明与黑暗需要青年去琢磨。从另一角度来看,古代的“大团圆”窠臼其实很大程度上也实为用滥了的浪漫主义,无可厚非。
这是一部青年人的书。
一语似见拈花靥,一书如品浊醪醇。
(编辑:王冠婷)
在《激流总序》中,巴金先生写道:“几年前我流着眼泪读完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曾经在扉页上写了一句话:‘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悲剧之所以为悲剧,是因为在弥弥众生之上,有一大写的“命运”主宰着万事万物使其不得挽救过去、不得掌控现在、不得预知未来;而悲剧之所以伟大,则不是由于人在“命运”面前产生的苍白的无力感,而是在于人与“命运”的抗争这一无比漫长、艰苦卓绝的过程。而在中国,这“命运”从来便不是自热的,而是社会的无形的镣铐与罗网造成的——这,便是垂死的封建旧制度和旧礼教。
身为长子的觉新一方面民智已开、有追求有梦想,一方面却只能懦弱地奉行“无抵抗主义”和“作揖主义”,深沉的痛苦与无奈,最终亲手葬送了两个他最爱的女人梅芬和瑞珏的生命和幸福——原来,最大的悲哀并非来自蒙昧的浑然不觉,而是来自清醒的无力回天。
梅芬、瑞珏,两个极相似而又惺惺相惜的柔顺女子,前者只因一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不得不任他人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埋葬,后者默默吞咽着一切不公正的愚蠢的举措带来的恶果,纵身跃进了自己掘的坟墓——原来,古今多少大家庭子孙满堂繁荣昌盛的背后,是无数女子的血泪泉灌溉生出的罂粟花……
于是不禁想要喊出一句:我好恨!
对于写作此书时仅二十七岁的巴金先生而言,亦是如此。一方面,《家》中的觉慧这一形象极好地表现出青年的元气淋漓,客观来评价,觉慧是可爱的、冲动的,带一点莽撞与激进的;另一方面,巴金先生也多次在后记中提到,他并非一个冷静的作者,写《家》的时候激动得厉害,书里面个人的爱憎太深——这会导致作品有一些缺点。然而,瑕不掩瑜。这样的一种热烈与奋不顾身,直让人想到法国大革命,想到五四运动的浩浩荡荡,想到在那许许多多次革命与运动中涌现的精神与热潮!《家》是檄文,巴金先生是斗士,是呐喊者亦是批判者——尽管他并未给青年们指明一条确切的新路,但毕竟我们都坚信:认识,即改变的开始。
小说的结尾——觉慧终于意识到公馆是“不能待了”而决心离开四川到上海去,去进到一个更广阔更自由的天地里去,去投身更激烈的学生运动。他与觉民与琴惜别后,便乘舟远去,在一片清莹的水光山色中,渐渐成了地平线上的一个小点。
《家》的结局是开放的,未知的,充满向往与希望的。未知的世界需要青年去探索,未知的光明与黑暗需要青年去琢磨。从另一角度来看,古代的“大团圆”窠臼其实很大程度上也实为用滥了的浪漫主义,无可厚非。
这是一部青年人的书。
一语似见拈花靥,一书如品浊醪醇。
(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