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仡佬族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的祭祀文化,反映了仡佬族人民对待天地自然和人情世故的一些心理态度和行为特征。关注和研究这些态度和特征,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民族,为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关键词: 仡佬族 祭祀文化 祭祀心理
仡佬族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之一,其中一支主要生活在贵州遵义一带,现有以仡佬族和苗族为主要民族的道真、务川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
一、仡佬族的主要祭祀活动及其文化内涵
“仡佬,仡佬,开荒辟草”。长期以来,稻作农耕,已成为仡佬族人民生计所依的主要生产活动,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都极鲜明地显示出山地农耕文化的特征[1]。和众多其他民族一样,仡佬族在年复一年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节日,并且在节日活动中有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祭祀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祭祀文化。
仡佬族几乎月月有节日。在所有具体的节日活动中,都安排有各种祭祀,所祭之神虽多不相同,但祭祀祖先却是共同的、主要的。这其中,明显地透露出农耕民族对长者、对前辈耕种劳绩的怀念,对耕种经验的重视。他们甚至明确地用特定的祭物来展示祖先“开荒辟草”和辗转跋涉迁徙之艰辛。以劳动所获的物品祭献祖先和神灵,这是各民族都普遍采用的方式。
(一)年节。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十五的“年节”,是仡佬族人新年的第一个重大节日。过年时,各地仡佬族无论大家小户,都要打粑祭祖。
祭献的方式,一般是将打制出来的米粑先捏成圆形饼状,用碗或盘盛起,放在堂屋里设的神龛上献供;而有的支系,则要在户主卧室的门头上,用竹片临时编成2尺见方的竹案,用来陈设所要献供的酒、饭、肉和粑粑等祭品,竹案的四周还要插挂一些“豆豉叶”(做豆豉用的一种植物,亦称“扁竹根叶”,叶宽而扁长,属鸢尾科草本植物,冬夏长青,夏季开蓝色小花,也称蝴蝶花),用以象征祖先当年“开荒辟草”时栖息树上以草叶遮风挡雨之艰辛生活;也有的是在大门内侧头上架一竹簸设祭。
(二)元宵节。
元宵这天晚餐前的祭祀,是过年期间的最后一次祭祖。祭祀完毕,要把所有摆设的供品(主要是米粑)全都收了,用竹簸或背篓装上,送祖出门,在路口边点上香烛,将供品在点燃的香烛上绕几转,又反背着返回屋里,全家人才坐下来吃“了年饭”(即结束过年时一次较丰盛的晚餐)。在吃罢“了年饭”之后,各家的男女老少要分头去做以下几件事:男性老人(或成人)要带着小孩去“喂树子”(有的支系称之为“拜树节”),即手持柴刀在果树干上轻轻砍开一点树皮,给果树喂一些水和食物,据说借此可以催水上树,使之尽快吐芽、开花、结果,由此也充分表现了人们企盼丰收的强烈愿望。青壮年男子要分头到各处祖坟上去“亮灯”。在仡佬族人看来,元宵那天举行送祖祭祀之后,祖先的灵魂又回到坟茔之中去了,在他们的坟上点灯,使其如生者在家一样,同享元宵之夜灯烛的光亮,是子孙后辈应尽的孝道。小孩子们则去弄来一些冬青叶和干竹片,用来“爆虼蚤”。即点上一把火,再将冬青树叶置于火焰上,使之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有如将“虼(跳)蚤”放入火中烧爆的声响,意味着要将过去残存的虫蚁虼蚤之类烧尽,使新一年不再有类似的害虫出现。接着妇女们要搞大清扫,将房屋中残留的蚊蝇虫卵之类尽可能清除。之后在屋里的各处,包括牲畜圈、厨房、仓房和大型谷物贮藏器旁,都点上灯或烛。各家各户灯火辉煌,喜气盈庭,显现出一派兴旺发达的景象。人们以这样的方式来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寿年丰。最后,一家人围着火炉(或火塘)坐下来,将供过祖先的米粑切开,或烤、或煎、或煮,都让大家来分享。成年人静听老人“摆古”(讲故事)、叙家史、议家事,加上孩子们在一旁嬉戏逗乐,一家人热热闹闹,既充满了天伦之乐趣,又于殷切的期望中预想着新一年诸事顺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快慰。
(三)“三月三”。
农历“三月三”,是仡佬族看重的祭山节。虽名曰祭祀山神,但从祭词中看,实际上包括对天神、地神和祖先的祭祀。 “三月三祭山”,各地的形式也各不相同。除了要打粑祭祖之外,各家还要自备雄鸡一只,到大家公认的献山树下去宰杀来祭献山神。在更多的地方,除上述分户祭祀之外,还要合寨集资杀猪宰羊来祭献,集中在献山树下会餐。主持祭祀者是寨中的祭师或德高望重的族长。仪式庄严而隆重,一般不让外族人或外寨人参加,个别地方甚至限制妇女参加。“坐山吃山、吃山靠山”,在仡佬族人看来,主宰着山区的山神跟仡佬族祖先一起,是主宰着人们吉凶祸福的重要神灵,因而必须虔诚供奉。
(四)吃新节。
秋收,是全年的主要耕种事项,也是主要的生计来源。农历七、八月之间,新粮初熟之际,仡佬族要过一个极为隆重的节日——“吃新节”。人们可谓“倾全力于斯,而寄主要希望于斯”。仡佬族“吃新”的主要内涵,一是纪念祖先“开荒辟草”之劳绩;二是预庆丰收的到来。
(五)牛王节。
农历十月初一的“牛王节”,是仡佬族也很看重且一定要过的节日,有的又称为“给牛过生日”。仡佬族过“牛王节”,一般也要打米粑祭献牛王和自家的祖先,但并不兴师动众,仅是在各个小家庭中进行。按常规要做到两条:一是当天不役牛,而且要认真地给家中的耕牛洗刷全身;二是要给家中的耕牛专门割来一些青草,或拌上一盆质量较好的糠麸、粗杂粮之类的干饲料,外加当天打制的米粑,拿几坨喂给牛吃。另用两小坨米粑粘在牛角上,再端一盆清水来,让牛自己照照它健壮的身躯和生日期间漂亮的打扮。“吃饭不忘牛辛苦”,是仡佬族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谚。惜牛、爱牛,既是耕作现实的需要,又是这个古老民族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采用节日的形式固定下来,便可以世代承袭,永志不忘。[2]
如上所述,仡佬族每一节日的安排,都有着浓厚的农耕文化的特点:一是体现仡佬族先民对农事季节的关注;二是考虑到“劳逸张驰”的结合;三是与汉族和相邻民族有趋同的倾向。
二、仡佬族祭祀文化的心理教育意义
人的一切有意识行为都具有其特殊的心理学意义。心理学基本理论认为,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对于人类祖先来说,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固然要受生物学规律的支配,但更主要的是受其他因素所决定的,这些因素首先是劳动,其次是语言。[3]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仡佬族人在自己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发展了自己的语言,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的祭祀文化,体现出丰富的心理教育意义。
(一)规范行为,凝聚民心,养成习惯。
过重要节日的时候,仡佬族的男女老少都要身着崭新的民族服装,携带民族乐器和酒肉饭菜,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通过固定的、庄严的仪式,使家庭、家族乃至整个民族牢固地凝聚在一起。通过活动不断地周期性地重复,使民族凝聚力日益增强。这也正是仡佬族几千年来虽历经各种苦难但仍能顽强地生存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仡佬族的各种祭祀活动中,多有年长者带领年轻人准备祭品、参与祭祀过程,并且要求年轻一代一定要按规范的行为方式完成整个祭祀活动。代代相传,耳濡目染,年轻的一代也就能驾轻就熟地完成一年一度的各类祭祀活动,而在无形之中也就掌握了一整套規范的行为方式。
(二)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神灵。
人是需要一种“敬畏”之心的。有人认为,“图腾文化”在世界各民族中都存在或存在过。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一书中作出了如下的解释:图腾崇拜是祖先崇拜的一种特殊形式。[4]仡佬族人也有自己的图腾,有研究认为,竹子、树(不同支系树种不同)、鸟等都可能是仡佬族不同支系的图腾。所以才有了前文所述的“喂树子”的说法。
仡佬族通过周期性的祭山节、拜树节,逐渐地让子孙后代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大自然给了人们丰富的资源,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仡佬族人以人本主义的思想去理解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认为自然界同人一样拥有意志。当生活或生产不顺时,是自身与自然之间发生了不协调所致,因此要去敬祀自然诸神,求它保佑全家一切平安。在他們看来,敬重祖宗,是因为祖宗生前开荒辟草,创造了物质财富,养育了后代,今后还会关照他的亲人。大自然给了人们丰富的资源,因此也要敬重它。于是仡佬族把祖先崇拜与自然崇拜重叠在一起,既要祭祀祖先又要祭天地等。仡佬族通过节日文化,教育子孙要敬重祖宗,不要忘记他们的艰辛,这是仡佬族传承历史、教育后代的重要手段。同时,在节日中,又常常包含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
(三)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在刀耕火种的年代,人们一年的收成好不好,更多地是由“老天”决定的。仡佬族人在很多祭祀活动中都寄托了祈求风调雨顺,来年有个好收成的心理在里面。同时,也寄托着保佑族人平安、健康长寿的心思在其中。仡佬族过年时打粑祭祖的隆重节日活动,包括活动中的各个细节,都充满了虔诚。这种虔诚,我们可以说既表明了族人对祖宗,以及天神地神的敬畏尊重,又是对子孙后代的榜样示范和思想教育。
(四)培养顽强意志力。
仡佬族人生活的地区,大多数在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那里地形复杂,气候潮湿。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一些饮食偏好,也反映在他们的一些节日之中。如他们一般都擅吃辣椒、擅饮酒。无论男女,在劳作之余都会通过饮酒来解除劳累之苦。仡佬族的“牛王节”特别隆重、正式,如前文所述,他们“吃饭不忘牛辛苦”,把牛当作自己最亲密的生活伙伴,敬牛爱牛。这些都充分反映了仡佬族人明白生活的艰难困苦,非有坚强如牛般的意志力是不能生活下去的。
综上所述,仡佬族通过异彩纷呈的祭祀活动表达了他们对天、对地、对人类自身生生不息的期待和愿望,有着丰富的心理学内涵。
参考文献:
[1][2]罗懿群.仡佬族风俗小考[J].贵州文史丛刊,2001,(1).
[3]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第1版.
[4]袁瑛.论仡佬族节日文化及其现代价值[J].贵州社会科学,2006,(5).
基金项目:2009年遵义师范学院遵义文化研究中心课题“仡佬族文化的特点及其成因”阶段性成果之一。
关键词: 仡佬族 祭祀文化 祭祀心理
仡佬族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之一,其中一支主要生活在贵州遵义一带,现有以仡佬族和苗族为主要民族的道真、务川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
一、仡佬族的主要祭祀活动及其文化内涵
“仡佬,仡佬,开荒辟草”。长期以来,稻作农耕,已成为仡佬族人民生计所依的主要生产活动,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都极鲜明地显示出山地农耕文化的特征[1]。和众多其他民族一样,仡佬族在年复一年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节日,并且在节日活动中有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祭祀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祭祀文化。
仡佬族几乎月月有节日。在所有具体的节日活动中,都安排有各种祭祀,所祭之神虽多不相同,但祭祀祖先却是共同的、主要的。这其中,明显地透露出农耕民族对长者、对前辈耕种劳绩的怀念,对耕种经验的重视。他们甚至明确地用特定的祭物来展示祖先“开荒辟草”和辗转跋涉迁徙之艰辛。以劳动所获的物品祭献祖先和神灵,这是各民族都普遍采用的方式。
(一)年节。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十五的“年节”,是仡佬族人新年的第一个重大节日。过年时,各地仡佬族无论大家小户,都要打粑祭祖。
祭献的方式,一般是将打制出来的米粑先捏成圆形饼状,用碗或盘盛起,放在堂屋里设的神龛上献供;而有的支系,则要在户主卧室的门头上,用竹片临时编成2尺见方的竹案,用来陈设所要献供的酒、饭、肉和粑粑等祭品,竹案的四周还要插挂一些“豆豉叶”(做豆豉用的一种植物,亦称“扁竹根叶”,叶宽而扁长,属鸢尾科草本植物,冬夏长青,夏季开蓝色小花,也称蝴蝶花),用以象征祖先当年“开荒辟草”时栖息树上以草叶遮风挡雨之艰辛生活;也有的是在大门内侧头上架一竹簸设祭。
(二)元宵节。
元宵这天晚餐前的祭祀,是过年期间的最后一次祭祖。祭祀完毕,要把所有摆设的供品(主要是米粑)全都收了,用竹簸或背篓装上,送祖出门,在路口边点上香烛,将供品在点燃的香烛上绕几转,又反背着返回屋里,全家人才坐下来吃“了年饭”(即结束过年时一次较丰盛的晚餐)。在吃罢“了年饭”之后,各家的男女老少要分头去做以下几件事:男性老人(或成人)要带着小孩去“喂树子”(有的支系称之为“拜树节”),即手持柴刀在果树干上轻轻砍开一点树皮,给果树喂一些水和食物,据说借此可以催水上树,使之尽快吐芽、开花、结果,由此也充分表现了人们企盼丰收的强烈愿望。青壮年男子要分头到各处祖坟上去“亮灯”。在仡佬族人看来,元宵那天举行送祖祭祀之后,祖先的灵魂又回到坟茔之中去了,在他们的坟上点灯,使其如生者在家一样,同享元宵之夜灯烛的光亮,是子孙后辈应尽的孝道。小孩子们则去弄来一些冬青叶和干竹片,用来“爆虼蚤”。即点上一把火,再将冬青树叶置于火焰上,使之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有如将“虼(跳)蚤”放入火中烧爆的声响,意味着要将过去残存的虫蚁虼蚤之类烧尽,使新一年不再有类似的害虫出现。接着妇女们要搞大清扫,将房屋中残留的蚊蝇虫卵之类尽可能清除。之后在屋里的各处,包括牲畜圈、厨房、仓房和大型谷物贮藏器旁,都点上灯或烛。各家各户灯火辉煌,喜气盈庭,显现出一派兴旺发达的景象。人们以这样的方式来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寿年丰。最后,一家人围着火炉(或火塘)坐下来,将供过祖先的米粑切开,或烤、或煎、或煮,都让大家来分享。成年人静听老人“摆古”(讲故事)、叙家史、议家事,加上孩子们在一旁嬉戏逗乐,一家人热热闹闹,既充满了天伦之乐趣,又于殷切的期望中预想着新一年诸事顺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快慰。
(三)“三月三”。
农历“三月三”,是仡佬族看重的祭山节。虽名曰祭祀山神,但从祭词中看,实际上包括对天神、地神和祖先的祭祀。 “三月三祭山”,各地的形式也各不相同。除了要打粑祭祖之外,各家还要自备雄鸡一只,到大家公认的献山树下去宰杀来祭献山神。在更多的地方,除上述分户祭祀之外,还要合寨集资杀猪宰羊来祭献,集中在献山树下会餐。主持祭祀者是寨中的祭师或德高望重的族长。仪式庄严而隆重,一般不让外族人或外寨人参加,个别地方甚至限制妇女参加。“坐山吃山、吃山靠山”,在仡佬族人看来,主宰着山区的山神跟仡佬族祖先一起,是主宰着人们吉凶祸福的重要神灵,因而必须虔诚供奉。
(四)吃新节。
秋收,是全年的主要耕种事项,也是主要的生计来源。农历七、八月之间,新粮初熟之际,仡佬族要过一个极为隆重的节日——“吃新节”。人们可谓“倾全力于斯,而寄主要希望于斯”。仡佬族“吃新”的主要内涵,一是纪念祖先“开荒辟草”之劳绩;二是预庆丰收的到来。
(五)牛王节。
农历十月初一的“牛王节”,是仡佬族也很看重且一定要过的节日,有的又称为“给牛过生日”。仡佬族过“牛王节”,一般也要打米粑祭献牛王和自家的祖先,但并不兴师动众,仅是在各个小家庭中进行。按常规要做到两条:一是当天不役牛,而且要认真地给家中的耕牛洗刷全身;二是要给家中的耕牛专门割来一些青草,或拌上一盆质量较好的糠麸、粗杂粮之类的干饲料,外加当天打制的米粑,拿几坨喂给牛吃。另用两小坨米粑粘在牛角上,再端一盆清水来,让牛自己照照它健壮的身躯和生日期间漂亮的打扮。“吃饭不忘牛辛苦”,是仡佬族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谚。惜牛、爱牛,既是耕作现实的需要,又是这个古老民族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采用节日的形式固定下来,便可以世代承袭,永志不忘。[2]
如上所述,仡佬族每一节日的安排,都有着浓厚的农耕文化的特点:一是体现仡佬族先民对农事季节的关注;二是考虑到“劳逸张驰”的结合;三是与汉族和相邻民族有趋同的倾向。
二、仡佬族祭祀文化的心理教育意义
人的一切有意识行为都具有其特殊的心理学意义。心理学基本理论认为,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对于人类祖先来说,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固然要受生物学规律的支配,但更主要的是受其他因素所决定的,这些因素首先是劳动,其次是语言。[3]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仡佬族人在自己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发展了自己的语言,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的祭祀文化,体现出丰富的心理教育意义。
(一)规范行为,凝聚民心,养成习惯。
过重要节日的时候,仡佬族的男女老少都要身着崭新的民族服装,携带民族乐器和酒肉饭菜,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通过固定的、庄严的仪式,使家庭、家族乃至整个民族牢固地凝聚在一起。通过活动不断地周期性地重复,使民族凝聚力日益增强。这也正是仡佬族几千年来虽历经各种苦难但仍能顽强地生存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仡佬族的各种祭祀活动中,多有年长者带领年轻人准备祭品、参与祭祀过程,并且要求年轻一代一定要按规范的行为方式完成整个祭祀活动。代代相传,耳濡目染,年轻的一代也就能驾轻就熟地完成一年一度的各类祭祀活动,而在无形之中也就掌握了一整套規范的行为方式。
(二)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神灵。
人是需要一种“敬畏”之心的。有人认为,“图腾文化”在世界各民族中都存在或存在过。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一书中作出了如下的解释:图腾崇拜是祖先崇拜的一种特殊形式。[4]仡佬族人也有自己的图腾,有研究认为,竹子、树(不同支系树种不同)、鸟等都可能是仡佬族不同支系的图腾。所以才有了前文所述的“喂树子”的说法。
仡佬族通过周期性的祭山节、拜树节,逐渐地让子孙后代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大自然给了人们丰富的资源,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仡佬族人以人本主义的思想去理解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认为自然界同人一样拥有意志。当生活或生产不顺时,是自身与自然之间发生了不协调所致,因此要去敬祀自然诸神,求它保佑全家一切平安。在他們看来,敬重祖宗,是因为祖宗生前开荒辟草,创造了物质财富,养育了后代,今后还会关照他的亲人。大自然给了人们丰富的资源,因此也要敬重它。于是仡佬族把祖先崇拜与自然崇拜重叠在一起,既要祭祀祖先又要祭天地等。仡佬族通过节日文化,教育子孙要敬重祖宗,不要忘记他们的艰辛,这是仡佬族传承历史、教育后代的重要手段。同时,在节日中,又常常包含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
(三)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在刀耕火种的年代,人们一年的收成好不好,更多地是由“老天”决定的。仡佬族人在很多祭祀活动中都寄托了祈求风调雨顺,来年有个好收成的心理在里面。同时,也寄托着保佑族人平安、健康长寿的心思在其中。仡佬族过年时打粑祭祖的隆重节日活动,包括活动中的各个细节,都充满了虔诚。这种虔诚,我们可以说既表明了族人对祖宗,以及天神地神的敬畏尊重,又是对子孙后代的榜样示范和思想教育。
(四)培养顽强意志力。
仡佬族人生活的地区,大多数在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那里地形复杂,气候潮湿。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一些饮食偏好,也反映在他们的一些节日之中。如他们一般都擅吃辣椒、擅饮酒。无论男女,在劳作之余都会通过饮酒来解除劳累之苦。仡佬族的“牛王节”特别隆重、正式,如前文所述,他们“吃饭不忘牛辛苦”,把牛当作自己最亲密的生活伙伴,敬牛爱牛。这些都充分反映了仡佬族人明白生活的艰难困苦,非有坚强如牛般的意志力是不能生活下去的。
综上所述,仡佬族通过异彩纷呈的祭祀活动表达了他们对天、对地、对人类自身生生不息的期待和愿望,有着丰富的心理学内涵。
参考文献:
[1][2]罗懿群.仡佬族风俗小考[J].贵州文史丛刊,2001,(1).
[3]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第1版.
[4]袁瑛.论仡佬族节日文化及其现代价值[J].贵州社会科学,2006,(5).
基金项目:2009年遵义师范学院遵义文化研究中心课题“仡佬族文化的特点及其成因”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