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为人的终生成长提供营养的学科,语文教我们尊重生命、贴近自然、融入生活;语文教我们同情与宽容,唤起想象,启迪心灵,提升精神品质与人生境界;语文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浸润着人文色彩,流溢着生命的动感,承载着智慧的传递。语文课堂必须凸现人文光彩,成为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精神交流的园地。反思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提问、分析、讲解成为课堂主旋律。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不能从情感层次上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这成为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主要因素,也成为中学新一轮课改向纵深发展的最大阻碍。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更新教育理念,高举人文大旗,构建和谐课堂,在课堂中实施人文关怀,丰富学生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这种和谐课堂的构建至少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一、唤醒生命意识
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文本绝大部分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但为何学生在阅读时,总感觉味同嚼蜡、兴味索然呢?笔者以为,原因大略有四:①主题意义的迷惘。例如文言是中医武术等国粹的最佳载体,但我们在学习时,从未见到这些生命力依然旺盛的文本,令我们对文言学习的意义疑窦丛生。②中心话题的错位。每个时代都有处于社会兴奋中心的人文话题。这些话题作为一个强力磁场,使历代文本都呈现出新意。如生存之轻重、异化与荒诞、人格独立、人与自然等当代话题,极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但现今教材探讨的常是与时代脱节的话题,缺乏与学生对话的真诚姿态。③文本活体的肢解。有些作品应当慎用节选。如《红楼梦》呈网状式结构,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没有认真的前期准备,阅读时必然一片茫然。教材中选入《林黛玉进贾府》一段,为了讲解清楚,教师必须花很多时间交待其中盘根错节的人物关系,等到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理清头绪时,原有的阅读兴趣早被消磨殆尽了。正如从血管绵密的活体上截下的一只美手,瞬间就会生机全无。与此这般,还不如放一篇漂亮的评价文章,在学生心里先埋下一颗兴趣的种子。④学习兴趣的扼杀。不少教学内容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视野。例如学生在学习鲁迅的一些杂文之后,只会背诵一些现成的答案。肤浅的理解,造成了对鲁迅的严重误读。更有甚者,不少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鲁迅先生的心血结晶成了他们最厌读的作品。
和谐的语文课堂应努力使学生捧起鲜活的文本,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酣畅淋漓地养一养书卷文气和浩然正气。让学生在有效解读文本之后,让生命跨越时空与大师们的思想进行碰撞交流,生命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二、加强审美功能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他们的情感需要、审美兴趣直接相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着力体现审美功能,把美育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文质兼美,含有极为丰富的美学内容,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有情趣,才有吸引力。
文学作品的美,具有形象可感性,离开了具体形象,美就不复存在。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美的形象和意境。如黄山的秀美,西湖的艳丽,长江三峡的雄奇险峻,荷塘月色的恬静淡雅,处处显示出大自然的迷人景色。此外,“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缠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奔放,无不充满震慑人心的艺术魅力。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美的特点,捕捉形象进行分析,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向学生描绘作品的生动画面,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与学生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感知美,热爱美,使他们心有所感,情有所动,从而更加热爱美,向往美,追求美。
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须帮助他们学习文化,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审美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审美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一首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词,它语言精练,意境深远,气势磅礴,像一幅色彩斑斓的风景画;作者大笔勾勒,描绘了南国大好秋色的绚丽多姿;它像一首优美的抒情曲,抒写了作者宽广的胸怀和改造世界的气概。课堂上,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和对有关词语的解释,词中描绘的枫叶经霜,山山红叶;清澈碧绿的湘江,千帆竞发,一片勃勃生机的大千世界,很快就能激起学生的想象和向往,再加上教师启发式的点拨分析,毛泽东写作此词的时代背景、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学生就不难领悟到作者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把眼前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融合在一起,从而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这样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审美能力,加深了对作品的艺术美以及作品再现的自然美、情感美的认识和理解,受到了强烈的美的感染,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激发起热爱美好的大自然,树立远大理想的热情。在这里,美育和智育是互相促进的。
三、提高学生言语能力
经典作品的言语为什么能出神入化?中学生的作文言语为什么却是干瘪苍白?原因在于,作家体验并且留住了他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作品中出神入化的言语,只是他的情感和思想的水到渠成的表达。中学生即使很勤奋,抄录妙语警句,写作过程中往往束手无策,言不达意。
课堂教学是教师借助特定的经典文本,对学生主观世界的一次发现、开拓、认识;课堂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至关重要,对中学生来说,目前课堂上文学作品的有效解读是提高言语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教育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樊笼中,失去了人文科学应有的特征。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步步为营,滴水不漏;学生作文,起承转合,不偏不倚,层层设防;学生做练习,要紧扣教材观点和高考考点,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成了录音机,只有复制的功能,没有主动、自由的个性。语文学习形成了思维定势,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挤压,创造性日趋泯灭。
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以达到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和实现人生关怀的终极目的。构建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
语文课堂理所当然要成为聆听文学的讲堂、传播人文精神教育的殿堂,应该让学生认识美、体验美、培养美。教师引导他们热爱自然、感悟生命、感受崇高,激励他们唤醒自我,仁爱博大,富于自尊。语文教学这块园地在增强文学教育的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净化功能上大有作为。
(张燕妮,安徽省霍邱师范学校)
一、唤醒生命意识
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文本绝大部分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但为何学生在阅读时,总感觉味同嚼蜡、兴味索然呢?笔者以为,原因大略有四:①主题意义的迷惘。例如文言是中医武术等国粹的最佳载体,但我们在学习时,从未见到这些生命力依然旺盛的文本,令我们对文言学习的意义疑窦丛生。②中心话题的错位。每个时代都有处于社会兴奋中心的人文话题。这些话题作为一个强力磁场,使历代文本都呈现出新意。如生存之轻重、异化与荒诞、人格独立、人与自然等当代话题,极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但现今教材探讨的常是与时代脱节的话题,缺乏与学生对话的真诚姿态。③文本活体的肢解。有些作品应当慎用节选。如《红楼梦》呈网状式结构,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没有认真的前期准备,阅读时必然一片茫然。教材中选入《林黛玉进贾府》一段,为了讲解清楚,教师必须花很多时间交待其中盘根错节的人物关系,等到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理清头绪时,原有的阅读兴趣早被消磨殆尽了。正如从血管绵密的活体上截下的一只美手,瞬间就会生机全无。与此这般,还不如放一篇漂亮的评价文章,在学生心里先埋下一颗兴趣的种子。④学习兴趣的扼杀。不少教学内容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视野。例如学生在学习鲁迅的一些杂文之后,只会背诵一些现成的答案。肤浅的理解,造成了对鲁迅的严重误读。更有甚者,不少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鲁迅先生的心血结晶成了他们最厌读的作品。
和谐的语文课堂应努力使学生捧起鲜活的文本,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酣畅淋漓地养一养书卷文气和浩然正气。让学生在有效解读文本之后,让生命跨越时空与大师们的思想进行碰撞交流,生命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二、加强审美功能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他们的情感需要、审美兴趣直接相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着力体现审美功能,把美育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文质兼美,含有极为丰富的美学内容,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有情趣,才有吸引力。
文学作品的美,具有形象可感性,离开了具体形象,美就不复存在。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美的形象和意境。如黄山的秀美,西湖的艳丽,长江三峡的雄奇险峻,荷塘月色的恬静淡雅,处处显示出大自然的迷人景色。此外,“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缠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奔放,无不充满震慑人心的艺术魅力。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美的特点,捕捉形象进行分析,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向学生描绘作品的生动画面,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与学生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感知美,热爱美,使他们心有所感,情有所动,从而更加热爱美,向往美,追求美。
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须帮助他们学习文化,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审美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审美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一首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词,它语言精练,意境深远,气势磅礴,像一幅色彩斑斓的风景画;作者大笔勾勒,描绘了南国大好秋色的绚丽多姿;它像一首优美的抒情曲,抒写了作者宽广的胸怀和改造世界的气概。课堂上,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和对有关词语的解释,词中描绘的枫叶经霜,山山红叶;清澈碧绿的湘江,千帆竞发,一片勃勃生机的大千世界,很快就能激起学生的想象和向往,再加上教师启发式的点拨分析,毛泽东写作此词的时代背景、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学生就不难领悟到作者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把眼前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融合在一起,从而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这样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审美能力,加深了对作品的艺术美以及作品再现的自然美、情感美的认识和理解,受到了强烈的美的感染,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激发起热爱美好的大自然,树立远大理想的热情。在这里,美育和智育是互相促进的。
三、提高学生言语能力
经典作品的言语为什么能出神入化?中学生的作文言语为什么却是干瘪苍白?原因在于,作家体验并且留住了他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作品中出神入化的言语,只是他的情感和思想的水到渠成的表达。中学生即使很勤奋,抄录妙语警句,写作过程中往往束手无策,言不达意。
课堂教学是教师借助特定的经典文本,对学生主观世界的一次发现、开拓、认识;课堂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至关重要,对中学生来说,目前课堂上文学作品的有效解读是提高言语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教育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樊笼中,失去了人文科学应有的特征。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步步为营,滴水不漏;学生作文,起承转合,不偏不倚,层层设防;学生做练习,要紧扣教材观点和高考考点,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成了录音机,只有复制的功能,没有主动、自由的个性。语文学习形成了思维定势,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挤压,创造性日趋泯灭。
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以达到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和实现人生关怀的终极目的。构建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
语文课堂理所当然要成为聆听文学的讲堂、传播人文精神教育的殿堂,应该让学生认识美、体验美、培养美。教师引导他们热爱自然、感悟生命、感受崇高,激励他们唤醒自我,仁爱博大,富于自尊。语文教学这块园地在增强文学教育的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净化功能上大有作为。
(张燕妮,安徽省霍邱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