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声乐艺术表演是一门具有很高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综合性艺术学科,主要包括声音技巧和艺术表演两个要素。本文将从声乐艺术实践中表演技巧的原则、声乐艺术实践中表演技巧的培养以及不同声乐艺术作品表演技巧的培养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声乐艺术实践中表演技巧的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声乐艺术;艺术表演;表演技巧
声乐是指以声带为主要发音器官,同时以口腔、鼻腔作为辅助发出的有节奏的、悦耳的声音。作为表现音乐艺术的主要表演方式之一,声乐艺术实践不仅需要表演者具备音乐学、表演学的基本素养,更需要表演者投入热情将自我和作品进行有效的融合,通过声音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与欣赏者进行情感交流。
一、声乐艺术实践中表演技巧的原则
优秀的声乐艺术实践的关键在于通过人声直接抒发演唱者的情感,通过表演技巧调动欣赏者的情感体验,进而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魅力。声乐艺术实践中表演技巧必须要掌握的原则包括真实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和丰富性原则。
1.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是指表演者对于音乐作品的把握和理解,即艺术表演不能改变原作品所要表达的含义和思想,这就要求作品表演者对于音乐作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具体而言即对于音乐作品的感悟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首先,表演者需要理解聲乐作品的词、曲,并能准确把握创作者通过词曲所要表达的意图,然后利用成熟的表演技巧以原作思想为基础进行创作和表达。真实地表达原作思想需要表演者善于利用作品旋律的高低起伏、语气的轻重缓急、结构高潮的构思布局以及歌曲语调的抑扬顿挫,并能够通过肢体语言、眼神、面部表情等将作品的情感表达给受众。
2.时代性原则
著名的钢琴家安多尔 弗尔多斯曾经说“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超时代的”,即脍炙人口的艺术作品往往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在漫长的岁月中流传下来。但是安多尔 弗尔多斯同时也认为“作品的演出要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要带着时代精神的印记”,即真正优秀的音乐作品是永恒的,在任何时代都能够真正触动人心,然而音乐作品的演出却需要具备时代性。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声乐作品作为艺术作品的一类,在作曲和创作风格方面无不带有深深的时代印记。首先,作品的创作背景会根据时代的变化发生变化,这就直接影响着创作者的情感,进而在声乐作品中呈现出鲜明的历史性。其次,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每一个时代的声乐作品表演者都会以作品为基础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一来,声乐作品势必也会带有表演者所处时代的印记;再者,随着历史的推移,声乐作品表演的形式、技巧以及受众的喜好都会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因此,在表演声乐作品的时候务必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充分结合时代的特征,深入探析作品中超越时间的精华,同时将其以具有时代特征的方式进行表演和再创作,从而最大程度地表达作品的内涵。
3.丰富性原则
艺术源于生活,但是艺术不是对于现实生活的照搬照抄,而是通过想象对现实生活进行加工、提炼和创作,因此优秀的艺术作品离不开丰富的想象,深刻地表达声乐作品内涵也需要表演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以想象力推动现场的艺术表演,使得作品的表演具有丰富性。提高作品表演的丰富性,首先表演者应该通过合理想象将声乐作品中的各种意象表达出来;其次,表演者需要沉入作品本身,将自己与声乐作品充分融合,通过对于声乐作品的表演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此外,表演者也可以将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进行充分的结合,既能够提高作品的时代性,又能够使声乐作品的表演具有丰富性。
二、声乐艺术实践中表演技巧的培养
1.投情
所谓投情,顾名思义即表演者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投入到对于声乐作品的表演之中。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这里所指的真情实感并不是随意产生的,而是关系到各种舞台艺术要素的情感体验。表演者在表演时通常会有较强的心理压力,因此在压力作用之下,很多表演者在进行声乐艺术表演的时候往往只关注音乐技巧的表现,从而不能产生对于作品的真情实感,这就会导致艺术作品的表现虽然十分精湛,但是始终干巴巴的,缺少情感的互动。声乐作品表演中投情的技巧包括以下几种:(1)熟练掌握演唱技巧如上所述,很多表演者在现场表演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只关注音乐技巧的表达,而忽视情感表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显然,表演者可以通过增加平时的练习,熟练掌握演唱技巧。声乐表演中绝大部分是以歌唱为主,而且声乐作品的表达也需要多样化的音乐技巧,因此声乐作品的表演对于表演者而言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表演者需要灵活、熟练地把握演唱技巧,使得歌唱的时候可以如鱼得水,从而留出更多的精力考虑对于情感的表现。(2)深刻理解声乐作品想要产生真情实感,首先要对音乐作品有深刻的了解,只有把握了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并结合自己的现实体验才能够水到渠成地迸发出强烈的情感,才能在艺术表演中与作品创造者、与现场受众产生情感交流。(3)表演者与作品的融合投情的最高境界就是表演者以原声乐作品为基础产生的真情实感与声乐作品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的深刻融合和统一。声乐作品的表达中有一项时代性原则,不同的声乐作品表演者囿于不同的时代背景通常并不能够深刻理解创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想要表达的思想,这就意味在大多数声乐作品的表演者实际上并不能够达到表演者与作品的融合的境界。
2.角色变换
戏剧、电影、话剧以及电视剧的表演者在表演中的角色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即每一个表演者都有着特定的、属于表演者个人的身份角色,而声乐作品的表演者则不然,同一表演者在声乐作品的表演中可能要担任多个角色,具有着一定的灵活性和变化性,而且各个角色要有兼容性。比如,在表演者登台演出和声乐作品前奏部分中表演者的身份角色并不完全一致,前者只是一个演唱者,而后者就已然转换成为声乐作品中的主人公角色,但是无论角色如何变化,都必须保证表演者角色抒发的情感与表演者的动作、声乐作品所要塑造的形象高度统一。 3.手势动作
除语言之外,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也是表达情感的有效途径,因此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又被称为“外部语言”,在声乐作品的表演中专指四肢、身躯所做出的、受众可以看到的动作。由于表演者是站在舞台灯光之下的,手势动作是可以被在场的观众看得见的,因此从登上舞台起,表演者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构成表演的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表达作品情感、给观众更好的视觉体验,表演者在对于作品的表演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肢体的协调、动作的连贯性以及手势动作与音乐技巧的巧妙结合,使得手势动作对于情感表达起到加强作用而不是削弱表演的效果。手势动作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根据手势动作所发挥的作用可以将其分为指示性手势,即表达方向、指令以及指明位置的手势;情绪性手势,即辅助表达表演者开心、愤怒、悲伤等情感的手势动作;象征性手势,即主要用来表达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等比较强烈情感的手势;模仿性手势,即表演者用来描述声乐作品中所提到的一些特定物品的手势动作。
4.面部表情
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是表演中比较明显的部分,对于提高整体表演效果具有主导性的作用,然而除了手势动作这种比较大的动作之外,面部表情也是表演者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之一。合理利用面部表情可以给观众一种活灵活现的感觉,充分强化表演者歌唱的生动性,增强整个现场表演的立体感、真实感,并能够通过微妙的面部表情表达一些手势动作不能表达的情感,从而增强整个声乐作品表演的表现力。表演者可以通过对于面部表情的掌握表达人物的心理变化以及各种情绪,比如,在手势动作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表演者可以通过皱眉表现人物内心的苦恼、可以通过挑眉表达人物的桀骜不驯等。
5.眼神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这扇窗户可以充分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情绪变化,因此“眼睛”可以被认为是声乐艺术作品表演技巧的灵魂和核心,观众可以通过表演者的眼睛看到其内心活动,也可以根据表演者的眼神变化感受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情绪变化,并通过眼神与表演者实现情感的交流。综上所述,表演者想要达到良好的表演效果应该锻炼自己用眼睛说话的能力,通过运用眼神的变化调动受众的情绪变化。
三、不同声乐艺术作品表演技巧的培养
不同的声乐作品有着不同的特征,因此对于不同声乐艺术作品表演技巧的培养也应该根据作品的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首先,表演者需要对于不同类型声乐艺术作品特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声乐艺术作品可以分为三大类:民歌小调类、歌剧类和现代新型创作作品。民歌小调类作品,顾名思义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的乡村以及民族、民间歌曲,这类声乐艺术作品的典型特征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明显的区域差异,很多民歌小调类声乐艺术作品具有浓厚的异域风情。这一类声乐作品的内容通常是与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反映着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特殊的民风习俗。因此在民歌小调类声乐艺术作品的表演之中,表演者应该充分了解当地的风俗文化,并适当结合起独具特色的舞蹈、仪式等进行表演,但是为了保证作品的普适性,表演者切忌照搬民族特色过于鲜明的舞蹈动作,也不能为了迎合少部分人的喜好导致表演动作幅度过大而使受众感到不舒服,更不能由于这些原因影响到作为声乐类艺术作品表演的歌唱部分。歌剧类作品主要是指外国的歌剧类作品,歌剧类作品的特征即故事性,因此在表演歌剧类声乐艺术作品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歌剧的剧情,表演者要提前对于全局的故事情节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在形体表演当中也要结合整个歌剧的剧情进行人物的塑造。现代新型创作作品的典型特征即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现代气息,对于这一类声乐艺术作品的表演要深刻分析和了解作者创作的环境和背景,分析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然后结合恰当的生活场景进行再创作,最终通过肢体动作等进行表达。
结语
综上所述,在声乐艺术实践中表演者要把握好真实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和丰富性原则,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要善于通过投情、面部表情、手势动作以及眼神等培養表演者对于作品的表现能力,并且要充分认识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的特征,做到有的放矢,全面提高声乐作品的表现能力。
参考文献:
[1]肖玲.声乐艺术实践中表演技巧的培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03):179-180.
[2]王世魁.论声乐表演人才的技能及素质培养[J].中国音乐,2005(03):194-200.
[3]刘国峰.音乐表演专业的声乐教学要重视情感表现[J].中国科技博览,2010(35):449.
【关键词】声乐艺术;艺术表演;表演技巧
声乐是指以声带为主要发音器官,同时以口腔、鼻腔作为辅助发出的有节奏的、悦耳的声音。作为表现音乐艺术的主要表演方式之一,声乐艺术实践不仅需要表演者具备音乐学、表演学的基本素养,更需要表演者投入热情将自我和作品进行有效的融合,通过声音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与欣赏者进行情感交流。
一、声乐艺术实践中表演技巧的原则
优秀的声乐艺术实践的关键在于通过人声直接抒发演唱者的情感,通过表演技巧调动欣赏者的情感体验,进而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魅力。声乐艺术实践中表演技巧必须要掌握的原则包括真实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和丰富性原则。
1.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是指表演者对于音乐作品的把握和理解,即艺术表演不能改变原作品所要表达的含义和思想,这就要求作品表演者对于音乐作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具体而言即对于音乐作品的感悟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首先,表演者需要理解聲乐作品的词、曲,并能准确把握创作者通过词曲所要表达的意图,然后利用成熟的表演技巧以原作思想为基础进行创作和表达。真实地表达原作思想需要表演者善于利用作品旋律的高低起伏、语气的轻重缓急、结构高潮的构思布局以及歌曲语调的抑扬顿挫,并能够通过肢体语言、眼神、面部表情等将作品的情感表达给受众。
2.时代性原则
著名的钢琴家安多尔 弗尔多斯曾经说“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超时代的”,即脍炙人口的艺术作品往往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在漫长的岁月中流传下来。但是安多尔 弗尔多斯同时也认为“作品的演出要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要带着时代精神的印记”,即真正优秀的音乐作品是永恒的,在任何时代都能够真正触动人心,然而音乐作品的演出却需要具备时代性。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声乐作品作为艺术作品的一类,在作曲和创作风格方面无不带有深深的时代印记。首先,作品的创作背景会根据时代的变化发生变化,这就直接影响着创作者的情感,进而在声乐作品中呈现出鲜明的历史性。其次,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每一个时代的声乐作品表演者都会以作品为基础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一来,声乐作品势必也会带有表演者所处时代的印记;再者,随着历史的推移,声乐作品表演的形式、技巧以及受众的喜好都会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因此,在表演声乐作品的时候务必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充分结合时代的特征,深入探析作品中超越时间的精华,同时将其以具有时代特征的方式进行表演和再创作,从而最大程度地表达作品的内涵。
3.丰富性原则
艺术源于生活,但是艺术不是对于现实生活的照搬照抄,而是通过想象对现实生活进行加工、提炼和创作,因此优秀的艺术作品离不开丰富的想象,深刻地表达声乐作品内涵也需要表演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以想象力推动现场的艺术表演,使得作品的表演具有丰富性。提高作品表演的丰富性,首先表演者应该通过合理想象将声乐作品中的各种意象表达出来;其次,表演者需要沉入作品本身,将自己与声乐作品充分融合,通过对于声乐作品的表演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此外,表演者也可以将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进行充分的结合,既能够提高作品的时代性,又能够使声乐作品的表演具有丰富性。
二、声乐艺术实践中表演技巧的培养
1.投情
所谓投情,顾名思义即表演者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投入到对于声乐作品的表演之中。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这里所指的真情实感并不是随意产生的,而是关系到各种舞台艺术要素的情感体验。表演者在表演时通常会有较强的心理压力,因此在压力作用之下,很多表演者在进行声乐艺术表演的时候往往只关注音乐技巧的表现,从而不能产生对于作品的真情实感,这就会导致艺术作品的表现虽然十分精湛,但是始终干巴巴的,缺少情感的互动。声乐作品表演中投情的技巧包括以下几种:(1)熟练掌握演唱技巧如上所述,很多表演者在现场表演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只关注音乐技巧的表达,而忽视情感表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显然,表演者可以通过增加平时的练习,熟练掌握演唱技巧。声乐表演中绝大部分是以歌唱为主,而且声乐作品的表达也需要多样化的音乐技巧,因此声乐作品的表演对于表演者而言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表演者需要灵活、熟练地把握演唱技巧,使得歌唱的时候可以如鱼得水,从而留出更多的精力考虑对于情感的表现。(2)深刻理解声乐作品想要产生真情实感,首先要对音乐作品有深刻的了解,只有把握了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并结合自己的现实体验才能够水到渠成地迸发出强烈的情感,才能在艺术表演中与作品创造者、与现场受众产生情感交流。(3)表演者与作品的融合投情的最高境界就是表演者以原声乐作品为基础产生的真情实感与声乐作品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的深刻融合和统一。声乐作品的表达中有一项时代性原则,不同的声乐作品表演者囿于不同的时代背景通常并不能够深刻理解创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想要表达的思想,这就意味在大多数声乐作品的表演者实际上并不能够达到表演者与作品的融合的境界。
2.角色变换
戏剧、电影、话剧以及电视剧的表演者在表演中的角色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即每一个表演者都有着特定的、属于表演者个人的身份角色,而声乐作品的表演者则不然,同一表演者在声乐作品的表演中可能要担任多个角色,具有着一定的灵活性和变化性,而且各个角色要有兼容性。比如,在表演者登台演出和声乐作品前奏部分中表演者的身份角色并不完全一致,前者只是一个演唱者,而后者就已然转换成为声乐作品中的主人公角色,但是无论角色如何变化,都必须保证表演者角色抒发的情感与表演者的动作、声乐作品所要塑造的形象高度统一。 3.手势动作
除语言之外,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也是表达情感的有效途径,因此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又被称为“外部语言”,在声乐作品的表演中专指四肢、身躯所做出的、受众可以看到的动作。由于表演者是站在舞台灯光之下的,手势动作是可以被在场的观众看得见的,因此从登上舞台起,表演者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构成表演的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表达作品情感、给观众更好的视觉体验,表演者在对于作品的表演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肢体的协调、动作的连贯性以及手势动作与音乐技巧的巧妙结合,使得手势动作对于情感表达起到加强作用而不是削弱表演的效果。手势动作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根据手势动作所发挥的作用可以将其分为指示性手势,即表达方向、指令以及指明位置的手势;情绪性手势,即辅助表达表演者开心、愤怒、悲伤等情感的手势动作;象征性手势,即主要用来表达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等比较强烈情感的手势;模仿性手势,即表演者用来描述声乐作品中所提到的一些特定物品的手势动作。
4.面部表情
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是表演中比较明显的部分,对于提高整体表演效果具有主导性的作用,然而除了手势动作这种比较大的动作之外,面部表情也是表演者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之一。合理利用面部表情可以给观众一种活灵活现的感觉,充分强化表演者歌唱的生动性,增强整个现场表演的立体感、真实感,并能够通过微妙的面部表情表达一些手势动作不能表达的情感,从而增强整个声乐作品表演的表现力。表演者可以通过对于面部表情的掌握表达人物的心理变化以及各种情绪,比如,在手势动作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表演者可以通过皱眉表现人物内心的苦恼、可以通过挑眉表达人物的桀骜不驯等。
5.眼神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这扇窗户可以充分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情绪变化,因此“眼睛”可以被认为是声乐艺术作品表演技巧的灵魂和核心,观众可以通过表演者的眼睛看到其内心活动,也可以根据表演者的眼神变化感受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情绪变化,并通过眼神与表演者实现情感的交流。综上所述,表演者想要达到良好的表演效果应该锻炼自己用眼睛说话的能力,通过运用眼神的变化调动受众的情绪变化。
三、不同声乐艺术作品表演技巧的培养
不同的声乐作品有着不同的特征,因此对于不同声乐艺术作品表演技巧的培养也应该根据作品的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首先,表演者需要对于不同类型声乐艺术作品特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声乐艺术作品可以分为三大类:民歌小调类、歌剧类和现代新型创作作品。民歌小调类作品,顾名思义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的乡村以及民族、民间歌曲,这类声乐艺术作品的典型特征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明显的区域差异,很多民歌小调类声乐艺术作品具有浓厚的异域风情。这一类声乐作品的内容通常是与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反映着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特殊的民风习俗。因此在民歌小调类声乐艺术作品的表演之中,表演者应该充分了解当地的风俗文化,并适当结合起独具特色的舞蹈、仪式等进行表演,但是为了保证作品的普适性,表演者切忌照搬民族特色过于鲜明的舞蹈动作,也不能为了迎合少部分人的喜好导致表演动作幅度过大而使受众感到不舒服,更不能由于这些原因影响到作为声乐类艺术作品表演的歌唱部分。歌剧类作品主要是指外国的歌剧类作品,歌剧类作品的特征即故事性,因此在表演歌剧类声乐艺术作品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歌剧的剧情,表演者要提前对于全局的故事情节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在形体表演当中也要结合整个歌剧的剧情进行人物的塑造。现代新型创作作品的典型特征即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现代气息,对于这一类声乐艺术作品的表演要深刻分析和了解作者创作的环境和背景,分析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然后结合恰当的生活场景进行再创作,最终通过肢体动作等进行表达。
结语
综上所述,在声乐艺术实践中表演者要把握好真实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和丰富性原则,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要善于通过投情、面部表情、手势动作以及眼神等培養表演者对于作品的表现能力,并且要充分认识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的特征,做到有的放矢,全面提高声乐作品的表现能力。
参考文献:
[1]肖玲.声乐艺术实践中表演技巧的培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03):179-180.
[2]王世魁.论声乐表演人才的技能及素质培养[J].中国音乐,2005(03):194-200.
[3]刘国峰.音乐表演专业的声乐教学要重视情感表现[J].中国科技博览,2010(3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