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幛背后的民族团结佳话

来源 :今日民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ku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塘镇的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是迪庆州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馆内收藏有众多的革命历史文物,其中有一幅用汉文题写的“民族友爱”锦幛尤其引人注目.rn锦幛质地为紫色丝绸面料,长140厘米、宽50厘米.锦幛内容用墨书题写,正文为隶书,从右往左横书“民族友爱”四个大字,上款楷书“中甸归化寺存”,下款楷书“司令员廖运周、县长孙致和赠,一九五〇年五月二十三日”.该锦幛书法浑穆庄重,华润飘逸,浓黑的墨书以紫色细滑的丝绸面料衬底,显得庄重大气、浑然一体.
其他文献
摘要:商鞅具备智库型学者的对策研究和战略建言能力。他面见秦孝公,准备了帝道、王道和霸道三  套治理方案。初法九条致力于发展农耕,以奖励事功的方式激起蕴藏在民间的财富创造活力,但庶民成了国家、政府的控制对象,首开举报告密制度。他亲自操刀的二次变法则致力于建构等级社会,“塞私门之请”禁止卿大夫私自储士,严重妨碍社会自由。商鞅变法的终极目标只是树立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臣子庶民的人身自由、个体权利被碾压,
摘要:《春坡梦传奇》是晚清戏曲中描写庚子国变的代表作,具有突出的自传性质,所附《续义和拳源流考》则是研究义和团运动的重要史料,然其作者的真实身份一直未得到确认,原作署名及各家著录均为“支碧湖”。通过将《春坡梦》《续义和拳源续考》中的记述与现存史料比对,可确证支碧湖为晚清直隶知县郑崧生的化名。郑崧生为江西上饶人,道光己酉年(1849)二月二十日生,同治朝礼部员外郎郑秉醇之子;光绪己丑(1889)恩科
现实主义作为典型的中国问题,是新中国文论70年来古今中西文论话语资源的一个重要交汇场。将现实主义视为“话语构成”,以历史化为方法在“文论场”中去探讨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俄苏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东欧马克思主义的共时性对话,是打破单一线性叙事、还原文论史现场、在“世界中的中国”视野下理解当代中国文论经验的一条可行性路径。秦兆阳“广阔的现实主义”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典型性的“话语构成”,它见证了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话语规范建构的“另一面”,也参与了新时期当代中国文论
摘要:都市圈一体化下城市合理分工、优化发展,是新形势、新阶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培育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的重要目标。合肥都市圈是中部协调发展的关键主体,也是中等发达地区的典型代表。构建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算2018年合肥都市圈总体发展程度,并从中心城市合肥和副中心城市芜湖入手,比较两两城市间一体化发展程度,进一步评测制造业的专业化和分工协作情况。研究表明,合肥对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中国艺术在传统儒道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善于寻求“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追求对“此岸世界”的精神性超越,在意境审美中实现对“彼岸世界”的体验与感悟,“天人合一”是中国艺术的核心美学精神。“唯一”与“真”是西方哲学和文化的核心基因,它使西方艺术长期以来重视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在创作实践中追求对真实事物的还原和客观真理的探究。然而随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市场逻辑裹挟下的创作环境消弭了中西艺术的旨趣差异,影视剧、综艺、动漫等大众传媒时代的艺术正在经历着同质化危机。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经济绿色发展重要论述继承与延展了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借鉴和总结了中外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历史经验,提炼与概括了其在沿海地区主持工作时的实践成果,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全新思考与科学判断。从内容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经济绿色发展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性,辩证分析了海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逻辑关系,系统架构了海洋经济绿色发展世界合作的全新模式。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论述,必须大力发展海洋低碳经济,系统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海洋
扶贫攻坚 文化下乡rn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以下简称云南文投)是省属国有文化重点企业,成立以来,充分发挥文化演艺优势,为文化扶贫尽心尽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
期刊
5月7日,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昆明召开。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杨亚林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和良辉主持会议。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正确指导思想,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方针政策,把做好民族工作作为重大政治担当、政治责任,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定位,集全省之智、举全省之力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
中国当代生态美学虽然努力与西方环境美学相区别,并试图构建一种涵盖环境和艺术的崭新的美学观念,但是,由于深受西方环境美学的影响并吸收了其大量理论成果,因此,它不可避免地继承了环境美学与艺术美学相对立的理论框架。如此,能否化解生态美学与艺术美学之间的紧张关系,是中国当代生态美学作为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能否成立的关键。从西方环境美学发展来看,囿于传统美学的框架发展环境美学,是造成二者对立的症结所在。生态学之于美学的价值不仅在于在审美方式上对生态观念的吸收,更在于对自柏拉图以来“艺术与自然相对立”的美学传统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