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探究式教学既顺应了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又满足了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强烈意愿。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无论对教育的主导还是对教育的主体,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探究式 全体 自主能力 加强
课程改革首先是思维理念上的改革,实施新课标,就必须有与其相适应的学习方式,而探究式学习就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主要运用预习、交流、练习巩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一、运用探究式学习的原因
1.理解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或称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其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可见,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2.运用探究式学习
运用探究式学习,既是改革传统教学的弊端,也是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因而,新课改势在必行,学习方式必须转变。探究式学习正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立、独立地发现问题、实践、操作、调查、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二、探究式学习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性、现实性和开放性特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实质性探索。下面,笔者以执教朱自清的记实散文《背影》一课为例,来加以说明。
1.确切的教学目标是优化探究教学的关键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有确切的特定认知目标和情意指向。教学过程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起点,通过探究的双边活动,最后达到预期目标。确切的教学目标所考虑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自己的起点出发,通过努力去实现自己的飞跃。
本课的教学目标可概括为:体会至爱亲情;引起回忆共鸣;品味语言深情;掌握对方心灵。
2.情景交融的课堂氛围是优化探究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条件
叶澜有句名言,“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闻道在先”。在知识能力和经验方面较学生胜出一筹,但在教学活动中要把学生看成与自己完全平等的朋友和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尊重他们的人格,情感、个性差异;创设宽松、愉快、和谐、情景交融的教学氛围,在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互动过程中,迸射出心灵的火花,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背影》一课,自始至终暗含一个情字,慈爱、恩爱、关爱、孝悌,渗透在浓浓的亲情之中,字里行间融注了深深的父爱之情。
第一阶段:渲染氛围、创设一个情字
开课前,我刻意把现实生活中的至爱之情事例引入课堂,未讲《背影》先有情,使学生的思绪沉浸在感情的海洋里。在指导学生读课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做两件事:其一,注释生字词。其二,用一句话说出本文文意:父子惜别。
第二阶段:诱发体验、表述一个情字
学生再次读课,要求学生找出作者“泪如涌泉”动情的句子,并说出动情的原因。学生在自立诵读理解的深沉思绪下,通过分组讨论,典型发言,不同程度地概括了四次动情流泪的情缘。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及时作了总结;难过的泪(徐州见父),感激的泪(望父买橘),怅惘的泪(父子分手),辛酸的泪(北京思父)。作者四次流泪,感情是丰富真挚的,人间最美好、最动人的莫过于诚挚的情感和纯真的心。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朱自清先生对父亲深深的挚爱和他那颗水晶般透明的心。
第三阶段:开启想象、深含一个情字
学生第三次读课加深理解,要求学生回答,作者为什么用“背影”两字作题目?学生默默地翻开书,用泪眼默默地读着,“背影”所内含的深情在撞击着心灵。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现四次,开头设疑,点出背影;中间叙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明写背影,暗含深情。背影所暗含的情愫,把各部分材料巧妙地组织起来,成功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使文章贯串一气,浑然一体。抽验回答,虽层面不尽相同,但都蕴含着儿子念父的情怀及父亲爱子的深情。
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探究式学习在《背影》一课中运用,主要是靠学生自己读课、理解、回答问题来完成的。在学生读课前,要掌握好两个定位,一是读课品位的定位;二是读课方法的定位。这既是对“亲情”文本的拓展,更是对二个“定位”的深化,也是师生在互勉对话基础上的共享。在教学相长过程中,让师生感受到生命的绽放,灵感的闪光,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激荡。精神世界有了发展,才能畅游知识海洋。
三、优化练习设计、撰写小论文、深化实践探究能力
《背影》一课的练习,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强化实践探究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练习及训练必须让学生始终处在主体位置上,让学生成为探究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彻底扭转过去教师讲题目,讲题案,学生对标准,背条条的局面。
“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发掘真理”。为深化学生对探究成绩的巩固,检验探究效果,我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要求学生撰写小论文,如《我敬爱的XXX》,《我最尊敬的人》等。
教师通过有操作性的开放性习题,积极引导学生多动手,多实践,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多侧面、多角度地观察,突出语文课中的精华所在,让学生探究思维的火花在老师的点拨下更加光彩夺目;这样,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得到巩固,同时也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
总之,全面推行新课改的基本保证,是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只有能力才能培养能力”。为人师者,要不断更新理念,敬业爱生,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实践中,积极主动,锲而不舍地探索和总结,才能增强自身的探究意识,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安桂清.探究式学习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夏苏青.探究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定位[J].教学与管理,2004(18)
[3]郝志军.论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变革[J].教育科学研究,2005(9)
关键词:探究式 全体 自主能力 加强
课程改革首先是思维理念上的改革,实施新课标,就必须有与其相适应的学习方式,而探究式学习就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主要运用预习、交流、练习巩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一、运用探究式学习的原因
1.理解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或称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其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可见,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2.运用探究式学习
运用探究式学习,既是改革传统教学的弊端,也是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因而,新课改势在必行,学习方式必须转变。探究式学习正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立、独立地发现问题、实践、操作、调查、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二、探究式学习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性、现实性和开放性特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实质性探索。下面,笔者以执教朱自清的记实散文《背影》一课为例,来加以说明。
1.确切的教学目标是优化探究教学的关键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有确切的特定认知目标和情意指向。教学过程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起点,通过探究的双边活动,最后达到预期目标。确切的教学目标所考虑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自己的起点出发,通过努力去实现自己的飞跃。
本课的教学目标可概括为:体会至爱亲情;引起回忆共鸣;品味语言深情;掌握对方心灵。
2.情景交融的课堂氛围是优化探究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条件
叶澜有句名言,“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闻道在先”。在知识能力和经验方面较学生胜出一筹,但在教学活动中要把学生看成与自己完全平等的朋友和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尊重他们的人格,情感、个性差异;创设宽松、愉快、和谐、情景交融的教学氛围,在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互动过程中,迸射出心灵的火花,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背影》一课,自始至终暗含一个情字,慈爱、恩爱、关爱、孝悌,渗透在浓浓的亲情之中,字里行间融注了深深的父爱之情。
第一阶段:渲染氛围、创设一个情字
开课前,我刻意把现实生活中的至爱之情事例引入课堂,未讲《背影》先有情,使学生的思绪沉浸在感情的海洋里。在指导学生读课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做两件事:其一,注释生字词。其二,用一句话说出本文文意:父子惜别。
第二阶段:诱发体验、表述一个情字
学生再次读课,要求学生找出作者“泪如涌泉”动情的句子,并说出动情的原因。学生在自立诵读理解的深沉思绪下,通过分组讨论,典型发言,不同程度地概括了四次动情流泪的情缘。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及时作了总结;难过的泪(徐州见父),感激的泪(望父买橘),怅惘的泪(父子分手),辛酸的泪(北京思父)。作者四次流泪,感情是丰富真挚的,人间最美好、最动人的莫过于诚挚的情感和纯真的心。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朱自清先生对父亲深深的挚爱和他那颗水晶般透明的心。
第三阶段:开启想象、深含一个情字
学生第三次读课加深理解,要求学生回答,作者为什么用“背影”两字作题目?学生默默地翻开书,用泪眼默默地读着,“背影”所内含的深情在撞击着心灵。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现四次,开头设疑,点出背影;中间叙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明写背影,暗含深情。背影所暗含的情愫,把各部分材料巧妙地组织起来,成功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使文章贯串一气,浑然一体。抽验回答,虽层面不尽相同,但都蕴含着儿子念父的情怀及父亲爱子的深情。
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探究式学习在《背影》一课中运用,主要是靠学生自己读课、理解、回答问题来完成的。在学生读课前,要掌握好两个定位,一是读课品位的定位;二是读课方法的定位。这既是对“亲情”文本的拓展,更是对二个“定位”的深化,也是师生在互勉对话基础上的共享。在教学相长过程中,让师生感受到生命的绽放,灵感的闪光,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激荡。精神世界有了发展,才能畅游知识海洋。
三、优化练习设计、撰写小论文、深化实践探究能力
《背影》一课的练习,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强化实践探究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练习及训练必须让学生始终处在主体位置上,让学生成为探究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彻底扭转过去教师讲题目,讲题案,学生对标准,背条条的局面。
“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发掘真理”。为深化学生对探究成绩的巩固,检验探究效果,我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要求学生撰写小论文,如《我敬爱的XXX》,《我最尊敬的人》等。
教师通过有操作性的开放性习题,积极引导学生多动手,多实践,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多侧面、多角度地观察,突出语文课中的精华所在,让学生探究思维的火花在老师的点拨下更加光彩夺目;这样,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得到巩固,同时也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
总之,全面推行新课改的基本保证,是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只有能力才能培养能力”。为人师者,要不断更新理念,敬业爱生,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实践中,积极主动,锲而不舍地探索和总结,才能增强自身的探究意识,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安桂清.探究式学习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夏苏青.探究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定位[J].教学与管理,2004(18)
[3]郝志军.论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变革[J].教育科学研究,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