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探讨语篇中的隐喻现象,并运用隐喻的认知理论分析语篇中隐喻的语用价值,就隐喻现象中的一些疑问和语用学理论对隐喻分析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隐喻 认知推理 语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认知语言学在过去20年把研究重点放在了语法语义上,而最近,“语用学方法”、“话语”、“视角”则成了认知语言学中常见的术语。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也只是近几十年的事,但其速猛的发展却是语言界不可否认的事实,它以非客观主义的经验、现实主义哲学作为自己语言的思想方法基础,对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及其机制做出解释。Lakoff认为语言是人们组织加工和传递信息的工具,人们在运用此工具时,又是以语言范畴的概念及语言经验为基础的。对人们实际话语的分析,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是语用分析多学科交叉发展的必然。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的关系十分密切,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方法上,认知语言学是一种以语用为导向的语言学。文旭认为认知语言学是一种语用理论,它强调了分析语言功能的重要性,就方法论而言,认知语言学是一种语用方法,它是以用法为基础的模型。语篇分析是语用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针对语篇中隐喻的语用价值分析,语用学理论明显存在不足。本文旨在运用隐喻的认知理论分析语篇中隐喻的语用价值,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 隐喻在语言中无处不在
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欧美尤其是在美国,隐喻研究迅速发展,可谓盛况空前。Lakoff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用以思维行动的概念系统从本质来讲都具有隐喻性。Grady 等观察和分析了大量的语言事实后发现,人类的思维过程是隐喻性的,评论语言交际问题的语言大约70%的表达源于隐喻。许多类型的统计分析显示,人们在日常语言中大约每分钟时用1.8个具有创造性的隐喻、4.08个定型化的隐喻。如果每人每天谈话2.5小时,每人按60岁计算,一生中使用的隐喻大约为470万个新颖的隐喻,2140万个定型化的隐喻。
二 从语用角度研究隐喻
正是由于隐喻的无处不在的特性,使得语用学家在语篇分析时,不得不重视它的存在。Grice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对隐喻的识别能力,引起了语用学家的极大兴趣。Levinson用这一理论来研究隐喻,他认为使用隐喻是违反合作原则的一种情况,具有某种会话含义。刘振前用实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有力地证明了言语行为理论对隐喻研究的不当。因为根据Grice的观点,人们理解隐喻性话语的“会话含义”:首先,确定其字面意义;其次,对照语境评估字面意义的适当性;第三,如字面意义不符合语境,听话者推断出符合语境和合作原则的非字面意义。而语言理论研究表明,读者或听者理解隐喻性言语,并不比非隐喻性的言语需有更多的智力投入。对于这一点,修辞学早就指出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它不仅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而且用来说明事理,可以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隐喻的基本功能就是便于人们的理解。
从语用学角度讨论隐喻问题的还有Sperber & Wilson,他们的“相关原则”引起了隐喻学和语用学研究的普遍关注,他们在《论相关》一书中得出的结论是:“隐喻和许多相关的辞格(夸张、换喻、提喻)仅仅是对语言使用的一种非常一般的创造性使用。为了寻求最大限度的相关,说话者在不同的场合对他的思想采取不同的忠实的理解,结果是有些情况下成了字面意义,其他情况下就出现了隐喻。因而,隐喻并不需要特殊的理解能力或程序,它是言语交际中使用的一些非常普遍的能力和步骤的自然结果。
三 从认知角度研究语篇中的隐喻
从语用角度研究隐喻的一个不足之处,就在于语用学家们未充分认识到隐喻是人们理解世界的一种认知要求,它的使用不需要专业的技巧和特殊的努力,它不仅是语言的问题,它更是思维的问题。我们的日常思维,广泛地无意识地自动运用隐喻性的概念,这些隐喻性概念在日常推理中效果尤为显著。认知语言学家们正是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之上,运用概念隐喻来分析语篇中的隐喻。
1 经济语篇中的隐喻模式
Boers 和Demecheleer研究用英法荷不同语言写成的经济语篇,发现Lakoff 和Johnson所述的几个隐喻性模式在这3种语言的经济语篇中普遍存在,它们分别是:
(1) PATH隐喻。例如:India this week altered course on the road to economic reform, abandoning the tough fiscal path.
(2)HEALTH隐喻。例如:Brazil’s chronic budget deficit.
(3)WAR隐喻。例如:The budget for 1994 is a field of struggle.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经验现实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知识是以理想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s即ICMs)组建的,ICMs属于复杂的概念结构,是概念分析模型,其成分对应一个个具体的概念范畴。Lakoff指出在隐喻中,ICMs从源域映射到目标域,并且这一模式在目标域进行推理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它是从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s)构建出来的认知结构的完形。Boers & Dmecheer的研究所发现的经济语篇中的几个典型隐喻模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人们认知的一致性,促成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的认知结构形式的一致性,从而造成人们在语篇中使用隐喻模式的一致性。这也正反映了特定社会环境中说话人对特定领域内经验的统一理解。
2 隐喻模式的层创出现
Wolf-Andres Liebert通过对话语分析,指出隐喻模式(metaphor models)还可在话语交际中层创出现的隐喻运用操作,具体包括:
(1)introduction of a metaphor(说话者引入以隐喻)
(2) re-introduction of a metaphor(引入的隐喻遭到拒绝或忽视,同一说话再再次引入)
(3)taking up a metaphor(话语对象的另一方可接受也可否认对方引入的隐喻)
(4)ignoring a metaphor(话语对象的另一方也可对对方引入的隐喻置之不理)
实际上隐喻在话语中的层创出现,是其语义操作的扩展与调整,通过对科学家们就其研究课题运用隐喻进行讨论的话语分析,及有关科学的广播谈话分析,Liebert指出隐喻推理在科普语篇及科普广播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高理解具有实际效力。根据其实例分析,Liebert认为隐喻模式在话语中的出现,是说话者认知空间的作用联系及扩展。由此可见,在话语交际中隐喻的出现和运用,是人们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认知的体现。任何忽略认知因素的隐喻语用分析都是与事实相悖的。
四 隐喻在语篇中的作用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隐喻引起的认知推理机制,在语篇连贯、一致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使表面看来杂乱无章的对话、语篇因隐喻这条暗线的操作,而显得前后连贯。从而隐喻的认知推理机制为人们准确地理解晦涩难懂的语篇提供了依据。近年来对隐喻在语篇、对话中的认知作用,做具体分析的有Freeman,Ponterotto及 Sandikcioglu,他们的研究论文收录在Antonio Barcelonia主编的Metaphor and Metonymy at the Crossroad中。
我们可以运用隐喻在语篇中的作用对某些隐喻现象疑难进行阐释。
胡佑章在其《比喻发微》一文中提及喻体的强烈自指,取譬的抽象喻等隐喻现象受人忽视。事实上,从概念隐喻的视角出发,这类现象极易解释。我们可以就钱钟书《围城》中的例句说明:
(1)她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眼睛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
(2)机器是没有脾气癖性的,而这辆车倚老卖老,修炼桀骜不驯,怪癖难测的性格,有时标劲像大官僚,有时别扭像小女郎。
胡佑章把本体解析为A,喻体解析为B,他认为A作为本体仅仅是为引出了B才变得有意义。作者不是或不完全是为了说明A才设喻;恰恰相反,他是为了引出B才以A为本体(话题)。这里A成了陪衬,B倒成了关注的焦点,突出自身特征,寄予了作者的憎恶。事实上,在这里胡佑章只认识到了语言的表面现象而已。探其实质,则是隐喻中两域映射的结果。根据Lakoff的不变原则,源域的成分相应的映射到目标域中,人们正是通过源域的经验去理解目标域中的概念。上例中“喻体的强烈自指”并非是作者为了喻体B才以A为本体的。要说明这一点,我们还要从《围城》这部书的整个篇章中加以诠释。钱钟书可谓是讽喻大家,其作品中弥漫着讽刺的韵味。正是为了达到讽刺的效果,钱钟书在《围城》中大量运用讽喻式的隐喻模式。而也正是贯串这部作品的讽喻模式才使其前后连贯,寓意深刻丰富。
胡佑章另外还指出隐喻中用比较抽象、陌生的事物来喻具体、熟悉的事物的现象。其例子仍然来自于《围城》:
(3)四个人脱下鞋子来,上面的泥就抵得贪官刮的地皮。
(4)(王美玉)忽然发现顾先生的注意,便对他一笑,满嘴鲜红的牙根肉,块垒不平像侠客的胸襟。
上例中本体A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事物,喻体B则是不易把握的虚拟事物。但不可否认,这两例的隐喻模式仍属讽喻式,这对整部作品的篇章布局的衔接至关重要。但要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则需从隐喻的认知推理机制出发,而不能简单地把它们归为对隐喻常态和惯性的突破。从认知角度来阐释隐喻的推理机制,要联系语境,依据语境和作者的意图,将层创结构投射到目标域,或将层创结构投射到源域。层创结构是隐喻合成理论的核心。(3)中贪官贪得无厌、不住手地刮地皮的结构投射到目标域上:泥巴不断地往鞋上沾。(4)中侠客健硕的胸肌映射到卖弄风姿的王美玉的牙肉上,其讽刺意味也就不言而喻。可见,隐喻的认知机制导致隐喻模式在语篇中的出现,隐喻模式又使语篇连贯一致,从而更便于人们对语篇进行分析。
小结
本文认为,在对语篇中的隐喻分析时,且不可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分析语篇中的隐喻现象要从整个语篇着眼,运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的推理机制来解释语篇中隐喻的语用现象,才能有效把握语篇中隐喻的功能及其语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Liebert,W.A.Stop Making Sense [A].in Discourse & Perspective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C].Ed.Wolf-Andreas Liebert, Gisda Reder & Linda Waugh.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7.
[2] lakoff &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 文旭:《认知语言学:诠释与思考》,《外国语》,2001年第2期。
[4] Grady,Oakley & Coulson.Blending and Metaphor [A].in 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C].Ed.Gibbs & Steen.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7.
[5] 刘振前:《日常英语中隐喻的普遍性及其与认知的关系》,《外语教学》,2002年第1期。
[6] Barcelonia,A.Metaphor and Metonymy at the Crossroads[M].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0.
[7] Lakoff,G.Metaphor,Morality,and Politics,or Why Conservatives Have Left Liberals In the Dust,1995.http://www.cd.org/issues/Lakoff.htm
[8] Boers & Demecheleer.A Few Metaphorical Models in (western) Economic Discourse [A].in Discourse & Perspective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C].Ed.Wolf-Andreas Liebert,Gisda Reder& Linda Waugh.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7.
[9] lakoff,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 [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10] Wolf-Andres Liebert.Taking metaphor out of our heads and putting it into the cultural world [A].In R. W. Gibbs & G. J.Steen eds. 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C]. 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7.
[11] 胡佑章:《比喻发微》,《修辞学习》,2001年第3期。
[12] 汪少华:《隐喻推理机制的认知性透视》,《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10期。
作者简介:范继花,女,1975—,河南扶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英语教学,工作单位:华北科技学院。
关键词:隐喻 认知推理 语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认知语言学在过去20年把研究重点放在了语法语义上,而最近,“语用学方法”、“话语”、“视角”则成了认知语言学中常见的术语。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也只是近几十年的事,但其速猛的发展却是语言界不可否认的事实,它以非客观主义的经验、现实主义哲学作为自己语言的思想方法基础,对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及其机制做出解释。Lakoff认为语言是人们组织加工和传递信息的工具,人们在运用此工具时,又是以语言范畴的概念及语言经验为基础的。对人们实际话语的分析,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是语用分析多学科交叉发展的必然。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的关系十分密切,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方法上,认知语言学是一种以语用为导向的语言学。文旭认为认知语言学是一种语用理论,它强调了分析语言功能的重要性,就方法论而言,认知语言学是一种语用方法,它是以用法为基础的模型。语篇分析是语用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针对语篇中隐喻的语用价值分析,语用学理论明显存在不足。本文旨在运用隐喻的认知理论分析语篇中隐喻的语用价值,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 隐喻在语言中无处不在
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欧美尤其是在美国,隐喻研究迅速发展,可谓盛况空前。Lakoff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用以思维行动的概念系统从本质来讲都具有隐喻性。Grady 等观察和分析了大量的语言事实后发现,人类的思维过程是隐喻性的,评论语言交际问题的语言大约70%的表达源于隐喻。许多类型的统计分析显示,人们在日常语言中大约每分钟时用1.8个具有创造性的隐喻、4.08个定型化的隐喻。如果每人每天谈话2.5小时,每人按60岁计算,一生中使用的隐喻大约为470万个新颖的隐喻,2140万个定型化的隐喻。
二 从语用角度研究隐喻
正是由于隐喻的无处不在的特性,使得语用学家在语篇分析时,不得不重视它的存在。Grice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对隐喻的识别能力,引起了语用学家的极大兴趣。Levinson用这一理论来研究隐喻,他认为使用隐喻是违反合作原则的一种情况,具有某种会话含义。刘振前用实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有力地证明了言语行为理论对隐喻研究的不当。因为根据Grice的观点,人们理解隐喻性话语的“会话含义”:首先,确定其字面意义;其次,对照语境评估字面意义的适当性;第三,如字面意义不符合语境,听话者推断出符合语境和合作原则的非字面意义。而语言理论研究表明,读者或听者理解隐喻性言语,并不比非隐喻性的言语需有更多的智力投入。对于这一点,修辞学早就指出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它不仅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而且用来说明事理,可以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隐喻的基本功能就是便于人们的理解。
从语用学角度讨论隐喻问题的还有Sperber & Wilson,他们的“相关原则”引起了隐喻学和语用学研究的普遍关注,他们在《论相关》一书中得出的结论是:“隐喻和许多相关的辞格(夸张、换喻、提喻)仅仅是对语言使用的一种非常一般的创造性使用。为了寻求最大限度的相关,说话者在不同的场合对他的思想采取不同的忠实的理解,结果是有些情况下成了字面意义,其他情况下就出现了隐喻。因而,隐喻并不需要特殊的理解能力或程序,它是言语交际中使用的一些非常普遍的能力和步骤的自然结果。
三 从认知角度研究语篇中的隐喻
从语用角度研究隐喻的一个不足之处,就在于语用学家们未充分认识到隐喻是人们理解世界的一种认知要求,它的使用不需要专业的技巧和特殊的努力,它不仅是语言的问题,它更是思维的问题。我们的日常思维,广泛地无意识地自动运用隐喻性的概念,这些隐喻性概念在日常推理中效果尤为显著。认知语言学家们正是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之上,运用概念隐喻来分析语篇中的隐喻。
1 经济语篇中的隐喻模式
Boers 和Demecheleer研究用英法荷不同语言写成的经济语篇,发现Lakoff 和Johnson所述的几个隐喻性模式在这3种语言的经济语篇中普遍存在,它们分别是:
(1) PATH隐喻。例如:India this week altered course on the road to economic reform, abandoning the tough fiscal path.
(2)HEALTH隐喻。例如:Brazil’s chronic budget deficit.
(3)WAR隐喻。例如:The budget for 1994 is a field of struggle.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经验现实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知识是以理想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s即ICMs)组建的,ICMs属于复杂的概念结构,是概念分析模型,其成分对应一个个具体的概念范畴。Lakoff指出在隐喻中,ICMs从源域映射到目标域,并且这一模式在目标域进行推理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它是从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s)构建出来的认知结构的完形。Boers & Dmecheer的研究所发现的经济语篇中的几个典型隐喻模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人们认知的一致性,促成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的认知结构形式的一致性,从而造成人们在语篇中使用隐喻模式的一致性。这也正反映了特定社会环境中说话人对特定领域内经验的统一理解。
2 隐喻模式的层创出现
Wolf-Andres Liebert通过对话语分析,指出隐喻模式(metaphor models)还可在话语交际中层创出现的隐喻运用操作,具体包括:
(1)introduction of a metaphor(说话者引入以隐喻)
(2) re-introduction of a metaphor(引入的隐喻遭到拒绝或忽视,同一说话再再次引入)
(3)taking up a metaphor(话语对象的另一方可接受也可否认对方引入的隐喻)
(4)ignoring a metaphor(话语对象的另一方也可对对方引入的隐喻置之不理)
实际上隐喻在话语中的层创出现,是其语义操作的扩展与调整,通过对科学家们就其研究课题运用隐喻进行讨论的话语分析,及有关科学的广播谈话分析,Liebert指出隐喻推理在科普语篇及科普广播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高理解具有实际效力。根据其实例分析,Liebert认为隐喻模式在话语中的出现,是说话者认知空间的作用联系及扩展。由此可见,在话语交际中隐喻的出现和运用,是人们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认知的体现。任何忽略认知因素的隐喻语用分析都是与事实相悖的。
四 隐喻在语篇中的作用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隐喻引起的认知推理机制,在语篇连贯、一致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使表面看来杂乱无章的对话、语篇因隐喻这条暗线的操作,而显得前后连贯。从而隐喻的认知推理机制为人们准确地理解晦涩难懂的语篇提供了依据。近年来对隐喻在语篇、对话中的认知作用,做具体分析的有Freeman,Ponterotto及 Sandikcioglu,他们的研究论文收录在Antonio Barcelonia主编的Metaphor and Metonymy at the Crossroad中。
我们可以运用隐喻在语篇中的作用对某些隐喻现象疑难进行阐释。
胡佑章在其《比喻发微》一文中提及喻体的强烈自指,取譬的抽象喻等隐喻现象受人忽视。事实上,从概念隐喻的视角出发,这类现象极易解释。我们可以就钱钟书《围城》中的例句说明:
(1)她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眼睛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
(2)机器是没有脾气癖性的,而这辆车倚老卖老,修炼桀骜不驯,怪癖难测的性格,有时标劲像大官僚,有时别扭像小女郎。
胡佑章把本体解析为A,喻体解析为B,他认为A作为本体仅仅是为引出了B才变得有意义。作者不是或不完全是为了说明A才设喻;恰恰相反,他是为了引出B才以A为本体(话题)。这里A成了陪衬,B倒成了关注的焦点,突出自身特征,寄予了作者的憎恶。事实上,在这里胡佑章只认识到了语言的表面现象而已。探其实质,则是隐喻中两域映射的结果。根据Lakoff的不变原则,源域的成分相应的映射到目标域中,人们正是通过源域的经验去理解目标域中的概念。上例中“喻体的强烈自指”并非是作者为了喻体B才以A为本体的。要说明这一点,我们还要从《围城》这部书的整个篇章中加以诠释。钱钟书可谓是讽喻大家,其作品中弥漫着讽刺的韵味。正是为了达到讽刺的效果,钱钟书在《围城》中大量运用讽喻式的隐喻模式。而也正是贯串这部作品的讽喻模式才使其前后连贯,寓意深刻丰富。
胡佑章另外还指出隐喻中用比较抽象、陌生的事物来喻具体、熟悉的事物的现象。其例子仍然来自于《围城》:
(3)四个人脱下鞋子来,上面的泥就抵得贪官刮的地皮。
(4)(王美玉)忽然发现顾先生的注意,便对他一笑,满嘴鲜红的牙根肉,块垒不平像侠客的胸襟。
上例中本体A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事物,喻体B则是不易把握的虚拟事物。但不可否认,这两例的隐喻模式仍属讽喻式,这对整部作品的篇章布局的衔接至关重要。但要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则需从隐喻的认知推理机制出发,而不能简单地把它们归为对隐喻常态和惯性的突破。从认知角度来阐释隐喻的推理机制,要联系语境,依据语境和作者的意图,将层创结构投射到目标域,或将层创结构投射到源域。层创结构是隐喻合成理论的核心。(3)中贪官贪得无厌、不住手地刮地皮的结构投射到目标域上:泥巴不断地往鞋上沾。(4)中侠客健硕的胸肌映射到卖弄风姿的王美玉的牙肉上,其讽刺意味也就不言而喻。可见,隐喻的认知机制导致隐喻模式在语篇中的出现,隐喻模式又使语篇连贯一致,从而更便于人们对语篇进行分析。
小结
本文认为,在对语篇中的隐喻分析时,且不可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分析语篇中的隐喻现象要从整个语篇着眼,运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的推理机制来解释语篇中隐喻的语用现象,才能有效把握语篇中隐喻的功能及其语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Liebert,W.A.Stop Making Sense [A].in Discourse & Perspective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C].Ed.Wolf-Andreas Liebert, Gisda Reder & Linda Waugh.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7.
[2] lakoff &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 文旭:《认知语言学:诠释与思考》,《外国语》,2001年第2期。
[4] Grady,Oakley & Coulson.Blending and Metaphor [A].in 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C].Ed.Gibbs & Steen.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7.
[5] 刘振前:《日常英语中隐喻的普遍性及其与认知的关系》,《外语教学》,2002年第1期。
[6] Barcelonia,A.Metaphor and Metonymy at the Crossroads[M].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0.
[7] Lakoff,G.Metaphor,Morality,and Politics,or Why Conservatives Have Left Liberals In the Dust,1995.http://www.cd.org/issues/Lakoff.htm
[8] Boers & Demecheleer.A Few Metaphorical Models in (western) Economic Discourse [A].in Discourse & Perspective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C].Ed.Wolf-Andreas Liebert,Gisda Reder& Linda Waugh.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7.
[9] lakoff,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 [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10] Wolf-Andres Liebert.Taking metaphor out of our heads and putting it into the cultural world [A].In R. W. Gibbs & G. J.Steen eds. 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C]. 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7.
[11] 胡佑章:《比喻发微》,《修辞学习》,2001年第3期。
[12] 汪少华:《隐喻推理机制的认知性透视》,《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10期。
作者简介:范继花,女,1975—,河南扶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英语教学,工作单位:华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