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面神经麻痹治疗中使用玉真散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4月面神经麻痹患者41例,全部玉真散用药,观察疗效、安全性。结果:经过治疗,37例患者面神经麻痹减轻,有效率90.24%;16例患者痊愈,顯效率39.02%(P<0.05)。患者无不良反应,用药耐受度较好。结论:玉真散应用于面神经麻痹疗效较好,患者较耐受,无显著不良反应。
关键词:玉真散;面神经麻痹;中药用药;中医
【中图分类号】R7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6-182-01
前言:面神经麻痹即中医病症中的“吊线风”,也称口角歪斜。该病发病后,严重程度不同对患者生活有不同影响。患者通常面部单侧发病,在说话时有流涎、漏风等表现。面神经麻痹降低生活质量,导致患者承受心理压力。玉真散是《外科正宗》中记载的中药处方,主要功效是平复痉挛抽搐,促进化痰祛风。该方通常用于治疗破伤风,在面神经麻痹中用药相关研究较少[1]。本文从2019年5月~2020年4月面神经麻痹就医患者中选取41例,说明玉真散用药方法,观察应用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5月~2020年4月收治的41例面神经麻痹病例,性别:男/女=22/19,年龄(3~68)岁,平均(47.91±8.74)岁。病程2天~2.5年。
纳入标准:(1)经中医诊断确诊为面神经麻痹;(2)发病≤3年;(3)资料齐全;(4)患者本人或监护人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先天发育不良;(2)脑瘫;(3)合并恶性肿瘤;(4)传染病;(5)智力异常。
1.2方法
基础处方:白芷、甘草、白附子、防风、川羌、全虫、制南星各10g,天麻15g,蜈蚣3条配制成药。对症加味:发病<15d且合并乳突部压痛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加味大青叶、双花和防风各20g配制成药。合并患侧明显肿胀患者在药方中加10g地龙。病程>6m患者添加15g川芎、20g桂枝以及(30~50)g黄芪。
用药方法:蜈蚣全虫等虫类中药进行瓦上焙黄后碾压成细粉并分成3等份备用。其余中药常规以水煎煮,煎煮3次,单次煎煮时取100mL药汁,最后混合3份药汁,均分为3剂,重复前述药粉。在用药阶段加强保暖,防止感染风寒,饮食应营养清淡,油腻辛腥类禁止食用。
1.3观察指标
不良反应:观察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分析患者用药耐受度。
临床疗效:(1)痊愈:停止用药后体征无异常;(2)有效:经过治疗,眼裂良好闭合,无口眼歪斜或轻微歪斜,鼓腮动作、笑表情时可见患侧异常;(3)无效:面部症状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4.0分析面神经麻痹患者数据,计数资料(疗效、不良反应)以率(%)表示,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全部患者中,痊愈16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有效率90.24%(37/41),显效率39.02%(16/41)(P<0.05)。
2.2不良反应
用药过程中,未见玉真散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0/41)(P<0.05)。
3讨论
面神经麻痹是高发病症。轻度面神经麻痹患者无表情时面部无显著异常,在微笑或者说话时可见面部有歪斜表现,但日常睡眠或者饮食活动等无影响。重度面部神经麻痹患者面部患侧出现明显歪斜,睡觉时眼睑无法完全闭合,饮食活动不灵活,合并流涎或流泪等症状。
根据中医理论,面神经麻痹即面瘫,该病属于中医杂证范畴,临床治疗难度、后遗症发生率较高。分析玉真散生效原因,中医辨证施治显示,该病以风痰阻络证为主。临床分析认为,该病内因是脉络亏虚且经气萎靡,内中蓄痰,导致浊气滋生。外因方面,多因患者在坐卧起居中未注意保暖防寒,导致风邪猝然入侵。内外因联合作用下,导致患者经络阻塞封闭,体内荣卫无法畅行,经脉经络失守,进而引起患侧肌肉神经瘫痪,但健侧不受此影响,可自行活动,此种运动失衡之下,健侧对患侧造成牵拉作用,致使患侧朝向健侧发生歪斜。
根据中医理论,寒邪与亏虚经络对抗过程中,皮肤中侵入邪气,在此期间,邪气运行迟缓,正气运行急速,造成正气引导邪气的局面,从而引起面部偏瘫即不遂症。玉真散的主要药物作用可祛风邪,消除抽搐,解除痉挛,疏通经络,从而恢复神经功能,缓解或消除麻痹症状。该药以蜈蚣等虫类用药,其作用为将经络中的痰瘀清除,痰瘀消除后祛除寒邪影响,促进相关病症自行痊愈,进而突出疗效。
本次研究显示,玉真散用药后16例面神经麻痹症状完全消除,患者恢复健康。17例患者虽未痊愈,但症状显著减轻,对饮食、睡眠等基本无影响。4例患者玉真散用药后未产生预期疗效。
综上,在治疗面神经麻痹病症时,可选择玉真散作为治疗药物,应用疗效较好。该药为中药处方,汤方与粉剂合用,无显著副作用,可长期用药,对面神经麻痹患者病情康复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赖新鑫,郭飞飞,杜超.药物治疗面神经炎研究进展[J].人民军医,2020,63(01):96-98+102.
作者简介:出生年1969-,男,汉族,籍贯河南省安阳市,本科学历、副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是中医内科
滑县老庙中心卫生院 56474
关键词:玉真散;面神经麻痹;中药用药;中医
【中图分类号】R7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6-182-01
前言:面神经麻痹即中医病症中的“吊线风”,也称口角歪斜。该病发病后,严重程度不同对患者生活有不同影响。患者通常面部单侧发病,在说话时有流涎、漏风等表现。面神经麻痹降低生活质量,导致患者承受心理压力。玉真散是《外科正宗》中记载的中药处方,主要功效是平复痉挛抽搐,促进化痰祛风。该方通常用于治疗破伤风,在面神经麻痹中用药相关研究较少[1]。本文从2019年5月~2020年4月面神经麻痹就医患者中选取41例,说明玉真散用药方法,观察应用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5月~2020年4月收治的41例面神经麻痹病例,性别:男/女=22/19,年龄(3~68)岁,平均(47.91±8.74)岁。病程2天~2.5年。
纳入标准:(1)经中医诊断确诊为面神经麻痹;(2)发病≤3年;(3)资料齐全;(4)患者本人或监护人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先天发育不良;(2)脑瘫;(3)合并恶性肿瘤;(4)传染病;(5)智力异常。
1.2方法
基础处方:白芷、甘草、白附子、防风、川羌、全虫、制南星各10g,天麻15g,蜈蚣3条配制成药。对症加味:发病<15d且合并乳突部压痛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加味大青叶、双花和防风各20g配制成药。合并患侧明显肿胀患者在药方中加10g地龙。病程>6m患者添加15g川芎、20g桂枝以及(30~50)g黄芪。
用药方法:蜈蚣全虫等虫类中药进行瓦上焙黄后碾压成细粉并分成3等份备用。其余中药常规以水煎煮,煎煮3次,单次煎煮时取100mL药汁,最后混合3份药汁,均分为3剂,重复前述药粉。在用药阶段加强保暖,防止感染风寒,饮食应营养清淡,油腻辛腥类禁止食用。
1.3观察指标
不良反应:观察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分析患者用药耐受度。
临床疗效:(1)痊愈:停止用药后体征无异常;(2)有效:经过治疗,眼裂良好闭合,无口眼歪斜或轻微歪斜,鼓腮动作、笑表情时可见患侧异常;(3)无效:面部症状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4.0分析面神经麻痹患者数据,计数资料(疗效、不良反应)以率(%)表示,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全部患者中,痊愈16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有效率90.24%(37/41),显效率39.02%(16/41)(P<0.05)。
2.2不良反应
用药过程中,未见玉真散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0/41)(P<0.05)。
3讨论
面神经麻痹是高发病症。轻度面神经麻痹患者无表情时面部无显著异常,在微笑或者说话时可见面部有歪斜表现,但日常睡眠或者饮食活动等无影响。重度面部神经麻痹患者面部患侧出现明显歪斜,睡觉时眼睑无法完全闭合,饮食活动不灵活,合并流涎或流泪等症状。
根据中医理论,面神经麻痹即面瘫,该病属于中医杂证范畴,临床治疗难度、后遗症发生率较高。分析玉真散生效原因,中医辨证施治显示,该病以风痰阻络证为主。临床分析认为,该病内因是脉络亏虚且经气萎靡,内中蓄痰,导致浊气滋生。外因方面,多因患者在坐卧起居中未注意保暖防寒,导致风邪猝然入侵。内外因联合作用下,导致患者经络阻塞封闭,体内荣卫无法畅行,经脉经络失守,进而引起患侧肌肉神经瘫痪,但健侧不受此影响,可自行活动,此种运动失衡之下,健侧对患侧造成牵拉作用,致使患侧朝向健侧发生歪斜。
根据中医理论,寒邪与亏虚经络对抗过程中,皮肤中侵入邪气,在此期间,邪气运行迟缓,正气运行急速,造成正气引导邪气的局面,从而引起面部偏瘫即不遂症。玉真散的主要药物作用可祛风邪,消除抽搐,解除痉挛,疏通经络,从而恢复神经功能,缓解或消除麻痹症状。该药以蜈蚣等虫类用药,其作用为将经络中的痰瘀清除,痰瘀消除后祛除寒邪影响,促进相关病症自行痊愈,进而突出疗效。
本次研究显示,玉真散用药后16例面神经麻痹症状完全消除,患者恢复健康。17例患者虽未痊愈,但症状显著减轻,对饮食、睡眠等基本无影响。4例患者玉真散用药后未产生预期疗效。
综上,在治疗面神经麻痹病症时,可选择玉真散作为治疗药物,应用疗效较好。该药为中药处方,汤方与粉剂合用,无显著副作用,可长期用药,对面神经麻痹患者病情康复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赖新鑫,郭飞飞,杜超.药物治疗面神经炎研究进展[J].人民军医,2020,63(01):96-98+102.
作者简介:出生年1969-,男,汉族,籍贯河南省安阳市,本科学历、副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是中医内科
滑县老庙中心卫生院 56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