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大之辨

来源 :中国书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mai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中国艺术史,绘画向以品第论高下,而不以大小辨优劣。自东晋顾恺之《论画》始,即提出“传神写照”之说,继而南齐谢赫揭出“六法论”,以“气韵生动”为倡,并开始以六种品第标准评价艺术。进入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画录》首次提出“神”“妙”“能”“逸”四品说,其后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复列“自然”“神”“妙”“精”“谨细”五品,且各分上、中、下三等。宋人继前贤踵武,又进一步深化,黄休复《益州名画录》中分列“逸”“神”“妙”“能”四格,由此奠定后世评画准则。凡此种种,皆以画之格调、品第为绘画欣赏的评判标准,是为“品评”,与作品尺寸大小毫无关涉。
  时至今日,美术作品评鉴风气丕变,非大无以名世。论者每以“大时代、大中国、大发展、大制作、大气象”为言,不唯文章下笔洋洋洒洒、刺刺不休,即中国画作品亦动辄八尺、丈二、丈六、满壁甚至百米长卷亦屡见不鲜,鸿篇巨制,足令观者目眩。“喜功”不敢说,“好大”却是不容否认的事实。究其原因,不外三点:一、时代的需要。我们处在一个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大时代中,特殊的国情、现实的需要都在呼唤宏大题材的美术作品。要反映纷繁复杂的生活现实,没有充分的表现空间是不行的,为与宏大题材相匹配,画面尺寸不得不一涨再涨。此时,“大”已不仅仅是一种数量标准,而成为了强盛、繁荣的表征和赞颂力度的体现。二、展览、市场的需要。在目前这个视觉快餐盛行的读图时代,摩挲把玩、细嚼慢咽的传统审美方式正在淡出,走马观花地通览自然而然成为了一种新的鉴赏习惯。市场化的展览需要不断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去刺激观众日益疲惫的眼球,以免自身黯然失色,沦为被遗忘的角落。反观美术史,古代中国画既无今天这般繁荣的市场,也不曾举办过今天这种规模宏大的展览。想当年宋徽宗临幸宣和画院,众画工倾其所藏,一一展卷待观,这大概要算是美术史上最大规模的展览了。比较而言,在我们这个商品社会,按尺寸卖画的做法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要规范和严格。而进入展馆一看,大画林立,却还是不易填满宽阔的空间,小尺幅作品在这里简直就像大海中的金针,即使闪光也无济于事。这样,“大”就成为了商品时代艺术品生存的一种必要手段。三、画面构成的需要。从美术作品自身来看,位置的安排、构成的处理、意境的营造等等都与画面尺幅大小密切相关。当然,欲状拟五岳之奇、四海之广,摹写高天厚土、芸芸众生,以方寸小帧出之似亦无不可,然而其气魄已相去甚远,不免堕入清雅的传统文人趣味,而远离了现代艺术的旨趣。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亦是古今艺术分途的一条界线。


  但是必须注意,大尺寸作品虽有存在的理由,却不宜无限制、无条件地发展蔓延。当下大而无当、大而无物的作品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其特点往往表现为:一、艺术语言重三叠四,絮絮叨叨,创作完全是靠机械的复制积小成大,属简单体力劳动,技术、艺术含量均不高。二、随心所欲,牵强草率,以空洞的纸张扩展掩饰其外强中干的实际,假“计白当黑”等艺术法则蒙混过关,骗取润格,行其“欺行霸市”之举。三、强撑硬拉,化小为大。画面顶天立地,内容却只是一帧小品的规模。一杯果汁冲成一锅汤,结果只能失去原有的甘醇,剩下淡而无味的口感。这些只有“大”之形而没有“大”之实的作品清楚地显示出社会审美风尚虚假浮夸的一面。不理会具体状况,只知追新逐异,无论是标榜燕瘦还是夸耀环肥,都只能造出一个矫伪的模特。
  明乎此,弄清小大之辨这个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我们所强调的大小自有其特定的含义:大者,恢宏、雄强、博大之谓也,与之直接相关的是境界而非尺寸;小者,精微、工致、灵动之谓也,形制可小,境界不可小,尺幅千里是其最高标准。对一个成熟的艺术家而言,大、小本无绝对界线,不宜轩轾于其间,应大则大,宜小即小,大小不同,经营则一,大者当具小之精妙,小者亦当求大之气势。试看范宽《溪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巨峰巍然,林木参差,屋舍掩映,境深意远,而旅人渔樵往来其间,细微处皆能一丝不苟,大者、小者统筹兼顾,众美兼擅;再看林椿《果熟来禽图》、佚名《出水芙蓉图》两件小品,造奇境于平淡,纳至美于方寸,一花一鸟尽显天地生机,笔致工细而意境完足。画幅无论大小,只要经营得当,均能穷其要妙,独具神采。南朝宗炳深谙以小见大之理,他所谓“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是以观画图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势。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画山水序》),即是指此而言的。
  不单中国画如此,西画亦概莫能外。西方美术史上,波提切利的《春》或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之类巨幅作品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之类小幅作品拥有同等的地位。中西艺术理路相通,不管中画西画,远观其势,近取其质,都是赏评的最佳方法。
  由是可知,立足绘画本身,不受外物干扰,因艺术需要而决定作品大小,方能显示画家本真,留下真诚的艺术。存其势,鉴其质,重品第,略大小,当是画学正道。





其他文献
丹青致优——陈佩秋书画艺术展在沪开幕  7月19日,“丹青致优——陈佩秋书画艺术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陈佩秋是蜚声海内外的海派艺术大师。她的艺术由宋元绘画人手,深得中国传统书画之精髓,兼而吸收海外诸派,将东西方文化融会一体。本次展览展出了近百件作品陈佩秋的书画艺术精品。  中国美协表彰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  2013年7月30日上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期刊
王粦
期刊
◇时间:2002年9月29日 2005年7月30日 2009年4月7日  ◇地点: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  ◇采访人:周俊杰(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张啸东(历史文献学博士、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  周俊杰(以下简称周):王学仲老师和河南的关系很深,可以说,在河南省书协20世纪80年代之初邀来讲课的老师中,我很崇敬王老师您,因为您的学问更博大一些,更具文化底蕴。我可不是今天当着先生的面才讲,
期刊
由国家文物局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写、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是一部集国内现存古代书画作品之大成的资料性工具图典,该书收录了全国各收藏单位共计20117件书画作品。查阅该书目录索引可以发现。明代书家林云程的作品仅有一幅,即现存于武汉博物馆的林云程《行草书自书诗》卷。有关林云程的文献资料及研究成果不多,其存世作品更为少见。因此,这幅手卷就成为研究林云程的重要实物资料。  这是一卷值得认真
期刊
傅抱石以风格鲜明的山水画和人物画而闻名画坛。他以独创的“抱石皴”所描绘的山水画,适于表达疾风暴雨式的激情,甚至在“往往醉后”的精神状态下才能更好地抒发感情。他笔下的古代高士、美人画,线条飘逸、造型奇古,独步当代画坛。  就是这样一位被广泛认可的画坛大家,在艺术创作之余,还留下了《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中国绘画理论》《中国美术年表》《石涛上人年谱》等学术著述及大量文章,总字数在200万字以上。其中一部
期刊
关于铁军兄和他的书法艺术,我想说的实在很多。十七年来,细节的叠加,使我难以取舍。  在我看来,唐铁军的书写状态,是性灵挥洒。笔精墨妙,高韵深情,又能奇诡多变,空间经营也虚实相生、丰富空灵,真可谓在小字的天地中,写出了纵横自在的大气象。在这个时代,他数路并施、多元共生的艺术风格探索,相比那些单一套路的名家里手,显得更为可贵和难能。  他的小字从钟繇入手,取意憨拙松动,然后一路顺流直下,直写到黄道周、
期刊
2013年7月16日下午三时,由《中国书画》杂志社、韩国国会议员书道会和韩国书法艺术院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韩优秀书画家(韩国国会)邀请展”在首尔(韩国国会展览厅)隆重开幕。  韩国国会姜昌熙议长、文喜相前副议长、朱升镕委员长、黄昶桦馆长、韩国书法艺术院叶欣院长,《中国书画》杂志社康守永社长、张秋实主任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与中国40位实力派画家、韩国40位知名书法家一道,共同见证了这一中韩文化
期刊
张振忠,1954年生于辽宁朝阳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任沈阳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教育局副局长、沈阳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出版《张振忠书法作品集》《晋韵流风——张振忠书法艺术》古体诗集《丽水清吟》。多次举办个人书法展,发表论文数十篇。书法作品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藏。  认识振忠的书法是从欣赏他为沈阳一所学校题的匾额开始的,那清劲秀雅的“二王”韵致,使我心动。深入了解才知道,他原本是
期刊
文徵明(1470~1559)是明代吴门画派的领袖。他不仅以高妙的书画诗文造诣为世所称道,而且长寿的一生也充满传奇色彩。文徵明的一生承担了不同的社会角色,这些角色既有他个人的主动认领,也有周围环境的被动赋予。因此文徵明不仅是艺术史研究的楷模,也是社会史研究的范例。有鉴于此,苏州博物馆精心推出“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展览将会有力地推动当代文徵明研究的学术进展。本刊在展览即将举办之际,特推
期刊
编著按:作为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画家,黄公望(1269~1354)一直是美术史家关注的焦点,台北故宫博物馆所藏的《九珠峰翠图》即是黄公望的一幅重要作品,对于认识黄公望的艺术风格有重要的意义。台湾大学教授傅申先生是资深的中国美术史家、古代书画鉴定专家,对于黄公望有很深入的研究。2013年7月王叔重就《九珠峰翠图》的诸多问题采访了傅申先生,傅先生对此做出了精彩的分析和回应,现刊出此文以飨读者。  王叔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