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班主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作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管理要人本化。因此,班主任要重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环境建设,为他们顺利学习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关键词:融洽;良好;和谐;魅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班主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作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管理要人本化。因此,班主任要重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环境建设,为他们顺利学习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怎样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呢?
一、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而且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简单地把自己与学生的关系视之为“传授知识”的关系,不能把自己视为“绝对权威”,对班级的管理不能“压”。如果这样学生对教师就会敬而远之,与学生无法亲近,更谈不上交流。因此,要建立平等、和谐、民主、宽松的师生关系。在班级里,要善待每一位学生,主动、真正地去关心、理解、帮助他们,树立无“差生”观念,摒弃对学生的伤害。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切才会“信其道”。我班有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说起话来奶生奶气,做起事来也幼稚得很。同学都嘲笑他,不爱和他玩。他见了我也总是躲得远远的。我告诉孩子们不要歧视他。同时,我主动和他交流,经常帮助他,每天都用微笑的表情、温和的语言去鼓励他。慢慢地他变得活跃起来,下课总是愿意跟着我,说起话来也逐渐有“阳刚之气”了,做起事来自然也渐渐成熟起来,他和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也融洽起来。
只有师生关系和谐一致,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各种素质才能大幅提高,从而引导教师和学生共同走向成功。
二、创造良好育人环境。
优雅的物质环境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塑造高尚人格。我会在班级的窗台上摆几株绿意盎然的植物;墙壁上贴着学生自己書写的名人名言、班训和孩子们精心绘制的精美图画,挂上一些名人画像;教室后面摆上由学生自制的简易书架,上面放着筹集的图书和各种各样的小制作……当学生步入这样的教室时,身心愉快,并且会时时受到激励和注意自己的言行,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我还设计“参观校园”、“我爱学校”等活动,在欣赏校园风貌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热爱学校之情:通过“找朋友”、“团结力量大”等活动,让孩子尝试集体生活的乐趣;通过学校里的安全活动,让孩子知道上、下楼梯慢慢走、靠右走,不从高处往下跳、不拿尖利的东西、不跟陌生人回家……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当孩子在学习上、集体劳动中、课外活动中所取得的一丁点儿成绩,我会用赞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用真诚的语言适当给孩子以表扬、鼓励。这种师生间的互动,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情感。
三、营造和谐班级风气
和谐的班风,良好的班集体具有一种无形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生活在这样的班集体中,学生心情舒畅,学习主动,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和条件。我通过组织故事会、演讲会、读书交流会、智力抢答赛、学习竞赛、小制作等活动,学生不仅得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加深了相互之间的友谊,和谐了人际关系。在不自觉中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才干;我还通过主题班会、辩论赛等活动,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抵制社会上一些不良的风气对学生的影响;通过“为敬老院送温暖”、“雷锋就在我身边”、“手拉手”等活动,陶冶孩子的情操,升华孩子的人格。
我经常发掘班里的积极因素,对学生加以表扬鼓励。班里的事情也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尊重他们的意见,使他们有较强的责任感和光荣感,使他们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走,形成一股强有力的集体凝聚力。比如,学校组织广播操比赛,孩子确定勇夺第一的奋斗目标。我告诉他们没有付出就不会有回报的道理。接下来,我惊喜地发现,活动课上,学生在班委的带领下自觉练习广播操。他们领略到“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当同学们明白班集体这座"大厦"需要你一石我一沙,你一砖我一瓦的共同积累时,就是良好班风形成的时候。
班级活动中,我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通过集体活动使学生人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自觉作班级的主人。创设的活动也是在研究学生内心上下功夫,根据学生求新、求乐、求异、求发展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树立自身人格魅力。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其人格魅力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有所为,成为人才,与受到教师品德与情怀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学生的优秀品质与教师的高尚德行的熏陶分不开的。我的小学老师李信玉,他生活俭朴、勤俭节约,给了我很深的印象,至今时时警策我。有时看到学生浪费本子、粮食,我便马上制止,讲这些东西来之不易的道理。我以自己的行为,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渐渐地孩子们在我的影响下学会了节约。我们的教育应是没有强迫,没有专横,只有关爱,只有尊重,只有信任的教育下的快乐、健康成长地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才能学会学习,学会专注,学会感恩,学会宽容,自然就学会了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具备的爱。
我感叹假如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做到真正进入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从内心接受自己、喜欢自己,而真正愿意成为自己的学生那该多好。我想那就要付出自己最无私的、最宽容的爱。我们天天在用自己的言语和孩子们进行沟通,但有时我们会因为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句随意的话刺伤学生柔嫩的心灵。在我们班中,赵昕是基础较差的同学,上课总是走神,于是,我耐心地引导他,有时候他也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管效果如何,我来个“狠狠表扬”。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这个孩子朗读很好,于是我有意让他多读书,在课上我经常叫他。现在,赵昕有了很大的进步,有的时候,他上课也可以很认真地听课。
教师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许多知识,随着时光的推移学生可能会忘却,而教师的高尚的人格却能使学生终身难忘,并且从学生身上找到老师的影子。我们就是要用正确的生活、工作态度、积极的情绪来感染学生,潜移默化教育学生,塑造和优化学生的人格。
总之,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热爱学生。这种爱出自教师的职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关键词:融洽;良好;和谐;魅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班主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作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管理要人本化。因此,班主任要重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环境建设,为他们顺利学习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怎样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呢?
一、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而且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简单地把自己与学生的关系视之为“传授知识”的关系,不能把自己视为“绝对权威”,对班级的管理不能“压”。如果这样学生对教师就会敬而远之,与学生无法亲近,更谈不上交流。因此,要建立平等、和谐、民主、宽松的师生关系。在班级里,要善待每一位学生,主动、真正地去关心、理解、帮助他们,树立无“差生”观念,摒弃对学生的伤害。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切才会“信其道”。我班有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说起话来奶生奶气,做起事来也幼稚得很。同学都嘲笑他,不爱和他玩。他见了我也总是躲得远远的。我告诉孩子们不要歧视他。同时,我主动和他交流,经常帮助他,每天都用微笑的表情、温和的语言去鼓励他。慢慢地他变得活跃起来,下课总是愿意跟着我,说起话来也逐渐有“阳刚之气”了,做起事来自然也渐渐成熟起来,他和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也融洽起来。
只有师生关系和谐一致,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各种素质才能大幅提高,从而引导教师和学生共同走向成功。
二、创造良好育人环境。
优雅的物质环境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塑造高尚人格。我会在班级的窗台上摆几株绿意盎然的植物;墙壁上贴着学生自己書写的名人名言、班训和孩子们精心绘制的精美图画,挂上一些名人画像;教室后面摆上由学生自制的简易书架,上面放着筹集的图书和各种各样的小制作……当学生步入这样的教室时,身心愉快,并且会时时受到激励和注意自己的言行,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我还设计“参观校园”、“我爱学校”等活动,在欣赏校园风貌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热爱学校之情:通过“找朋友”、“团结力量大”等活动,让孩子尝试集体生活的乐趣;通过学校里的安全活动,让孩子知道上、下楼梯慢慢走、靠右走,不从高处往下跳、不拿尖利的东西、不跟陌生人回家……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当孩子在学习上、集体劳动中、课外活动中所取得的一丁点儿成绩,我会用赞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用真诚的语言适当给孩子以表扬、鼓励。这种师生间的互动,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情感。
三、营造和谐班级风气
和谐的班风,良好的班集体具有一种无形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生活在这样的班集体中,学生心情舒畅,学习主动,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和条件。我通过组织故事会、演讲会、读书交流会、智力抢答赛、学习竞赛、小制作等活动,学生不仅得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加深了相互之间的友谊,和谐了人际关系。在不自觉中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才干;我还通过主题班会、辩论赛等活动,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抵制社会上一些不良的风气对学生的影响;通过“为敬老院送温暖”、“雷锋就在我身边”、“手拉手”等活动,陶冶孩子的情操,升华孩子的人格。
我经常发掘班里的积极因素,对学生加以表扬鼓励。班里的事情也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尊重他们的意见,使他们有较强的责任感和光荣感,使他们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走,形成一股强有力的集体凝聚力。比如,学校组织广播操比赛,孩子确定勇夺第一的奋斗目标。我告诉他们没有付出就不会有回报的道理。接下来,我惊喜地发现,活动课上,学生在班委的带领下自觉练习广播操。他们领略到“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当同学们明白班集体这座"大厦"需要你一石我一沙,你一砖我一瓦的共同积累时,就是良好班风形成的时候。
班级活动中,我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通过集体活动使学生人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自觉作班级的主人。创设的活动也是在研究学生内心上下功夫,根据学生求新、求乐、求异、求发展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树立自身人格魅力。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其人格魅力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有所为,成为人才,与受到教师品德与情怀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学生的优秀品质与教师的高尚德行的熏陶分不开的。我的小学老师李信玉,他生活俭朴、勤俭节约,给了我很深的印象,至今时时警策我。有时看到学生浪费本子、粮食,我便马上制止,讲这些东西来之不易的道理。我以自己的行为,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渐渐地孩子们在我的影响下学会了节约。我们的教育应是没有强迫,没有专横,只有关爱,只有尊重,只有信任的教育下的快乐、健康成长地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才能学会学习,学会专注,学会感恩,学会宽容,自然就学会了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具备的爱。
我感叹假如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做到真正进入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从内心接受自己、喜欢自己,而真正愿意成为自己的学生那该多好。我想那就要付出自己最无私的、最宽容的爱。我们天天在用自己的言语和孩子们进行沟通,但有时我们会因为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句随意的话刺伤学生柔嫩的心灵。在我们班中,赵昕是基础较差的同学,上课总是走神,于是,我耐心地引导他,有时候他也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管效果如何,我来个“狠狠表扬”。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这个孩子朗读很好,于是我有意让他多读书,在课上我经常叫他。现在,赵昕有了很大的进步,有的时候,他上课也可以很认真地听课。
教师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许多知识,随着时光的推移学生可能会忘却,而教师的高尚的人格却能使学生终身难忘,并且从学生身上找到老师的影子。我们就是要用正确的生活、工作态度、积极的情绪来感染学生,潜移默化教育学生,塑造和优化学生的人格。
总之,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热爱学生。这种爱出自教师的职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