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生物全一册是对现代生物学在生产应用领域新进展的介绍,这一部分内容理论和实际、原理和技术结合紧密,新名词多,新方法多,在知识的呈现方式上与必修教材也有所不同,又由于高三教学进度快,反思时间短,同学们难免会出现对一些知识理解不到位,记忆不深刻的问题。为了加强本册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对教材中的内容适当地“放大”和“缩小”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在此和同仁们交流。
一、“放大”
所谓“放大”,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对教材中的字句进行一定的强调、稀释、分解、对比和联系,挖掘字句的隐含信息,揭示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唤醒注意,引起警示,建立联系,帮助理解,便于记忆,优化认知结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如下几种“放大”方法。
1. 通过指导学生圈点、画线、标明次序和提问“放大”
如高中生物全一册教材第77页有这样一句话:病毒的繁殖过程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通常将病毒的繁殖过程称为增殖。我要求同学们对句子中的“只能”“活”和“增殖”画线圈点,并提问为什么病毒只能在活的宿主的细胞中才能进行繁殖?可否用培养基直接培养病毒?如何获得被32P标记的噬菌体?病毒的繁殖过程称为增殖,细胞的繁殖过程又叫什么?通过提醒和提问,既杜绝了学习中的“滑过”现象,又加强了学生对病毒的寄生性的认识和理解,并使学生对病毒的繁殖过程与细胞的繁殖过程发生对比和联系,扩展其知识系统,优化其知识结构。
2. 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句子成分“放大”
如高中生物全一册教材第75页有这样一句话:当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便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这个子细胞群体)叫做菌落。我带领同学们对这个句子的成分进行详细分析:其主语是“子细胞群体”,谓语是“叫做菌落”, 这个“子细胞群体”有4个特点:(1)由单个或少数细菌连续分裂的产物;(2)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3)肉眼可见;(4)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分析句子成分具有突出知识要点的作用。这一分析,使同学们既细致又完整地掌握了菌落的概念,并为以后学习菌种的鉴定和培养基的分类打下基础。
3.通过带领学生分析形成过程“放大”
如在学习单克隆抗体的概念时,我与同学们通过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形成过程,提出单克隆抗体的概念,揭示概念的内涵。板书情况如下:
通过以上的知识归纳,同学们原有的知识结构被激活并得以清晰化,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区别和联系便一目了然了。
5.通过知识的比较“放大”
如在学习微生物的培养基一节时,我设计了《微生物培养基的分类表》让同学们填写。
同学们填表的过程就是一个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类、甄别和知识精细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对微生物培养基在分类依据、类别、特点、作用及重要例证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加深了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6. 通过教材知识叙述的前后“矛盾”来“放大”
如在学习“病毒的结构”一课时,教材第77页的第一自然段里说“衣壳具有决定病毒抗原特异性的功能”,第二自然段又说“病毒的核酸贮藏着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控制着病毒的一切性状,如病毒的形态结构、致病性等”。究竟是谁决定着抗原决定性?通过师生交流分析可以发现,教材的叙述前后并不矛盾,衣壳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最终是由核酸决定合成的。衣壳是直接决定病毒抗原特异性的物质,病毒的核酸是从根本上决定病毒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对从表面看来相互矛盾的词句进行深入分析,追根问底,可以有效地促进新旧知识的相互迁移,使学生的新旧知识得以良好贯通。
7. 通过相关知识的链接“放大”
如在学习“细菌的结构”一课时,学到细菌的荚膜,我将荚膜和第二册教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的S型细菌和R型细菌相联系。通过师生分析,同学们进一步明了S和R是指菌落的特征,荚膜是造成小鼠死亡的直接原因,同学们对荚膜的认识得到了加深。知识链接可以加强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迁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以丰富化、条理化和合理化,使新知识得以有效地被固定。
8. 通过比喻进行“放大”
为了加深对“免疫”一节的理解,我将“皮肤和黏膜”比作“长城”,将“吞噬细胞”比作“巡逻兵”,将“抗原”比作“鬼子”,将“抗原决定蔟”比作“鬼子帽子上的披帘”,将“效应T细胞”比作“碉堡爆破手”,将“淋巴因子”比作“自我激励的呐喊”。抛砖引玉,同学们也可以根据自己对免疫过程的理解编成故事向其他同学讲述,这样做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免疫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比喻能将微观知识宏观化,将平淡知识情节化,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有效同化。
9. 通过图文结合“放大”
在学习“植物的组织培养”一课时,我就第65页上的图4-5“胡萝卜的愈伤组织”,向同学们提出问题:这里的培养基是固体还是液体培养基?胡萝卜的愈伤组织有什么特点?胡萝卜的愈伤组织的新陈代谢类型是什么?通过分析思考,同学们产生了愈伤组织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的表象编码, 加深了对愈伤组织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的认识和理解。对知识进行语义和表象的双重编码,有利于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交互作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0. 结合生产实践“放大”
如我结合谷氨酸的发酵生产过程,请同学们思考:(1)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的成分都有哪些?这些成分为细菌都提供了哪些营养?它属于什么培养基?配制培养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为什么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3)接入培养基中的菌种是哪种微生物?其新陈代谢类型是什么?判断依据是什么?如果想获得优良菌种,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获得?(4)在发酵装置上,搅拌器的作用是什么?(5)为什么要安装冷却装置?温度过高会给发酵带来什么后果?等等。“微生物和发酵工程”一章的重点是“发酵工程”, “发酵工程”是对本章前几节内容的应用和综合。通过谷氨酸的发酵生产过程这一实际应用,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知识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跃上应用层次来把握知识,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11.通过学生提问和师生交流“放大”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提问的时间和空间,注意并倾听学生的随时发问,“问” 标志着学生发现了新旧知识的不协调,标志着学生在进行知识的主动构建。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问题,通过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及时地排除问题,不但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条理化,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缩小”
“放大”的目的主要在于帮助理解,“缩小”的作用则主要便于帮助记忆。根据记忆规律,对于庞杂的事物,要抽其精华和主干进行记忆。如在学习基因工程时,我着重要求学生记忆基因工程操作的“四步曲”。 在学习细胞工程时,我要求学生记住细胞工程可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工程可分为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其中植物组织培养是基础;动物细胞工程可分为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核移植和胚胎移植,其中动物细胞培养是基础。记住知识主干,为知识的枝叶繁茂奠定了基础。
总之,高中生物全一册的内容以陈述性知识为主。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以陈述性知识为主的知识内容,我们既要注重对其精细加工,加强理解,又要抽其主干,宏观把握。“放大”和“缩小”双管齐下,对于同学们整体把握教材内容,融会贯通各册的生物学知识必将起到有力地推动作用。
一、“放大”
所谓“放大”,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对教材中的字句进行一定的强调、稀释、分解、对比和联系,挖掘字句的隐含信息,揭示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唤醒注意,引起警示,建立联系,帮助理解,便于记忆,优化认知结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如下几种“放大”方法。
1. 通过指导学生圈点、画线、标明次序和提问“放大”
如高中生物全一册教材第77页有这样一句话:病毒的繁殖过程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通常将病毒的繁殖过程称为增殖。我要求同学们对句子中的“只能”“活”和“增殖”画线圈点,并提问为什么病毒只能在活的宿主的细胞中才能进行繁殖?可否用培养基直接培养病毒?如何获得被32P标记的噬菌体?病毒的繁殖过程称为增殖,细胞的繁殖过程又叫什么?通过提醒和提问,既杜绝了学习中的“滑过”现象,又加强了学生对病毒的寄生性的认识和理解,并使学生对病毒的繁殖过程与细胞的繁殖过程发生对比和联系,扩展其知识系统,优化其知识结构。
2. 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句子成分“放大”
如高中生物全一册教材第75页有这样一句话:当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便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这个子细胞群体)叫做菌落。我带领同学们对这个句子的成分进行详细分析:其主语是“子细胞群体”,谓语是“叫做菌落”, 这个“子细胞群体”有4个特点:(1)由单个或少数细菌连续分裂的产物;(2)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3)肉眼可见;(4)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分析句子成分具有突出知识要点的作用。这一分析,使同学们既细致又完整地掌握了菌落的概念,并为以后学习菌种的鉴定和培养基的分类打下基础。
3.通过带领学生分析形成过程“放大”
如在学习单克隆抗体的概念时,我与同学们通过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形成过程,提出单克隆抗体的概念,揭示概念的内涵。板书情况如下:
通过以上的知识归纳,同学们原有的知识结构被激活并得以清晰化,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区别和联系便一目了然了。
5.通过知识的比较“放大”
如在学习微生物的培养基一节时,我设计了《微生物培养基的分类表》让同学们填写。
同学们填表的过程就是一个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类、甄别和知识精细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对微生物培养基在分类依据、类别、特点、作用及重要例证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加深了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6. 通过教材知识叙述的前后“矛盾”来“放大”
如在学习“病毒的结构”一课时,教材第77页的第一自然段里说“衣壳具有决定病毒抗原特异性的功能”,第二自然段又说“病毒的核酸贮藏着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控制着病毒的一切性状,如病毒的形态结构、致病性等”。究竟是谁决定着抗原决定性?通过师生交流分析可以发现,教材的叙述前后并不矛盾,衣壳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最终是由核酸决定合成的。衣壳是直接决定病毒抗原特异性的物质,病毒的核酸是从根本上决定病毒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对从表面看来相互矛盾的词句进行深入分析,追根问底,可以有效地促进新旧知识的相互迁移,使学生的新旧知识得以良好贯通。
7. 通过相关知识的链接“放大”
如在学习“细菌的结构”一课时,学到细菌的荚膜,我将荚膜和第二册教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的S型细菌和R型细菌相联系。通过师生分析,同学们进一步明了S和R是指菌落的特征,荚膜是造成小鼠死亡的直接原因,同学们对荚膜的认识得到了加深。知识链接可以加强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迁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以丰富化、条理化和合理化,使新知识得以有效地被固定。
8. 通过比喻进行“放大”
为了加深对“免疫”一节的理解,我将“皮肤和黏膜”比作“长城”,将“吞噬细胞”比作“巡逻兵”,将“抗原”比作“鬼子”,将“抗原决定蔟”比作“鬼子帽子上的披帘”,将“效应T细胞”比作“碉堡爆破手”,将“淋巴因子”比作“自我激励的呐喊”。抛砖引玉,同学们也可以根据自己对免疫过程的理解编成故事向其他同学讲述,这样做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免疫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比喻能将微观知识宏观化,将平淡知识情节化,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有效同化。
9. 通过图文结合“放大”
在学习“植物的组织培养”一课时,我就第65页上的图4-5“胡萝卜的愈伤组织”,向同学们提出问题:这里的培养基是固体还是液体培养基?胡萝卜的愈伤组织有什么特点?胡萝卜的愈伤组织的新陈代谢类型是什么?通过分析思考,同学们产生了愈伤组织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的表象编码, 加深了对愈伤组织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的认识和理解。对知识进行语义和表象的双重编码,有利于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交互作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0. 结合生产实践“放大”
如我结合谷氨酸的发酵生产过程,请同学们思考:(1)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的成分都有哪些?这些成分为细菌都提供了哪些营养?它属于什么培养基?配制培养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为什么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3)接入培养基中的菌种是哪种微生物?其新陈代谢类型是什么?判断依据是什么?如果想获得优良菌种,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获得?(4)在发酵装置上,搅拌器的作用是什么?(5)为什么要安装冷却装置?温度过高会给发酵带来什么后果?等等。“微生物和发酵工程”一章的重点是“发酵工程”, “发酵工程”是对本章前几节内容的应用和综合。通过谷氨酸的发酵生产过程这一实际应用,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知识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跃上应用层次来把握知识,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11.通过学生提问和师生交流“放大”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提问的时间和空间,注意并倾听学生的随时发问,“问” 标志着学生发现了新旧知识的不协调,标志着学生在进行知识的主动构建。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问题,通过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及时地排除问题,不但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条理化,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缩小”
“放大”的目的主要在于帮助理解,“缩小”的作用则主要便于帮助记忆。根据记忆规律,对于庞杂的事物,要抽其精华和主干进行记忆。如在学习基因工程时,我着重要求学生记忆基因工程操作的“四步曲”。 在学习细胞工程时,我要求学生记住细胞工程可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工程可分为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其中植物组织培养是基础;动物细胞工程可分为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核移植和胚胎移植,其中动物细胞培养是基础。记住知识主干,为知识的枝叶繁茂奠定了基础。
总之,高中生物全一册的内容以陈述性知识为主。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以陈述性知识为主的知识内容,我们既要注重对其精细加工,加强理解,又要抽其主干,宏观把握。“放大”和“缩小”双管齐下,对于同学们整体把握教材内容,融会贯通各册的生物学知识必将起到有力地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