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融资难题要靠创新化解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aixiaoaixiao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中旬,创新与创业成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及相关决策层反复提及的热词,税收、融资等难题的破解亦再度被广泛提及。
  9月17日他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系列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在此前一周的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他即明确提出要掀起大众创业和草根创业的新高潮,要用好创新“金钥匙”,着力为广大中小型企业和初创企业提供政策扶持。各界对此非常关注,充分理解政府希望通过改革激发大众的创业激情,从而为中国经济带来新动源。
  要鼓励、支持全民创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必须切实可行。为此,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并加大税收支持,对月销售额3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也纳入暂免征税范围,对中小微企业符合条件的先进设备进口免征关税。这些优惠政策颇为及时,符合中国着眼长远解决眼前问题的思路。
  除了税收支持和此前的注册资本要求放松,随着大众创业的兴起和中小微企业的增多,通过金融创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就显得更为关键。
  中国不是一个资金缺乏的市场,但资金在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分配存在失衡现象。国有企业依赖国家信用,占有大部分信贷资源,不少国企的信贷额度处于闲置状态。有的国企事实上变成了资金“批发商”,部分信贷额度或与上下游中小或小微企业关联,有的小微企业借此最终通过商业银行解决了流动资金,但因为被转了几道手,资金成本大大增加。而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中小或小微企业很难具备商业银行所需要的信用等级,也没有足够资产抵押,很难获得商业银行贷款。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也有技术因素。金融监管部门仍在设立中小银行等方面做文章,或苦苦寻求政策放开、流动性开闸,并没针对流动性不均衡,努力解决中小微企业的信用度衡量等问题,也没有提出更切实的解决方案和金融产品。
  解决体制问题需要时间,通过金融创新产品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相对容易。比如,要解决中小微企业信用度相对难以辨别的难题,可以通过金融创新,调节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流动性总量不平衡。再比如,从减少流动性闲置和流动性积压入手,将大型国企的闲置信贷额度疏导到中小企业,在总量控制或不变的情况下,相应扩大社会真实流动性,切实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并控制总体风险。
  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地位决定了,它们大多数存在成本较高和风险较大问题。没有金融机构能够向中小企业提供较便宜的资金,除非政府进行补贴,或者让银行“承担社会责任”。中小微企业由于没有国家信用,只能按条条框框进行资产抵押或者寻求担保。这些中小企业即使通过了银行审核,其利息和其他费用也很高。更不要说,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根本无法通过审核,只能求助高利贷。
  从宏观层面看,小企业供应方实际承担着向大企业(采购方)提供大量无息流动资金贷款的责任。它们由于无法得到正常贷款,只能以高成本方式甚至高利贷方式获得市场融资。这可称为“弱势贴息”。信用贴息和弱势贴息压在中小企业身上,它们饱受融资困境:要么是贷款利息大量腐蚀企业利润,要么是无法融资而导致现金流断裂,简直是小企业的“融资悬崖”。
  为此,金融创新可以做出贡献。比如,上海等地尝试的“复合式供应链融资”就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中小微企业信用相对低,实力相对弱,在供应链上就一定会有信用相对高和实力相对强的企业。如果采购方是大企业,其信用和实力都相对更强,只要不需要它们承担更多的成本和风险,它们会乐于参与有利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业务,这就可以尝试复合式供应链融资模式。其基本原理是:采购方收到货物后,就可以采购方较强的信用作为金融机构放款给供应商的基础,以对采购方的信用评估向供应方提供成本(利息)较低的贷款。这将节约金融机构对为数众多的供应商的审核成本,也降低了坏账风险损失,实际的融资成本和风险都降低了。
  经金融机构以较强信用的采购商(一家核心企业)的应付账款为审核依据,按实体贸易以较低的利息放贷给其供应商(多家中小企业),同时确保法律规章和会计财务方面的安排不会构成对采购商的负面影响,采购商到期支付应付货款冲抵。所以,可以产生较大的复合式融资“红利”:没有任何一方承担更大成本和风险,却产生了一笔可以在供应方和采购方之间进行分享的资金盈余。在供应链中有为数众多的供应商,金融机构需要大量的执行成本去开拓、审核、管理。所以需要有中介机构,来承担连接各个环节的信息、法律和相关服务的职能,以减轻银行管理成本,扩大融资服务规模。
  类似“复合式供应链融资”这样的创新解决方案还有很多,均是扶持发展中小微企业可以尝试的市场化的融资方式,它和更多融资模式一起,共同抒解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难题,切实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其他文献
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这篇经典文章中,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Our task is to attempt to discovery why a firm emerges at all in a specialized exchange economy。也就是说,他的目的是要揭示在一个完全专业化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得以产生的原因。所以,他提
期刊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日益凸显。科学地实现教育权利均等化,应该在加强入学机会及就学质量均等的前提下,结合城镇化、农民工及随迁子女的具体情况提高办学的针对性。  教育权利均等包括平等的入学机会及平等的就学质量。在入学机会平等方面,义务教育阶段大部分地区已取得相当进展,但与义务后教育的衔接尚为欠缺。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将有利于促进高考公平性,为农民工子女提
期刊
先是2007年的金融危机,然后变成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接下来是2008年-2009年的衰退,最后在2009年中,它被冠以“大衰退”之名。而当2009年底商业周期进入上行轨道,世界各国纷纷大舒一口气,人们相信我们不必再给它贴新标签了,要不然那个可怕的D字打头的单词(Depression,萧条)肯定得出现。  但我们高兴得太早了。与政客及其高级幕僚所宣称的“复苏之夏”已经到来,相反,美国并未如2
期刊
在中国,核电行业一直很低调。其封闭、缓慢发展的特点,以及长期良好的安全记录,让这个行业少有新闻产生。但今年“两会”上,中国核工业集团(下称中核)董事长孙勤和中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董事长贺禹,决定共同打破长久以来的沉默。  两巨头一反常态,不仅接受不少媒体采访,还通过提案和撰文等方式发声。  主要观点有二:第一,中国实现能源转型,应该加快发展核电;第二,国产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应尽快落地。 
期刊
1944年建立的布雷顿森林全球金融体系已经破裂。当前的金融体系是非系统性的,因为世界已经演变为多极力量构成的体系,而不是七国集团(G7)制定规则和架构的单极体系。即使二十国集团(G20)合计占全球GDP的85%、全球贸易的80%,以及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二,但是它的法律基础不是以国家协议或法律形式确定的,实质上各国仍是各自为政。  尽管2009年G20联合起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但后危机时代的金融监管改
期刊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引起了国际监管对国际金融系统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的关注。危机反映出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将自有资本过多投入到自营交易,带来了巨大的经营风险和投资风险,而金融机构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增加了金融业的系统风险,并且可能进一步将风险传染给其他非金融企业。危机之后,一些发达经济体希望通过积极推出监管新规的方式,如银行业自营圈护政策,防范金融危机并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自营圈护政策相继
期刊
为宏观数据拖累,9月16日上证指数收跌42.59点,一举跌破2300点,下挫1.82%,创半年以来单日最大跌幅。申银万国证券当日发布报告称,近乎崩盘的经济数据封杀了指数上行的空间。  此前,上证指数从7月15日的开盘点位2065.90点, 至9月15日最高点2340.45点,两个月间上涨将近300点,幅度超过13%。  9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8月经济数据大幅低于市场预期,成为股指下跌的直接导
期刊
斯蒂格勒曾说,评价一名经济学家的贡献,不应看他意图说什么,而应看他写的东西到底人们是如何理解的、对这个世界的经济运作产生了什么样影响。我完全同意,因为一名经济学家完全可能在没有特别明确的意识的情况下触碰到了重要的经济学问题、并引发了人们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索。科斯的理论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学家和中国的改革实践。  这样讲时我想的是科斯。虽然科斯并不属于我特别欣赏的那种思想深刻、逻辑异常连贯的经济学家,但客
期刊
9月19日,苏格兰公投结果让伦敦的政客们长出了一口气:55%的人支持继续留在英国,45%的人认为苏格兰应该独立。人们参与的热情高涨——近85%的投票率高过领导人选举不少。  尽管如此,公投后的英国将再也不是投票前的那个国家了。英国肯特大学政治和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惠特曼(Richard G. Whitman)对《财经》记者表示,势均力敌的投票结果意味着未来英国中央政府的权力将进一步下放,英国由单一制国
期刊
认真分析淡马锡的经验,加强国资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对于我们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价值。  淡马锡是新加坡政府全资拥有的投资公司,成立于1974年。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淡马锡取得了骄人的投资业绩,为新加坡的腾飞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其运营模式也受到各国政府与各大商学院关注。  笔者近日访问了淡马锡公司,对其投资企业进行了调研,对相关资料进行了研究。  根据十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