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是师生双边的活动、交流的场地,只有思维的碰撞,才能有智慧的火花;只有活跃的课堂气氛,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去掌握知识,这样的课堂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才能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关键词:教材;教师;学生;注意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2-086-2
心理学研究表明,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打开我们心灵的门户,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正因为如此,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可见,注意力的重要。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户的钥匙——注意力,常常“丢失”。语文课堂教学常常是高付出,低收益。
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能让学生“心中有丘壑”,“思界千载”。读一首诗歌,不是仅仅了解字面所叙述的内容,而应深入诗歌中,去参透作者所没有表述的东西。我们学习“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时,我们就要鼓励学生进行必要的描述,设想当时的情景,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去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作为一名游子,他的目光的落脚点为什么是在昏鸦、人家、瘦马上?前面九个词三幅画面,与其他情况下的描述有什么不同?前三句是一幅灰色的画面,加上西下的那一抹红色,给人以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此提问,定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丰富学生的想象。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逆向思维无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长时间面对同一种东西的时候,他的视觉、触觉、感觉常会处于迟钝的状态,激发不了激情,也就无法集中注意力。当有了触动学生心灵的刺激的时候,他们的精神会为之一振,重拾思维的激情,从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逆向思维肯定是其中的极好的方法之一。我们经常训练学生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例如: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脚?我们可以启发学生从另一个角度看:常在河边站,就是不湿脚。例如:古人说:沉默是金。我们可以说:沉默未必是金……这样常训练,既能养成学生全面看待问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习的效果。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我们不管对学生进行怎样的教育,培养怎么样的能力,参与都是唯一的办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也同样如此。因为,没有参与,就没有思维的碰撞,灵感的突现。学生不参与,有些是性格因素,但更多的是我们缺少鼓励、关注。我们要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想法、主张,阐述自己的意见,惟有如此,学生才会感到创造的乐趣。我们大力推行的“活动单”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成为课堂上集中学生注意的有效方法。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是人人都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通过师生活动、生生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切实改变了以前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验证课堂教学的基本结论这一基本思想和出发点,“活动”的实质就是把“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途径,有效地克服了老师一讲到底的“灌输”式课堂教学,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接受知识,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丰富学生的活动,并把“活动”作为一种常态的教学。试想:当“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有谁还会袖手旁观、无动于衷、注意力分散呢?
四、要有明晰的课堂教学目标
我们发现,课堂学习目标不明确是学生课堂注意力分散的一个重要原因。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习就缺少动力,注意力必然要从当前学习中分散出来。只有给学生以明确的学习目的,他们在行动上才会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我们发现,目标明确之后,学生就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这种能力便有了迅速的发展和变化。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告诉学生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知道参与教学活动应当做什么,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否则,教师讲不清楚,学生听不明白,教师发令不清,学生就不知所措。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第一步就是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称之为“示标”,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课堂的每一个“活动”单元都要总结,看是否达成目标。下课前再次回顾总结目标的达成情况,以便为下一节课制定目标服务。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围绕“目标”进行,为完成目标任务而努力。当一个一个“目标”达成后,学生的学业成绩自然得以提升。
教学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月是故乡明”的模块时,笔者就说,学习课文的目的是为了“用”,因此,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做到:(1)学会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读者对话,会进行评点;(2)从模块学习中,你受到哪些启发,写下来,与同学交流;(3)完成模块后的“写作实践”中的习作要求。目标明确后,学生学习主动积极,学生之间的交流热烈有效,写作练习不同凡响,受到了极好的效果。
五、课堂教学方法要给学生以“陌生”感
“陌生化”原本是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它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引起人们无意识的注意的高度集中,以一种新奇的眼光去感受对象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语文课堂教学中, 如果教师讲课方式语言枯燥,没有激情,这样的教学怎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再加上讲授的内容本身理论性强,且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这样的课堂更加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注意力分散也就理所当然了。而新颖的,特别是与学生的兴趣相联系的教学活动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所谓的“新”,对学生来说,就是陌生的,不熟悉的。这陌生就像炎热的午后透来的丝丝凉风;就像寂静的晚上传来的悠扬的笛声;就像万绿丛中的一点红……你说,这样的教学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吗?
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倡导入方式的陌生化;教学主题思维模式的陌生化;背景创设的陌生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的陌生化……以此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引起注意,让他们为“陌生”而心动,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兴致,获得审美的愉悦。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应该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长期的工作。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自应成为语文教师的自觉行为。只有关注学生,潜心于教学研究,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提高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性,从而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家芸,葛伦芬.《哲学思辩》教学简案[J].语文教学通讯,2009(6A).
[2]朱昌元.我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一點看法[J].新语文学习,2009(02).
[3]程翔.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C].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4]程祖进.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向[J].语文学习,2004(09).
[5]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关键词:教材;教师;学生;注意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2-086-2
心理学研究表明,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打开我们心灵的门户,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正因为如此,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可见,注意力的重要。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户的钥匙——注意力,常常“丢失”。语文课堂教学常常是高付出,低收益。
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能让学生“心中有丘壑”,“思界千载”。读一首诗歌,不是仅仅了解字面所叙述的内容,而应深入诗歌中,去参透作者所没有表述的东西。我们学习“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时,我们就要鼓励学生进行必要的描述,设想当时的情景,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去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作为一名游子,他的目光的落脚点为什么是在昏鸦、人家、瘦马上?前面九个词三幅画面,与其他情况下的描述有什么不同?前三句是一幅灰色的画面,加上西下的那一抹红色,给人以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此提问,定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丰富学生的想象。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逆向思维无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长时间面对同一种东西的时候,他的视觉、触觉、感觉常会处于迟钝的状态,激发不了激情,也就无法集中注意力。当有了触动学生心灵的刺激的时候,他们的精神会为之一振,重拾思维的激情,从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逆向思维肯定是其中的极好的方法之一。我们经常训练学生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例如: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脚?我们可以启发学生从另一个角度看:常在河边站,就是不湿脚。例如:古人说:沉默是金。我们可以说:沉默未必是金……这样常训练,既能养成学生全面看待问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习的效果。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我们不管对学生进行怎样的教育,培养怎么样的能力,参与都是唯一的办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也同样如此。因为,没有参与,就没有思维的碰撞,灵感的突现。学生不参与,有些是性格因素,但更多的是我们缺少鼓励、关注。我们要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想法、主张,阐述自己的意见,惟有如此,学生才会感到创造的乐趣。我们大力推行的“活动单”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成为课堂上集中学生注意的有效方法。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是人人都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通过师生活动、生生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切实改变了以前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验证课堂教学的基本结论这一基本思想和出发点,“活动”的实质就是把“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途径,有效地克服了老师一讲到底的“灌输”式课堂教学,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接受知识,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丰富学生的活动,并把“活动”作为一种常态的教学。试想:当“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有谁还会袖手旁观、无动于衷、注意力分散呢?
四、要有明晰的课堂教学目标
我们发现,课堂学习目标不明确是学生课堂注意力分散的一个重要原因。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习就缺少动力,注意力必然要从当前学习中分散出来。只有给学生以明确的学习目的,他们在行动上才会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我们发现,目标明确之后,学生就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这种能力便有了迅速的发展和变化。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告诉学生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知道参与教学活动应当做什么,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否则,教师讲不清楚,学生听不明白,教师发令不清,学生就不知所措。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第一步就是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称之为“示标”,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课堂的每一个“活动”单元都要总结,看是否达成目标。下课前再次回顾总结目标的达成情况,以便为下一节课制定目标服务。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围绕“目标”进行,为完成目标任务而努力。当一个一个“目标”达成后,学生的学业成绩自然得以提升。
教学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月是故乡明”的模块时,笔者就说,学习课文的目的是为了“用”,因此,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做到:(1)学会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读者对话,会进行评点;(2)从模块学习中,你受到哪些启发,写下来,与同学交流;(3)完成模块后的“写作实践”中的习作要求。目标明确后,学生学习主动积极,学生之间的交流热烈有效,写作练习不同凡响,受到了极好的效果。
五、课堂教学方法要给学生以“陌生”感
“陌生化”原本是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它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引起人们无意识的注意的高度集中,以一种新奇的眼光去感受对象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语文课堂教学中, 如果教师讲课方式语言枯燥,没有激情,这样的教学怎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再加上讲授的内容本身理论性强,且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这样的课堂更加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注意力分散也就理所当然了。而新颖的,特别是与学生的兴趣相联系的教学活动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所谓的“新”,对学生来说,就是陌生的,不熟悉的。这陌生就像炎热的午后透来的丝丝凉风;就像寂静的晚上传来的悠扬的笛声;就像万绿丛中的一点红……你说,这样的教学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吗?
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倡导入方式的陌生化;教学主题思维模式的陌生化;背景创设的陌生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的陌生化……以此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引起注意,让他们为“陌生”而心动,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兴致,获得审美的愉悦。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应该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长期的工作。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自应成为语文教师的自觉行为。只有关注学生,潜心于教学研究,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提高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性,从而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家芸,葛伦芬.《哲学思辩》教学简案[J].语文教学通讯,2009(6A).
[2]朱昌元.我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一點看法[J].新语文学习,2009(02).
[3]程翔.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C].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4]程祖进.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向[J].语文学习,2004(09).
[5]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