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荷塘月色》思想感情的狭隘理解直接导致了对全文写法的否定,对荷花的比喻和《采莲赋》与《西洲曲》的引用诟病尤多。本文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抛开已往过分社会化的角度,完全从人性化的角度,主要是知识分子对理想爱情的精神追求方面,对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行全方位的个性化阐释。将有关描写、引文、注释做整体性的理解,真正使读者体会到原文出神入化的情景交融,体会到经典的魅力。
【关键词】误读 人性化视角 理想 爱情 整体性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历来的高中语文课本均将其列为散文教学单元的首篇,其经典性可见一斑。但也有人认为此文并非精品。山东的张国伟先生在《〈荷塘月色〉是精品吗》一文中从“先说结构”、“再说语言”两个方面予以否认:“文章的第七段写‘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接下来不惜用三段的篇幅写采莲旧事以及与采莲有关的古典诗词。在这样一篇短短的写景散文中,用这么多的笔墨引经据典似乎与全文清新隽永的风格不相符。以往教材的编选者在这一部分删去很多,似乎也不无道理。”“‘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是文中最典型的一个比喻,此处说莲花又像‘明珠’,又像‘星星’,又像‘刚出浴的美人’,一物三喻,形象太杂,焦点不准,而且并不能反映此刻人物的心情,这样的比喻似乎只是一种装饰而已。”
这种观点笔者认为是典型的误读。产生误读的根源在于对原文思想感情的狭隘理解。
关于本文思想感情的理解,根据《教师教学用书》和安徽李兴和先生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对〈荷塘月色〉抒情的再认识》一文的概括,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1)苦闷彷徨的心境;(2)闲适阴郁的心情;(3)对现实的愤激之情;(4)超脱现实的幻想;(5)敢于正视现实,勇于斗争的革命行动;(6)对美好生活的向往;(7)白色恐怖笼罩中国时的惶惶然。
显然,不管从上述哪种理解来考察张文的观点都是有道理的,朱自清先生确实写了如此多的败笔,造成了如此大的累赘。但事实是这样吗?非也。如果我们能够放宽眼界,从更加人性化的角度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就会轻而易举的避免误读,达到情感和意象的统一。
我们应该通过作者描写的意象来概括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不是相反。那么,朱自清先生对荷花和采莲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呢?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全文引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其中《采莲赋》开头写到:“妖童媛女,荡舟心许”。
课文注释:[风流]这里的意思是年轻男女不拘礼法的表露自己的爱情。[妖童媛女,荡舟心许]艳丽的少男和美貌的少女,摇着小船互相默默地传情。[《西洲曲》]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意中人的痛苦。
综合考察上述描写、引文、注释,尤其是加点的字,我们不难看出朱先生在这里极力突出的是“女”和“爱情”。根本与上面的七种思想感情不沾边儿。如果狭隘的理解,那么,首先没有必要非得用舞女和美人来比喻荷花,完全可以用其他的喻体;其次不但《采莲赋》和《西洲曲》没有必要引用,而且文章的第七至第九段整体就是累赘;再次文章第十段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要么无法理解,要么只能硬性的解释为:“江南是作者的故乡,这里有他的亲朋好友。”“可见,江南有着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美好的生活。……作者‘惦着江南’,寄托着对故乡旧友的眷念,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倾注了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高尚情操。”请问这样的解释是否需要《采莲赋》和《西洲曲》?
我们必须探索出朱先生当时真实的心灵秘密,才有可能对这一切做出合理、圆满的解释。而心灵的秘密只有尽可能的抛开社会因素,从人性的角度来探究才能发掘出来。笔者认为朱先生此时头脑中肯定萦绕着一个与女人、爱情有关的问题。
朱先生写作本文的时候年方二十八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在清华大学担任讲师。作为一个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儒雅青年学者,他的思想必定是一个以新思想为主导又兼有很深旧思想的混合体系。这就势必在很多情况下造成对人对事的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性。他的内心世界一定是细腻温柔的、丰富多彩的、超凡脱俗的,但同时又是难以言传的、别人难以理解的。那么,对于具有这样一种精神气质的人来说,他主观上会追求一种怎样的爱情婚姻呢?必定是精神上互相理解、高度和谐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式的浪漫爱情生活。而他现实的婚姻生活又是怎样的呢?“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综合思考这三句话,我们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朱太太是个物质上的贤妻良母,但决不是朱先生精神上的红颜知己。两人不可能有深层次的感情交流和精神沟通。否则,决不会在朱先生“心里颇不宁静”出去散心的时候“迷迷糊糊”,而回来的时候“什么声息也没有”,“睡熟好久了”——不闻不问。
这样的婚姻无疑是稳定的,在中国的传统思想看来甚至是幸福的,无可指摘的。但它没有或缺乏爱情是肯定的。对于朱先生这样的人而言肯定不会认为是圆满的、完美的。但你又能说出它有什么不好吗?即使说出来别人就能理解吗?矛盾啊。这种状况在老舍的著名长篇小说《离婚》中表达的尤为明显。即,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追求的是一种富有诗意的日常生活,但这种日常生活在现实中几乎不存在,自己不知道应该具体如何追求、创造,别人更无法理解。所以朱先生此时的“颇不宁静”实质上是对自己理想的爱情和现实的婚姻之间的巨大矛盾的无奈与孤独。“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些文字不但表现了他的矛盾、孤独、无奈,更重要的是体现出现实婚姻对自己身心的巨大束缚。
朱先生此刻或近期应该是沉浸在这样一种心灵的秘密当中:对自己世俗的婚姻状况极度不满,渴望自己的意中人不但容貌美丽,而且与自己心心相印,具有真正的爱情。令他痛苦不堪的是这个秘密非但不能明言,更无法诉诸行动——大胆、主动的追求自己渴望的真正爱情,所以他才会哀叹“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才会情不自禁的把荷花比做“舞女”、“美人”,才会连续引用有关年轻男女主动追求爱情的诗文,来暗示自己的这种深层次的隐秘心理。这样才能理解“明珠”、“星星”都仅仅是写形,恰恰是“出浴的美人”才准确、逼真的反映出作者此刻难以表白的心情。
也只有这样阐释,对“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理解才会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在江南存在着这样一位符合朱先生标准的女子!即使仅仅是理想中的,就如同《诗经·蒹葭》中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样永远遥不可及,也是值得惦念的。
以上分析,不但将对荷花的奇特比喻和两首看似与文意关系不大实则密不可分的引用诗文作出了浑然一体的解释,而且将有关描写、引文、注释做整体性的理解,使原文神入化的情景交融体现的更加充分,应该是一种站得住脚的新说。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二十一中。
【关键词】误读 人性化视角 理想 爱情 整体性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历来的高中语文课本均将其列为散文教学单元的首篇,其经典性可见一斑。但也有人认为此文并非精品。山东的张国伟先生在《〈荷塘月色〉是精品吗》一文中从“先说结构”、“再说语言”两个方面予以否认:“文章的第七段写‘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接下来不惜用三段的篇幅写采莲旧事以及与采莲有关的古典诗词。在这样一篇短短的写景散文中,用这么多的笔墨引经据典似乎与全文清新隽永的风格不相符。以往教材的编选者在这一部分删去很多,似乎也不无道理。”“‘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是文中最典型的一个比喻,此处说莲花又像‘明珠’,又像‘星星’,又像‘刚出浴的美人’,一物三喻,形象太杂,焦点不准,而且并不能反映此刻人物的心情,这样的比喻似乎只是一种装饰而已。”
这种观点笔者认为是典型的误读。产生误读的根源在于对原文思想感情的狭隘理解。
关于本文思想感情的理解,根据《教师教学用书》和安徽李兴和先生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对〈荷塘月色〉抒情的再认识》一文的概括,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1)苦闷彷徨的心境;(2)闲适阴郁的心情;(3)对现实的愤激之情;(4)超脱现实的幻想;(5)敢于正视现实,勇于斗争的革命行动;(6)对美好生活的向往;(7)白色恐怖笼罩中国时的惶惶然。
显然,不管从上述哪种理解来考察张文的观点都是有道理的,朱自清先生确实写了如此多的败笔,造成了如此大的累赘。但事实是这样吗?非也。如果我们能够放宽眼界,从更加人性化的角度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就会轻而易举的避免误读,达到情感和意象的统一。
我们应该通过作者描写的意象来概括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不是相反。那么,朱自清先生对荷花和采莲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呢?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全文引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其中《采莲赋》开头写到:“妖童媛女,荡舟心许”。
课文注释:[风流]这里的意思是年轻男女不拘礼法的表露自己的爱情。[妖童媛女,荡舟心许]艳丽的少男和美貌的少女,摇着小船互相默默地传情。[《西洲曲》]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意中人的痛苦。
综合考察上述描写、引文、注释,尤其是加点的字,我们不难看出朱先生在这里极力突出的是“女”和“爱情”。根本与上面的七种思想感情不沾边儿。如果狭隘的理解,那么,首先没有必要非得用舞女和美人来比喻荷花,完全可以用其他的喻体;其次不但《采莲赋》和《西洲曲》没有必要引用,而且文章的第七至第九段整体就是累赘;再次文章第十段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要么无法理解,要么只能硬性的解释为:“江南是作者的故乡,这里有他的亲朋好友。”“可见,江南有着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美好的生活。……作者‘惦着江南’,寄托着对故乡旧友的眷念,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倾注了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高尚情操。”请问这样的解释是否需要《采莲赋》和《西洲曲》?
我们必须探索出朱先生当时真实的心灵秘密,才有可能对这一切做出合理、圆满的解释。而心灵的秘密只有尽可能的抛开社会因素,从人性的角度来探究才能发掘出来。笔者认为朱先生此时头脑中肯定萦绕着一个与女人、爱情有关的问题。
朱先生写作本文的时候年方二十八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在清华大学担任讲师。作为一个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儒雅青年学者,他的思想必定是一个以新思想为主导又兼有很深旧思想的混合体系。这就势必在很多情况下造成对人对事的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性。他的内心世界一定是细腻温柔的、丰富多彩的、超凡脱俗的,但同时又是难以言传的、别人难以理解的。那么,对于具有这样一种精神气质的人来说,他主观上会追求一种怎样的爱情婚姻呢?必定是精神上互相理解、高度和谐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式的浪漫爱情生活。而他现实的婚姻生活又是怎样的呢?“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综合思考这三句话,我们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朱太太是个物质上的贤妻良母,但决不是朱先生精神上的红颜知己。两人不可能有深层次的感情交流和精神沟通。否则,决不会在朱先生“心里颇不宁静”出去散心的时候“迷迷糊糊”,而回来的时候“什么声息也没有”,“睡熟好久了”——不闻不问。
这样的婚姻无疑是稳定的,在中国的传统思想看来甚至是幸福的,无可指摘的。但它没有或缺乏爱情是肯定的。对于朱先生这样的人而言肯定不会认为是圆满的、完美的。但你又能说出它有什么不好吗?即使说出来别人就能理解吗?矛盾啊。这种状况在老舍的著名长篇小说《离婚》中表达的尤为明显。即,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追求的是一种富有诗意的日常生活,但这种日常生活在现实中几乎不存在,自己不知道应该具体如何追求、创造,别人更无法理解。所以朱先生此时的“颇不宁静”实质上是对自己理想的爱情和现实的婚姻之间的巨大矛盾的无奈与孤独。“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些文字不但表现了他的矛盾、孤独、无奈,更重要的是体现出现实婚姻对自己身心的巨大束缚。
朱先生此刻或近期应该是沉浸在这样一种心灵的秘密当中:对自己世俗的婚姻状况极度不满,渴望自己的意中人不但容貌美丽,而且与自己心心相印,具有真正的爱情。令他痛苦不堪的是这个秘密非但不能明言,更无法诉诸行动——大胆、主动的追求自己渴望的真正爱情,所以他才会哀叹“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才会情不自禁的把荷花比做“舞女”、“美人”,才会连续引用有关年轻男女主动追求爱情的诗文,来暗示自己的这种深层次的隐秘心理。这样才能理解“明珠”、“星星”都仅仅是写形,恰恰是“出浴的美人”才准确、逼真的反映出作者此刻难以表白的心情。
也只有这样阐释,对“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理解才会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在江南存在着这样一位符合朱先生标准的女子!即使仅仅是理想中的,就如同《诗经·蒹葭》中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样永远遥不可及,也是值得惦念的。
以上分析,不但将对荷花的奇特比喻和两首看似与文意关系不大实则密不可分的引用诗文作出了浑然一体的解释,而且将有关描写、引文、注释做整体性的理解,使原文神入化的情景交融体现的更加充分,应该是一种站得住脚的新说。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二十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