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茶叶品牌的现状及对策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2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西茶叶发展优势突出,山多水绕,气候温湿多雨,土壤多为呈酸性的红、黄土壤(PH4.5~6.5),宜茶土地资源潜力大。市场上的广西茶主要有凌云白毫、平南银针、金秀毛峰、灵山陆屋、桂平西山、昭平将军峰等。广西茶叶生产规模小,加工设备及加工技术相对落后,名优茶比例低,品牌产品少、知名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低。广西一直以来虽与浙江、福建、云南等省同列中国传统主要产茶区之一,但广西茶叶始终未获得消费者以及市场相应的认可。因此,应借鉴国内外成功茶叶品牌经验,结合广西区茶业实际,整合出一套符合自己茶叶发展的对策,把广西茶叶品牌推向国内国际。
  关键词:广西 茶叶品牌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4-202-03
  茶本身所具备的健康本性可谓功莫大焉。茶一直被誉为健康的自然护卫者,含有氨基酸、茶多酚、维生素、脂肪酸、蛋白质等多种有益成分,具有提神解乏、生津止渴、除脂解腻、促进消化、补充营养、预防龋齿等多种功效,是公认的天然健康食品。科学研究也有力地证明了茶叶的保健和医疗作用,如降血脂、减肥、预防心血管疾病、抵抗辐射、抗氧化、延缓衰老等等,随着科技的进步,茶叶还将为人们的身体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广西茶叶的背景与现状
  世界第一部茶叶著作,即中国唐朝陆羽所著的《茶经》内载“(茶)…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象州即今日广西象州县的所在地,据民国象州县志(1948年)载“象地宜茶,载于陆羽《茶经》,洵非虚构,盖本县境内皆可种茶,以色香味三者言之,实不让各地名茶”。以上典籍所载,说明了广西在唐代就已经种茶和制茶,到了宋代,茶叶已经成为商品。广西是全国产茶省区之一,产茶的极盛时期也和全国一样是在清朝后期。
  广西是红茶、绿茶、青茶(乌龙茶)生产最适宜区之一,至2012年,全区茶园面积突破百万亩,达105万亩,茶叶产量4.65万吨,毛茶产值达18.6亿元,广西“十一五”规划把茶叶产业列为重点产业。近年来,广西茶叶生产稳步发展,产品结构逐步优化,茶园无性系良种比例达到30%,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绿茶是广西茶叶生产的主要茶类,其中,名优茶约占总产量的20%。近年来的机械化制茶发展较快,茶叶产品质量逐年提高,属于广西本地出产的名优茶如桂林毛尖、桂平西山茶、覃塘毛尖、横县南山白毛茶、贺县开山白毛茶、百色红碎茶、苍梧六堡茶、横县茉莉花茶等在国内国际评比中多次获奖。这充分证明了广西区在茶叶发展中作出了一定的努力。
  由于政府的重视、政策的扶持,广西茶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无论是茶叶种植面积还是茶叶产量上都得到了较快的提高,茶叶消费市场不断扩大。但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广西虽然也有自己的传统名茶,如桂林毛尖茶、桂平西山茶、南山白毛茶、凌云白毫茶等,知名度却没有国内传统名茶如西湖龙井、太湖碧螺春、黄山毛峰、铁观音等品牌影响力大;另一方面,由于广西茶叶生产规模小,加工设备及加工技术相对落后而导致市场竞争力低。因此,广西一直以来虽与浙江、福建、云南等省同列中国传统主要产茶区之一,但广西茶叶始终未获得消费者以及市场相应的认可。
  二、广西茶叶的优势
  广西气候高温多雨,土壤多为呈酸性的红、黄土壤(PH4.5~6.5),宜茶土地资源潜力大。广西特有的自然环境条件形成的独特气候, 生态条件好,气候温暖,使得广西茶叶具有茶树生长期长,开采早,产量高等特点。通常春茶上市比江浙一带茶区早一个月,采茶季节与浙江、江苏的茶产区相比可以多三个月以上,时间长,产量潜力大。采收期长达9~10个月,采茶批次20~30次,比长江中、下游主茶区多采2~3个月。众所周知,一年中绿茶以春茶品质最好,而春茶中又以清明前后的茶叶价格最贵。长江中、下游主茶区的高档春茶采摘期约为一个月,而广西高档春茶可以多采一个月,其中蕴含的商机无限,广西茶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文化氛围日渐浓厚,广西茶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茶叶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伴随着国内外茶业的发展、扩大,有些企业、小作坊为了生存或者谋取暴利,以次充好,有的甚至在茶叶中添加香精、染色剂等,出现了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在消费者中引起了恐慌、出现了信任危机。问题的出现虽然对茶业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危机的出现也使消费者对茶叶产品的品质引起了高度重视。
  广西茶叶行业在建设基地、打造品牌方面颇下了一番工夫,特别是茶文化和产品交流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使广西茶叶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期。如今,在广西许多地方,茶叶生产加工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除了龙州、平南、凌云、横县、昭平、灵山等传统产茶大县外,金秀、三江、桂平等县(市)也大量种植茶叶。而在近些年的质量抽检中,广西的绿茶位居前3位。部分茶叶商认为,广西名茶在外地都有良好的声誉,而且品质也不错,只要善于把握机遇,创出品牌,广西茶叶的市场前景仍会很好,主要有凌云白毫、平南银针、金秀毛峰、灵山陆屋、桂平西山、昭平将军峰等品牌。茶文化活动是推动力,广西茶叶近年来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除了在坚持优质茶基地建设、整合产业发展资源,地方政府极力支持打造一批优质茶生产基地县和一批优质茶品牌,坚持不懈走科技兴茶之路,大力推广茶叶新品种,加快茶叶产业化进程等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外,还经常开展的茶文化活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广西不仅时常有大型的茶叶茶艺展示、交流等活动,如广西茶艺茶道大赛、广西茶产业发展论坛等,且各地主要产茶区每年也在推出自己的茶文化节庆,如昭平茶王节、凌云白毫茶文化节等活动。活动期间,有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客商前来观摩和采购,这样无形中给广西地方茶叶的品牌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广西茶叶协会有关人士表示,举办这样的茶文化交流活动,旨在充分利用广西茶叶种植资源,推动茶叶种植、加工与销售链条的延伸,进一步拉动广西茶叶种植的扩大,优化组合茶叶加工企业,加快茶叶商贸流通的建设,鼓励茶叶产业品牌化建设,打造更多优秀的广西茶叶品牌,加快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切实为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及农民增收做出积极的贡献。同时借助传统的地方茶文化活动,聚天下宾朋,会四海商贾,搭建一个广西茶叶发展的崭新平台。可以说,广西茶葉产业有如今的飞速发展,茶文化交流活动功不可没。   三、存在的问题
  “中国虽然是产茶大国却不是产茶强国,虽然占有世界上最大的产茶面积,但在世界茶业市场影响力较弱。中国茶长期品牌缺失也丢失了大市场,中国七成多茶产值仅相当于英国一家立顿茶业,中国茶亟待国际化品牌建设。”这是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曾在广州举行的2008年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指出。中国茶叶的品牌缺失引起不少茶企业进行反思。中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更应充足“茶叶王国”的骄傲与底气。但在国内市场真正出名的茶叶本土品牌极少,反而国外茶产品靠品牌在中国市场上摸爬滚打,闯出了它的市场。业内专家指出,中国茶难以摆脱“一流品质、二流包装、三流价格”的怪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品牌。中国的茶叶企业的实力相当薄弱,起家都是靠自身的原始积累,依靠民营企业一点一滴地销售茶叶来创造利润。而广西很多茶叶企业满足于现状,能够养家糊口、过日子就行,抱着小富即安的心理不愿意强强联合。同时,茶叶本身就是传统农业,不是高科技,不是附加值特别高的产品,也不是虚拟产品,是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东西。靠滚动性的发展,靠原始的积累,要想把茶叶品牌做强做大是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的。广西出好茶,但在市场上有名气的茶品牌却不多见,主要是广西茶业受一些环境条件所限而固步自封,深加工落后,部分经营者的目光不够放远,表现为:只满足于茶叶产地周围县市的市场,无心开拓大的市场;把好茶以原材料的形式转手卖给外省客商,这无形中既损失了广西茶叶业的经济利益,更是损失了自己品牌的建造将可能带来的更大的经济效益。诸上原因,广西茶叶在全国茶叶排名上仍位于弱势地位;茶叶加工条件普遍存在厂房破旧,设备落后,产品品质不稳定,质量提高难;高素质茶叶专业人才的严重缺乏以及没有相关专业规范的销售人才队伍等。
  四、广西茶叶品牌发展对策
  1.加深认识,转变观念,努力提升品牌意识。在现代经济活动中,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间的竞争必将由过去的质量价格竞争转变为质量、品种、信誉、企业形象和服务水平等综合素质的竞争,进而发展为品牌的竞争。由于广西茶叶在历史文化上不具传统优势,因此广西茶业界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重视和加快广西自有茶叶品牌的建设,缩短与发达茶叶主产省份的距离。品牌是与特定企业和产品相关联的一组信息,品牌是企业和产品的象征和代表。品牌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一,品牌是产品和企业核心价值的体现;第二,品牌是识别商品的分辨器;第三,品牌是质量和信誉的保证。第四,品牌是企业的“摇钱树”。建设并宣传自有品牌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产品销售、提高员工向心力、提高经济效益。有效的品牌建设可以使企业获益良多,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但由于企业对品牌建设认识不够,将品牌建设等同于广告宣传,或认为品牌建设是大公司、大企业的事,忽视了自有品牌的建设,陷入品牌建设的误区。没有强势品牌支撑的“市场”必然缺乏稳定性,也就是说,品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最有力的保障,只要企业存在就需要做品牌。因此,应不应该做品牌已无需争论,而如何针对企业自身条件,选择适当的方式,恰到好处的做品牌,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广西的茶叶生产企业多为中小企业,无论在销售规模上还是资金的投入上都相对薄弱,企业必须认清自己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消费者兴趣发展趋势等等,因“企”制宜制定品牌策略。例如,一些企业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直接市场销售网络的,可进行适当的广告投入,扩大知名度;一些企业如果主要是外省客商直接上门收购的,应苦修“内功”,并有针对性的对目標客户群进行宣传。有些地区,产茶企业多而规模小,可考虑品牌共享战略即几家企业共同使用同一品牌,组成一个品牌联合体,通过共享包括品牌价值以及销售渠道、客户资源等等,解决单个企业规模小、综合能力弱的问题,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2.加大资金扶持,严格把关,努力提升产品质量。要打制具有特色的广西茶叶品牌,必须加大在茶业经济上的扶持力度,针对茶叶加工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加工工艺和设备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的问题进行整改。依靠科技进步,茶产品一定要货真价实,提高茶叶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广西茶叶在质量、口感和价格等方面还应寻求一个最合适的均衡点。应重点开展茶叶清洁化加工技术研究、名优茶机械化、标准化、智能化加工的前期工艺技术研究,重点开展例如“出口茶叶连续化加工技术研究和关键设备研制、名优茶智能化加工设备研制和自动化加工技术研究”,建立符合现代食品加工要求的茶叶样板生产线,使名优茶逐步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
  3.借鉴成功经验,力在科技创新。借鉴国内外成功茶叶品牌经验,结合实际,整合一套符合我区茶叶发展的对策。“立顿”是全球最大的茶叶品牌,它以其明亮的黄色向世界传递它的宗旨——光明,活力和自然美好的乐趣,传递的就是一种活力四射、积极乐观的品牌。立顿现在也是全球消费者选用最多的第三大非酒精饮料。1992年,立顿进入了全球喝茶历史最悠久、饮茶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结合立顿和联合利华的营销经验,在短短5年之后,立顿就在中国百家商城系列调查中获得茶包销售额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成绩。以领先科技和标准工艺保持最高品质和地道口味同时,更注重贴和各地消费者的喜爱和需求。这就是立顿风靡全球、多年引领健康茶尚的真正秘密。立顿拥有全球领先的茶叶种植及采购体系,这也是它领先行业的关键。立顿在全球拥有优质的茶叶种植园,科学严谨的管理,保证了材质的卓尔不群。待到茶叶成熟之时,再利用手工采摘,通过及时运输,进行精挑细选,然后在先进的加工工艺和严格而统一的制茶标准下,方才生产出最终的产品。不过,立顿绝不仅仅是茶叶专家,它同时还象征着一种国际的、时尚的、健康的、都市化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对立顿融入他们的生活甘之如殆。可以说,立顿既是口味绝佳的茶品,也是他们蒸蒸日上的生活标志。
  日本是中国的邻国,茶叶市场成熟。人们不仅喝茶吃茶,食品中含茶,连日用品如拖鞋、扇子、枕头、化妆品中都含茶。在普通家庭中可以看到茶叶搅碎机,搅碎的茶叶可以直接入菜饭,茶的利用率极高。茶叶在日本市场覆盖面宽广,除了饮茶习惯外与茶叶的包装和产品使用方便不无关系。首先,包装盒小巧,包装简约但外表图案设计精美,盒内除茶外有的加配干花或光盘等,巧用了文化元素,一看就吸引人;其次,盒内的茶品往往采用小包装,且品种较多,让人感觉口味不单调;第三,产品及包装根据不同年龄的人群来设计。如为年轻人专门设计了一种快捷的茶饮料,一拧瓶盖,茶粉即落入装有纯净水的瓶中,摇摇瓶子即可饮用。这些都是从实用、经济、方便消费角度考虑的,与中国的一些礼品茶夸大包装或礼盒中多为单品的情况是不同的。丰富的茶产品和精美的包装令人耳目一新,反映了茶产品发展的一种潮流,也是吸引消费者的所在。   因此,茶叶要做强做大,必须要加强科技创新,进行深加工和提炼,建立起符合国际标准的标准体系。
  4.重视人才的吸收与培养。对现有的茶叶专业人才因人而宜地进行更深层次的培训及深造,参加各类相关业务学习,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注重吸收和培养多种人才,制定相关销售制度,建立一支规范并且具有专业素质的销售人才队伍,为加快发展广西茶业储备人才力量。
  5.资源整合,打造品牌。应加快力度,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茶叶品牌体系,在保护茶业的基础上,选择品牌影响比较大,规模化程度比较高,市场占有程度比较好,在消费者中有较好美誉度的茶产品,整合品牌,跨出茶叶市场,才有可能打造区内乃至国内知名品牌;同时,应将传统、时尚等文化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多种口味,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市场营销推广,用比较时尚的,比较符合现代人追求的方式,关键是大力打造品牌的影响力。农业产业是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年就能扶持一个品牌,需要通过五年、十年的扶持,才可能形成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有很大影响力的品牌。品牌产品在保证品质的同时,更应关注稳定的口感和适中的价格,使消费者更快地接受和满意,以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面,打响品牌,把茶叶做大做强。
  6.开发特色旅游及产品,推动茶叶产业发展。重视传承传统文化,更要着眼于发展创新,现在市场格局在变,文化要互动,发展要与市场对接,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要与时俱进,调整思路,产品和服务都要与国际接轨,利用广西旅游城市的优势,着力发展无公害茶叶生态旅游,游客是免费的活广告、宣传者,通过国内外游客在参观浏览生态茶园及茶叶现场加工、品茶过程中扩大广西茶叶的知名度。积极参加区内外举办的各类茶评会、博览会、交易会等大型活动,加大加强广西特色茶叶的宣传力度,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茶叶品牌。应在结构上作调整,在深加工上下功夫。适当发展红茶,特别大叶种的红茶,大叶种红茶茶多酚含量高,用它制作出的红茶颜色浓,味道鲜爽,比较好。另外,利用科研成果向产业化发展,如茶食品,开发具有广西特色的液體茶饮料以及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打油茶。
  综上所述,广西茶叶在品牌开发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些茶产品能顺应自然、健康的消费理念,市场前景就会很广阔,经济效益也会随着不断提高。笔者相信,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高新技术在茶叶加工及深加工领域的应用,广西茶叶新产品将层出不穷,用途将更为广泛。总之,广西区茶叶应抓住历史机遇,把广西茶叶推向国内,走向世界,打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品牌天地。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4)]
  参考文献:
  [1] 陈爱新.广西茶业史.广西科学出版社,1992
  [2] 俞学文.中国茶业若解决资金后盾,很快能出大品牌
  [3] 韦静峰.广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中国茶叶,2006(3)
  (责编:若佳)
其他文献
胸有光明顶,山高人为峰;怀有穿云梯,水深脚为底。  一个体制外的城市经济专家,以46部专著的“业余爱好”,3000万字的“成果”,约千万读者的影响力以及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弹奏了一曲中国知识分子胸怀坦荡、追寻民富国强、国民寻梦的动人旋律。他的实践证明,人只要有正能量的梦,就有追求的动力。“有梦能修千里渠”。他就是被称为“中国城市经济研究的标杆人物”、广州泛珠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廉。  一、立足专业
期刊
摘 要:新媒体对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着眼新发展特点,确立校园文化建设时代理念;着眼新媒体现状趋势,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综合水平;着眼新媒体功能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领导等,抓住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权,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水平。  关键词:新媒体 校园文化 基本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0,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4-172-03  新媒
期刊
摘 要:文章首先阐述了企业管理劳动高报酬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把管理劳动纳入生产性劳动的范围并肯定了管理劳动“是作为资本职能的形式”参与价值创造的劳动。接着对我国现阶段企业管理劳动高报酬作出理性分析:不管是从劳动力价值看管理劳动者是更多教育与训练资源构成的高素质劳动力,还是从劳动性质看管理劳动是高责任、高风险的劳动;不管是从劳动过程看管理劳动作为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与简单劳动之间的倍率上升,还是从劳动结
期刊
摘 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基地、先进思想和文化的发源地,应该在节能减排中起到好的模范示范作用。因此,以本次研究为模式,推广切实可行的节水习惯和方式,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实现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社会,对整个社会将起到很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关键词:水资源 教育 用水现状 节水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4-167-02 
期刊
摘 要:针对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选题单一,毕业设计过于模式化,合作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从毕业设计映射出的实际问题出发,分析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探索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模式改革与创新方法研究;对培养采矿工程创新意识强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采矿工程 毕业设计改革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
期刊
摘 要:为了适应目前煤炭行业发展需求,全面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卓越人才,从采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入手,介绍了目前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矿山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了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对促进采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采矿工程学科 产学研合作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4-178-02  一、引言
期刊
摘要:从新生代员工管理的角度,以河南省物流业为研究背景,探讨物流业内部服务质量的构成与影响因素,并就此提出如何对物流业新生代员工实施有效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内部服务质量 新生代员工管理 物流业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017-02  一、引言  河南作为我国“中部崛起”的首要成员,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贯穿东西南北的交通优势,
期刊
摘 要:主要对产学研用培养模式下的经管类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以统计学专业为例展开了细致的研究,对该专业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制定完整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为我国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经管类人才提供建议。  关键词:统计专业 产学研用 人才培养模式 农林高校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4-
期刊
摘 要:新农保政策执行已近五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以新疆为例,从政策宣传、保费缴纳、基金监管三方面来反映我国欠发达地区新农保政策执行状况;从政策本身、老年人和参保人三方面总结了新农保政策的执行效果;同时针对参保人员对政策的认同度不高,新农保制度本身的不够细化,加之即将执行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使得加强制度建设越发紧迫,以及养老金额度和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
期刊
摘 要: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关键在于科技创新。近年来江苏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强化了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创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但仍然存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动力不足、缺乏创新型人才、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政府在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中应该起综合导向作用。文章据此提出了全省协同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整体协同优化思路,以提升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