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摔跤运动随着人们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进步,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个性化的特点,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因此,本文结合摔跤运动的发展,总结出该运动在教育中的价值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摔跤;发展;教育价值;特点
中图分类号:G449.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280-01
摔跤运动具有极其深厚的历史背景,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成为集智慧与激情为一身的现代体育项目,具有极高的观赏性。摔跤运动不仅具备极高的文化价值,还具备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教育价值。
一、摔跤运动的简介和发展
(一)摔跤运动的简介
摔跤顾名思义就是将对手摔倒在地上,是一项竞技体育运动。摔跤是公认的世界上最高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两位摔跤手徒手相搏,在一定规则内,运用各种技巧、技术和方法摔倒对手。摔跤选手不仅出现在奥运会,在其他的一些大型搏击比赛中也十分常见,比如UFC、K1等。
(二)摔跤运动的发展
1.国外发展历史。公元前776年古奥运会诞生之时,摔跤就是其中的一项比赛项目。现代摔跤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时期的许多诗人、哲学家、军事将领都是摔跤手,例如柏拉图就是当时有名的摔跤手。
1912年FILA(国际业余摔跤联合会)成立,其章程规定,自由式摔跤和古典式摔跤为国际比赛项目。FILA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古典式、自由式摔跤在国际上的传播。迄今已发展153个会员协会,具体分布亚洲33个,欧洲45个,非洲34个,美洲28个,大洋洲13个。FILA负责管理古典式、自由式摔跤的所有赛事。
2.国内发展历史。国内摔跤历史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根据《述异记》的记载,中国摔跤始于黄帝时期。在周朝初年(公元前11世纪),摔跤以军事科目出现,用于练兵,练兵时以射箭、角力、驾车为主,根据《礼记.月令》记载: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
春秋战国时期,摔跤作为军事训练科目得到广泛推广。秦汉时期,摔跤运动从军事训练科目,扩展到宫廷表演项目,秦统一后,摔跤更名为“角抵”。清朝以武起家,摔跤被大力提倡,“布库”之戏广泛传播。清末时,中国摔跤已有较高水平,在满族、蒙古族、汉族的不断完善下,最终发展出近现代中国式摔跤,作为民族体育项目,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辛亥革命后,摔跤逐渐衰落,只在民间流传。
二、摔跤运动的教育价值
(一)摔跤运动的身心教育价值
体育运动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作为体育运动当中的一种,在摔跤的过程当中,高强度的“角力”迫使参与者时刻保持全身肌肉的紧张状态,可有效提高肌肉力量。摔跤时,需要参与者保持极高的注意力,随时根据对手的变化调整肌肉力量的强度和方向,促进参与者反应能力、灵敏度的提高。另外,在摔跤过程中,通常保持高强度角力,考验着参与者的意志力,促使参与者提高意志力,具备极佳的身心教育价值。
(二)摔跤运动的社会适应能力教育价值
一方面,体育时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成长起来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体育的理解也发生着改变。自古就有的摔跤运动中蕴含着生产和生活中必须的技能,同时,摔跤运动所提倡的精神体现出乐观、坚韧、勇敢的民族性格。将摔跤这一传统的体育项目应用于教育之中,可使学生形成乐观、坚韧、勇敢的精神,在这一方面是其他体育活动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中国式摔跤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反应着我国文化特质、民族精神与风貌,对于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今世界各国重点把握文化战略的趋势下,强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
三、摔跤运动的特点
(一)运动的场地特点
摔跤运动的场地,若是在奥运会比赛中,必须使用FILA认可的摔跤垫,如图1所示。场地中心直径1米的圆圈为摔跤垫中心,为比赛开始、结束以及宣布胜负的地方。黄色区带直径7米,为中心比赛区,外围宽1米的红色区,为比赛区域的边界,出红圈被视为出界。外部1.5米宽的边缘带,为保护区。比赛时,摔跤垫置于<1.1米的台子上,禁止使用绳柱,若铺设垫子后所剩自由空间<2米,则需要将台子的四边搭成45°斜角。
图1 奥运摔跤比赛场地
非比赛情况下,根据天气情况,可在室外进行,科技进步,摔跤垫也更加的轻便易于搬动,没有垫子也可直接展开摔跤运动,比如“博克”(蒙古摔跤)就是在草地上进行的。
(二)运动对抗的特点
摔跤运动的参与者,身体直接接触,徒手搏斗,要求在规则范围内,利用技术、技巧摔倒并控制对手,同时确保自身处于一个控制点上。表现出一对一的身体直接接触的强强对抗,具有极其强烈的对抗色彩,这种对抗性是区别于网球、羽毛球、篮球、足球等体育运动。摔跤以对手躯体为攻击对象,徒手格斗,利用技术、技巧以及体能的优势,从身体以及心理对抗上取得双重制胜。因此,在摔跤运动对抗表现得十分直白、激烈,具有较高的观赏性,随着竞技体育日益加强的竞技性,摔跤的观赏性也在不断增强。
(三)运动战术结构的特点
从动作上来看,摔跤运动属于多元动作结构中的变异组合类,在摔跤過程中需要根据对手的技战术变化,调整自身的技战术形成临时组合,以便应对对手的变化。从比赛阶段来看,又有跪撑技术和站立技术,从攻守态势来看,又可分为防守反击和进攻技术,根据不同的情况,可调整不同的技战术,形成组合,应对不同的情况。从摔跤种类来看,国际摔跤分为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古典式禁止攻击对手腰部以下,技术动作以抱、绊等动作进行进攻与防守。自由式允许抱握对手腿脚,进攻防守动作以抱、绊等为主。由此可见,摔跤运动的战术体系十分庞大,技战术灵活多变,注重细节,没有固定招数,从基本套路中衍生出各种新技术,关键就在于一个“变”字。
四、结束语
摔跤运动作为历史最悠久的体育运动,具有极其强烈的对抗色彩,对于摔跤参与者而言在心理、智力、体能、技战术运用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对于练习者而言,能够有效提高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同时增强练习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
(作者单位:宁夏体育运动训练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吕红芳.民族式摔跤运动的传承与发展[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6:174-176+184.
[2]何叶,迟晓丹.彝族传统体育与校园体育相结合的对策研究——以彝族摔跤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2:57-59.
关键词:摔跤;发展;教育价值;特点
中图分类号:G449.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280-01
摔跤运动具有极其深厚的历史背景,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成为集智慧与激情为一身的现代体育项目,具有极高的观赏性。摔跤运动不仅具备极高的文化价值,还具备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教育价值。
一、摔跤运动的简介和发展
(一)摔跤运动的简介
摔跤顾名思义就是将对手摔倒在地上,是一项竞技体育运动。摔跤是公认的世界上最高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两位摔跤手徒手相搏,在一定规则内,运用各种技巧、技术和方法摔倒对手。摔跤选手不仅出现在奥运会,在其他的一些大型搏击比赛中也十分常见,比如UFC、K1等。
(二)摔跤运动的发展
1.国外发展历史。公元前776年古奥运会诞生之时,摔跤就是其中的一项比赛项目。现代摔跤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时期的许多诗人、哲学家、军事将领都是摔跤手,例如柏拉图就是当时有名的摔跤手。
1912年FILA(国际业余摔跤联合会)成立,其章程规定,自由式摔跤和古典式摔跤为国际比赛项目。FILA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古典式、自由式摔跤在国际上的传播。迄今已发展153个会员协会,具体分布亚洲33个,欧洲45个,非洲34个,美洲28个,大洋洲13个。FILA负责管理古典式、自由式摔跤的所有赛事。
2.国内发展历史。国内摔跤历史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根据《述异记》的记载,中国摔跤始于黄帝时期。在周朝初年(公元前11世纪),摔跤以军事科目出现,用于练兵,练兵时以射箭、角力、驾车为主,根据《礼记.月令》记载: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
春秋战国时期,摔跤作为军事训练科目得到广泛推广。秦汉时期,摔跤运动从军事训练科目,扩展到宫廷表演项目,秦统一后,摔跤更名为“角抵”。清朝以武起家,摔跤被大力提倡,“布库”之戏广泛传播。清末时,中国摔跤已有较高水平,在满族、蒙古族、汉族的不断完善下,最终发展出近现代中国式摔跤,作为民族体育项目,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辛亥革命后,摔跤逐渐衰落,只在民间流传。
二、摔跤运动的教育价值
(一)摔跤运动的身心教育价值
体育运动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作为体育运动当中的一种,在摔跤的过程当中,高强度的“角力”迫使参与者时刻保持全身肌肉的紧张状态,可有效提高肌肉力量。摔跤时,需要参与者保持极高的注意力,随时根据对手的变化调整肌肉力量的强度和方向,促进参与者反应能力、灵敏度的提高。另外,在摔跤过程中,通常保持高强度角力,考验着参与者的意志力,促使参与者提高意志力,具备极佳的身心教育价值。
(二)摔跤运动的社会适应能力教育价值
一方面,体育时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成长起来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体育的理解也发生着改变。自古就有的摔跤运动中蕴含着生产和生活中必须的技能,同时,摔跤运动所提倡的精神体现出乐观、坚韧、勇敢的民族性格。将摔跤这一传统的体育项目应用于教育之中,可使学生形成乐观、坚韧、勇敢的精神,在这一方面是其他体育活动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中国式摔跤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反应着我国文化特质、民族精神与风貌,对于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今世界各国重点把握文化战略的趋势下,强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
三、摔跤运动的特点
(一)运动的场地特点
摔跤运动的场地,若是在奥运会比赛中,必须使用FILA认可的摔跤垫,如图1所示。场地中心直径1米的圆圈为摔跤垫中心,为比赛开始、结束以及宣布胜负的地方。黄色区带直径7米,为中心比赛区,外围宽1米的红色区,为比赛区域的边界,出红圈被视为出界。外部1.5米宽的边缘带,为保护区。比赛时,摔跤垫置于<1.1米的台子上,禁止使用绳柱,若铺设垫子后所剩自由空间<2米,则需要将台子的四边搭成45°斜角。
图1 奥运摔跤比赛场地
非比赛情况下,根据天气情况,可在室外进行,科技进步,摔跤垫也更加的轻便易于搬动,没有垫子也可直接展开摔跤运动,比如“博克”(蒙古摔跤)就是在草地上进行的。
(二)运动对抗的特点
摔跤运动的参与者,身体直接接触,徒手搏斗,要求在规则范围内,利用技术、技巧摔倒并控制对手,同时确保自身处于一个控制点上。表现出一对一的身体直接接触的强强对抗,具有极其强烈的对抗色彩,这种对抗性是区别于网球、羽毛球、篮球、足球等体育运动。摔跤以对手躯体为攻击对象,徒手格斗,利用技术、技巧以及体能的优势,从身体以及心理对抗上取得双重制胜。因此,在摔跤运动对抗表现得十分直白、激烈,具有较高的观赏性,随着竞技体育日益加强的竞技性,摔跤的观赏性也在不断增强。
(三)运动战术结构的特点
从动作上来看,摔跤运动属于多元动作结构中的变异组合类,在摔跤過程中需要根据对手的技战术变化,调整自身的技战术形成临时组合,以便应对对手的变化。从比赛阶段来看,又有跪撑技术和站立技术,从攻守态势来看,又可分为防守反击和进攻技术,根据不同的情况,可调整不同的技战术,形成组合,应对不同的情况。从摔跤种类来看,国际摔跤分为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古典式禁止攻击对手腰部以下,技术动作以抱、绊等动作进行进攻与防守。自由式允许抱握对手腿脚,进攻防守动作以抱、绊等为主。由此可见,摔跤运动的战术体系十分庞大,技战术灵活多变,注重细节,没有固定招数,从基本套路中衍生出各种新技术,关键就在于一个“变”字。
四、结束语
摔跤运动作为历史最悠久的体育运动,具有极其强烈的对抗色彩,对于摔跤参与者而言在心理、智力、体能、技战术运用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对于练习者而言,能够有效提高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同时增强练习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
(作者单位:宁夏体育运动训练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吕红芳.民族式摔跤运动的传承与发展[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6:174-176+184.
[2]何叶,迟晓丹.彝族传统体育与校园体育相结合的对策研究——以彝族摔跤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2: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