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深入研究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以轻负担、高质量为原则,注重实践性、操作性、创造性和价值性,分析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可行性,合理高效地运用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来强化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建构提高教学效果的策略,以利于提高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的品质,实现信息科技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导向不合理。一些教师过分地强调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教材、学生、教法指导、学法指导反而没有下多少工夫,使一些课变成了学生作品展示,学生收获较少,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二)教学方式方法運用不当。新课标里谈到“充分发挥信息科技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景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这些方法必须是在教师了解了教材、学生后有针对性、选择性地制定的,不能盲目生搬硬套。
(三)忽视信息科技教育的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的关系。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信息科技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科技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如课程综合性和多样化不足,过于关注信息科技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评价单一。什么都是“棒棒糖”,奖励式评价没有针对性、多样性,评价不注重阶段性,没有全面兼顾个性培养性原则,厚此薄彼。
(五)忽视家庭教育背景。比如,当前一些城郊结合部的全日制小学,生源大都为外来民工子女,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文化素质比较低,计算机家庭普及率极低,学生家庭信息化条件比较差。对于这样的学生要高目标、低要求,备课要结合他们计算机不熟悉的现状备课,不能与现实脱节。
二、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策略
(一)合理高效地运用的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1.要改变单纯片面的讲信息科技知识、技能的倾向,把知识技能与学生信息科技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体验、探究。2.符合学生认知、情感、态度的规律,注重课堂设计,充分利用信息科技学科“直观性”强的特点,创设情镜,从多角度,多方位培养学生的科技情趣和信息素养。
(二)课堂评价的策略。1.针对性、多样性原则。2.评价要注重阶段性,可以细分为课堂评价,周评、月评、学期评价。3.全面兼顾个性培养性,不厚此薄彼。4.每一堂信息科技课的评价都应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为辅,再加上教师的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激发并提高学习兴趣。
(三)创设情景,营造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中要创设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来进行教学,因为生动的教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手段,现代教育技术图、文、声、像并茂的特色,更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那形象生动的画面,赏心悦耳的音乐,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四)强化训练意识教学。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根本方法。小学生的特点:活泼好动,而教材的知识内容是“静止”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关键是教师要创设一个让学生自由表现实践的机会,把“静”的教材内容转化为“动”的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并乐于、敢于表现自己的所知、所想、所做,使课堂形成了和谐、融洽、无拘无束、自由发展的氛围。
(五)加强学生在信息科技课上的讨论。让小学生通过讨论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自己推理、自己判断。当然,讨论也不是一种形式随便的让几个学生聚在一堆说几句,而是应该像节目主持人一样,分好小组,提出具体的问题,然后进行引导、调控。
(六)创设小组学习情景,提高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小学生通过集体合作,更容易从可视的作品中,感受集体的力量,体验与人合作的乐趣,提高合作意识。
(七)游戏中学习。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单一枯燥的信息科技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发展。“游戏”是学生喜欢的活动,能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需求。游戏能激发小学生大脑最积极最有创意性区域,把信息科技活动与创新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
总之,作为小学信息科技教师,要全面考虑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要,合理高效地运用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来强化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断地反思自己教学是否有吸引力,是否高效,然后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不断地改革和创新自己的教学行为,以积极参与、学以致用、轻负担、高质量为原则,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合作学习、大胆创新为手段,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大胆探究,合作学习,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
(作者单位:上海市佳信学校)
(责任编校:蓉莞)
一、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导向不合理。一些教师过分地强调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教材、学生、教法指导、学法指导反而没有下多少工夫,使一些课变成了学生作品展示,学生收获较少,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二)教学方式方法運用不当。新课标里谈到“充分发挥信息科技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景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这些方法必须是在教师了解了教材、学生后有针对性、选择性地制定的,不能盲目生搬硬套。
(三)忽视信息科技教育的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的关系。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信息科技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科技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如课程综合性和多样化不足,过于关注信息科技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评价单一。什么都是“棒棒糖”,奖励式评价没有针对性、多样性,评价不注重阶段性,没有全面兼顾个性培养性原则,厚此薄彼。
(五)忽视家庭教育背景。比如,当前一些城郊结合部的全日制小学,生源大都为外来民工子女,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文化素质比较低,计算机家庭普及率极低,学生家庭信息化条件比较差。对于这样的学生要高目标、低要求,备课要结合他们计算机不熟悉的现状备课,不能与现实脱节。
二、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策略
(一)合理高效地运用的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1.要改变单纯片面的讲信息科技知识、技能的倾向,把知识技能与学生信息科技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体验、探究。2.符合学生认知、情感、态度的规律,注重课堂设计,充分利用信息科技学科“直观性”强的特点,创设情镜,从多角度,多方位培养学生的科技情趣和信息素养。
(二)课堂评价的策略。1.针对性、多样性原则。2.评价要注重阶段性,可以细分为课堂评价,周评、月评、学期评价。3.全面兼顾个性培养性,不厚此薄彼。4.每一堂信息科技课的评价都应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为辅,再加上教师的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激发并提高学习兴趣。
(三)创设情景,营造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中要创设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来进行教学,因为生动的教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手段,现代教育技术图、文、声、像并茂的特色,更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那形象生动的画面,赏心悦耳的音乐,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四)强化训练意识教学。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根本方法。小学生的特点:活泼好动,而教材的知识内容是“静止”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关键是教师要创设一个让学生自由表现实践的机会,把“静”的教材内容转化为“动”的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并乐于、敢于表现自己的所知、所想、所做,使课堂形成了和谐、融洽、无拘无束、自由发展的氛围。
(五)加强学生在信息科技课上的讨论。让小学生通过讨论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自己推理、自己判断。当然,讨论也不是一种形式随便的让几个学生聚在一堆说几句,而是应该像节目主持人一样,分好小组,提出具体的问题,然后进行引导、调控。
(六)创设小组学习情景,提高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小学生通过集体合作,更容易从可视的作品中,感受集体的力量,体验与人合作的乐趣,提高合作意识。
(七)游戏中学习。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单一枯燥的信息科技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发展。“游戏”是学生喜欢的活动,能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需求。游戏能激发小学生大脑最积极最有创意性区域,把信息科技活动与创新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
总之,作为小学信息科技教师,要全面考虑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要,合理高效地运用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来强化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断地反思自己教学是否有吸引力,是否高效,然后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不断地改革和创新自己的教学行为,以积极参与、学以致用、轻负担、高质量为原则,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合作学习、大胆创新为手段,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大胆探究,合作学习,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
(作者单位:上海市佳信学校)
(责任编校:蓉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