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全国评选出首届30名“国医大师”,从医60余年的张灿玾获此殊荣。他在《走进国医大师张灿玾》一书的序言中这样写自己:
张灿玾何许人也?虽承继于祖训,亦仅杏林之一丁耳。况吾生也鲁,学也浅,枉生于齐鲁之邦,复违乎先贤之命,寄居省府,执鞭杏坛,大道未悟,白发苍颜。涉足虽广,而为学也难精,其如是乎。
中医世家 悬壶济世
1928年,张灿玾出生于山东荣成下回头村的中医世家。光绪末年,张灿玾的祖父张士洲因为多次重病无人医治,开始自学行医,创立了保元堂,张氏家族自此走上了悬壶济世的道路。在祖父的影响下,张灿玾的父亲张连三也学医、行医,23岁时考中中医士。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张灿玾从小就耳濡目染,上学的闲暇时间,他的祖父会教他记药名、认饮片。
15岁时 ,由于战乱以及家庭原因,张灿玾被迫辍学回家,转而开始跟着祖父和父亲习医。最初,他读《药性歌》《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等启蒙读物。父亲每天给他讲一段书中的内容,第二天就要他背熟。那时,他要学习书中的内容,还要帮忙做司药和饮片的加工炮制,还有丸、散、膏、丹的制作等。
在祖父和父亲的教导下,张灿玾将书中学到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经过几年的学习应用,习得了中医的基本知识。1948年,他开始正式独立行医,为乡里乡亲们解除疑难杂症。从联合诊所、卫生所到推荐至省里进修,张灿玾在祖父、父亲打下的江山下,又走出了新的道路。1958年,他被荣成推荐到省里的进修班,而后又被省里推荐到南京教学研究班。在进修一年多之后,优秀的张灿玾被留在了省里教书。从此,他集临床、理论文献于一体,在实践与研究中,医术日益精湛,学问越发深入。他说:“不管是医学还是文学,任何学科都没有顶峰,没有终点,学科永远在进步发展。”现在,已经年近九十的他还在潜心研究医学著作,追求学术上更进一步。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还问诊把脉,治病救人。
如今,张灿玾的孙子张鹤鸣也投身于悬壶济世的事业中,传承祖辈衣钵。张氏家族五代行医,但在祖孙俩看来,学医和济世都没有尽头,他们所能做的,仅仅是把这门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代代相传。
笃行务本 安道求真
1959年,初到山东中医学院做老师的张灿玾,用孔老夫子的话说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他既欣喜又惶恐,他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从小山村的卫生所走到了省城高校的舞台,他又担心自己的学识无法胜任这份工作。因此,他拼命地提高自己,经常读书至半夜。他的辛勤耕耘获得了收获,他潜心科研多年,出版了《针灸甲乙经校注》《黄帝内经文献研究》《中医古籍文献学》等30多部学术专著。
张灿玾著作等身,医德也甚高。他说:“人的一生就是两个字——‘奉献’。”“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农民为我们提供粮食,工人为我们提供产品,作为医生就是救死扶伤。他认为,要想当一个好医生,先要做一个好人。他从不夸耀自己的医术,他不安于现状,至今还在学习研究。每当遇到医不好的病,张灿玾会深深感觉到自己的无能。他很欣赏秦越人(扁鹊)的两句话:一是“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意思是说,我(越人)不能使死人复活,若是他本有生机,我(越人)能做的只是促使他恢复起来罢了;二是他提出的“六不治”,其中提到信巫不信医者不治。
张灿玾认为,中医比西医更难学。他常说,良医治病如良将布兵,善于根据疾病和病体来正确制定治疗大法。随师学习,重要的是学老师用药组方的思路,辩证立法的原则,而非几味药而已。他认为,中医治病重在辩证论治,无论内、外、妇、儿,医理贯通,治病施药,贵在立法,而法的确立来自辩证,理法方药得宜,则可药到病除。他倡导:一人一方,一时一方,即使咳嗽这样的小病,也是因人因时而异的。
张灿玾精于医术,但担任山东中医学院(编者注: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前身)院长期间,他严于律己,一心想要做好行政,暂时放下了治病救人的担子。在做院长的五年时间里,张灿玾给自己定下了这样的规矩:不看病,不讲学;不带研究生,不参加研究生答辩会;不到任何人家喝酒,不请任何人到自己家喝酒。
“厚德怀仁,乐群敬业,医文并茂,理用兼优”“敏勉好学,克己修身,笃行务本,安道求真”是张灿玾的治身格言和习业训词,他会在授徒的文帖中写下这句话。他认为,“安道求真”,道是一种规律性的东西、理论性的东西,求真就是追求真理,任何一个人,任何一门学问,都永远在路上,西医也好,中医也好,永远在路上。
纵览古今 抚琴弄墨
怀仁为本,师德为先,没有好的医风医德不是好医生。张灿玾的医风医德是有目共睹的,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学识广博,触类旁通。他虽然上过的学不多,但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所不能。他这样形容自己的学历“六年小学加半部《论语》”。
张灿玾不仅精通中医,还通晓文史哲理,他研究中国哲学史、自然辩证法,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他博览群书,纵贯古今。闲来无事时,他会写写字,画一画山水花鸟。他还热爱篆刻,虽然爱好甚多,但是无论做什么,他都很专注。走进他的书房,入目皆是书,书桌还有几本摊开着的、正在研读的书。
他给书房起名为“琴石书屋”,除了书,这里还挂着好多乐器,京胡、笛子、古琴,还有西洋乐器小提琴。张灿玾年轻时,经常在村子里吹拉弹唱,常常为村里的大戏伴奏,是村里的文艺骨干,还担任过村里大戏的导演。当时村里人这样评价他“有眼就会吹,有弦就会拉”。现在的张灿玾依然对音乐很痴迷,不仅玩乐器,还会自己谱曲、写歌。2006年时,他谱写了一首小调歌曲——《山东是个好地方》,歌词是这样写的:
山东大地,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四季好风光。岁月千秋,长宜放眼量。数不尽的英雄,青史美名扬。
泰岱神秀,阅尽沧桑。五岳独尊,高瞻远望。黄河万里,惊涛骇浪。西出昆仑水,东入渤海洋……
张灿玾不仅爱山东,更爱他故乡的小山村。“乡音未改鬓毛衰”的他常写诗词念故乡,他对故乡的历史典故和山山水水都如数家珍。他自费进行调查采访,为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下回头村撰写村志。历时四五载,60多万字的村志,马上就要修订完成了。身居斗室,衣着简朴的他,毫不吝惜钱财,为家乡做贡献。
暮村吟草 学无止境
张灿玾说:“多给后人留下一些自己的经验,就是对社会的奉献。”他从没有停止他的奉献,对家乡,对医学事业,他总是不求回报地付出。
张灿玾除了是大家口口相传的名医,还潜心学术研究,广泛阅读各类中医文献,积极著书立说。他说:“著书难,注书更难。”但是至今他还在坚持“著书与注书”。2015年3月,由他整理的《保元堂三世医案》出版了,这本书汇集了张氏三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可为中医工作者研究中医学传承方法和指导临床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八十岁的时候,他出版了诗集《暮村吟草》,“暮村老人”是他的别号。他说:“晚年最大的体会就是学无止境,什么时候都应该继续学习。”他不仅自己学习,也督促儿孙们好好学习。
古时称“医乃仁术”“智者乐,仁者寿”,如今已经年近九十的张灿玾还在坚持行医,还在坚持整理医学典籍。
(未署名图片由被访者提供)
张灿玾何许人也?虽承继于祖训,亦仅杏林之一丁耳。况吾生也鲁,学也浅,枉生于齐鲁之邦,复违乎先贤之命,寄居省府,执鞭杏坛,大道未悟,白发苍颜。涉足虽广,而为学也难精,其如是乎。
中医世家 悬壶济世
1928年,张灿玾出生于山东荣成下回头村的中医世家。光绪末年,张灿玾的祖父张士洲因为多次重病无人医治,开始自学行医,创立了保元堂,张氏家族自此走上了悬壶济世的道路。在祖父的影响下,张灿玾的父亲张连三也学医、行医,23岁时考中中医士。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张灿玾从小就耳濡目染,上学的闲暇时间,他的祖父会教他记药名、认饮片。
15岁时 ,由于战乱以及家庭原因,张灿玾被迫辍学回家,转而开始跟着祖父和父亲习医。最初,他读《药性歌》《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等启蒙读物。父亲每天给他讲一段书中的内容,第二天就要他背熟。那时,他要学习书中的内容,还要帮忙做司药和饮片的加工炮制,还有丸、散、膏、丹的制作等。
在祖父和父亲的教导下,张灿玾将书中学到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经过几年的学习应用,习得了中医的基本知识。1948年,他开始正式独立行医,为乡里乡亲们解除疑难杂症。从联合诊所、卫生所到推荐至省里进修,张灿玾在祖父、父亲打下的江山下,又走出了新的道路。1958年,他被荣成推荐到省里的进修班,而后又被省里推荐到南京教学研究班。在进修一年多之后,优秀的张灿玾被留在了省里教书。从此,他集临床、理论文献于一体,在实践与研究中,医术日益精湛,学问越发深入。他说:“不管是医学还是文学,任何学科都没有顶峰,没有终点,学科永远在进步发展。”现在,已经年近九十的他还在潜心研究医学著作,追求学术上更进一步。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还问诊把脉,治病救人。
如今,张灿玾的孙子张鹤鸣也投身于悬壶济世的事业中,传承祖辈衣钵。张氏家族五代行医,但在祖孙俩看来,学医和济世都没有尽头,他们所能做的,仅仅是把这门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代代相传。
笃行务本 安道求真
1959年,初到山东中医学院做老师的张灿玾,用孔老夫子的话说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他既欣喜又惶恐,他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从小山村的卫生所走到了省城高校的舞台,他又担心自己的学识无法胜任这份工作。因此,他拼命地提高自己,经常读书至半夜。他的辛勤耕耘获得了收获,他潜心科研多年,出版了《针灸甲乙经校注》《黄帝内经文献研究》《中医古籍文献学》等30多部学术专著。
张灿玾著作等身,医德也甚高。他说:“人的一生就是两个字——‘奉献’。”“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农民为我们提供粮食,工人为我们提供产品,作为医生就是救死扶伤。他认为,要想当一个好医生,先要做一个好人。他从不夸耀自己的医术,他不安于现状,至今还在学习研究。每当遇到医不好的病,张灿玾会深深感觉到自己的无能。他很欣赏秦越人(扁鹊)的两句话:一是“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意思是说,我(越人)不能使死人复活,若是他本有生机,我(越人)能做的只是促使他恢复起来罢了;二是他提出的“六不治”,其中提到信巫不信医者不治。
张灿玾认为,中医比西医更难学。他常说,良医治病如良将布兵,善于根据疾病和病体来正确制定治疗大法。随师学习,重要的是学老师用药组方的思路,辩证立法的原则,而非几味药而已。他认为,中医治病重在辩证论治,无论内、外、妇、儿,医理贯通,治病施药,贵在立法,而法的确立来自辩证,理法方药得宜,则可药到病除。他倡导:一人一方,一时一方,即使咳嗽这样的小病,也是因人因时而异的。
张灿玾精于医术,但担任山东中医学院(编者注: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前身)院长期间,他严于律己,一心想要做好行政,暂时放下了治病救人的担子。在做院长的五年时间里,张灿玾给自己定下了这样的规矩:不看病,不讲学;不带研究生,不参加研究生答辩会;不到任何人家喝酒,不请任何人到自己家喝酒。
“厚德怀仁,乐群敬业,医文并茂,理用兼优”“敏勉好学,克己修身,笃行务本,安道求真”是张灿玾的治身格言和习业训词,他会在授徒的文帖中写下这句话。他认为,“安道求真”,道是一种规律性的东西、理论性的东西,求真就是追求真理,任何一个人,任何一门学问,都永远在路上,西医也好,中医也好,永远在路上。
纵览古今 抚琴弄墨
怀仁为本,师德为先,没有好的医风医德不是好医生。张灿玾的医风医德是有目共睹的,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学识广博,触类旁通。他虽然上过的学不多,但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所不能。他这样形容自己的学历“六年小学加半部《论语》”。
张灿玾不仅精通中医,还通晓文史哲理,他研究中国哲学史、自然辩证法,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他博览群书,纵贯古今。闲来无事时,他会写写字,画一画山水花鸟。他还热爱篆刻,虽然爱好甚多,但是无论做什么,他都很专注。走进他的书房,入目皆是书,书桌还有几本摊开着的、正在研读的书。
他给书房起名为“琴石书屋”,除了书,这里还挂着好多乐器,京胡、笛子、古琴,还有西洋乐器小提琴。张灿玾年轻时,经常在村子里吹拉弹唱,常常为村里的大戏伴奏,是村里的文艺骨干,还担任过村里大戏的导演。当时村里人这样评价他“有眼就会吹,有弦就会拉”。现在的张灿玾依然对音乐很痴迷,不仅玩乐器,还会自己谱曲、写歌。2006年时,他谱写了一首小调歌曲——《山东是个好地方》,歌词是这样写的:
山东大地,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四季好风光。岁月千秋,长宜放眼量。数不尽的英雄,青史美名扬。
泰岱神秀,阅尽沧桑。五岳独尊,高瞻远望。黄河万里,惊涛骇浪。西出昆仑水,东入渤海洋……
张灿玾不仅爱山东,更爱他故乡的小山村。“乡音未改鬓毛衰”的他常写诗词念故乡,他对故乡的历史典故和山山水水都如数家珍。他自费进行调查采访,为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下回头村撰写村志。历时四五载,60多万字的村志,马上就要修订完成了。身居斗室,衣着简朴的他,毫不吝惜钱财,为家乡做贡献。
暮村吟草 学无止境
张灿玾说:“多给后人留下一些自己的经验,就是对社会的奉献。”他从没有停止他的奉献,对家乡,对医学事业,他总是不求回报地付出。
张灿玾除了是大家口口相传的名医,还潜心学术研究,广泛阅读各类中医文献,积极著书立说。他说:“著书难,注书更难。”但是至今他还在坚持“著书与注书”。2015年3月,由他整理的《保元堂三世医案》出版了,这本书汇集了张氏三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可为中医工作者研究中医学传承方法和指导临床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八十岁的时候,他出版了诗集《暮村吟草》,“暮村老人”是他的别号。他说:“晚年最大的体会就是学无止境,什么时候都应该继续学习。”他不仅自己学习,也督促儿孙们好好学习。
古时称“医乃仁术”“智者乐,仁者寿”,如今已经年近九十的张灿玾还在坚持行医,还在坚持整理医学典籍。
(未署名图片由被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