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来源 :中国教师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_sar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知识的源泉,兴趣是成功之路,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动力。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是科学课要注意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因为科学课每周仅两节,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少,有很多课外的观察与实验、制作、写科技小论文等作业,学生如果不对科学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持续下来,就不可能自觉地、主动地去完成,因此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科学的重要一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
  1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趣味性浓是科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之一,怎样将学生的直接兴趣持续下来,这就需要科学教师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进行培养。
  教师在课堂上激发起学生强烈兴趣的同时,还要给学生设置一定的悬念,激发学生在课外去完成。如我在教《磁铁》这一课时,在课内引导学生实验认识了磁铁的基本性质,在即将下课时我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把一根磁铁截成两段后,每小根磁铁是否具有磁铁的基本性质?在教《动物和环境》这一课时,给学生提出了“你在什么地方能捉到蚯蚓?为什么?”的讨论题,让学生先讨论再回家实地考查验证。这样有目的地设置一些悬念,不仅使学生保持了持久的学习兴趣,而且节省了课内教学时间。教师对学生当堂不能得出的结论,不要轻易告诉学生,要激发学生课后亲自实践解决。如我在《冰》这一课时,我出了这样一道讨论题:“水结冰后体积是膨胀了,还是缩小了?”并提示,学生在平时吃冰棒时,看到冰棒的柄端是平的还是凸出的或者是凹陷的呢?学生虽然吃过不少冰棒,但没有观察这一点,这时同学们各说不一,争论不休,有的同学希望我给他们一个正确的答案,我却说,这个问题还是留给同学们课外通过实验去解决吧。这样不仅把学生课内的兴趣持续到了课外,而且学生从实践中得到的知识要比教师在课堂上讲的记得牢。
  2正确对待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成功是发展学生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如果同学们克服了较大的困难而获得成功,那他们以后的学习就更加积极,兴趣就更加浓厚。在教学中我对学生的亲身创作的成败从不轻易下结论。如在做摩擦起电的实验时,由于空气中湿度较大,有的同学没有做成功,发生的现象不明显,我就鼓励他们反复地做,尤其对做了多遍才成功的同学进行了表扬,并号召学习他们刻苦实践的精神,使其他失败了的同学充满了信心,最后把实验做成了功。成功使学生产生了兴趣,失败后经过努力而成功,学生兴趣更加浓厚。
  3重视师生之间的感情建立,带动学生的兴趣
  兴趣与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的感情表现得比较明显。他们往往是对哪一位老师有感情,就对哪一位老师教的这门课,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科学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首先,我在上课时,力争做到教师的教态亲切,说话和蔼,辅导耐心,使同学们感到可亲可敬。其次是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和挫折,不随意批评学生,更不能挖苦讽刺学生,以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挫伤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我还与学生经常谈心,了解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并和他们一起完成课外作业。我和学生一起做过“土电话”,玩过风筝,有的同学做的风筝飞不起来,我就和他们一起研究其中的原因,帮助他们改进。由于师生感情融洽,不仅使原来学习兴趣浓的学生能持续下来,而且也带动了原来学习兴趣不够浓的一些同学,也积极地参加了课外的科学研究活动。因此可以说,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就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持久兴趣。
其他文献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教师不热爱他的学生,那他也就不可能去关心他们,并且帮助他们进行更好的学习;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和自己的任课教师有对抗情绪,那他就会厌恶这位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直接影响这门学科的学习成绩,故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一切活动都要建立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积极的人生准则来维系,随着社会的讯猛发展,传统
期刊
【摘要】本文为作者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主要是浅淡教师如何关爱特殊群体——学困生的成长。  【关键词】转化;学困生;成长从教多年,不可否认,每一届班里或多或少都有几个学困生,对于“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就像久旱的小苗,渴望得到甘露一样,他们也想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爱。作为班主任,要了解他们的方方面
期刊
中学生带着美丽的梦想,跨入了校园,开始了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生活。如何让他们的翅膀更坚实有力,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让他们健康全面地成长起来,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实现素质教育构想的首要任务。笔者曾做过一些尝试,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具体做法如下:  1问题教学——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金钥匙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在谈到中学语
期刊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尝试,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进一步普及,我认为,在西藏,作为教师要及时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在思想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意识,在课堂中通过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及创新能力
期刊
【摘要】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分步实施、有序进行,传统的教学方法迎来了新的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如何面对这种挑战,如何从“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如何适应新的教材观主张,灵活运用教科书教学;如何在新课改中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和如何注重对语文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等,都是教师遇到的新问题,同时也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笔者从小学语文课改方面提出了几个注
期刊
【摘要】诵读是传统教学方法中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之一。有助于学生深刻感受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助于教师把握学生知识储备,课文感悟和学习习惯,掌握学情。诵读时可以通过营造特定意境,再现作品内容,达到强化理解,加深感悟的效果。还可以通过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注意作品的风格特征进一步提高诵读技巧。通过特定的停顿、语速、重音及语气处理好语言
期刊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要改变这一种状况,达到素质教育,即要牢固掌握知识,而且要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的全面提高的要求,就必须端正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  1课堂教学要贯彻“实、活、准、精”的原则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思想品德课应努力贯彻“实、活、准、精”的原则。“实”,就是一切从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之难毋庸置疑,将之称为语文教学的“瓶颈”也并不为过。而作文批改之累,更是尽人皆知,它消耗了一代又一代语文教师的智慧与汗水。所以我想,作文的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注重写作方法的引导,加强写作技巧的积累;制定出作文评改细则,把教师的批与学生的改相结合;创设丰富的师生交流共享平台。通过对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达到迅速提高学生作文能
期刊
【摘要】为了广泛深入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不断增加小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提升小学生的文化内涵和素养,教师巧妙地将经典诗词音乐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诵唱中加深理解,并以点带面地推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教师、学校的品位。  【关键词】经典诗词;诵唱引领;内涵厚积;素养提升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理念日趋丰富,在掌握课堂艺术的同时,课堂生成资源的巧妙运用更能为课堂增光添彩,这不仅有利
期刊
【摘要】有人慨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写作时,没有思路,唉声叹气。笔者认为:写作应多角度立意、多方面选材,这是打开思路的不二法门。只有这样,才能思接千载,写出创意出奇、引人入胜的佳作。  【关键词】作文;思路;立意;选材一些学生“谈作文色变”,作文课上紧蹙双眉,无从下笔。勉强写出几行,也是词不达意、味同嚼蜡。原因何在?他们没有思路,没有方法性知识的引导。众所周知,作文应思路开阔,不能囿于一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