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科技丑闻和学术不端事件不时见诸报端,科研造假、学风浮躁、抄袭剽窃……屡屡发生。10月1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中国科技界的3位泰斗——91岁的“高温合金之父”师昌绪、81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72岁的著名数学家杨乐讲述“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
师昌绪:个人恩怨只是人生插曲
谁能想到,一个已至耄耋之年的老人,现仍坚持上班,主持或参加各种会议,不时还到全国各地出差,目的就是为我国的科技发展献计献策。他就是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得主——师昌绪。
通过几十年的实践,师昌绪悟出了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准则:做人要海纳百川、诚信为本、忍让为先;做事要认真负责、持之以恒、淡泊名利;做学问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贵在发现与创新。这也成为他遵循多年的座右铭。
“其中做人最重要。”师昌绪说,一个人是否成功,根本就是人生观的问题。“也就是人活着为什么,我活着,就是为振兴中华民族。”
师昌绪出生于河北农村的一个大家庭,四世同堂,共计40口人。“这个大家庭的特点是和睦相处,每有矛盾,反求诸己,因而很少发生争吵。我从小也就形成了勤劳忍让的性格。”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北方军阀混战和日寇入侵,激发师昌绪忧民忧国之情,并立下强国之志,就是要使中国强盛起来。大学时,他选择了采矿冶金工程系,希望将来能以实业救国。
50年代初,时逢抗美援朝,美国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作为积极分子,师昌绪坚持选择回国。“记得麻省理工我的那位大教授,一位世界知名的金属科学家柯恩(M. Cohen),问我为什么要回去?我的答复是‘中国需要我,你们美国像我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回国后,师昌绪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院领导让他上海和沈阳任选一处,他选择了生活较为艰苦的沈阳,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从事金属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一干就是30年。80年代调到北京,从事管理工作。
一个人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就永远不会懈怠,即使受到很大的挫折,也不退却。在“文革”期间,有留美经历的师昌绪,险些丧命。但是恢复常态后,他工作热情不但未减丝毫,而且做出更大的贡献。“这就是正确的人生观所支撑。中华民族的振兴是唯一目标,个人的恩恩怨怨只是一个插曲。”师昌绪说。
人怎样活才快乐,在师昌绪看来,就是要讲诚信、平等待人、正确认识自己、不要嫉妒他人。
“说谎话、造假数据、剽窃别人的成果,心里总是不踏实,有愧于良心,怕别人发现,总是提心吊胆造成不快乐。而恪守诚信的人,即使与别人发生一些矛盾,也会得到谅解。”
“人不能攀比,更不能有嫉妒心理,而这在我国科技界,是一个大问题。”师昌绪说,“我们制度是领导说了算,如果这位领导嫉妒心很强,怕别人超过自己,必然会拆那个人的台,使有本事的人留不住,这个单位也就每况愈下,成为‘武大郎开店,一代不如一代’。”
袁隆平: 书里面种不出水稻
经常有人问袁隆平,“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的回答是,知识、汗水、灵感和机遇。而袁隆平的一生,也演绎着这8个字。
袁隆平与杂交稻结缘,十分具有戏剧性。1960年的夏天,他像往常一样到试验田里选种,突然,一株模样特殊的水稻进入了他的视线。“这棵水稻穗粒特别多,且十分饱满,我当时喜出望外,如获至宝。”虽时隔50多年,谈起当年的发现,袁老仍然很兴奋。
第二年的春天,他把这株水稻的种子栽在试验田里,希望有所收获,然而事与愿违,“种了1000多株,结果高的高、矮的矮,没有一株像它‘老子’那样好。”看着这些参差不齐的水稻,袁隆平在脑海中反复琢磨、思索,后来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这株优良稻种,可能是一个天然的杂交稻。
在袁隆平看来,这个念头就是一种灵感。“我认为灵感在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中,具有几乎相等的重要作用。灵感是知识、经验、思索和追求综合在一起的升华产物,它以思想火花的形式出现,一闪而来,一闪而过。”
“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如果没有相关知识,这些高矮不齐的特殊水稻,也就成为废弃物了。” 在科学研究中,袁隆平十分赞成标新立异,但他认为,大方向一定要把握好,要正确,避免盲目性,以免走入死胡同。
“过去有聪明人研究‘永动机’,这违反了能量守恒的自然规律,走向了死胡同,所以是搞不成功的。如果没有相关知识也就不会让我萌发研究杂交水稻的决心。”袁隆平说。
育种研究,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是要到田里面去实践的,流汗是必然的。“汗水,就是脚踏实地的苦干。”袁隆平说,他们攻关时,在水稻生产基地,每天都背上一个水壶,带两个馒头,中午下田,顶着太阳一干,就是三到四个小时,流了很多的汗。“虽然苦,但我乐在其中。这是因为,有美好的前景在激励我,有强烈的事业心在支持我。”
袁隆平培养学生,首要要求就是要下试验田,这是最起码的。“你不下田,我就不培养你,我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来,电脑里面也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面才种得出水稻。”
搞科研,机遇很重要,但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雄性不育野生稻的发现,为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打开了突破口。我的助手们在海南能找到雄性不育的野生稻,不仅有运气,重要是的他们是有心人,且懂这些知识,因此能慧眼识珠。”对于年轻人,袁老鼓励说:“搞科学实验决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不要怕失败,要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只要大方向是对的,就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杨乐院士,是“我国基础数学研究第一人”。对于中国数学教育,他曾多次在媒体上直言不讳地指出其弊端。这一次,在培育优良学风方面,他有话要说, 对于现在时有所闻的考试作弊现象,杨乐十分忧虑,他说,“论文抄袭现在也不罕见,在举报和揭发后,大家并没有感到奇耻大辱或义愤填膺,反而有些稀松平常、司空见惯,有关方面常常也没有严肃追究、认真处理,有时还大事化小,淡化处理,这样就使青年学子认识不到这些问题的严重和危害,缺乏是非观念,很难树立和培育优良的学风。”
他回忆起自己1956~1962年6年大学生涯,期间从来没有听说过考试作弊的现象,“我们上大学的时候,虽然大家非常看重考试成绩,但是从来没有人作弊。当时有些大课一两百人参加考试,老教授发完考卷后就离开教室,将近3小时的考试处于无人监考的状态。”
杨乐说,那时,平时大家学习非常努力,阅览室条件比较好,每天我们都是早上饭厅刚一开门,买上简单的早餐,一碗粥,一分钱咸菜一个馒头或窝窝头,边吃边走,到阅览室才能找到一个空位置,如果你稍微晚几分钟,就没有了。星期天也不例外,许多同学靠十几块钱助学金生活,包括吃饭,零用,每个月还节省一两块钱到书店买参考书。6年期间,同学从来不到附近的餐馆用餐,过着很清苦的生活,然而学习上十分认真。
师昌绪:个人恩怨只是人生插曲
谁能想到,一个已至耄耋之年的老人,现仍坚持上班,主持或参加各种会议,不时还到全国各地出差,目的就是为我国的科技发展献计献策。他就是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得主——师昌绪。
通过几十年的实践,师昌绪悟出了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准则:做人要海纳百川、诚信为本、忍让为先;做事要认真负责、持之以恒、淡泊名利;做学问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贵在发现与创新。这也成为他遵循多年的座右铭。
“其中做人最重要。”师昌绪说,一个人是否成功,根本就是人生观的问题。“也就是人活着为什么,我活着,就是为振兴中华民族。”
师昌绪出生于河北农村的一个大家庭,四世同堂,共计40口人。“这个大家庭的特点是和睦相处,每有矛盾,反求诸己,因而很少发生争吵。我从小也就形成了勤劳忍让的性格。”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北方军阀混战和日寇入侵,激发师昌绪忧民忧国之情,并立下强国之志,就是要使中国强盛起来。大学时,他选择了采矿冶金工程系,希望将来能以实业救国。
50年代初,时逢抗美援朝,美国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作为积极分子,师昌绪坚持选择回国。“记得麻省理工我的那位大教授,一位世界知名的金属科学家柯恩(M. Cohen),问我为什么要回去?我的答复是‘中国需要我,你们美国像我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回国后,师昌绪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院领导让他上海和沈阳任选一处,他选择了生活较为艰苦的沈阳,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从事金属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一干就是30年。80年代调到北京,从事管理工作。
一个人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就永远不会懈怠,即使受到很大的挫折,也不退却。在“文革”期间,有留美经历的师昌绪,险些丧命。但是恢复常态后,他工作热情不但未减丝毫,而且做出更大的贡献。“这就是正确的人生观所支撑。中华民族的振兴是唯一目标,个人的恩恩怨怨只是一个插曲。”师昌绪说。
人怎样活才快乐,在师昌绪看来,就是要讲诚信、平等待人、正确认识自己、不要嫉妒他人。
“说谎话、造假数据、剽窃别人的成果,心里总是不踏实,有愧于良心,怕别人发现,总是提心吊胆造成不快乐。而恪守诚信的人,即使与别人发生一些矛盾,也会得到谅解。”
“人不能攀比,更不能有嫉妒心理,而这在我国科技界,是一个大问题。”师昌绪说,“我们制度是领导说了算,如果这位领导嫉妒心很强,怕别人超过自己,必然会拆那个人的台,使有本事的人留不住,这个单位也就每况愈下,成为‘武大郎开店,一代不如一代’。”
袁隆平: 书里面种不出水稻
经常有人问袁隆平,“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的回答是,知识、汗水、灵感和机遇。而袁隆平的一生,也演绎着这8个字。
袁隆平与杂交稻结缘,十分具有戏剧性。1960年的夏天,他像往常一样到试验田里选种,突然,一株模样特殊的水稻进入了他的视线。“这棵水稻穗粒特别多,且十分饱满,我当时喜出望外,如获至宝。”虽时隔50多年,谈起当年的发现,袁老仍然很兴奋。
第二年的春天,他把这株水稻的种子栽在试验田里,希望有所收获,然而事与愿违,“种了1000多株,结果高的高、矮的矮,没有一株像它‘老子’那样好。”看着这些参差不齐的水稻,袁隆平在脑海中反复琢磨、思索,后来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这株优良稻种,可能是一个天然的杂交稻。
在袁隆平看来,这个念头就是一种灵感。“我认为灵感在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中,具有几乎相等的重要作用。灵感是知识、经验、思索和追求综合在一起的升华产物,它以思想火花的形式出现,一闪而来,一闪而过。”
“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如果没有相关知识,这些高矮不齐的特殊水稻,也就成为废弃物了。” 在科学研究中,袁隆平十分赞成标新立异,但他认为,大方向一定要把握好,要正确,避免盲目性,以免走入死胡同。
“过去有聪明人研究‘永动机’,这违反了能量守恒的自然规律,走向了死胡同,所以是搞不成功的。如果没有相关知识也就不会让我萌发研究杂交水稻的决心。”袁隆平说。
育种研究,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是要到田里面去实践的,流汗是必然的。“汗水,就是脚踏实地的苦干。”袁隆平说,他们攻关时,在水稻生产基地,每天都背上一个水壶,带两个馒头,中午下田,顶着太阳一干,就是三到四个小时,流了很多的汗。“虽然苦,但我乐在其中。这是因为,有美好的前景在激励我,有强烈的事业心在支持我。”
袁隆平培养学生,首要要求就是要下试验田,这是最起码的。“你不下田,我就不培养你,我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来,电脑里面也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面才种得出水稻。”
搞科研,机遇很重要,但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雄性不育野生稻的发现,为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打开了突破口。我的助手们在海南能找到雄性不育的野生稻,不仅有运气,重要是的他们是有心人,且懂这些知识,因此能慧眼识珠。”对于年轻人,袁老鼓励说:“搞科学实验决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不要怕失败,要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只要大方向是对的,就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杨乐院士,是“我国基础数学研究第一人”。对于中国数学教育,他曾多次在媒体上直言不讳地指出其弊端。这一次,在培育优良学风方面,他有话要说, 对于现在时有所闻的考试作弊现象,杨乐十分忧虑,他说,“论文抄袭现在也不罕见,在举报和揭发后,大家并没有感到奇耻大辱或义愤填膺,反而有些稀松平常、司空见惯,有关方面常常也没有严肃追究、认真处理,有时还大事化小,淡化处理,这样就使青年学子认识不到这些问题的严重和危害,缺乏是非观念,很难树立和培育优良的学风。”
他回忆起自己1956~1962年6年大学生涯,期间从来没有听说过考试作弊的现象,“我们上大学的时候,虽然大家非常看重考试成绩,但是从来没有人作弊。当时有些大课一两百人参加考试,老教授发完考卷后就离开教室,将近3小时的考试处于无人监考的状态。”
杨乐说,那时,平时大家学习非常努力,阅览室条件比较好,每天我们都是早上饭厅刚一开门,买上简单的早餐,一碗粥,一分钱咸菜一个馒头或窝窝头,边吃边走,到阅览室才能找到一个空位置,如果你稍微晚几分钟,就没有了。星期天也不例外,许多同学靠十几块钱助学金生活,包括吃饭,零用,每个月还节省一两块钱到书店买参考书。6年期间,同学从来不到附近的餐馆用餐,过着很清苦的生活,然而学习上十分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