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设计》

来源 :艺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123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其他文献
[关键词]政见商榷会,毁党造党说,两大政党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2-0073-02    辛亥革命胜利后,以西方宪政为榜样,政党政治成为社会各团体共同的政治诉求。政党在带来宪政理念的同时,也带来了内阁的频繁更迭。政局的动荡,使党争成为众矢之的,所谓“唯务党争,不为国计”。为此,政治精英先后提出了多种消解党争、建构完美政党的设想,并试
高王凌所著《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中共党史出版社二○○六年版)一书在深入调查和采访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访谈笔记,再现了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中普遍存在的“瞒产私分”、“偷窃”、“出工不出力”等自发的对现行政策的修正改变行为,指出农民“并非制度的被动接受者”,而正是这种“政策修改”行为对我国农业政策的修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读后思绪跌宕起伏,久久不能平静。政策的制定如果脱离人民的实际需要,
1840年香港被英国人占去以后,这个脱胎于珠三角的岛屿从此便走上了一条与大陆母体完全不同的路。尤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意识形态的差异使得两地的分道扬镳显得更加坚决和迅速。然而,在差不多三十年的时间里,政治铁幕并未将香港与祖国大陆的脐带完全斩断,除了官方有限度的交往,以偷渡为主的民间形式始终活跃。值得注意的是,偷渡甚至一度成为珠三角一带人们释放政治高压,获取物质需要的重要途径。    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