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曲安奈德(TA)玻璃体腔内注射可引起高眼压、白内障及眼内炎等并发症.酮咯酸氨丁三醇(Ketorolac)是一种作用机制与TA相似、不良反应较少的新型非甾体类抗炎药,其在治疗视网膜水肿方面可能替代或部分替代TA. 目的 研究TA和Ketorolac对CoCl2诱导的缺氧条件下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上水通道蛋白-4(AQP4)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视网膜水肿的作用机制. 方法 收集健康新西兰白兔20只,采用酶消化法培养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并进行鉴定.取第2代细胞用于实验.分别用含500μmol/L CoCl2的DMEM 2 ml孵育细胞0、6、12、24 h建立视网膜Müller细胞缺氧模型,采用半定量逆转录PCR(RT-PCR)法观察缺氧对Müller细胞中AQP4 mRNA及VEGF mRNA表达的影响,确定造模的最佳时间点.将培养24 h的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对照组,缺氧+50、100、200 mg/L TA组,缺氧+50、100、200 mg/L Ketorolac组,分别在缺氧细胞培养基中加入相应的药物进行共培养,采用半定量RT-PCR法观察TA和Ketorolac对Müller细胞中AQP4 mRNA及VEGF mRNA表达的影响. 结果 培养的细胞呈不规则形、星形,细胞核呈卵圆形,培养14 ~25 d时细胞达到80%以上融合.95%的培养细胞中间丝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表达,呈绿色荧光.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培养后各时间点间Müller细胞中AQP4 mRNA和VEGF mRNA表达的吸光度(A)值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70、53.20,P<0.01),CoCl2作用6、12、24 h值均明显高于正常Mülle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4 h时AQP4 mRNA和VEGF mRNA的表达量达峰值.缺氧24 h时8个组Müller细胞中AQP4 mRNA和VEGF mRNA表达(A)值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7.98、10.03,P<0.01);与缺氧对照组比较,除缺氧+50 mg/L TA组、缺氧+50 mg/L Ketorolac组外,其他各缺氧实验组Müller细胞中AQP4mRNA、VEGF mRNA表达量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100 mg/L TA组和缺氧+100 mg/LKetorolac组以及缺氧+200 mg/L TA组和缺氧+200 mg/L Ketorolac组AQP4mRNA、VEGF mRNA的表达,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A和Ketorolac均可下调化学性诱导的缺氧Müller细胞中AQP4和VEGF的表达水平,二者对视网膜水肿的治疗作用类似。
曲安奈德和酮咯酸氨丁三醇对缺氧视网膜Müller细胞上水通道蛋白-4及VEGF表达的影响
【摘 要】
:
背景 曲安奈德(TA)玻璃体腔内注射可引起高眼压、白内障及眼内炎等并发症.酮咯酸氨丁三醇(Ketorolac)是一种作用机制与TA相似、不良反应较少的新型非甾体类抗炎药,其在治疗视网膜水肿方面可能替代或部分替代TA. 目的 研究TA和Ketorolac对CoCl2诱导的缺氧条件下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上水通道蛋白-4(AQP4)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视网膜水肿的作用
【机 构】
:
442008湖北省十堰市,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眼科,430022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眼科,442008湖北省十堰市,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实验中心,442008湖北省十堰市,
【出 处】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3年31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在新世纪课程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五版)>的编写中,我们尝试在绝大多数章中加入了1个~2个相对独立的插入框,其内容为与该章主要内容相关的著名实验、较新的科研成果、与临床有关的问题、尚未解决的难题等,注重了叙述的生动性.加入插入框旨在启发学生思考,引起阅读兴趣,扩展知识范围,为教科书增添社会人文内涵,使学生喜闻乐见,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应用插入框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编写者可
<西太平洋地区本科医学教育指导原则>为医学院校提供了基准和质量改进的努力方向,并将有助于实现可持续的课程改革.本次会议将是中国在改善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世界卫生组织愿与中国政府合作并提供支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医学教育的有了空前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面临医学教育国际化的新前景,全球医学教育最低标准工程选择我国若干重点医学院校承担试验任务.本文结合我国国情,对引进全球医学教育最低标准和进一步深化医学教育改革进行了探讨.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导致老年人群低视力和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临床标本来源困难,成为AMD研究的瓶颈,因此动物模型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工具.近年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针对AMD的各种病因或不同机制建立动物模型,为深入研究AMD的发病机制、疾病转归奠定了基础.就近来用于干性AMD研究的基因修饰小鼠模型最新进展进行综述,通过对其特点及利弊的分析,为相应AMD研究中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提供依据。
Toll样受体(TLRs)可以识别外源性病原微生物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参与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也可以识别各种内源性的危险信号分子,参与各种慢性轻度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TLRs主要在各种免疫细胞上表达,近来研究证实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上也有TLRs的表达.TLRs参与外源性病原微生物和内源性危险信号分子引起的眼部炎症反应、参与RPE细胞对感光细胞外节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患者视力丧失的首要原因,根据DME的严重程度及水肿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对于挽救患者的视力至关重要.目前,DME的治疗方法包括激光光凝、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的玻璃体内注射、蛋白激酶C抑制剂的应用、玻璃体手术及联合治疗方法等,但每种疗法都有其优点和不足.激光光凝、玻璃体手术以及玻璃体腔内注药和植入药物缓释系统均为破坏性治疗方式,对已
本文从"问题为基础"的教育模式实施30多年来,美国、加拿大医学院校发表的主要论文及近年来中国医学院校应用"问题为基础"进行教学法改革的情况,从职业态度、交流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诊断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总结概括了"问题为基础"教育模式毕业生的特征与优势.
当前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而人体天然免疫的抗菌肽防御素具有不易产生耐药的优点,在感染性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鲜有大量制备生物活性防御素的报道.人β-防御素3(HBD3)是防御素家族成员,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在多种感染性疾病中有抗炎作用.HBD3对耐药菌有杀伤作用,也是惟一抗菌活性不受盐浓度影响的防御素,对眼表感染尤为有利,是抗菌药新的候选者之一.就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