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震撼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让我们来一起欣赏长征题材的画作,重温红军长征路上的峥嵘岁月。
万水千山只等闲
画家李可染以毛主席的诗作《七律·长征》为题,运用独特的中国画笔墨语言创作了《长征》,来歌颂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长征精神。画面最上方的题跋前两句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作品展现了诗中的磅礴力量与宏大气魄。
巨大的山水是画面的主体:造型上,山有峰、峦、叠嶂的不同形态;墨色上,山有浓、淡、枯、润的着色变化;空间上,山有主峰、次峰和远处连绵的山峦。前景中,画面右半边的主峰、次主峰和画面左半边的山岗形成了形式上的对照与相互呼应的关系,同时,加上后面山重水复的景致,显得意境深远。画家通过“以小观大”的手法,用红军队伍比例上的“渺小”对比山峰的“雄伟”,展现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险、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长征》的特别之处,还在于画家对于细节的描绘。红旗星星点点,贯穿了整支红军队伍:路线由画面最左边到最右边,从山下到山腰,最后到山峰,由点穿线,而红旗呈现出红军队伍前进的动态感,并起到了一种“引路灯塔”的作用,象征着长征的革命精神。
加军几事再回山
靳尚谊著名的长征题材作品《送别》的地点,便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于都河,这是红军长征需要渡过的第一条大河。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开始于老百姓依依不舍的送别与温暖的关怀。
画面上,天色有些阴沉,于都河对岸是莽莽深林。这幅《送别》最大的特色是细腻的心理描写:画家运用冷色调奠定了低沉而复杂的心理情感基调。前景着重描绘了三组人物。从画面左部开始,一位老大娘把自己的儿子交给红军干部,请求让他加入红军队伍;旁边的女孩提著篮子,给红军送来饭食;视线右移,我们会发现一位盘着发髻的妻子低着头,充满了不舍,一旁的丈夫抱着孩子关怀地看着妻子,殷殷叮嘱着;画面右下侧,背着斗笠的红军牵着白马,一个小孩儿似乎和这位红军关系很亲密,他亲热地拉着红军的手臂,似乎在说:“叔叔,你把我也带上吧。”百姓们有的踮起脚挥着手告别,有的低着头伤心落泪,有的在寻找自己的亲人,还有的不忘最后的叮嘱……虽然弥漫着离别的忧伤情绪,但画面里红军队伍是一条向前走的圆弧线,前景的三组人物以前进的斜线构图,这代表了老百姓寄予红军胜利的希望,也代表了红军长征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大渡桥横铁索寒
四渡赤水后,北上的红军向大渡河挺进,然而等待红军的不仅仅是这座铁索桥,还有对面虎视眈眈的敌人。画家刘国枢的油画作品《飞夺泸定桥》便是描绘红军北上的最为关键的历史性一战。
此画最大的特点是构图和透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场景位于画面的三分之二处,画面表现中的泸定桥离河面非常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画家采取了仰视的角度来塑造地势的险恶。红军的身影显得如此渺小,却具有一股力敌千钧的力量感。除此以外,画家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角度,营造出红军前进的战斗感,视觉张力十足。用笔方面,交叉运用丰富的长、短线条,描绘出了湍急的河流、拍打着峭壁的浪花,渲染了红军夺桥之战的紧张气氛,使得静止的画面仿佛运动了起来。对面是敌人的枪林弹雨,两边是崎岖陡峭的山壁,到处是炮火硝烟,桥下是浑浊的急流,桥上的铁索摇摇欲坠,却飞奔着战士们英勇、迅疾的身影……红军战士们就是在这样的绝境中,不畏牺牲,前赴后继,夺取了泸定桥,使全军胜利通过大渡河!
雪山低头迎远客
然而,一座高耸云端的大雪山又挡住了红军的去路。这座雪山终年积雪,天气恶劣,而红军战士们却衣衫单薄,并伴有高原反应,该如何跨过这座雪山啊!画家艾中信以卓越的艺术手法,展现了红军翻越雪山的艰难场景。
画面上,天地苍茫一色,画家笔下的雪山气势恢宏,寒气逼人,笔触处理上,大刀阔斧,一气呵成。而画面中最令人瞩目的,却是一条“S”形曲线的行军队伍,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红军穿越雪山的过程和艰难的程度。从画面左边开始看起,近景是红军爬冰坡,往下是冰谷,远景是冰崖,红军往更高处上爬,冰崖的尽头是无穷的风雪。雪山屹立,风雪涌动,但战士们依然有条不紊,一步一个深深的脚印,向前迈进——前面爬坡的战士费力地牵着马,中间的战士帮助战友跨过一条冰缝,这些战士们之间相互搀扶的温暖瞬间,让我们感觉暴风雪、雪山不再可怕,只要大家团结一致,互帮互助,凭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革命意志,终能翻越雪山,取得胜利!
革命理想高于天
跨越雪山后,被称为“死亡陷阱”的松潘大草地是红军战士们长征途中与大自然作斗争的最后一关。这片草地沼泽遍布,气候变幻无常,因此,敌人并没有预测到红军的行动路线。然而,躲避了敌人的追击,草地行军却充满了更多的艰难,红军在忍饥挨饿、风餐露宿的条件下,最终创造了世界行军史上的奇迹!
这幅经典的作品《革命理想高于天》便是描绘红军过松潘草地时,毛主席与战士们开“草地联欢晚会”的情景。大家围成一圈,共同聆听毛主席热情洋溢的演讲,周恩来坐在毛主席的左手边,右手拿着一根树枝拨动篝火,注视着毛主席。后面的战士、红旗形成了三角形构图,象征红军的旗帜处于最高点,而周恩来和旁边的两名战士也构成了一个小的“金字塔”。画家多次运用三角形构图,给我们一种视觉上的稳定感和坚定感,这是为了表现出战士们克服重重困难的坚定信念。光线是这幅绘画作品的特色,中间的篝火是画面的主要光源,凸显出了战士们高昂、亢奋的神情,因为这是画面的视觉中心。篝火的暖橙色与背景草地的冷蓝色形成鲜明的对比,也隐喻着红军和自然的对抗。画面远方,簇簇篝火飘动着红色火苗,让我们不由展开想象:远处的一堆堆篝火旁同样聚集着红军战士,他们在食不果腹、风餐露宿的艰苦条件下却能够苦中作乐,团结一致,这是多么强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啊!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伟大的长征,伟大的红军,这些历史值得我们铭记!
万水千山只等闲
画家李可染以毛主席的诗作《七律·长征》为题,运用独特的中国画笔墨语言创作了《长征》,来歌颂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长征精神。画面最上方的题跋前两句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作品展现了诗中的磅礴力量与宏大气魄。
巨大的山水是画面的主体:造型上,山有峰、峦、叠嶂的不同形态;墨色上,山有浓、淡、枯、润的着色变化;空间上,山有主峰、次峰和远处连绵的山峦。前景中,画面右半边的主峰、次主峰和画面左半边的山岗形成了形式上的对照与相互呼应的关系,同时,加上后面山重水复的景致,显得意境深远。画家通过“以小观大”的手法,用红军队伍比例上的“渺小”对比山峰的“雄伟”,展现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险、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长征》的特别之处,还在于画家对于细节的描绘。红旗星星点点,贯穿了整支红军队伍:路线由画面最左边到最右边,从山下到山腰,最后到山峰,由点穿线,而红旗呈现出红军队伍前进的动态感,并起到了一种“引路灯塔”的作用,象征着长征的革命精神。
加军几事再回山
靳尚谊著名的长征题材作品《送别》的地点,便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于都河,这是红军长征需要渡过的第一条大河。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开始于老百姓依依不舍的送别与温暖的关怀。
画面上,天色有些阴沉,于都河对岸是莽莽深林。这幅《送别》最大的特色是细腻的心理描写:画家运用冷色调奠定了低沉而复杂的心理情感基调。前景着重描绘了三组人物。从画面左部开始,一位老大娘把自己的儿子交给红军干部,请求让他加入红军队伍;旁边的女孩提著篮子,给红军送来饭食;视线右移,我们会发现一位盘着发髻的妻子低着头,充满了不舍,一旁的丈夫抱着孩子关怀地看着妻子,殷殷叮嘱着;画面右下侧,背着斗笠的红军牵着白马,一个小孩儿似乎和这位红军关系很亲密,他亲热地拉着红军的手臂,似乎在说:“叔叔,你把我也带上吧。”百姓们有的踮起脚挥着手告别,有的低着头伤心落泪,有的在寻找自己的亲人,还有的不忘最后的叮嘱……虽然弥漫着离别的忧伤情绪,但画面里红军队伍是一条向前走的圆弧线,前景的三组人物以前进的斜线构图,这代表了老百姓寄予红军胜利的希望,也代表了红军长征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大渡桥横铁索寒
四渡赤水后,北上的红军向大渡河挺进,然而等待红军的不仅仅是这座铁索桥,还有对面虎视眈眈的敌人。画家刘国枢的油画作品《飞夺泸定桥》便是描绘红军北上的最为关键的历史性一战。
此画最大的特点是构图和透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场景位于画面的三分之二处,画面表现中的泸定桥离河面非常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画家采取了仰视的角度来塑造地势的险恶。红军的身影显得如此渺小,却具有一股力敌千钧的力量感。除此以外,画家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角度,营造出红军前进的战斗感,视觉张力十足。用笔方面,交叉运用丰富的长、短线条,描绘出了湍急的河流、拍打着峭壁的浪花,渲染了红军夺桥之战的紧张气氛,使得静止的画面仿佛运动了起来。对面是敌人的枪林弹雨,两边是崎岖陡峭的山壁,到处是炮火硝烟,桥下是浑浊的急流,桥上的铁索摇摇欲坠,却飞奔着战士们英勇、迅疾的身影……红军战士们就是在这样的绝境中,不畏牺牲,前赴后继,夺取了泸定桥,使全军胜利通过大渡河!
雪山低头迎远客
然而,一座高耸云端的大雪山又挡住了红军的去路。这座雪山终年积雪,天气恶劣,而红军战士们却衣衫单薄,并伴有高原反应,该如何跨过这座雪山啊!画家艾中信以卓越的艺术手法,展现了红军翻越雪山的艰难场景。
画面上,天地苍茫一色,画家笔下的雪山气势恢宏,寒气逼人,笔触处理上,大刀阔斧,一气呵成。而画面中最令人瞩目的,却是一条“S”形曲线的行军队伍,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红军穿越雪山的过程和艰难的程度。从画面左边开始看起,近景是红军爬冰坡,往下是冰谷,远景是冰崖,红军往更高处上爬,冰崖的尽头是无穷的风雪。雪山屹立,风雪涌动,但战士们依然有条不紊,一步一个深深的脚印,向前迈进——前面爬坡的战士费力地牵着马,中间的战士帮助战友跨过一条冰缝,这些战士们之间相互搀扶的温暖瞬间,让我们感觉暴风雪、雪山不再可怕,只要大家团结一致,互帮互助,凭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革命意志,终能翻越雪山,取得胜利!
革命理想高于天
跨越雪山后,被称为“死亡陷阱”的松潘大草地是红军战士们长征途中与大自然作斗争的最后一关。这片草地沼泽遍布,气候变幻无常,因此,敌人并没有预测到红军的行动路线。然而,躲避了敌人的追击,草地行军却充满了更多的艰难,红军在忍饥挨饿、风餐露宿的条件下,最终创造了世界行军史上的奇迹!
这幅经典的作品《革命理想高于天》便是描绘红军过松潘草地时,毛主席与战士们开“草地联欢晚会”的情景。大家围成一圈,共同聆听毛主席热情洋溢的演讲,周恩来坐在毛主席的左手边,右手拿着一根树枝拨动篝火,注视着毛主席。后面的战士、红旗形成了三角形构图,象征红军的旗帜处于最高点,而周恩来和旁边的两名战士也构成了一个小的“金字塔”。画家多次运用三角形构图,给我们一种视觉上的稳定感和坚定感,这是为了表现出战士们克服重重困难的坚定信念。光线是这幅绘画作品的特色,中间的篝火是画面的主要光源,凸显出了战士们高昂、亢奋的神情,因为这是画面的视觉中心。篝火的暖橙色与背景草地的冷蓝色形成鲜明的对比,也隐喻着红军和自然的对抗。画面远方,簇簇篝火飘动着红色火苗,让我们不由展开想象:远处的一堆堆篝火旁同样聚集着红军战士,他们在食不果腹、风餐露宿的艰苦条件下却能够苦中作乐,团结一致,这是多么强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啊!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伟大的长征,伟大的红军,这些历史值得我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