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蜂莲花半年报预亏 空降高管难有起色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l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卜蜂莲花又一次陷入被质疑的漩涡。
  继2011年纯利大跌93%之后,卜蜂莲花再次发布上半年业绩将亏损的公告。近几年,卜蜂莲花的经营状况一直不顺利,内部多头管理、调整模式改革失败、空间高管也难有起色等等。这些让卜蜂莲花的前途堪忧,一度传出未来几年不排除出售的可能。
  业绩预亏不是偶然
  今年6月24日,卜蜂莲花发出盈利警告,表示2012年上半年业绩或将出现亏损。卜蜂莲花给出的原因是,受店铺同比销售减慢、开新店费用增加,以及中国最低工资定期上涨等因素影响。
  从进入中国市场开始,卜蜂莲花的业绩一直差强人意,出现亏损并非首次。早在2006年,卜蜂莲花因快速扩张造成门店亏损。2009年,卜蜂莲花又一次亏损达2.36亿元。
  而这次的亏损也并不是没有征兆。2011年全年业绩报告显示,卜蜂莲花纯利下跌93%至2318万元,实现营业额约100.2亿元,同比增加6.9%,毛利率由前年的19.6%微降至19.3%。
  卜蜂莲花经营业绩不佳的背后是消费者逐渐在抛弃它。
  特许经营专家李维华曾多次考察卜蜂莲花的门店,感觉其经营一直就不好。
  “我去过卜蜂莲花的门店考察过几次,感觉明显档次低、品类少,价格太贵,服务也不好,从一开始就不看好它。比如卜蜂莲花北苑路店的商品价格比旁边的北辰购物中心都贵。而且卜蜂莲花的营销做得很不好,然而它的竞争对手如沃尔玛、家乐福却又是班车,又是发卡,都是把商圈做得又大又深。”李维华对《投资者报》记者说道。
  “亏损主要的原因是去年开的几个新商业模式店亏损厉害,半年亏损近800万。”卜蜂莲花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说道。
  业态转型遭遇阵痛
  事实上,为了挽救卜蜂莲花的颓势,其管理层也是多次出台应对之策,只不过这些政策被执行得一塌糊涂。
  2011年,卜蜂莲花推出“超市生活馆”的商业概念,将之前的大卖场业态升级调整为高端业态。今年1月份,卜蜂莲花在上海推出了第一家集便利店、咖啡店、生鲜店和大卖场业态“四合一”模式的卜蜂莲花生活站门店。4月份,卜蜂莲花的中国首家标准超市在上海开业,正式进军“标超”业态。
  但是如今这种业态转型遭遇阵痛。
  “卜蜂莲花的商品零售价格连年都在上涨,但国内的消费群体还是以低端大众化为主,本来面向的客户群体就是这群平民大众,所以很难通过某些手段一下子把他们拔高成高端消费者,最终的结果就是在价格竞争中流失更多客户。总的来说这个转型根本就是脱离现实,失败也是必然的。”卜蜂莲花一位离职的员工对《投资者报》记者说道。
  更为有意思的是,为了扩大规模卜蜂莲花曾多次抛出百店计划。2011年,卜蜂莲花又再度宣布启动百店计划,并宣布在未来3年欲在华南区开设20-30家新店。之前卜蜂莲花曾在2004年、2007年抛出百店计划,以失败而告终。
  “百店计划就是个笑话,当年企业发展部找的那些店面都是租金不便宜、地段非常差的地方。后来这些门店关张,企业发展部门领导也被扫地出门了。”卜蜂莲花的上述工作人员对《投资者报》记者说道。
  据记者了解,截至2011年年底,卜蜂莲花门店数仅为72家,而其他外资超市如沃尔玛已有271家门店,家乐福的门店数达203家,Tesco门店数也达到了121家。
  看来这次的百店计划的前途依然堪忧。
  空降高管难有起色
  今年1月份,卜蜂莲花又把橄榄枝伸向了沃尔玛中国区前CEO陈耀昌,希望借助沃尔玛的经验止住下滑的趋势。陈耀昌进入卜蜂莲花之后,也开始准备培养自己的管理团队。
  “以前从卜蜂莲花辞职去沃尔玛的周靖,这次又回来了。职务是董事长办公室资深执行副总裁。陈耀昌在沃尔玛的徒弟陈涛,先被委任为卜蜂莲花东区区域总监。而且很快将来一位美籍CEO,也是陈耀昌从沃尔玛带来的,公司已经在为其采购奔驰车。”卜蜂莲花的上述工作人员透露道。
  陈耀昌虽然有心但是却无力把控全局,因为其目前无法掌控每个部门的领导。
  上述工作人员认为,卜蜂莲花的问题在于内部派系过于复杂,造成多头管理:“每个部门的领导不是跟这个老板有关系,就是跟那个老板有关系,反正都是皇亲国戚,争权斗利,无心做生意。”
  卜蜂莲花在职管理人员熊小平(化名)对陈耀昌的任职也表示怀疑,认为其在卜蜂莲花纯粹一个过渡而已。“你想一个曾经沃尔玛的高管会屈身于卜蜂莲花,准备干出一片新天地?”熊小平说道。
  熊小平认为,真正问题的根源在于,卜蜂莲花不肯真正投入一笔钱改善资金链,不重视对供应链的账款流转问题,导致和供应商的货款问题出现较大的冲突,最终得不到供应商的支持,自断了大卖场经营模式的基础。
  “现在都是拖着耗着,没有供应商愿意把货赊账给卜蜂莲花,那还卖什么货?更不要说进什么货怎么卖,卖多少了。”熊小平说道。
其他文献
市场前行的轨迹永远伴随着破立色彩。  破是抛旧、破是创新、破是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不破不立,破即是立。  2010年4月上市的股指期货,更是把此种“破立概念”展现得淋漓尽致。2年周期,中国的股指期货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投资者结构从单一到多元,投资模式从简单到复杂。一项接一项的破立,使得当前的沪深300股指期货功能得到了完满并最终完成了蜕变!  如果说,股指期货市场已然在破立的前行中成就了自身,那
期刊
混乱的金融市场与衰退的经济给欧洲大陆带来的负担似乎还不够重,这里还面临另一个几乎被忽视的危机:生育率在走了长达十年的上坡路后骤然停止。  到目前为止,今年已提交数据的15个国家中有 11个国家去年的人口出生率下降。生育率跌幅最大的国家中就有受欧元危机打击最严重的国家。西班牙的生育率从2008年的1.46下降到了去年的1.38。  维也纳人口统计学协会的托马斯?索博特卡指出,这些国家前十年的生育率上
期刊
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曾这样哀叹:中印两国在很久以前曾经有过深刻广泛的文化联系——从日月食的研究到佛教的诵经,但今天几乎没什么人记得这些事了。  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一段蜜月之后,中国在1962年的一次边境战争中狠狠地教训了印度,从那时起两国的高原边界就一直不算太平。印度人嫉妒中国的经济崛起,但还可以用中国的制度缺陷聊以自慰。而中国,除了在峰会上显示兄弟情谊之
期刊
在伍德斯托克作家节的一场讨论会上,一位观众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20世纪60年代末酝酿的那场革命后来在社会和文化方面大多取得了胜利,如女性权利、同性恋权利、黑人总统、环保、性、毒品、摇滚乐等等,然而在经济领域却失败了,而老派的自由市场观念却大行其道?  会场寂静了片刻,人们叹着气,耸耸肩。我灵光一现,回答了这个问题。我的答案让在座的所有人都有些失望。  从60年代末的大变革以来,政治、经济、
期刊
最近,安妮-玛丽?斯劳特(Anne-Marie Slaughter)的言论让互联网的多数使用者有些“走火入魔”。  作为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部门前负责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妮在《大西洋月刊》封面故事中震撼发声:为何女性仍然无法拥有一切?然后全世界都在讨论,做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因为人们都非常非常忙碌。  卡通艺术家蒂姆?克雷德(Tim Kreider)四两拨千斤地说,“这是繁忙的陷
期刊
上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明显。据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二季度全国GDP同比增长7.6%,创下2009年二季度(7.9%)以来新低。此外,6月份CPI同比上涨2.2%,创29个月新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连续“双降”,足以说明泡沫已经开始破灭。资本市场也反映出人们对经济信心不足,降息等“好消息”不仅未能提振股市,反让指数连跌不止。  感到压力的不仅是投资者,还有政府。土地财政断炊和经济大幅放缓,让各地财政收
期刊
英国公使窦纳乐军人出身,曾在非洲参加过战争,性情暴躁,对华强硬,他在获悉英国传教士卜克斯被杀的消息后非常愤怒,恨不得立即出兵为卜克斯报仇。然而当总理衙门大臣向他解释了事情的原委,特别是中国方面善后措施后,窦纳乐很快变得出奇平静。  窦纳乐之所以发生如此重大变化,是因为他认为新任山东巡抚袁世凯值得信赖。袁世凯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政策,彻底扭转了前几任山东巡抚李秉衡、张汝梅和毓贤等人的不恰当政策。卜克斯之
期刊
日前,河南省工商部门在对方便面食品的例行抽查中发现,今麦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多款、多批次方便面被检测出酸价(方便面中油脂变质程度指标)超标。  《投资者报》记者致电今麦郎公司,对此事件该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正在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复检,等结果出来会统一发布声明。”  业内人士分析,方便面属油炸类食品,其酸价超标的原因很多,但最常见的原因多为生产厂家为节约成本购买低价不合格原料,用于油炸的原料用
期刊
从包头到鄂尔多斯,只有一个半小时车程,但《投资者报》记者感受到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包头陈旧斑驳,北方老工业城市的痕迹随处可见,但一进入鄂尔多斯境内,马路宽阔,建筑高大,豪车云集。  最显著的是,炎炎烈日下,一眼望不到边的,除了房子,还是房子。  尽管如此,但无处不在的空旷与萧条还是不折不扣地揭示着这个三线城市的老底:这里人烟稀少,街道冷清,商场气派,却乏人问津。许多在建楼群都已停工,长长的吊臂
期刊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位于河北燕郊的华润雪花啤酒(河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花啤酒厂)涉嫌污染当地河流鲍邱河。  7月11日下午,《投资者报》记者前往河北燕郊调查,据当地居民反映,该啤酒厂周边的污水臭气熏天,附近的上上城五期部分住户根本不敢打开后边的窗户。  对此,华润雪花啤酒向《投资者报》回应称,“燕郊工厂使用外供蒸汽,无自建锅炉,无废气排放。”  据记者了解,2006年雪花啤酒曾大举进军北京市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