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解决“历史课不好学、学生对历史没兴趣”这个难题,就要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实践美国哈佛大学沙哈尔博士的理念,让教师和学生都有幸福感,从而打造幸福课堂。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师幸福感;学生幸福感;幸福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3-040-2
几年前,美国哈佛大学沙哈尔博士推出的《幸福课》风靡全球,他说: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沙哈尔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这话简单,却震撼了我。对呀,我要在我的历史课堂上实践他的理论,构建幸福课堂,解决“历史课不好学、学生对历史没兴趣”这个难题。
一、教师幸福感——构建初中历史幸福课堂的前提
幸福课堂从单一获取知识,转变为既能获取文化知识,又能学会获得幸福,既改变教师消极工作状态,又在获取知识,体验幸福。而要打造初中历史幸福课堂,教师首先要有幸福感。
教师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然而,太阳底下也难免会有阴影。很多教师受社会上“金钱至上”观念影响,满腔热情搞家教,本职工作敷衍塞责,得过且过。这样的老师自然得不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只有内心幸福的老师才能给学生幸福感。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感受到这个职业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能够产生愉悦感。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这就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而很多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缺失,原因不外乎收入少、地位低、学生难管和工作繁琐四个因素。
教师地位下降和近年来曝出的师德败坏行为有关,拉学生搞家教、体罚学生,乱收费层出不穷。收入低直接导致了很多优秀教师离队,导致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下降。教师原本就是清贫的职业,升官发财是不可能的事。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并不在于外在的原因,而是以我们对外界原因的态度为转移,一个吃苦耐劳惯了的人就不可能不幸。与商人、医生相比,教师的收入很低,但是相对来说他们受的压力比我们教师要大得多。其实每个行业都有压力,既想要高收入又不想承担高压力,世上哪有这么美好的事?所以,要将教师当做终身职业,就应该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高尔基说过:感到自己是人们所需要和亲近的人——这是生活最大的享受,最高的喜悦。这是真理,不要忘记这个真理,它给你们无限的幸福。学生是教师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源泉。作为教师就必须学会呵护学生、尊重学生,还要感恩学生。当然真正做到这点不容易,但不是不可能。把自己当做权威高高在上,你就会离学生很远,离幸福就更远了。
每年高考结束后,都有很多学生来学校看望我们,他们经常问:“老师,你还记得我是谁吗?”说出名字了,他们会开心大笑,说着三年辛苦高中生活。他们中间很多是调皮孩子,当年让我们哭笑不得,现在满心真诚地向我们表示感谢,他们的话语和笑脸,让我们这些老师会充满干劲,也只有学生才会让我们如此感动。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好不好,上课乖不乖,作业做不做,很少会注意到其他地方。今年有个学生,我每次进入教室他都会向我微笑致意,那一整天我都会感到很幸福。用心观察,幸福无处不在,它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去发现和体会。
沙哈尔的幸福课里,他对如何获得幸福感提了很多建议,像有所作为的人,总是敢于行动;要学会经常失败;了解并接受自己的失望、烦乱、悲伤;生活中,不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要学会感激并有所回报;坚持有规律地锻炼,保持良好的睡眠等等。幸福感是由衷而发的情感,牢骚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它不是只能从豪车别墅、山珍海味中获得,更多的来自我们健康的身体、积极的生活态度。我们教师要形成平和的心态,不抱怨,不攀比,爱工作,爱学生。
二、学生幸福感——构建初中历史幸福课堂的核心
幸福课堂是指依托班级的学习小组,实现充分的课前预习与生成,让学生感受畅想的幸福;实现学生作主的课堂交流、展示,让学生感觉自主的幸福;实现课堂的及时检测、反馈,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幸福;实现学生能力的拓展延伸,让学生感觉发展的幸福,因此,让学生产生幸福感的课堂是构建幸福课堂的核心。在学生看来,幸福快乐的课堂起码包括有趣的学习内容、热情博学的老师和较少的作业。我们在构建初中幸福历史幸福课堂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自我提高,与时俱进。
教师要与时俱进,很多教师的史学常识一直停留在大学学到的内容,不愿意再学习,随着史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库存早已告罄。用陈旧过时的知识去教导学生,不客气地说那是在误人子弟。学习在任何时候都是必须的,特别是教师。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很重要,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我们这门课的学习态度,为了让学生更加喜欢历史,教师备课要精细,推敲课堂上要说的每一句话。
第二,了解学生,对症下药。
我任教的是一所农村中学,相对城市里的孩子,他们各方面的表现都有待提高。他们中的大多数放假时间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游戏,很少看书,对历史基本上一无所知。所以,我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先去个别学生那里了解他们的已有知识;再根据他们的学习能力设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最后在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后,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教的方法和过程,使教为学服务。以学定教,学生才会有兴趣学,有兴趣才会有热情,才会热爱我们这门学科。
有一次,几个学生在讨论EXO,一老师听后呵斥道:小小年纪,说什么洋酒,荒唐!一时成为笑谈。平时要多了解学生的喜好,注意现今的流行,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上课时偶尔蹦出个把流行词,给略显枯燥的课堂增加点乐趣,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第三,掌控课堂,学生主角。
教师作为幸福课堂的设计者,应该秉承教得少、听得多的理念。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越长,学习的效率就越高。学生普遍都有好胜心,为了跟上大部队,为了表现自己,他们只有先行预习,自行解决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也会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是课堂真正的主角。
当然,教师讲的少并不意味着可以偷懒,而是要在课堂上起到引领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有趣的学习中获得快乐并体验到幸福。
首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的导入很重要。开学第一堂历史课尤其重要。第一节课我会花半节课的时间和他们讲故事,从教材封面上狮身人面像说起,问他们为什么它会缺了鼻子,说说拿破仑的身高,再让学生随便在书上找张图片,我现场解说。这样既活跃了气氛,又能趁机了解班级里有哪些学生历史知识比较丰富,发现了马上表扬。以后的每一节新课我都很注意导入部分,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课,我就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秘书们随身带着写有宪法条款的本子说起,让他们理解什么是君主立宪制。
其次,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让学生自主学习不是意味着教师什么也不干,学生自己看书做作业,而是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它由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教师指正等部分组成。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由浅入深的阶梯式问题;提供一些相关的图片、影视资料,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把自己代入历史人物,为伟人代言。小组之间经常进行比赛,你追我赶,激发他们的好胜心,让他们主动学习。这样学生就由原来的“旁观者”转变为“表演者”,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都能得到提升。
第三,赏识学生,激励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学生没有好差之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主要是没用心去学习或者复习。教师要致力于发现每一个学习困难学生的优点,抓住机会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有的老师上课提问,思维相对较慢的同学,连几秒钟都不愿意等,马上打断他们。这些同学也有自尊,也渴望表现自己,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力,关爱学生请从倾听他们开始。古语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学生会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爱护和认可,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第四,快乐课堂,灵活作业。有厌学情绪的中学生不少,厌学原因固然很多,很重要一条是作业太多。初中考试科目每年都在增加,作业也相应增多,课堂、课后、回家作业,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自从历史被列为中考科目后,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本就不怎么喜欢这门课,还要做回家作业,学生就更烦历史了。创建幸福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上课时嘻嘻哈哈,而是让他们在欢笑之余收获实实在在的知识。既然是幸福课堂,那作业就不应该太多。很多教师喜欢让学生重复做相似的练习,浪费时间又让学生厌烦。幸福课堂的练习不再局限传统,同样的考核内容可以转化成多种形式。我有时让学生自己出题考同学,有时提供几段材料或图片让他们出题,有时我出题让他们抢答,等等。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知识点掌握得好,我给他们的奖励是课后作业不布置。同样是做作业,学生表现了与以前不一样的态度,幸福绽放在他们的脸上。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师幸福感;学生幸福感;幸福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3-040-2
几年前,美国哈佛大学沙哈尔博士推出的《幸福课》风靡全球,他说: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沙哈尔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这话简单,却震撼了我。对呀,我要在我的历史课堂上实践他的理论,构建幸福课堂,解决“历史课不好学、学生对历史没兴趣”这个难题。
一、教师幸福感——构建初中历史幸福课堂的前提
幸福课堂从单一获取知识,转变为既能获取文化知识,又能学会获得幸福,既改变教师消极工作状态,又在获取知识,体验幸福。而要打造初中历史幸福课堂,教师首先要有幸福感。
教师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然而,太阳底下也难免会有阴影。很多教师受社会上“金钱至上”观念影响,满腔热情搞家教,本职工作敷衍塞责,得过且过。这样的老师自然得不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只有内心幸福的老师才能给学生幸福感。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感受到这个职业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能够产生愉悦感。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这就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而很多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缺失,原因不外乎收入少、地位低、学生难管和工作繁琐四个因素。
教师地位下降和近年来曝出的师德败坏行为有关,拉学生搞家教、体罚学生,乱收费层出不穷。收入低直接导致了很多优秀教师离队,导致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下降。教师原本就是清贫的职业,升官发财是不可能的事。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并不在于外在的原因,而是以我们对外界原因的态度为转移,一个吃苦耐劳惯了的人就不可能不幸。与商人、医生相比,教师的收入很低,但是相对来说他们受的压力比我们教师要大得多。其实每个行业都有压力,既想要高收入又不想承担高压力,世上哪有这么美好的事?所以,要将教师当做终身职业,就应该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高尔基说过:感到自己是人们所需要和亲近的人——这是生活最大的享受,最高的喜悦。这是真理,不要忘记这个真理,它给你们无限的幸福。学生是教师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源泉。作为教师就必须学会呵护学生、尊重学生,还要感恩学生。当然真正做到这点不容易,但不是不可能。把自己当做权威高高在上,你就会离学生很远,离幸福就更远了。
每年高考结束后,都有很多学生来学校看望我们,他们经常问:“老师,你还记得我是谁吗?”说出名字了,他们会开心大笑,说着三年辛苦高中生活。他们中间很多是调皮孩子,当年让我们哭笑不得,现在满心真诚地向我们表示感谢,他们的话语和笑脸,让我们这些老师会充满干劲,也只有学生才会让我们如此感动。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好不好,上课乖不乖,作业做不做,很少会注意到其他地方。今年有个学生,我每次进入教室他都会向我微笑致意,那一整天我都会感到很幸福。用心观察,幸福无处不在,它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去发现和体会。
沙哈尔的幸福课里,他对如何获得幸福感提了很多建议,像有所作为的人,总是敢于行动;要学会经常失败;了解并接受自己的失望、烦乱、悲伤;生活中,不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要学会感激并有所回报;坚持有规律地锻炼,保持良好的睡眠等等。幸福感是由衷而发的情感,牢骚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它不是只能从豪车别墅、山珍海味中获得,更多的来自我们健康的身体、积极的生活态度。我们教师要形成平和的心态,不抱怨,不攀比,爱工作,爱学生。
二、学生幸福感——构建初中历史幸福课堂的核心
幸福课堂是指依托班级的学习小组,实现充分的课前预习与生成,让学生感受畅想的幸福;实现学生作主的课堂交流、展示,让学生感觉自主的幸福;实现课堂的及时检测、反馈,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幸福;实现学生能力的拓展延伸,让学生感觉发展的幸福,因此,让学生产生幸福感的课堂是构建幸福课堂的核心。在学生看来,幸福快乐的课堂起码包括有趣的学习内容、热情博学的老师和较少的作业。我们在构建初中幸福历史幸福课堂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自我提高,与时俱进。
教师要与时俱进,很多教师的史学常识一直停留在大学学到的内容,不愿意再学习,随着史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库存早已告罄。用陈旧过时的知识去教导学生,不客气地说那是在误人子弟。学习在任何时候都是必须的,特别是教师。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很重要,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我们这门课的学习态度,为了让学生更加喜欢历史,教师备课要精细,推敲课堂上要说的每一句话。
第二,了解学生,对症下药。
我任教的是一所农村中学,相对城市里的孩子,他们各方面的表现都有待提高。他们中的大多数放假时间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游戏,很少看书,对历史基本上一无所知。所以,我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先去个别学生那里了解他们的已有知识;再根据他们的学习能力设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最后在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后,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教的方法和过程,使教为学服务。以学定教,学生才会有兴趣学,有兴趣才会有热情,才会热爱我们这门学科。
有一次,几个学生在讨论EXO,一老师听后呵斥道:小小年纪,说什么洋酒,荒唐!一时成为笑谈。平时要多了解学生的喜好,注意现今的流行,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上课时偶尔蹦出个把流行词,给略显枯燥的课堂增加点乐趣,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第三,掌控课堂,学生主角。
教师作为幸福课堂的设计者,应该秉承教得少、听得多的理念。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越长,学习的效率就越高。学生普遍都有好胜心,为了跟上大部队,为了表现自己,他们只有先行预习,自行解决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也会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是课堂真正的主角。
当然,教师讲的少并不意味着可以偷懒,而是要在课堂上起到引领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有趣的学习中获得快乐并体验到幸福。
首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的导入很重要。开学第一堂历史课尤其重要。第一节课我会花半节课的时间和他们讲故事,从教材封面上狮身人面像说起,问他们为什么它会缺了鼻子,说说拿破仑的身高,再让学生随便在书上找张图片,我现场解说。这样既活跃了气氛,又能趁机了解班级里有哪些学生历史知识比较丰富,发现了马上表扬。以后的每一节新课我都很注意导入部分,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课,我就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秘书们随身带着写有宪法条款的本子说起,让他们理解什么是君主立宪制。
其次,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让学生自主学习不是意味着教师什么也不干,学生自己看书做作业,而是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它由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教师指正等部分组成。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由浅入深的阶梯式问题;提供一些相关的图片、影视资料,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把自己代入历史人物,为伟人代言。小组之间经常进行比赛,你追我赶,激发他们的好胜心,让他们主动学习。这样学生就由原来的“旁观者”转变为“表演者”,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都能得到提升。
第三,赏识学生,激励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学生没有好差之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主要是没用心去学习或者复习。教师要致力于发现每一个学习困难学生的优点,抓住机会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有的老师上课提问,思维相对较慢的同学,连几秒钟都不愿意等,马上打断他们。这些同学也有自尊,也渴望表现自己,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力,关爱学生请从倾听他们开始。古语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学生会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爱护和认可,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第四,快乐课堂,灵活作业。有厌学情绪的中学生不少,厌学原因固然很多,很重要一条是作业太多。初中考试科目每年都在增加,作业也相应增多,课堂、课后、回家作业,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自从历史被列为中考科目后,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本就不怎么喜欢这门课,还要做回家作业,学生就更烦历史了。创建幸福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上课时嘻嘻哈哈,而是让他们在欢笑之余收获实实在在的知识。既然是幸福课堂,那作业就不应该太多。很多教师喜欢让学生重复做相似的练习,浪费时间又让学生厌烦。幸福课堂的练习不再局限传统,同样的考核内容可以转化成多种形式。我有时让学生自己出题考同学,有时提供几段材料或图片让他们出题,有时我出题让他们抢答,等等。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知识点掌握得好,我给他们的奖励是课后作业不布置。同样是做作业,学生表现了与以前不一样的态度,幸福绽放在他们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