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保障人们生产生活的电力供应,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程度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是针对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之中,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可以有效的推进其发展的进程。相关的人员务必得不断的借鉴到国内外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技术理论以及相关的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充分的结合我们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电力系统的供电现状,期间还得勇于探索,积极的寻找出来行之有效的可靠性供电方法。
1、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影响因素
1.1、线路故障
因其配电网长时间的处于一个露天的状态,而且其线路是比较长的、其范围也比较广,因此在电网之中某一点出现线路故障的时候,就会严重的影响到整个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这不仅仅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就会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一般情况之下,线路出现故障的关键原因就是雷害、自然恶劣以及绝缘损坏等等的因素,绝缘损坏是因为高空落物,周围物体和电网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够,使得电路发生故障的情况,所以在线路布置的时候,应该得充分的保障电网线路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自然恶劣则指的是由于自然原因而引起的设备故障以及线路的老化,它和线路的长度、设备的选材均有很大关系;雷害对电网系统所造成的故障是取决于有没有安装避雷器,是否正常的工作。
1.2、环境、外力影响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之中,其多多少少都会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的因素,当然也会是不可避免某些对社会心存报复或是心理障碍的会对导线、电缆等等的电力设备来进行破坏的行动,同时因为某些电力设备的价格不菲,使得某些盗窃的事故更是层出不穷,这严重的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除此之外,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其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原因之一,极端天气也越来越频发,使得台风、冰雪以及雷击等等的恶劣天气就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十分巨大的影响,非常有可能对电力设施产生不同程度上破坏,这就得需要我们对电力设备加大保护力度。
1.3、用户密度和分布
我国东西差异较大,不同地域电力系统的负荷相差很大将单位长度所接用户的数量定义为用户密度,以此来评估电力系统负荷首先采用平均用户密度,选择同样的接线方式之后根据用户的分布情况来选取不同的配电指标,
1.4、设备故障
构成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就是电气设备,假如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势必会使得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常见的电气设备故障主要有:套管对地击穿、真空断路器故障、绝缘间短路或断线、变压器短路以及电缆接头短路等等。这些故障的发生大多都会产生电网系统产生十分关键的影响,因此,强化对电气设备的科学管理力度,是保证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2、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还需要提高设备水平、技术建设,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2.1、加强基础管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2.1.1、严格把关营配一体化的电子化移交工作
对各个变电站、线路及用户等进行数据对比,对配网电子化的移交关口进行严格把关,使数据质量、线、變、户等管理平台达到标准要求,保证其在基础数据的动态管理模式下进行。
2.1.2、加强供电可靠性指标统计分析
对供电可靠性进行每月的编制简报的工作,对每月的供电安全情况以例会的形势向有关单位进行供电可靠性完成指标的通报,对延时停电、送电、重复停电、临时停电以及转供电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有效合理的解决措施。做好供电可靠性的指标计算,以年度供电的可靠性指标为基础,对停电计划进行优化与合理调整,进行供电可靠性的预测,以“先算后停、从中监督、事后分析”为原则进行管理。
2.2、加强技术管理,提高供电可靠性
2.2.1、加强技术管理,大力推广电力新产品
电网改造中,高压电缆与绝缘导线的使用要加以普及,可对电网可靠性与安全供电的提高起到绝对性的作用,从而降低供电故障率的发生;由于真空断路器的安全性能与技术远远超过油断路器,可用真空断路器取代以前陈旧的油断路器;停止换阀式避雷器的使用,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代替,可有效防止过电压能力,增强线路避雷的效果;采取完全密封的变压器,这类变压器具有安全可靠、经济实用以及降低变压器事故的特点。
2.2.2、采用那些自身故障率较低的先进设备
通过通信网络进行配网的实时监测,对网络各元件的运行状况可随时掌握,在发现有故障隐患时,第一时间就能及时消除。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管理,使故障段能够自行隔离,恢复非故障供电。选择一套与本地相适应的综合管理下的自动化体系方案,加强电网运行的实时状况监控,并对工作状态、设备、负荷管理、开关动作次数以及潮流动向进行及时收集,实施网络技术化管理,拟定优化的方案以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2.3、加强运行管理,提高供电可靠性
停电的综合管理方面的加强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做好主网与配网相协调的合理停电工作,可提高停电时间的准确性与计划性。召开每月一次固定的停电协商会,合理安排输、变、配电设备在停电方面的需求,严禁临时停电、重复停电及延时停电等。尽量减少用户停电时间与停电次数,对重大停电或覆盖的停电用户超过200户的计划停电,要上报上级部门进行审批。
2.4、加强设备维护,提高供电可靠性
加强电力设备与线路的巡视工作,制定责任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对配网设备实施评级管理。这样做有利于趁早发现设备故障,做到及时消除以降低停电的发生率,最终达到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目的,这也是负责配电运行的有关部门重要的日常工作。
3、发展趋势
3.1、综合性
信息化对于各种产业来说,最大的影响就是进行产业之间的一个整合,而采取综合式的管理。未来电气设备诊断充分的纳入到信息化体系之中,其诊断技术势必会走向综合化的道路,也就是将各种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参数纳入到一个数据库之中,从而通过一个远程终端来进行实时的监控,不论是机械故障、绝缘故障或者是发热故障均可以同时的进行一个有效地监测。
3.2、针对性
电气设备诊断的信息化,和传统的诊断方法相比之下,其针对性则是更强的,而且也非常的快捷。输电线路、变压器以及发电机组,各处的状态数据以及总控室的数据终端相互的连接起来,最主要的是还有各自独立数据的服务器,可以快速的针对各自不同的故障形态来进行一个具有针对性的诊断,进而就可以行程呢过一个整合且独立完备的诊断体系。
3.3、快捷性
在信息化之后的电气设备诊断通常只需要监控终端数据就可以,可以在足以大限度上来充分的发挥出人的所有潜力,进而就可以形成一个人工智能体系。信息化最大特点就是快捷,各种数据终端在第一时间上传到总数据库之中,同时还可以和先关的专家建立起来一个长期的合作机制,便于随时的咨询个别复杂故障处理问题。
结束语
对于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提高,其是一个系统性较强的问题,期间所涉及到的相关电力产业的整个体系,不可以单独的抓某一个部门或是环节。我们应该从系统观点进行出发,务必得从实际进行出发,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石巍.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研究[J].机电信息,2013,18:13-14.
[2]李斌.浅析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07:247-248.
[3]郑豪东.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18:80.
关键词: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之中,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可以有效的推进其发展的进程。相关的人员务必得不断的借鉴到国内外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技术理论以及相关的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充分的结合我们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电力系统的供电现状,期间还得勇于探索,积极的寻找出来行之有效的可靠性供电方法。
1、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影响因素
1.1、线路故障
因其配电网长时间的处于一个露天的状态,而且其线路是比较长的、其范围也比较广,因此在电网之中某一点出现线路故障的时候,就会严重的影响到整个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这不仅仅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就会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一般情况之下,线路出现故障的关键原因就是雷害、自然恶劣以及绝缘损坏等等的因素,绝缘损坏是因为高空落物,周围物体和电网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够,使得电路发生故障的情况,所以在线路布置的时候,应该得充分的保障电网线路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自然恶劣则指的是由于自然原因而引起的设备故障以及线路的老化,它和线路的长度、设备的选材均有很大关系;雷害对电网系统所造成的故障是取决于有没有安装避雷器,是否正常的工作。
1.2、环境、外力影响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之中,其多多少少都会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的因素,当然也会是不可避免某些对社会心存报复或是心理障碍的会对导线、电缆等等的电力设备来进行破坏的行动,同时因为某些电力设备的价格不菲,使得某些盗窃的事故更是层出不穷,这严重的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除此之外,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其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原因之一,极端天气也越来越频发,使得台风、冰雪以及雷击等等的恶劣天气就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十分巨大的影响,非常有可能对电力设施产生不同程度上破坏,这就得需要我们对电力设备加大保护力度。
1.3、用户密度和分布
我国东西差异较大,不同地域电力系统的负荷相差很大将单位长度所接用户的数量定义为用户密度,以此来评估电力系统负荷首先采用平均用户密度,选择同样的接线方式之后根据用户的分布情况来选取不同的配电指标,
1.4、设备故障
构成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就是电气设备,假如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势必会使得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常见的电气设备故障主要有:套管对地击穿、真空断路器故障、绝缘间短路或断线、变压器短路以及电缆接头短路等等。这些故障的发生大多都会产生电网系统产生十分关键的影响,因此,强化对电气设备的科学管理力度,是保证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2、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还需要提高设备水平、技术建设,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2.1、加强基础管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2.1.1、严格把关营配一体化的电子化移交工作
对各个变电站、线路及用户等进行数据对比,对配网电子化的移交关口进行严格把关,使数据质量、线、變、户等管理平台达到标准要求,保证其在基础数据的动态管理模式下进行。
2.1.2、加强供电可靠性指标统计分析
对供电可靠性进行每月的编制简报的工作,对每月的供电安全情况以例会的形势向有关单位进行供电可靠性完成指标的通报,对延时停电、送电、重复停电、临时停电以及转供电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有效合理的解决措施。做好供电可靠性的指标计算,以年度供电的可靠性指标为基础,对停电计划进行优化与合理调整,进行供电可靠性的预测,以“先算后停、从中监督、事后分析”为原则进行管理。
2.2、加强技术管理,提高供电可靠性
2.2.1、加强技术管理,大力推广电力新产品
电网改造中,高压电缆与绝缘导线的使用要加以普及,可对电网可靠性与安全供电的提高起到绝对性的作用,从而降低供电故障率的发生;由于真空断路器的安全性能与技术远远超过油断路器,可用真空断路器取代以前陈旧的油断路器;停止换阀式避雷器的使用,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代替,可有效防止过电压能力,增强线路避雷的效果;采取完全密封的变压器,这类变压器具有安全可靠、经济实用以及降低变压器事故的特点。
2.2.2、采用那些自身故障率较低的先进设备
通过通信网络进行配网的实时监测,对网络各元件的运行状况可随时掌握,在发现有故障隐患时,第一时间就能及时消除。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管理,使故障段能够自行隔离,恢复非故障供电。选择一套与本地相适应的综合管理下的自动化体系方案,加强电网运行的实时状况监控,并对工作状态、设备、负荷管理、开关动作次数以及潮流动向进行及时收集,实施网络技术化管理,拟定优化的方案以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2.3、加强运行管理,提高供电可靠性
停电的综合管理方面的加强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做好主网与配网相协调的合理停电工作,可提高停电时间的准确性与计划性。召开每月一次固定的停电协商会,合理安排输、变、配电设备在停电方面的需求,严禁临时停电、重复停电及延时停电等。尽量减少用户停电时间与停电次数,对重大停电或覆盖的停电用户超过200户的计划停电,要上报上级部门进行审批。
2.4、加强设备维护,提高供电可靠性
加强电力设备与线路的巡视工作,制定责任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对配网设备实施评级管理。这样做有利于趁早发现设备故障,做到及时消除以降低停电的发生率,最终达到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目的,这也是负责配电运行的有关部门重要的日常工作。
3、发展趋势
3.1、综合性
信息化对于各种产业来说,最大的影响就是进行产业之间的一个整合,而采取综合式的管理。未来电气设备诊断充分的纳入到信息化体系之中,其诊断技术势必会走向综合化的道路,也就是将各种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参数纳入到一个数据库之中,从而通过一个远程终端来进行实时的监控,不论是机械故障、绝缘故障或者是发热故障均可以同时的进行一个有效地监测。
3.2、针对性
电气设备诊断的信息化,和传统的诊断方法相比之下,其针对性则是更强的,而且也非常的快捷。输电线路、变压器以及发电机组,各处的状态数据以及总控室的数据终端相互的连接起来,最主要的是还有各自独立数据的服务器,可以快速的针对各自不同的故障形态来进行一个具有针对性的诊断,进而就可以行程呢过一个整合且独立完备的诊断体系。
3.3、快捷性
在信息化之后的电气设备诊断通常只需要监控终端数据就可以,可以在足以大限度上来充分的发挥出人的所有潜力,进而就可以形成一个人工智能体系。信息化最大特点就是快捷,各种数据终端在第一时间上传到总数据库之中,同时还可以和先关的专家建立起来一个长期的合作机制,便于随时的咨询个别复杂故障处理问题。
结束语
对于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提高,其是一个系统性较强的问题,期间所涉及到的相关电力产业的整个体系,不可以单独的抓某一个部门或是环节。我们应该从系统观点进行出发,务必得从实际进行出发,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石巍.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研究[J].机电信息,2013,18:13-14.
[2]李斌.浅析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07:247-248.
[3]郑豪东.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1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