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化学治疗方案联合百令胶囊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响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96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T-VD)化学治疗方案联合百令胶囊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晋城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及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0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T-VD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T-VD治疗组48例患者采用T-VD化学治疗方案,联合治疗组52例患者采用T-VD化学治疗方案联合百令胶囊,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M蛋白、β2微球蛋白、血小板生成素(TPO)蛋白、血红蛋白及骨髓浆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清M蛋白[(26.87±5.44)g/L]、β2微球蛋白水平[(4.54±1.24)g/L]、TPO蛋白[(249.54±46.32)pg/ml]、骨髓浆细胞比例[(9.12±2.55)%]显著低于T-VD治疗组[(36.76±8.76)g/L、(6.43±1.25)g/L、(376.65±67.54)pg/ml、(14.25±4.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109.73±19.26)g/L]显著高于T-VD治疗组[(96.15±9.0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无进展生存期[(20.87±6.43)月]与总生存期[(40.57±6.32)月]均显著高于T-VD治疗组[(14.65±4.59)月、(34.52±5.67)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3.1%)显著高于T-VD治疗组(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VD化学治疗方案联合百令胶囊能显著降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清M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并提高其无进展生存期,治疗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患者 女,16岁.因四肢无力10年,听力下降3个月,视物不清1个半月入院.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行性四肢无力,表现为上楼及蹲立困难,进行性加重,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稍有缓解.3个月前出现听力下降,1个半月前左眼出现视物不清,进行性加重.既往体健.智力水平低下,未完成小学教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双胞胎"姐姐发育正常.查体:身高150 cm,体型偏瘦,神经系统查体:神清,语
期刊
目的 探讨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取集束化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到我院2017年7月~2018年8月所收治的9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按照住院顺序分为
期刊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CA 125、CA 153及CA 50]单独及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并分析肿瘤标志物对患者化学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0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乳腺癌组,选取同期于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科体检的女性健康体检者108例作为健康组。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测定两组纳入者血清CEA、CA 12
患者 女,26岁,因"查体发现尿隐血6个月,发作性肉眼血尿20余天"入院.患者2012年12月查体发现尿隐血+,当时无发热,无腰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未予特殊治疗.2013年3月6日子我院泌尿外科复查尿常规示:尿蛋白0.3 g/L,隐血0.2×109/L,白细胞0.015×109/L,双肾彩超形态未见异常,结构清,肾盂肾盏及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充盈好,壁及腔内未见异常回声.予"头孢呋
期刊
目的 观察前部视网膜冷凝联合丝裂霉素C浸润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部视网膜冷凝联合丝裂霉素C浸润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7例(37眼),以降低眼压,解除症状。术后随访4~12个月。结果30眼1次手术眼压控制,4眼2次手术眼压控制(第2次手术为睫状体冷凝术),13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1眼术后长期观察眼压高且症状不能缓解行眼球摘除术。结论对于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