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入课程改革的时代,中小学教师将面对自主、合作、探究的课程文化和全新的教学情境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面对新的课程改革,如何转换教师角色,给教师以新定位,给学生以新定位,这是促成新课程改革,构建新基础教育的关键所在。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由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要求学生由过去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的客体地位,变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发展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而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我曾经看到一篇短文,是关于幼儿认知教育的。教学目的是教给幼儿有关菠萝的知识。该文中设计了两种教授方法。一种是在课堂上拿一个菠萝给幼儿看,告诉孩子这是菠萝,它的形状是椭圆的,外表上有刺,不能随便碰,它的肉有点甜,有点涩;一种是要求家长买一个菠萝回家,让孩子自己观察菠萝的形状、颜色,让孩子自己去触摸菠萝并品尝它的味道,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告诉老师有关菠萝的知识。两种方法相比,很明显是第二种更能给孩子以深刻的印象,并且还增加了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高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也是这样,功夫应该花在课外。如果仅仅把目光集中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上,而忽视或者轻视了更重要的课堂以外的教学过程,就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那么,课内与课外又应当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哪一个更重要呢?我以为,对语文教学来说,这两者都相当重要。课内与课外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教师通过课内的教学,可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个过程就是为学生课后的自学作准备。学生课后的自学的效果又必须有集中的检测。对学生的检测以往多采用单一的笔试,其实不妨在课堂上为学生架设展示自学成果的舞台。这样就形成从课堂向课外延伸,再从课外回到课堂总结的教学过程。
我上了这样的一堂课,下面是我的教学过程示例。
课题《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主要人物贾宝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
2.学习小说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研究人物描写的方法
难点:研究文中贾宝玉的叛逆性格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性学习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预习:根据课文内容或《红楼梦》全文内容,分析王熙凤的人物形象)
一、 教师指导研究学习文中的人物形象
(一)回顾小说中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
(二) 分析贾宝玉:贾宝玉是《紅楼梦》中唯一作详细描写的男性,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1.学生划出对贾宝玉其人进行介绍、描写的地方。
2.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研究,找出最能体现贾宝玉性格特征的句子,完成表格。(提示:贾宝玉的语言描写分层次理解)
3.师生共同完成。
4.这个表格所列是正面描写,那么有没有对贾宝玉进行侧面描写的地方呢?
明确:《西江月》词揭示性格。学生齐读,分析这两首词。学生找出这两首词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
(三) 分析王熙凤
1.用教师教给大家的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分析王熙凤。
2.分小组就文本中的描写进行讨论,全班交流阅读心得。(各小组轮流进行,展示学生对本节课教师所教方法的领悟能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3.小组代表发言,范读课文相关部分,注意语气。
4.其他同学对发言者提出质疑、作出补充或评价,内容可涉及课外相关部分。
5.教师总结。(应充分给予学生肯定和赞赏,也要适当地对指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首先,这样的教学设计,所遵循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真正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必定是自主的、持续的,充满乐趣,充满激情。这样一个过程要在短短的45分钟内从发生到结束是不可能的,45分钟的作用应该也只能是整个过程的开端和高潮,确切地讲应该是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是学生辛勤劳动之后,享受丰收喜悦的乐园。而为这样一个高潮的到来,必须在45分钟以外付出足够的辛劳。然而如果这样的辛劳能换来成就感、满足感的话,学生们还是乐意的。只是,我们的教师除了对学生严格要求之外,还必须不吝惜对学生的赞誉之辞。
其次,这样的教学设计,还应注意教师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贵在做一个睿智的旁观者,这里的旁观是为了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而绝不是不闻不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做好一个示范,要随时准备好回答学生的疑问,要对学生的每一点的进步做出反应,或鼓励或鞭策。记得在上《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的第三课时时,一位平时表现并不突出的女生在讲台上对王熙凤的每一句话都进行了分析,讲得头头是道,有的见解甚至超出了我对文本的理解,令我大开眼界。她讲到精彩处时,同学们情不自禁地给她鼓掌,表示赞许,我也忍不住连连点头。事后我问过那个女生,她说在老师上节课布置预习,得知王熙凤要他们自己研究时,她课后翻阅了有关《红楼梦》人物分析的资料,还请教了当高中语文教师的姨夫。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令我感动,同时也启发我,课堂上要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另外,学生在对文本进行分析时,也有讲得不到位的情况,对此,教师就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进一步引导,还是就此打住,不说也罢(因为对语文文本的理解并不需要面面俱到的)。在该女生分析到王熙凤说“……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时,她说王熙凤说话很有水平,一箭双雕了,既讨好了老祖宗,又讨好了黛玉,这时,我插了一句嘴“仅仅是双雕吗?”下面的其他同学都纷纷开口了,有的说“不止双雕”,有的说“是三雕”,有的说“是四雕”,更有同学说是“五雕六雕”的。此时,我没有给他们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要求他们找出文中此时场面中的每一只“雕”来。七嘴八舌的议论后,大家真正理解了王熙凤说话水平的高超,八面玲珑的性格特征,也深深体会到文学大师深厚的语言功底,知道以后写文章时要字斟句酌。那个发言的女生课后对我说,通过这堂课,她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在课堂上的展示使她认识到,她也可以做得很好,她将永远记得自己课堂上的风采,同学们的赞许、老师的鼓励。我对这堂课印象也很深,这堂课使我也学到了许多东西。
当然,在课堂中做到适时引导,而不仅仅是满足于完成课程设计的内容,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对文本本身吃准、吃透外,还要广泛阅读与文本有关甚至是无关的东西,还要提高教师本身的课堂驾驭能力。为此,教师要付出更多的艰辛的劳动,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他就只能做一个平庸的真正的旁观者了。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我们应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让课堂成为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加]N·戈培尔,[英]J·波特著.万喜生译.教师的角色转换.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3]贺斌.教师怎样与新课程同行.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五期.
[4]叶楚定.语文课程改革旅途中的教师角色.课改先锋,2003年1月.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由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要求学生由过去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的客体地位,变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发展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而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我曾经看到一篇短文,是关于幼儿认知教育的。教学目的是教给幼儿有关菠萝的知识。该文中设计了两种教授方法。一种是在课堂上拿一个菠萝给幼儿看,告诉孩子这是菠萝,它的形状是椭圆的,外表上有刺,不能随便碰,它的肉有点甜,有点涩;一种是要求家长买一个菠萝回家,让孩子自己观察菠萝的形状、颜色,让孩子自己去触摸菠萝并品尝它的味道,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告诉老师有关菠萝的知识。两种方法相比,很明显是第二种更能给孩子以深刻的印象,并且还增加了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高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也是这样,功夫应该花在课外。如果仅仅把目光集中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上,而忽视或者轻视了更重要的课堂以外的教学过程,就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那么,课内与课外又应当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哪一个更重要呢?我以为,对语文教学来说,这两者都相当重要。课内与课外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教师通过课内的教学,可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个过程就是为学生课后的自学作准备。学生课后的自学的效果又必须有集中的检测。对学生的检测以往多采用单一的笔试,其实不妨在课堂上为学生架设展示自学成果的舞台。这样就形成从课堂向课外延伸,再从课外回到课堂总结的教学过程。
我上了这样的一堂课,下面是我的教学过程示例。
课题《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主要人物贾宝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
2.学习小说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研究人物描写的方法
难点:研究文中贾宝玉的叛逆性格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性学习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预习:根据课文内容或《红楼梦》全文内容,分析王熙凤的人物形象)
一、 教师指导研究学习文中的人物形象
(一)回顾小说中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
(二) 分析贾宝玉:贾宝玉是《紅楼梦》中唯一作详细描写的男性,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1.学生划出对贾宝玉其人进行介绍、描写的地方。
2.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研究,找出最能体现贾宝玉性格特征的句子,完成表格。(提示:贾宝玉的语言描写分层次理解)
3.师生共同完成。
4.这个表格所列是正面描写,那么有没有对贾宝玉进行侧面描写的地方呢?
明确:《西江月》词揭示性格。学生齐读,分析这两首词。学生找出这两首词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
(三) 分析王熙凤
1.用教师教给大家的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分析王熙凤。
2.分小组就文本中的描写进行讨论,全班交流阅读心得。(各小组轮流进行,展示学生对本节课教师所教方法的领悟能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3.小组代表发言,范读课文相关部分,注意语气。
4.其他同学对发言者提出质疑、作出补充或评价,内容可涉及课外相关部分。
5.教师总结。(应充分给予学生肯定和赞赏,也要适当地对指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首先,这样的教学设计,所遵循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真正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必定是自主的、持续的,充满乐趣,充满激情。这样一个过程要在短短的45分钟内从发生到结束是不可能的,45分钟的作用应该也只能是整个过程的开端和高潮,确切地讲应该是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是学生辛勤劳动之后,享受丰收喜悦的乐园。而为这样一个高潮的到来,必须在45分钟以外付出足够的辛劳。然而如果这样的辛劳能换来成就感、满足感的话,学生们还是乐意的。只是,我们的教师除了对学生严格要求之外,还必须不吝惜对学生的赞誉之辞。
其次,这样的教学设计,还应注意教师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贵在做一个睿智的旁观者,这里的旁观是为了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而绝不是不闻不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做好一个示范,要随时准备好回答学生的疑问,要对学生的每一点的进步做出反应,或鼓励或鞭策。记得在上《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的第三课时时,一位平时表现并不突出的女生在讲台上对王熙凤的每一句话都进行了分析,讲得头头是道,有的见解甚至超出了我对文本的理解,令我大开眼界。她讲到精彩处时,同学们情不自禁地给她鼓掌,表示赞许,我也忍不住连连点头。事后我问过那个女生,她说在老师上节课布置预习,得知王熙凤要他们自己研究时,她课后翻阅了有关《红楼梦》人物分析的资料,还请教了当高中语文教师的姨夫。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令我感动,同时也启发我,课堂上要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另外,学生在对文本进行分析时,也有讲得不到位的情况,对此,教师就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进一步引导,还是就此打住,不说也罢(因为对语文文本的理解并不需要面面俱到的)。在该女生分析到王熙凤说“……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时,她说王熙凤说话很有水平,一箭双雕了,既讨好了老祖宗,又讨好了黛玉,这时,我插了一句嘴“仅仅是双雕吗?”下面的其他同学都纷纷开口了,有的说“不止双雕”,有的说“是三雕”,有的说“是四雕”,更有同学说是“五雕六雕”的。此时,我没有给他们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要求他们找出文中此时场面中的每一只“雕”来。七嘴八舌的议论后,大家真正理解了王熙凤说话水平的高超,八面玲珑的性格特征,也深深体会到文学大师深厚的语言功底,知道以后写文章时要字斟句酌。那个发言的女生课后对我说,通过这堂课,她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在课堂上的展示使她认识到,她也可以做得很好,她将永远记得自己课堂上的风采,同学们的赞许、老师的鼓励。我对这堂课印象也很深,这堂课使我也学到了许多东西。
当然,在课堂中做到适时引导,而不仅仅是满足于完成课程设计的内容,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对文本本身吃准、吃透外,还要广泛阅读与文本有关甚至是无关的东西,还要提高教师本身的课堂驾驭能力。为此,教师要付出更多的艰辛的劳动,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他就只能做一个平庸的真正的旁观者了。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我们应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让课堂成为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加]N·戈培尔,[英]J·波特著.万喜生译.教师的角色转换.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3]贺斌.教师怎样与新课程同行.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五期.
[4]叶楚定.语文课程改革旅途中的教师角色.课改先锋,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