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是古典时期三位杰出的音乐家,他们关系紧密,海顿甚至还担任过贝多芬的钢琴老师。本文将以海顿C大调奏鸣曲No.60 Hob.XVI/50为中心,分别选择莫扎特和贝多芬创作时间最为接近的C大调奏鸣曲KV.545和Op.2 No.3,结合谱例简要分析上述三人的创作风格与演奏特点。
【关键词】海顿;莫扎特;贝多芬;C大调奏鸣曲;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一、海顿与莫扎特C大调奏鸣曲的对比
古典时期著名音乐家沃而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与约瑟夫·海顿为亲密挚友,为古典时期的音乐做出杰出贡献,创作了大量优秀音乐作品。两人作品存在一些共同点,例如清晰的和声、稳定的节奏与整齐的乐句结构等,但也各有千秋。本文将以海顿C大调奏鸣曲No.60 Hob.XVI/50与莫扎特C大调奏鸣曲KV.545为例,对两位音乐家创作特点做简要对比。
海顿C大调奏鸣曲No.60 Hob.XVI/50创作于1794-1795年间,由三个乐章组成,而莫扎特奏鸣曲KV.545创作于1788年,是其生平最后一首C大调奏鸣曲,共包含三个乐章。这两首奏鸣曲均为典型的奏鸣曲式结构,包含有大量快速跑动的十六分音符。
海顿擅长用小的“音乐动机”来展开整个乐章的写作,如奏鸣曲No.60 Hob.XVI/50第一乐章的第1-2小节,不仅为全曲的引子,更对全曲的音乐进行起着重要作用。而莫扎特则倾向于用两个以上的“音乐主题”对乐章进行填充。例如奏鸣曲KV.545第一乐章,第一主题为第1-4小节,第二主题为第14-17小节。
海顿幽默的创作风格在C大调奏鸣曲No.60 Hob.XVI/50中也有体现,如在第三乐章第68小节与第71小节中,由于两个延长记号的停顿,使得后面出现的音乐充满惊喜感,这种元素在莫扎特的音乐中很少出现。
在莫扎特的音乐中,旋律永远是第一位的,每一个乐句的表达都充满情绪,甚至在快板乐章中也一样。双手在钢琴演奏中分工明确,右手一般多为旋律声部而左手则为伴奏声部。在演奏时,旋律声部连贯歌唱,相较而言,伴奏声部节奏平稳且声音轻盈,如C大调奏鸣曲KV.545第二乐章最开始的前四个小节。而对于海顿,钢琴曲的创作更多采用交响乐元素,擅于用钢琴去模仿交响乐队中不同的乐器,甚至是不同乐器间的“对话”。如C大调奏鸣曲No.60 Hob.XVI/50第一乐章的第1-2小节。此处海顿想要模仿的是小提琴和大提琴用拨奏在进行“对话。”
由于海顿晚期钢琴作品的“交响化”特点明显, 饱满声音的演奏在他的奏鸣曲演奏中非常重要,如其C大调奏鸣曲No.60 Hob.XVI/50第一乐章的第62和63小节,右手的旋律声部旋律优美流畅,左手的八度作为伴奏声部则应弹奏地声音饱满而厚重。
第四,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首C大调奏鸣曲在创作之时所用的钢琴是不一样的。由于琴制的差异,钢琴的声音变化较大。莫扎特时期的钢琴泛音较多,声音越高越尖锐,效果类似于弦乐器拨弦的声音,声音轻盈且音量较小。而海顿在创作C大调奏鸣曲时“英式钢琴”风头正盛,这种新式钢琴不仅键盘较旧式钢琴有所加长,而且音色浑厚,音量增大,演奏效果震撼。基于这两种钢琴的不同特点,在演奏莫扎特的C大调奏鸣曲时应注意指尖对声音的控制,尽量弹地轻盈干净;海顿C大调奏鸣曲No.60 Hob.XVI/50第一乐章第7小节中和弦的演奏,则应表现得充满力量和活力。
总之,对比莫扎特和海顿的C大调奏鸣曲可以发现,莫扎特的音乐轻巧优雅,清晰且富有歌唱性,而海顿的作品则热情洋溢,愉快并富有活力。
二、海顿与贝多芬C大调奏鸣曲的对比
1792年,贝多芬在维也纳创作C大调奏鸣曲Op.2 No.3,由四个乐章组成,分别为Allegro con brio(有活力的快板)、Adagio(柔板)、Allegro(快板)和Allegro assai(极快的快板),属于贝多芬早期的作品。创作这首作品时,贝多芬拜师海顿学习钢琴,在创作风格上受海顿影响较深。例如假再现部的运用与突然出现的延长记号,而这种调皮的写作手法在海顿的作品中也经常出现。
此外,贝多芬从海顿那里学习到了用小“音乐动机”来展开一部音乐作品的创作手法,他的这首C大调奏鸣曲Op.2 No.3的第一乐章就是用这种写作手法完成的,这些相似之处凸显对他们创作风格进行比较的重要性。通过对海顿C大调奏鸣曲No.60 Hob.XVI/50与贝多芬C大调奏鸣曲Op.2 No.3的简要对比分析。
贝多芬的音乐比海顿的音乐戏剧性强,如他C大调奏鸣曲Op.2 No.3第214小节和215小节中由“pp”到“ff”的突然转变,这种情绪落差极大的写作风格在海顿的音乐作品中很少看到。
相较于海顿C大调奏鸣曲中密集快速跑动的十六分音符,贝多芬作品中更多出现的是大量标记“ff”的八度。如C大调奏鸣曲Op.2 No.3第四乐章第213小节的右手部分。
贝多芬式的一个创作特点为调性的突然转变。如在第一乐章中由C大调中未完成的终止式直接跳到了A大调。这种写作手法在海顿的音乐中却鲜少出现。
通过对比两人的C大调作品可以看出,虽然贝多芬早期的一些创作手法与海顿有相似之处,但作品整体风格却大相径庭。海顿的音乐充满明亮与愉悦的气氛,贝多芬更为较激情与戏剧化。
三、小结
在欧洲18世纪的古典乐派中,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被誉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杰”。三人的作品中虽然都具备古典音乐的共同特征,但创作手法与风格却不尽相同。本文分别选取了三位音乐大师创作时间最为接近的三首C大调钢琴奏鸣曲,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简要地概括总结了他们在音乐作品和创作手法的异同,为音乐爱好者和钢琴演奏者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格魯唐纳德.西方音乐史[M].伦敦:J.M.登特&桑斯责任有限公司,1960.
[2]保利G.莱因哈德.古典时期的音乐[M].美国:普伦蒂斯-霍尔有限公司,恩格尔伍德克利夫斯,新泽西州,1973.
[3]塔格尔 L.詹姆斯.弗郎次 约瑟夫 海顿的键盘奏鸣曲[M].纽约:梅伦大厦,1988.
[4]罗森查尔斯.古典音乐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斯柯达巴杜卡.键盘上的莫扎特[M].伦敦:巴里和洛克莱夫,1962.
[6]波伦斯图尔特.早期的钢琴[M].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95.
[7]里兹勒沃尔特.贝多芬[M].伦敦:M.C.福雷斯特出版社,1938.
[8]托维唐纳德.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指南[M].伦敦:皇家音乐学院联合委员会,1945.
[9]布罗姆埃里克.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M].伦敦:J.M.登特&桑斯责任有限公司,1938.
【关键词】海顿;莫扎特;贝多芬;C大调奏鸣曲;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一、海顿与莫扎特C大调奏鸣曲的对比
古典时期著名音乐家沃而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与约瑟夫·海顿为亲密挚友,为古典时期的音乐做出杰出贡献,创作了大量优秀音乐作品。两人作品存在一些共同点,例如清晰的和声、稳定的节奏与整齐的乐句结构等,但也各有千秋。本文将以海顿C大调奏鸣曲No.60 Hob.XVI/50与莫扎特C大调奏鸣曲KV.545为例,对两位音乐家创作特点做简要对比。
海顿C大调奏鸣曲No.60 Hob.XVI/50创作于1794-1795年间,由三个乐章组成,而莫扎特奏鸣曲KV.545创作于1788年,是其生平最后一首C大调奏鸣曲,共包含三个乐章。这两首奏鸣曲均为典型的奏鸣曲式结构,包含有大量快速跑动的十六分音符。
海顿擅长用小的“音乐动机”来展开整个乐章的写作,如奏鸣曲No.60 Hob.XVI/50第一乐章的第1-2小节,不仅为全曲的引子,更对全曲的音乐进行起着重要作用。而莫扎特则倾向于用两个以上的“音乐主题”对乐章进行填充。例如奏鸣曲KV.545第一乐章,第一主题为第1-4小节,第二主题为第14-17小节。
海顿幽默的创作风格在C大调奏鸣曲No.60 Hob.XVI/50中也有体现,如在第三乐章第68小节与第71小节中,由于两个延长记号的停顿,使得后面出现的音乐充满惊喜感,这种元素在莫扎特的音乐中很少出现。
在莫扎特的音乐中,旋律永远是第一位的,每一个乐句的表达都充满情绪,甚至在快板乐章中也一样。双手在钢琴演奏中分工明确,右手一般多为旋律声部而左手则为伴奏声部。在演奏时,旋律声部连贯歌唱,相较而言,伴奏声部节奏平稳且声音轻盈,如C大调奏鸣曲KV.545第二乐章最开始的前四个小节。而对于海顿,钢琴曲的创作更多采用交响乐元素,擅于用钢琴去模仿交响乐队中不同的乐器,甚至是不同乐器间的“对话”。如C大调奏鸣曲No.60 Hob.XVI/50第一乐章的第1-2小节。此处海顿想要模仿的是小提琴和大提琴用拨奏在进行“对话。”
由于海顿晚期钢琴作品的“交响化”特点明显, 饱满声音的演奏在他的奏鸣曲演奏中非常重要,如其C大调奏鸣曲No.60 Hob.XVI/50第一乐章的第62和63小节,右手的旋律声部旋律优美流畅,左手的八度作为伴奏声部则应弹奏地声音饱满而厚重。
第四,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首C大调奏鸣曲在创作之时所用的钢琴是不一样的。由于琴制的差异,钢琴的声音变化较大。莫扎特时期的钢琴泛音较多,声音越高越尖锐,效果类似于弦乐器拨弦的声音,声音轻盈且音量较小。而海顿在创作C大调奏鸣曲时“英式钢琴”风头正盛,这种新式钢琴不仅键盘较旧式钢琴有所加长,而且音色浑厚,音量增大,演奏效果震撼。基于这两种钢琴的不同特点,在演奏莫扎特的C大调奏鸣曲时应注意指尖对声音的控制,尽量弹地轻盈干净;海顿C大调奏鸣曲No.60 Hob.XVI/50第一乐章第7小节中和弦的演奏,则应表现得充满力量和活力。
总之,对比莫扎特和海顿的C大调奏鸣曲可以发现,莫扎特的音乐轻巧优雅,清晰且富有歌唱性,而海顿的作品则热情洋溢,愉快并富有活力。
二、海顿与贝多芬C大调奏鸣曲的对比
1792年,贝多芬在维也纳创作C大调奏鸣曲Op.2 No.3,由四个乐章组成,分别为Allegro con brio(有活力的快板)、Adagio(柔板)、Allegro(快板)和Allegro assai(极快的快板),属于贝多芬早期的作品。创作这首作品时,贝多芬拜师海顿学习钢琴,在创作风格上受海顿影响较深。例如假再现部的运用与突然出现的延长记号,而这种调皮的写作手法在海顿的作品中也经常出现。
此外,贝多芬从海顿那里学习到了用小“音乐动机”来展开一部音乐作品的创作手法,他的这首C大调奏鸣曲Op.2 No.3的第一乐章就是用这种写作手法完成的,这些相似之处凸显对他们创作风格进行比较的重要性。通过对海顿C大调奏鸣曲No.60 Hob.XVI/50与贝多芬C大调奏鸣曲Op.2 No.3的简要对比分析。
贝多芬的音乐比海顿的音乐戏剧性强,如他C大调奏鸣曲Op.2 No.3第214小节和215小节中由“pp”到“ff”的突然转变,这种情绪落差极大的写作风格在海顿的音乐作品中很少看到。
相较于海顿C大调奏鸣曲中密集快速跑动的十六分音符,贝多芬作品中更多出现的是大量标记“ff”的八度。如C大调奏鸣曲Op.2 No.3第四乐章第213小节的右手部分。
贝多芬式的一个创作特点为调性的突然转变。如在第一乐章中由C大调中未完成的终止式直接跳到了A大调。这种写作手法在海顿的音乐中却鲜少出现。
通过对比两人的C大调作品可以看出,虽然贝多芬早期的一些创作手法与海顿有相似之处,但作品整体风格却大相径庭。海顿的音乐充满明亮与愉悦的气氛,贝多芬更为较激情与戏剧化。
三、小结
在欧洲18世纪的古典乐派中,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被誉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杰”。三人的作品中虽然都具备古典音乐的共同特征,但创作手法与风格却不尽相同。本文分别选取了三位音乐大师创作时间最为接近的三首C大调钢琴奏鸣曲,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简要地概括总结了他们在音乐作品和创作手法的异同,为音乐爱好者和钢琴演奏者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格魯唐纳德.西方音乐史[M].伦敦:J.M.登特&桑斯责任有限公司,1960.
[2]保利G.莱因哈德.古典时期的音乐[M].美国:普伦蒂斯-霍尔有限公司,恩格尔伍德克利夫斯,新泽西州,1973.
[3]塔格尔 L.詹姆斯.弗郎次 约瑟夫 海顿的键盘奏鸣曲[M].纽约:梅伦大厦,1988.
[4]罗森查尔斯.古典音乐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斯柯达巴杜卡.键盘上的莫扎特[M].伦敦:巴里和洛克莱夫,1962.
[6]波伦斯图尔特.早期的钢琴[M].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95.
[7]里兹勒沃尔特.贝多芬[M].伦敦:M.C.福雷斯特出版社,1938.
[8]托维唐纳德.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指南[M].伦敦:皇家音乐学院联合委员会,1945.
[9]布罗姆埃里克.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M].伦敦:J.M.登特&桑斯责任有限公司,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