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体系点滴谈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eli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是教学中的“老大难”,而作文教学又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难中之难”。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直接决定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传统意义上的作文教学,大体上遵循一条路子:教师出题——学生写作——教师评改——教师讲评( 阅读几篇优秀习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各行其职,双方的行为没有交叉,也不存在互动。笔者在长期的实践中对作文教学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对作文教学有所感受,并试图将这种感受表达出来,以期对作文教学有所帮助。
  传统的作文教学完全围绕着考试这个指挥棒转。首先教师对学生作文分数的定位是,不奢望高分,杜绝低分,以希求学生的作文成绩中等偏上。这种定位导致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遵循一条保守的作文教学方法,对学生作文要求以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为主,对一些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和创新型思维,避而不见,有时甚至抵制,导致学生习作均采取中庸之道,较难出现精品。其次,选题单一。在作文训练中教师选题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教师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对中考作文进行反复揣摩之后,在潜意识中进行押题,并以所押之题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造成作文在选题以及写作中的思维僵化。二是,教师根据单元课程的类型,参照各种教辅材料上给出的参考作文题,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
  笔者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经过摸索,认为突破作文教学瓶颈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在作文的教法上形成一个体系,一套独特的教法,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能展现学生的个性和才华,使全体学生在接受作文教学和训练时,能最大限度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这一体系的建立是个漫长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过程,笔者试图从下列五个方面阐述这一体系的雏型。
  一、题目的虚化。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最传统的作文题目是一件小事、一个人物,对写作的要求大多是人、事的崇高之处对作者的感动和激励。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这类题目进而演化为最让我感动( 伤心……)的××、我熟悉的××在一定程度上,这类题目贴近了新课标的要求,但细细推敲,这类题目是一件小事、一位人物的翻版。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一直在一件小事、一位人物的作文训练中麻木。在教学中,作文教学体系的建立首先要求教师将命题淡化,由学生自拟题目,写某种体验、感受、人物和事件,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可以使学生的触角伸展得很广,想象力得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也增浓,同时,也能激发教师评改作文的主动性和兴趣。
  二、构思多样化。在习作中,大多数学生一般只喜欢根据教师或作文题目的要求,拼凑成文,以应付作业或考试,很少在构思上下功夫。其实,一篇优秀的作文,总是在构思上闪烁着迷人光芒,所以作文教学体系的建立关键要教会学生在构思上下功夫。构思通常有逆向式、象征式和发散式三种构思方法。
  三、选材以情见长。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只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材料,才能给文章输送新鲜的血液,文章才会充满生机活力。选材要以情见长,并不是要求学生在作文时一味地拔高情感或伪造情感,无病呻吟,只有真情,才能打动读者。
  选材要以情见长,首先要教会学生善于在平常的材料上挖掘出人物的深厚情感。在平常的作文中,我们要立足于一些平时貌似普通的小人物、小事情,从中发现他( 她)们身上或事件中与众不同的地方,哪怕只是一点点闪光的地方,变换思维角度,拓宽思维空间,把它放大,从而使材料中渗透着作者的深厚情感。其次,所选的材料要体现作者的真实情感。学生与作文之间的关系如同十月怀胎,学生笔端流露的情感应该是其在生活中长期积淀的反映,而不是为了作文而胡编乱造的文字。因此所选的材料中要渗透着作者的真情,这样的材料即使用平常的文字表现出来,也会字字透露着真情,从而成为一篇好的文章。如朱自清的《 背影》,通篇没有一个华丽的词藻,却因为文中表现的深厚的父子之情,从而成为一篇至今仍然脍炙人口的美文。所以大凡一篇优秀之作,其中必定洋溢着真情。
  四、文体要出新。李渔在《 闲情偶寄》中曾说过“ 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将出新意识处处贯穿在写作中,在作文形式上进行独特的创造,才能实现作文内容与形式的全面创新。作文形式的出新多以文体出新为主。
  在初中阶段,作文的常用文体一般是记叙文、散文和议论文。为了应试的需要,教师一般不鼓励学生采用其他标新立异的文体,学生也很少被训练其他文体。但如今的社会提倡“ 眼球”经济,一件质量好的商品需要一个好的包装,一本精彩的书需要一个好的封面,对于作文也同样如此,一篇好的作文也需要适合的文体来表现。除了记叙文、散文和议论文外,教师可以根据文章要求,引导学生尝试多种多样的文体,在同样的主题与选材中进行出新,如日记、书信、寓言、童话和科幻、戏剧影视、荒诞幽默、传奇演义以及杂文等各种文体,都能给学生学习作文带来兴趣,教师应当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作文的需要进行大量训练,以期在作文教学中能够新意无穷。
  五、语言富有生命力。古人认为:“ 义虽深,理虽当,词不工者不成文,宜不能传神也。”古人尚且认识到语言表达得好坏,直接影响着文章质量的高低。我们更应该在作文教学中强调语言要富有生命力,贫乏苍白的语言不能表达丰富多彩和深刻的思想,一篇洋溢着优秀词汇的文章,可以使这篇文章处处闪烁着亮点,因此作文语言要象生活本身那样丰富多彩,赏心悦目。
  首先要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中国文学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字、词的数量多,含义也多,每个字词有着自己独特的功用,字词是文章的基石。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的同时,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各类字词,为学生掌握和运用大量的字词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时,能够随心所欲地使用文字。
  其次要追求作文语言的个性化。学生应当通过大量阅读的启迪,对各种体验进行感悟,然后用充满生命质感和美感的语言来升华这种种积累,使学生的灵感在这字里行间跳跃。这样的语言才能体现学生的情感、心灵、生命及其生命存在的独特性。
  再次作文语言要富于文采和生动形象。语言的生动形象,要求教师教会学生使用各种表达方式,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灵活多变的句式、形象贴切的修辞,渲染出各种美妙的意境诉诸感官,倾诉出各种感情沁人心脾,令人产生清馨扑鼻的审美愉悦。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全面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水平,迫切需要语文教师大胆地探索改革,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出发,处理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关系,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扬长避短,万马奔腾,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让“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张志公语)永远地成为过去。
其他文献
减少无谓的应酬,有利于健康。不要复杂的人际关系,否则不仅做人很累,而且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对身体健康也不利。摆脱人际关系的羁绊,就会多一些成功的精力就有多一点实务的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
笔墨作为中国画重要的语言,其作用相对于色彩而言更为突出。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谢赫提出中国画的六个原则开始,奠定了色彩在中国画中不可代替的作用。
果蔬产业是我国农村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果蔬物流对于保证果蔬安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新鲜果蔬的特性分析了我国果蔬物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现代
期刊
我爱笛子,每当拿起笛子,常心随曲韵入佳境,雨过天晴现彩虹.rn退休后,我重拾旧爱,天天在公园与笛友谈萧弄笛,以曲交友.大家都是业余爱好者,有时谈到笛子一些技法的运用,总是公
期刊
周末决定回家探望母亲,说走就走,很快就订好了回株洲的机票.下了飞机,坐上从机场开往株洲的最后一班大巴车,到达株洲时,已是晚上10点,我打车直奔家里.rn到家时,疑心母亲睡了,
[摘要]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已成为当下的主流话语,教师专业发展也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本文从时代发展与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出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做一个诠释,更好地实施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深化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内涵;意义    教师专业发展所表达的一个最基本的内涵即教师是专业人员。这就意味着教师承载着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把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新常态环境下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营改增”是指营业税改增值税,建筑行改增也是我国税务改革的重要环节,它可以
当明清易代之后 ,文人心态普遍复杂化 ,王士祯生于官宦之家 ,典型体现了那一时代文人的复杂心态。他既希望通过科举考试以实现政治上的理想和抱负 ,又对参加清廷科举考试存有
走进光谷天地的“可可餐厅”,店老板王小乔正在弯着腰拖地。虽然名字叫“小乔”,王老板其实是个和蔼的男老板。  见到市场营运公司负责管理的经理胡有华走进来,王小乔连忙把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