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治疗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社区服务中心2011年12月~2013年12月的58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社区治疗)和对照组29例(住院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疗效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社区治疗不仅在康复方面而且在治疗成本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社区治疗 腔隙性脑梗塞 临床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108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85-01
脑隙性脑梗塞即脑深穿支动脉和分支由于闭塞原因而引发的脑部小软化灶,其病灶的直径最长通常都在20mm以下,大部分都处于2mm~15mm之间,目前普遍的看法是该疾病属于一种独立的脑血管疾病。治疗通常都以改善脑代谢、血流以及脑循环(也就是扩张血管)为主。现将我社区服务中心2011年12月~2013年12月的29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进行社区治疗所取得的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58例,均为我社区中心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男46例,女12例,年龄39~82岁,平均58.1±1.2岁。全部患者均经过脑CT亦或是MRI诊断证实为腔隙性脑梗塞疾病,其中40例患者有吸烟史(69%),26例患者有高血压史(44.8%),26例患者患有高血脂症(44.8%),21例患者有冠心病史(36.2%),6例患者有糖尿病史(10.3%)。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社区治疗)和对照组29例(住院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观察对比,两组间在性别以及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都给予为期3周的输液治疗,不限制患者活动,以发病为起点进行时间的计算,直到满12个月亦或是直到病人死亡为止。对血压和颅压进行控制,降颅压主要通过浓度为20%剂量为125ml~250ml的甘露醇,使用时间为0~7天,应结合颅压情况确定每天输注次数,应确保血压维持在130~150/80~90mmHg之间(1mmHg相当于0.133Kpa)。可选用药物:540mg/d曲克芦丁;静脉注射8.0/d吡拉西坦;与此同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160mg/d阿司匹林,口服30天后变成120mg/d;口服120mg/d尼莫地平片,分3次进行,可根据临床实际联合按摩以及中医针灸进行治疗。
1.3疗效评定标准。①神经功能缺失选择那维亚评分法进行评定,最低最高分分别为0分和45分。其中神经功能缺失轻度用0~15分表示;中度用16~30表示;重度用31~45表示。②生活能力状态分级:可操持家务或者是恢复工作为0级;能独立生活并开展部分工作、进行生活自理为1级;基本独立生活,大多时候不需要别人帮助为2级;部分生活自理且大多时候需要别人帮助为3级;能独自行走,不过依旧需要别人时刻帮助和照顾为4级;生活不能自理,但卧床能坐为5级;卧床,但是存在部分意识,需人喂食為6级;完全植物状态为7级。
总体评分结合了上述两项结果:当病残程度以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均为0分时属于基本治愈;当病残程度处于1~3级,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超过21分时属于显著进步;当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超过8分时属于进步;当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或者是增加超过6分时属于无变化;当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增加超过9分时属于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采用X±S表示,差异有显著性即为P<0.05。
2 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大,但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即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即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表1 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X±S,分)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
3 讨论
腔隙性脑梗塞即大脑半球亦或是脑干深部的一种小穿通动脉,在长时间高血压疾病下血管壁出现病变,造成管腔闭塞,引发小梗死灶生成[1]。该疾病通常都由高血压导致的纤维蛋白样坏死、脑部小动脉玻璃样变以及动脉硬化性病变等引发;一些病人由于患糖尿病而引发小血管病变。
由本组资料可知,治疗前观察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大,但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即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即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社区治疗通常都在家中开展治疗活动,因此对早期阶段的功能锻炼非常有好处,既没有活动干预也没有任何限制,对早期阶段的功能锻炼是极为有利的,可促进快速康复。再加之社区治疗相比于住院治疗成本更低,可节约费用大约达到40%。第三康复治疗有其自身活动模式,相比于住院治疗,社区治疗可使病人在开展功能练习的过程中得到家属帮助,这样患者的关节活动才能更加到位。而目前针对脑卒中进行治疗时,血管再通抗凝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药应该成为社区治疗的首选药物。总之,社区治疗不仅在康复方面而且在治疗成本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蔼迎.灯盏花素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28例[J].陕西中医,2008,(3):293-294
[2] 李丽华.胞二磷胆碱联合灯盏花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J].江西医药,2009,44(11):1110-1111
关键词:社区治疗 腔隙性脑梗塞 临床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108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85-01
脑隙性脑梗塞即脑深穿支动脉和分支由于闭塞原因而引发的脑部小软化灶,其病灶的直径最长通常都在20mm以下,大部分都处于2mm~15mm之间,目前普遍的看法是该疾病属于一种独立的脑血管疾病。治疗通常都以改善脑代谢、血流以及脑循环(也就是扩张血管)为主。现将我社区服务中心2011年12月~2013年12月的29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进行社区治疗所取得的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58例,均为我社区中心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男46例,女12例,年龄39~82岁,平均58.1±1.2岁。全部患者均经过脑CT亦或是MRI诊断证实为腔隙性脑梗塞疾病,其中40例患者有吸烟史(69%),26例患者有高血压史(44.8%),26例患者患有高血脂症(44.8%),21例患者有冠心病史(36.2%),6例患者有糖尿病史(10.3%)。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社区治疗)和对照组29例(住院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观察对比,两组间在性别以及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都给予为期3周的输液治疗,不限制患者活动,以发病为起点进行时间的计算,直到满12个月亦或是直到病人死亡为止。对血压和颅压进行控制,降颅压主要通过浓度为20%剂量为125ml~250ml的甘露醇,使用时间为0~7天,应结合颅压情况确定每天输注次数,应确保血压维持在130~150/80~90mmHg之间(1mmHg相当于0.133Kpa)。可选用药物:540mg/d曲克芦丁;静脉注射8.0/d吡拉西坦;与此同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160mg/d阿司匹林,口服30天后变成120mg/d;口服120mg/d尼莫地平片,分3次进行,可根据临床实际联合按摩以及中医针灸进行治疗。
1.3疗效评定标准。①神经功能缺失选择那维亚评分法进行评定,最低最高分分别为0分和45分。其中神经功能缺失轻度用0~15分表示;中度用16~30表示;重度用31~45表示。②生活能力状态分级:可操持家务或者是恢复工作为0级;能独立生活并开展部分工作、进行生活自理为1级;基本独立生活,大多时候不需要别人帮助为2级;部分生活自理且大多时候需要别人帮助为3级;能独自行走,不过依旧需要别人时刻帮助和照顾为4级;生活不能自理,但卧床能坐为5级;卧床,但是存在部分意识,需人喂食為6级;完全植物状态为7级。
总体评分结合了上述两项结果:当病残程度以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均为0分时属于基本治愈;当病残程度处于1~3级,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超过21分时属于显著进步;当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超过8分时属于进步;当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或者是增加超过6分时属于无变化;当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增加超过9分时属于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采用X±S表示,差异有显著性即为P<0.05。
2 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大,但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即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即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表1 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X±S,分)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
3 讨论
腔隙性脑梗塞即大脑半球亦或是脑干深部的一种小穿通动脉,在长时间高血压疾病下血管壁出现病变,造成管腔闭塞,引发小梗死灶生成[1]。该疾病通常都由高血压导致的纤维蛋白样坏死、脑部小动脉玻璃样变以及动脉硬化性病变等引发;一些病人由于患糖尿病而引发小血管病变。
由本组资料可知,治疗前观察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大,但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即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即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社区治疗通常都在家中开展治疗活动,因此对早期阶段的功能锻炼非常有好处,既没有活动干预也没有任何限制,对早期阶段的功能锻炼是极为有利的,可促进快速康复。再加之社区治疗相比于住院治疗成本更低,可节约费用大约达到40%。第三康复治疗有其自身活动模式,相比于住院治疗,社区治疗可使病人在开展功能练习的过程中得到家属帮助,这样患者的关节活动才能更加到位。而目前针对脑卒中进行治疗时,血管再通抗凝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药应该成为社区治疗的首选药物。总之,社区治疗不仅在康复方面而且在治疗成本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蔼迎.灯盏花素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28例[J].陕西中医,2008,(3):293-294
[2] 李丽华.胞二磷胆碱联合灯盏花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J].江西医药,2009,44(11):1110-1111